電風暴優選非選擇性β阻滯劑!加拿大聲明

2021-01-21 瀟湘名醫

近期,加拿大心血管學會和加拿大心律失常學會就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室速和室顫的管理聯合發布了一份立場聲明文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楊慶教授對此進行了解讀。

楊慶介紹,這份聲明結合最新研究,對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室速和室顫的管理作出了比較全面系統的最新推薦,不過對外科手術後的室速、原發性離子通道病相關室速等未囊括其中。

評估和管理:強調使用磁共振和PET

對於器質性心臟病合併持續性室速/室顫患者的評估和管理,聲明強調心臟釓增強磁共振成象及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的應用。

聲明指出,在初步評估後,必須考慮磁共振的應用。磁共振不但可以較為準確地對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心肌瘢痕的位置和數量進行判定,還可以了解心臟的炎症狀況,如心肌炎。

此外,對於初步評估手段認為無器質性心臟病者若臨床上懷疑到器質性心臟病,則應儘早行 磁共振確診。

PET則用於懷疑有炎症反應(尤其是結節病)的患者,以指導抗炎/免疫抑制治療。

急性治療:優選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

在持續性多(單)形性室速/室顫的急性治療中,在患者發生電風暴時,強調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優先選擇非選擇性的β受體阻滯劑。

圖1 持續性多(單)形性室速/室顫的急性治療

強調患者心理評估和幹預的重要性

由於疾病本身的心理壓力、ICD 相關疑慮等均會增加患者死亡風險,合適的心理幹預,包

括篩查和治療在ICD植入患者中更是必不可少。

PHQ-2和GAD-2等簡單有效的篩查量表被用於評估患者心理狀態,若患者任意一個得分≥3 分,需要進一步評估其心理狀態。

長期藥物控制:β受體阻滯劑、索他洛爾和胺碘酮獲推

對器質性室速/室顫患者長期控制的藥物治療主要推薦了3個藥物:即β受體阻滯劑、索他洛爾和胺碘酮。

β受體阻滯劑聯合ICD治療被推薦用於預防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再發室速及猝死。

索他洛爾一般不用於嚴重心衰患者,常與ICD治療聯合應用。

胺碘酮對減少已植入ICD的器質性室速患者復發最有效,但長期用副作用風險大。

導管消融治療

推薦足量β受體阻滯劑+索他洛爾或胺碘酮治療無效的缺血性心臟病合併反覆發生的單形性室速的患者由有經驗的術者行導管消融。

推薦接受索他洛爾和胺碘酮治療效果欠佳的非缺血性心臟病的單形性室速患者由有心外膜

消融經驗的術者行導管消融。

心臟交感神經切除術:條件性推薦

建議藥物治療無效、常規消融失敗的難治性器質性室速患者可考慮行交感神經節切除。

來源:

[1]Deyell MW, AbdelWahab A, Angaran P, et al. 2020 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anadian Heart Rhythm Society positions tate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nd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Can J Cardiol,2020, 36(6): 822-836

[2]楊慶. 《2020 CCS/CHRS 立場聲明: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室性心動過速和心室顫動的管理》解讀.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2020, 27(9): 992-995.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歡迎購買《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9》!

《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專刊,邀請來自國內各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對過去一年近 30 個重要指南進行了詳盡解讀,願能為廣大心血管醫生帶來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點擊查看內容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急性心梗合併電風暴,診療要點一文匯總
    AMI 合併電風暴急性期處理流程,如下圖所示。 2. β受體阻滯劑 β受體阻斷劑為電風暴的基礎和首選治療藥物,特別是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2006年ACC/AHA室性心律失常診療和心臟性猝死(SCD)預防指南提出,靜脈注射β受體阻滯劑是治療電風暴的最有效方法。
  • 同為β受體阻滯劑,它們的用法到底有何區別?
    β受體阻滯劑常用藥物的區別與選用,快收藏起來吧! β受體阻滯劑是一類選擇性地結合β受體,競爭性和可逆性地拮抗內源性β受體刺激物(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對不同器官的作用的藥物,臨床可用於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 高血壓合併心衰,β受體阻滯劑該如何選擇
    新一代的α/β受體阻滯劑——卡維地洛具有獨特的雙重阻滯劑作用,較傳統的β受體阻滯劑,能帶來更為全面的心血管獲益! 高血壓與心力衰竭密切相關,兩者形成了相互促進的惡性循環。
  • 基因多態性或可影響臨床對β受體阻滯劑的選擇
    但是經CYP2D6代謝的藥物多達80多種,佔總CYP450代謝藥物的30%以上,其中包括β受體阻滯劑、α/β受體阻滯劑、抗精神病藥、三環類抗抑鬱藥、止咳平喘藥、鎮痛藥等。該研究回顧性分析出院時β受體阻滯劑劑量以及經過1~2次臨床隨訪後滴定的β受體阻滯劑最大耐受劑量。根據ACC指南建議,若出現低血壓、向上滴定劑量失敗或者只能耐受超低劑量的β受體阻滯劑,則考慮臨床調整或更換β受體阻滯劑。根據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滯劑用量分為高劑量組(美託洛爾≥150 mg/天,卡維地洛≥50 mg/天或比索洛爾≥5 mg/天)和低劑量組。
  • 安斯泰來推出全球首個β1受體阻滯劑透皮貼片Bisono Tape
    受體阻滯劑透皮貼片,用於輕度至中度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治療。Bisono Tape由Toa Eiyo和日東電工(Nitto Denko)聯合開發,是一種透皮吸收型高血壓治療藥物,含4mg或8mgβ1選擇性阻斷劑比索洛兒(bisoprolol),該藥是全球首個β1受體阻滯劑透皮貼片,同時也是日本首個高血壓透皮治療藥物。
  • 【學術2015-120】CABG後持續使用β-阻滯劑可降低長期死亡危險
    Furthermore, the efficacy of chronic β-blockertherapy in CABG patients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is uncertain.
  • 平息「室速風暴」,「攔截」心臟性猝死
    「室速風暴」是指24小時內自發2次或以上的室性心動過速(室速)或心室顫動(室顫)、並引起嚴重血流動力學障礙而須緊急治療的臨床徵候群。       ●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室速:心律失常伴低血壓和組織灌注不足,表現有暈厥前兆(頭昏、頭暈、乏力或虛脫、黑蒙)、暈厥、急性心肌缺血等,如不及時治療很可能誘發或促發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功能不全、休克或心臟驟停、SCD;持續時間較長或頻率較快的單形性SVT、多形性室速或尖端扭轉型室速多屬此類。
  • ...合作者揭示去甲腎上腺素對β腎上腺素受體的亞型選擇性的分子機理
    清華新聞網10月28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藥學院、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劉翔宇課題組與醫學院布萊恩·科比爾卡(Brian Kobilka)課題組及合作者揭示去甲腎上腺素對β腎上腺素受體的亞型選擇性的分子機理。
  • 高效液相色譜法手性色譜柱分離β-阻滯劑對映體
    高效液相色譜法手性色譜柱分離β-阻滯劑對映體色譜柱由柱管、壓帽、卡套(密封環)、篩板(濾片)、接頭、螺絲等組成。可分為填充柱和開管柱兩大類。多為金屬或玻璃製作,有直管形、盤管形、U形管等形狀,液相色譜通常均採用填充柱。
  • 沙丁胺醇等β2受體激動劑的聯合用藥及使用注意事項
    該類藥一方面通過選擇性激活氣道平滑肌細胞表面的β2受體而鬆弛氣道平滑肌;另一方面通過肥大細胞膜保護作用而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減少組胺和白三烯等炎症遞質釋放,降低微血管通透性,減輕氣道黏膜充血水腫、緩解氣道痙攣。β2受體激動劑是臨床常用的支氣管舒張劑,其支氣管舒張效應遠強於氨茶鹼。
  • 預防「細胞因子風暴」可能緩解嚴重的COVID-19症狀
    他們的治療方法是一種被稱為alpha-受體阻滯劑的常見處方藥,他們的研究結果和最近的一項醫學聲明數據分析表明,這種方法可能會在炎症加劇之前打破炎症過度的循環。Vogelstein說:"我們所提倡的方法是,在疾病的早期階段,即你知道他們已經感染,但在出現嚴重症狀之前,對高危人群進行治療。
  • 仿生納米酶可選擇性協同清除阿爾茨海默病模型中的外周β澱粉樣蛋白
    仿生納米酶可選擇性協同清除阿爾茨海默病模型中的外周β澱粉樣蛋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5:24:42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曲曉剛團隊開發出可在阿爾茨海默病模型中選擇性協同清除外周澱粉樣β蛋白的仿生納米酶
  • 馮小明課題組:Lewis酸催化β,γ-不飽和2-醯基咪唑的不對稱反應
    多樣化反應性的β,γ-不飽和羰基類化合物(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底物普適性考察通過金屬鹽、配體、溶劑、添加劑等的一系列篩選後,我們最終以優秀的收率、非對映選擇性及對映選擇性得到了目標產物2a。
  • 南海海洋所α/β-環氧水解酶結構和位點選擇性開環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海洋微生物代謝工程與生物合成研究團隊在環氧水解酶結構和位點選擇性開環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近期發表於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 2-C-支鏈寡糖及其衍生物的立體選擇性合成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非天然的C-支鏈去氧糖作為合成子已廣泛用於天然產物和寡糖苷的全合成中,同時作為核糖類似物也有參與調節核苷的細胞毒性。研究也發現,2-C-丙酮基-2-去氧糖作為2-N-乙醯氨基糖的碳支鏈電子等排體,可以通過細胞內糖生物合成途徑或者細胞外突變糖基轉移酶催化,在細胞表面或細胞外寡糖、糖蛋白以及肽聚糖等糖綴合物中表達。
  • 中山大學:分子籠催化特殊選擇性[2+2]光環化反應獲重要進展
    儘管選擇性[2+2]環加成反應的研究不斷取得進展,但對於特定區域選擇性和非對映異構體選擇性的烯烴分子間[2+2]環加成反應,發展還十分有限。例如順式的頭對頭(syn-HH)環丁烷衍生物的高選擇性合成,長期都沒有簡易普適的催化合成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