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王翔遙 3月11日,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在微博裡正式確認收購,為懸念十足的千尋網去向揭開了謎底。有了解該交易的人士透露,價格在500萬美元左右。
2009年4月高調面世,上線不足兩個月主帥離職,之後發貨慢、假貨泛濫等負面消息一直伴隨著千尋網。
京東商城的入主給了千尋網一個歸宿,不至於淪落到倒閉的地步,但從超過一億元的投資到以幾百萬美元出手,如此大的差距仍然耐人尋味。
華麗出生
千尋網由北京匹爾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2008年12月15日推出的專營海外商品的購物網站,旨在通過美國、歐洲、韓國及全球代理商提供商品,讓用戶購買在國內買不到的品牌商品。
北京匹爾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10月17日,從其創立到推出千尋網,不過短短兩個月時間。2009年2月,韓國SK電訊斥資上億元高調入主,在業界引起不小轟動,名不見經傳的千尋網為外界所熟知。
早在2006年,SK電訊對中國的電子商務領域就已經躍躍欲試,從2007年開始著手進行市場調研工作,並在中國積極尋求合作夥伴,在目睹2008年的「井噴」之後確定出手入主千尋網,還請來了在業界頗具影響力的SHOPEX副總裁郭洪馳擔任CEO,曾一度被譽為SK電訊在華投資的得意之作。
其時擔任該收購案財務顧問的漢能投資集團高級經理姚亞平曾表示,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方興未艾,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漢能集團在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行業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能夠幫助SK電讀更好地進入市場,早日做大做強。
2009年4月20日,千尋網高調亮相。有實力雄厚的後台老板韓國SK電訊的大手筆投資,加上馬化騰、邵曉峰、江南春、李宇春等各界牛人的悉數捧場,讓千尋網出盡了風頭。千尋網的定位是在中高段人群,服裝品牌為主,超過1000個品牌,從歐洲的一線品牌到中國、韓國、歐洲的二、三線品牌,以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需要,並保證百分之百是正品。上線之初的目標是將千尋網建成國內最大的以品牌服裝為主的時尚網上商城,09年達成1億人民幣的銷售額。
換帥風波
劉強東正式確認收購千尋網的時候,千尋網離周歲生日還差一個多月時間。自然,郭洪馳也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景。2009年6月8日,上任才一個多月的他突然宣布離職。
關於離職原因,他曾對媒體表示,因為與投資方SK集團在發展理念上存在諸多不合。同時離開千尋網的還有多位高管。半年多後,郭洪馳創辦了運動服飾B2C網站西街網。
郭洪馳稱,離開千尋網的時候和SK集團籤有保密協議,不能向外界透露相關信息。
經歷換帥風波後,千尋網在消費者中一直非議不斷,打開各大搜尋引擎,關於千尋網的負面評價遠多於正面評價,問題主要集中在發貨周期長、服務不好、價格高以及假貨泛濫等方面。
千尋網的一個客戶稱,去年9月他在千尋網買了件某韓國品牌的衣服,40多天才收到貨,結果還與網站對該商品的描述差別很大,甚至連吊牌都是殘缺的。對此,千尋網一直沒有解決,不了了之。他表示,其實和他遭遇相同尷尬的消費者不在少數,為了維權,他們還專門建了一個QQ群。
今年年初,頻遭非議的千尋網被傳即將放棄B2C,並已大規模裁員,隨後又有消息稱其投資方韓國SK集團準備終止投資。受此影響,千尋網的所有業務一下跌到上線以來的最低谷。
為安撫消費者,千尋網1月27日發表聲明,稱投資方正在注入新的資金幫助千尋網進行業務調整以提高利潤和效率。外部合作夥伴也一直在與千尋網洽談合作事宜。
一個多月後,消費者等來的不是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案,而是千尋網被京東商城低價收購的消息。
各得其所
從上線到出售,千尋網才經歷了短短的十個月時間。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千尋網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原因之一是它的整個運營服務系統不夠完善,B2C是一個對運營管理、物流配送非常高的行業,而千尋網在這些方面還存在很多缺陷,在商品定價、銷售服務和物流配送等方面都還很不成熟;再加上B2C主要靠的是口碑傳播,現在的網絡如此發達,如果本身存在的問題處理不好很容易陷入被動。
易觀國際分高級析師曹飛認為,千尋網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其管理層的變動,投資方與管理者的分歧意味著企業很難形成一個核心的理念。
對於劉強東來說,這也是一樁不錯的買賣,這正好契合京東商城進軍時尚百貨的計劃,一直專注於3C網購的京東商城在這方面是沒有優勢的,但千尋網無論是知名度還是客流都有一定積累,把千尋網的優勢與京東商城的物流配送系統與龐大的流量相整合,可以互補不足。
劉強東說,收購千尋網以後,原有的優惠和聯盟政策不變,同時通過注入京東資源,相信可以讓千尋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