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2015-116】地高辛可增加AF/CHF患者的死亡危險

2021-02-24 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

(英文原文)Digoxin-associated mort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of the literature

There are conflicting data regarding theeffect of digoxin use on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F) or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The aim of this meta-analysis was toprovid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study reports.

Weperformed a MEDLINE and a COCHRANE search (1993–2014) of the English literaturedealing with the effects of digoxin on all-cause-mortality in subjects with AFor CHF. Only full-sized articles published in peer-reviewed journals wereconsidered for this meta-analysis.

A total of 19 reports were identified. Ninereports dealt with AF patients, seven with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HF, andthree with both clinical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djustedmortality results of all 19 studies comprising 326 426 patients, digoxin use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elative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 [Hazardratio (HR) 1.2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07 to 1.38, P <0.01]. Compared with subjects not receiving glycosides,digoxin was associated with a 29% increased mortality risk (HR 1.29; 95% CI,1.21 to 1.39) in the subgroup of publications comprising 235 047 AF patients.Among 91.379 heart failure patients, digoxin-associated mortality riskincreased by 14% (HR 1.14, 95% CI, 1.06 to 1.22).

The present systematic review andmeta-analysis of all available data sources suggest that digoxin use is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mortality risk, particularly among patientssuffering from AF.

來源:ACC CV News Digest(May 5,2015)

地高辛可增加AF/CHF患者的死亡危險(中文摘要)

《歐洲心臟雜誌》5月4日在線發表研究顯示,地高辛可增加AF/CHF患者死亡危險,特別是房顫患者。

目前有關地高辛對房顫(AF)或充血性心衰(CHF)患者死亡影響的數據始終相互矛盾。這項薈萃分析對MEDLINE和COCHRANE(1993-2014年)有關地高辛對AF/CHF患者全因死亡影響的英文文獻進行檢索,並選擇在同行評議期刊上發表且樣本量足夠大的論文進行系統性回顧分析。

結果顯示,研究共納入19份研究報告。9份報告有關AF患者,7份報告有關CHF患者,另外3份報告同時涉及AF和CHF患者。最終研究對將近33萬例患者的校正後死亡結果進行分析:使用地高辛與全因死亡的相對危險增加相關(HR:1.21,P<0.01)。在AF亞組患者(23.5萬餘例)中,與未接受強心苷類藥物治療的患者相比,地高辛與死亡危險增加29%相關(HR:1.29)。在9.1萬餘例心衰患者中,使用地高辛與死亡危險增加14%相關(HR:1.14)。

相關焦點

  • 【學術2015-120】CABG後持續使用β-阻滯劑可降低長期死亡危險
    來源:CardioSource Journal scans(April 30,2015)CABG後持續使用β-阻滯劑可降低長期死亡危險(中文摘要)近日《循環》雜誌發表一項中國研究顯示,在接受冠脈搭橋術(CABG)、既往有或無心梗(MI)的患者中,持續使用β-阻滯劑與長期死亡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險下降有關。
  • 【學術2015-069】葉酸+依那普利可降低高血壓患者的初發卒中危險
    來源: ACC News Story(March 15,2015) 葉酸+依那普利可降低高血壓患者的初發卒中危險(中文摘要) 近日CSPPT研究顯示,在無卒中或心梗(MI)病史的中國成年高血壓患者中,相比單用依那普利,依那普利和葉酸的複合製劑可顯著降低初發卒中的危險。
  • 【學術2015-136】現代複方口服避孕藥或可顯著增加靜脈血栓栓塞發生危險
    來源:ACC CV News Digest(May 27,2015) 現代複方口服避孕藥或可顯著增加靜脈血栓栓塞發生危險(中文摘要) 近日BMJ在線發表一項人群對照研究顯示,除諾孕酮外(對於其是屬於二代還是三代避孕藥還存有爭議),較新的複方口服避孕藥導致的靜脈血栓栓塞發生危險高於第二代避孕藥。
  • 研究稱一種常見的家庭毒素會增加新冠患者的死亡風險
    一項新研究稱,一種常見的家庭毒素可以增加新冠併發症和死亡的風險。接觸一種叫做麴黴菌的真菌的人可能會患上新冠病毒相關的麴黴病,這可能被證明是致命的,特別是對於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來說,這些疾病是COVID-19的危險因素。
  • 中文解讀 | 失眠可增加卒中患者死亡風險:一項對首次卒中發作患者的6年隨訪研究
    有不少研究只關注了睡眠時間與卒中後死亡風險的關係,目前尚缺少睡眠質量與卒中後死亡風險的關係研究。本文納入了中國大陸56家醫院收治的急性腦血管疾病(卒中)患者,收集了患者的人口學資料、病史及臨床特徵資料,以卒中後1年內患者有無失眠及卒中後6年的死亡為主要觀察指標,對有無失眠的卒中患者進行了長期隨訪,其中4次隨訪在卒中後的第一年期間進行,最後一次隨訪在6年後進行。
  • 重症監護病房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預後危險因素分析
    一些研究表明,影響感染性休剋死亡的因素很多,如早期不恰當地使用抗菌藥物、延遲抗菌藥物治療、疾病的嚴重程度、低蛋白血症、持續的高乳酸血症和免疫缺陷等[5,6,7,8,9]。老年患者基礎疾病多,如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腎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腫瘤等,器官功能容易出現異常,發生感染性休克時病情會更加嚴重,治療也更加困難。
  • 武漢新冠患者發生呼吸窘迫症候群及死亡的危險因素再解讀:使用激素...
    醫師報訊(融媒體記者 黃玲玲)日前,《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一篇《中國武漢新冠肺炎患者發生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及死亡的危險因素》研究。研究認為,可能由於免疫反應較弱,高齡伴隨發生ARDS和死亡風險增加。儘管高熱與發生ARDS相關,但在ARDS患者,發熱伴隨更好的臨床預後。
  • 【學術2015-179】FDA批准新藥Entresto用於治療心衰
    來源:ACC News Story(July 8,2015)【179】FDA批准新藥Entresto用於治療心衰(中文摘要)FDA 7月7日發布新聞稱,批准新藥Entresto(sacubitril/纈沙坦)片劑用於治療心衰。在美國心衰是一種常見病,大約有510萬人受累。
  • B肝代謝危險因子負荷,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促HCC風險增加相關
    本研究人員介紹,開展研究的背景和目標是,目前全球針對慢性B肝的抗病毒治療藥物,還不能有效地抑制慢性肝細胞癌(HCC)患者的臨床預後。我們調查了慢性B肝(CHB)患者的所有危險因素和死亡率。這項研究,來自韓國健康保險服務資料庫的全國性人口研究,包括2007年至2012年接受健康體檢的慢性B肝患者。
  • 【學術前沿】疫情之下的生物醫學研究:危險與機會
    縱使它不像今天這樣在公共媒體或我們的頭腦中佔據著最前沿、最中心的位置,我們也不能失去這場鬥爭,因為它關係到數以億計的患者,而且患者人數還在不斷地、迅速地增加。如果將注意力或支持從防治心臟代謝疾病的重要長期努力中轉移,其後果肯定會像新冠肺炎大流行一樣,是破壞性和致命性的。
  • 【學術2015-173】RAS拮抗劑可降低有嚴重腎功能不全HF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來源:CardioSource Journal scans(June 24,2015)【173】RAS拮抗劑可降低有嚴重腎功能不全HF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中文摘要)近日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有嚴重腎功能不全的心衰(HF)患者中,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受體(RAS)拮抗劑與全因死亡率較低相關。但在將研究結果付諸臨床實踐以前,還需要前瞻性、隨機試驗的進一步驗證。
  • 長期熬夜會增加死亡風險 大多數猝死有跡可循
    長期熬夜會增加死亡風險 大多數猝死有跡可循 2019-12-06 11:59:38 來源:央廣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美國心臟協會已將睡眠不足列為嚴重威脅心臟健康的危險因素之一。要知道,人理想的睡眠時間為6.5-8小時。死亡與睡眠時間呈U形曲線關係,過少或過多,都會增加死亡風險。研究顯示,長期睡眠不足會增加冠心病和腦卒中的風險,亦增加猝死的風險。不少人在熬夜時會通過喝濃茶、咖啡或吸菸來提神,但交感神經的興奮將增快心率,進而增加心臟負擔。
  • 2015中國癌症統計數據登上世界殿堂級學術期刊!影響因子144.8!
    中國學者在殿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2015中國癌症統計數據,影響因子144.8!以中國人口為基礎的註冊數據,來源於72個地區,反映我國總人口數的6.5%,估算了在2015年中的新發腫瘤病例和死亡病例。  中國人口有13.7億,之前的癌症研究統計樣本量局限,年限較短。全國腫瘤登記中心(NCCR)成立於2002年,2008年全國癌症登記項目啟動後,全國以人群為基礎的登記點從2008年的54處增加到2014年的308處(覆蓋3億人口)。
  • 研究發現,二甲雙胍可降低新冠肺炎和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
    Shalev說:「由於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群--包括中國、法國和UnitedHealthcare分析--都獲得了類似的結果,這表明,在2型糖尿病和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二甲雙胍所觀察到的死亡率降低風險可能是可推廣的。」 Shalev說,二甲雙胍如何改善新冠肺炎的預後尚不清楚。
  • 在外科醫師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死亡風險增加
    在外科醫師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死亡風險增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2:50:50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Yusuke Tsugawa團隊研究了在外科醫師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的死亡率。
  • 研究發現:空氣汙染使新冠死亡人數增加11%,全球15%患者因此死亡
    【南方+11月5日訊】據英國媒體報導,研究發現,空氣汙染增加導致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增加11%。另一項最近的研究表明,全世界15%的新冠肺炎患者死亡是由空氣汙染造成的。考慮到可能影響新冠肺炎死亡率的其他數據和其他更多因素,使死亡人數從15%下降到11%。大多數科學家認為,空氣汙染很可能增加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數量和嚴重程度。眾所周知,多年來呼吸髒空氣已經被認為會導致心臟病和肺病,這些疾病會使新冠肺炎患者情況更嚴重。短期暴露也會增加急性肺部感染的風險。
  • 穿心蓮內酯可通過抑制HCT116來抑制糖酵解作用來增強放射敏感性
    但是,由於放射線抵抗,一些患者從放射療法中受益最小。這項研究調查了穿心蓮內酯對HCT116 CRC細胞放射敏感性的影響,並研究了其作用機理。本研究分別使用MTT,集落形成,流式細胞術和Transwell細胞侵襲測定法評估細胞存活,增殖,凋亡和遷移。測量糖酵解相關指標以檢查細胞糖酵解活性。通過蛋白質印跡法檢測相關蛋白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