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莫扎特還是重金屬,音樂可以帶來一種強烈的,甚至是欣快的體驗。聽到你最喜歡的曲子,可能會勾起浸透在舊日中五彩斑斕的回憶,而高亢的旋律可能會讓你的脊背發涼,忍不住打個寒顫。
你所感受到的這種刺痛的"寒意"其實並非錯覺,是真的可以在腦部掃描中看到的生理過程;在之前的腦部成像研究中,脊梁骨冒涼氣與大腦的獎勵和快樂系統的激活過程有關。現在,科學家們分析了與愉悅的音樂寒顫相關的大腦活動模式。
這項研究使用高密度腦電圖設備測量人們用耳機聽音樂時的的腦電活動波,當然頭上也要插著電極。
11名女性和7名男性(他們說自己經常能體驗到音樂寒顫)志願者需要聆聽15分鐘的選段集,其中每個曲子90秒。部分選段來自參與者最愛的音樂,其他則由研究人員挑選出。
此前有研究表明,音樂寒顫有兩個階段:隨著音樂的發展和快感的增強,出現第一個峰值——來自於期待感,之後會出現第二個快感峰值。
18名音樂愛好者的腦電圖,記錄了300多次令人「毛骨悚然」、起雞皮疙瘩的顫慄,平均每次大約持續9秒。
好消息是,研究人員發現,所經歷的顫慄次數和一個人可能接受過的音樂教育之間無關——這意味著即使你缺乏音樂天賦,你還是一樣可以享受音樂,體驗音樂。
對腦電圖結果的進一步分析顯示,當參與者經歷了寒顫,他們的喚醒程度增加時,大腦前額葉皮層的大腦活動也會增加。
研究人員使用算法追蹤這種活動。活動區域出自大腦表皮,向下激活軌道前額葉皮層——一個位於眼窩上方的大腦區域,負責整合感官體驗和處理情緒。
他們還確定了兩種特定模式的寒顫與中腦補充運動區(SMA)和右顳葉的活動關聯,右顳葉負責處理聲音,可能與音樂欣賞力有關。
該結果與之前的影像學研究一致,也顯示出這些大腦區域的激活,可以觸發大腦的獎勵系統,並釋放 "感覺良好"的荷爾蒙——多巴胺。
這項研究也開啟了新的研究路徑。
"事實上,我們可以用腦電圖測量這種現象,這為在更自然的場景和群體內進行研究帶來了可能。"法國勃艮第法蘭西大學的神經科學家Thibault Chabin說。
與腦成像機器不同,無線腦電圖儀器很容易運輸,可以直接帶到音樂廳或演出現場。
進一步的研究可以告訴我們更多關於為什麼聽現場音樂會是一種如此特殊的體驗,或者說好的音樂是如何在朋友之間和群體中分享的。
"音樂快感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值得進一步研究。我們要了解為什麼音樂是有益的,並解答『為什麼音樂在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