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牌位、擇功夫、吃大鍋飯,山西陽泉葬俗拾零

2021-01-09 天順祥殯葬

俗語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作為喪葬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葬禮中的每項儀式,都深深浸潤著傳統文化的烙印。作為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厚重的山西陽泉,又有著怎樣的喪葬習俗呢?接下來隨小編一起看一下,山西陽泉傳統葬俗拾零。

裝裹:當地人老人去世叫「老駕」,為去世的人穿衣服叫「裝裹」或「穿裝裹衣」。老人在行將「老駕」的時候,由子女或族裡有威望的人給老人穿好「裝裹衣」。「裝裹衣」件數為單,貧窮人家多穿三件套,光景好的人家穿五件套。

裝裹衣不能穿皮毛質地的,尤其不能穿皮鞋,說是穿了皮鞋死者會投胎成牲畜。穿好「裝裹衣」後,要把死者從毛氈或毛毯上抬下來,說是擔心閻王爺讓死者數清氈、毯上有多少根毛才肯接納死者,子女這樣做意在減輕死者在陰世的痛苦。

停鋪:老人「老駕」的時候,多數兒女要守護在旁。一旦老人咽氣,孝子便要去告請臨近的當家族人。等人到齊後,先到野外刨一大塊白土塊,用刀將其砍成枕頭的樣子,把一個用紅布縫製,叼一粒玉茭豆的雞形,墊在上面作為枕頭。然後摘下一扇門板,把亡人的遺體安放在上邊叫「停鋪」。「停鋪」頭朝的方向有講究,一般是人一咽氣,就得看印在灶王爺像上的「皇曆」,按皇曆說的,頭朝太歲不在座的方位(曰「空方」)安放即是。 在「停鋪」的時候有幾件事要做。

1、挎「打狗餅」。就是把用玉米面或二谷面燒成直徑一寸左右的餅子挎在死者遺體的胳膊上。給挎上的「打狗餅」是按死者年齡一歲一個,再加天一個地一個。「打狗餅」的作用是說,在去往陰曹地府的路上,有許多餓狗,把打狗餅扔給就可以順利通過。

2、放「口含錢」。兒女把用紅頭繩拴好的兩枚銅錢放到死者的唇邊,叫「口含錢」。說死者赤條條而去往西天,含在嘴裡的錢可以當路途盤費所用。

3、捆足手。當家族人中的長者用一縷皮麻把遺體的手足攏住,說是怕死人有「動作」。實則是門扇窄切,以防死者的胳膊甩下來難看而這樣做的。

這些事辦完了,隨即選出當家族人中輩分最長年齡最大者為「主喪人」。由主喪人主持,研究商討事情辦理的大小以及破孝的範圍。此事按照「葬父由子」的俗話,一般由孝子根據自己的能力提出,主喪人吸收大家的意見定妥。

放「起身」炮:死人的臨終事情辦理完畢就要出門外放炮,以告村民,有人新亡。此炮只放一聲,有別於其他諸如搬家、暖房、做三周年等事。

燒斷氣紙:起身炮放畢,孝子孝女在遺體下面點起「照屍燈」(舊時「照屍燈」是一盞「燈豎」。放一個油燈碗兒或平放一隻油燈缽兒,用棉花搓捻加蓖麻油。現在已改用白蠟燭),孝子燒一炷單香。而後孝子、侄兒男女一齊跪地,燒一封五色紙曰「斷氣紙」,匍匐大哭,以示悲痛,也告慰亡人一路走好。死人斷氣的時間古話遺留是早上最好,說是三頓飯都給兒女留下了,無奈死亡的時辰一概不能由人。

請陰陽:哭過以後,就派人去請陰陽先生。等陰陽先生一到,先是「罩面」。就是在所有供著的神龕和祖宗像上面貼一張五色紙,以告訴神祖們喪事期間請你迴避,不驚動諸位了。死者的臉上也掩一張,以示成了祖宗,跟祖宗一律對待。陰陽先生常規性吃過飯後就是坐在喪房開始鉸剪門吊、門幡、歲數紙、引魂幡(引魂幡中間的紙條上有字語曰:慈父(母)發引引魂幡)、寫位牌、糊粘男手捧「孝經」女手拿蠅帚的「童男女」(夫妻都下世的)之類的冥品。這時候家人貼起門吊,把白紙糊在所有的門板兩廂。把歲數紙用皮麻拴一塊瓦片綁在一根「拉咯」(連枷)柄上挑在大門垛上。歲數紙,每一歲一張,再加天一張地一張,以示亡人享年幾歲。

擇功夫:就是選定「發引」的日期,俗稱「看天氣」。擇功夫講究很多,打發死人雖然是喪事,但也要選擇吉利的日子。吉利日子多是「除、危、定、執、成、開」所謂的「黃道吉日」。但是又要據陰陽先生說,「建、滿、平、收、閉、破」的所謂黑道日也未必沒有「吉利功夫」,那就看你擇準擇不準。擇功夫最好是與五天、七天碰上,但又要講究「七不出,八不入」的成規。所以說「功夫」說好擇也好擇,說不好擇也不好擇。好擇是只能顧及一兩頭,說不好擇是全顧及了就很難擇得起來。

定鎮物:鎮物是按死者死亡的日子和時辰定的。大部分是一些硃砂、桃條、柳條、五色石頭、柏木人、小木盒、面雞、面人、桃核、杏核、黃牛皮、黑狗毛、某種中藥等東西。有的要放進棺材裡,有的則放置棺材外邊。鎮物中還有一種最厲害的就是「黑炭」。一般的死人都不用,就是專為「犯動作」的死人準備的。古話流傳說放了黑炭就是把死者的靈魂壓在「陰山背後」,永遠不得轉世。

砍孝棒:備喪期間要派人去砍孝棒,孝棒多數來自野外老墳墓冢的柳樹上。男女孝子的最粗,糊裹上剪成條狀花邊的白紙條。其他人的粗細以遠近親疏類推,凡穿孝的每人一根,在必要的場合拄上。

破孝: 破孝有「大破孝」「小破孝」之說。光景好的一般都是大破孝到五服。小破孝是到直系親屬。但都得請家族中有裁剪技術的上年紀老太,或是村裡老者的女人把事先準備好的或者臨時扯回來的白布(也叫孝裝)拉開,做成孝帽、孝衫、孝褲、孝帶,給孝子、孝媳、孝女、孝侄、孝孫等穿戴,男女孝子均腰系一縷皮麻。孝帽和孝衫兩肩上綴「麻圪都兒」,過繼子、養子、奶子、義子不綴,以示己出與否。

守靈:一般是多子的長子在喪房守靈,沒有特殊情況不出喪房。頭不能梳臉不能洗,晚上和衣而臥一時兒。多數時間接濟給「照屍燈」添油撥 ,給死者燒香,有的孝子長跪守靈。喪房的地不能打掃,家不能拾掇(形容父母下世如同塌了大天,顧不了許多)。一直到出殯「服三」完後。

報喪:報喪有說道,「人主家」,死者的嶽父家(通稱小人主)外祖家(老人主)必須是孝子親往(一般是次孝子),其餘親戚大都是侄兒、孫子前往。去了以後把孝棒立在大門外,進屋先給人家祖宗爺磕頭,告訴人家,誰下世了,幾時出殯。不管跑幾家都得吃飯,就是水你也得喝一口,說是人家最後給死者款待一頓。你代表死者吃下去是必須的。報喪回來哭著進大門,一進喪房在死人靈前磕頭算是交差了事。

吃大鍋飯:所有在家或是出去辦事的人,都在事主家吃飯,過去吃食不好,人們都很急於那一頓飯,吃起來三碗五碗的,好像沒有個飽,這才留下「死人不張嘴,一天一鬥米」的說法。現在大不如前了,有時候還得上門叫吃飯了。

早晚燒紙:死人一般放三至七天(舊時富人家也有入棺停靈正寢月餘的,但畢竟少數),三天者叫「短三天」也叫「緊三天」(死小口居多)。現在大都放七天,最少五天。期間每天早午晚燒紙,放大炮或響鞭,女孝子們「歌歌擺擺」哭嚎。臨時有鄰居朋友來弔祭也得有人陪著哭泣一會兒。一日三頓吃飯,不管是誰在靈柩前,第一筷子總得挑給供在桌子上的碗裡,說是死者還沒有斷了人間煙火,讓他先來品嘗。

看死人:死人停鋪起以後,每天晚上要有兩三個當家陪守靈的孝子,說是怕貓狗等長毛的東西進了喪房驚動了死人,一驚動就會變得難看怕人。看死人不能吃炒瓜子、炒黑豆,更不能吃烙餅,說是怕死人翻轉身伸出手跟你要,晚上餓了就勉強吃現有的玉茭麵餅子窩窩頭。這也許是舊時家不富裕,吃食寡有生出來的說辭和防備他人破費的法兒。(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020年「陽泉工匠」!
    張衛珂山西中興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從大地深處抽出來的煤層氣除了能燃燒發熱還能做什麼?2014年,在高層次人才項目陽泉推介會上,澳大利亞西澳大學留學博士張衛珂與我市籤訂人才引進協議,並把「煤層氣催化裂解零排放製備納米碳材料」項目引入陽泉。
  • 省博物館館長李飛:講述穿越千年葬俗,探秘貴州洞中奇棺
    在當天的講座現場,李飛館長講到:作為長江與珠江水系分水嶺的貴州,也是懸棺葬與巖洞葬的分野之地。雖都葬在崖上,但巖洞葬一般使用碩大的天然溶洞放置棺木,不加掩埋,少則數具,多達數百具,因此又稱 " 洞棺葬 "。中國境內主要分布在珠江上遊的黔桂山地,花溪高坡、孟關一帶即有分布。
  • 無線電管理局赴山西陽泉開展5G工業網際網路專題調研
    2020年12月1日,為進一步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深入了解5G工業網際網路專網頻率使用情況及需求,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局長謝遠生帶隊赴山西陽泉開展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及頻率規劃調研。
  • 秦漢史:在漢人影響下,烏桓人在葬俗上,在人死後也「斂屍以棺」
    東漢光武帝建武年間,烏桓又南遷五郡塞內,布列遼東屬國,遼西、右北平、漁陽、廣陽、土谷、代郡、雁門,太原、朔方界,約為今遼寧、河北、山西等省的北部。東漢末年,曹操徵烏桓,破烏桓於柳城(今遼寧朝陽市),遷烏桓於中原。此後,留居於東北地區的烏桓人就為數不多了。由於烏桓不斷西遷,在每個地區居住僅百餘年,且分布甚廣,四處遊牧,因此很難形成一定的文化層。
  • 白鼠精的無底洞,供奉著父親李靖的牌位
    《西遊記》裡最可惡的是誰,是那些取經路上的妖怪,這些妖怪不但吃人而且是一件好事也不幹,他們大多是些動物修煉而成的,長得嚇人就不說了,還到處欺負老百姓。這些妖怪就是老百姓的災難。每當孫悟空把它們打死的時候,真是大快人心,隔著電視屏幕,人們都想捅他們兩刀以解恨。
  • 不可忽視的牌位製作工藝 探尋天恩閣牌位背後的寓意
    所謂牌位,也叫靈牌、靈位、神主、神位等等。也就是書寫去世者姓名的木牌,供後人祭奠。牌位不僅可以供奉故去的先人,也可以供奉神仙、佛道、祖師、帝王,最先是儒教所用。按照民間的傳統習俗,人去世後,家人就要為其製作牌位,作為去世者靈魂離開肉體之後的安魂之所。
  • 陽泉煤業(600348.SH)擬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
    格隆匯1月5日丨陽泉煤業(600348.SH)公布,2021年1月5日,公司召開第七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擬變更公司名稱、證券簡稱及修改相應條款的議案》,同意公司中文名稱由「陽泉煤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山西華陽集團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以公司登記機關最終登記名稱為準),英文名稱由
  • 佛教法會上,供奉的紅色牌位和黃色牌位有啥區別?做什麼用的?
    經常去寺廟的朋友,或多或少會遇到寺廟舉辦佛教法會,在寺廟的法會上,有供奉著兩種顏色的牌位,有黃色的和紅色的,而這兩種牌位看似沒多大的差別,為何它們要分開來呢?而且,這些在法會上供奉著這種牌位有啥作用。說到這兩種顏色的牌位,可能普通遊客都不熟悉,僧人卻十分重視他們的區別,要是搞錯了,可能遭人遊客謾罵,因此在舉行法會時,它們都是很謹慎的。
  • 陽泉發現2.54億年前新化石標本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始椎類新種、始椎類最「長壽」化石標本——陽泉長壽螈的頭骨。受訪者供圖 12月4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劉俊研究團隊在山西陽泉發現始椎類最「長壽」化石標本、始椎類生物新種——陽泉長壽螈,距今約2.54億年。 據介紹,始椎類生物的體形類似現代的鱷魚,是當時河流湖泊裡的頂級捕食者。它們體形龐大,牙齒尖利,適應熱帶叢林氣候。
  • 雷健坤會見中國電信山西分公司總經理靳建勇一行
    4月3日,市長雷健坤會見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靳建勇一行,雙方就進一步加強合作,推進智能物聯網應用基地建設、發展信息產業等進行深入交流對接。  副市長李君參加。  雷健坤對靳建勇一行到來表示歡迎。
  • 媒體看陽泉 | 走馬陽泉看水鄉
    像娘子關這樣的水鄉放在江南並不鮮見,但在山西這個比較缺水的省份,有著這樣充沛的水資源,實屬罕見。「水上人家」就是靠著老天爺和老祖宗留下的豐厚遺產坐「水」生利、靠「水」吃飯。6月15日晚9時許,記者在「水上人家」民俗一號院和忙乎了一天的客棧主人帥忠成聊得火熱。
  •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種「陽泉長壽螈」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科研團隊研究報導了一件產自山西陽泉晚二疊世(距今約2.54億年)的始椎類化石新種,成果發表於《化石記錄》雜誌。始椎類是一種原始的爬行型類,屬於羊膜卵動物的基幹類群。
  •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種「陽泉長壽螈」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科研團隊研究報導了一件產自山西陽泉晚二疊世(距今約2.54億年)的始椎類化石新種,成果發表於《化石記錄》雜誌。始椎類是一種原始的爬行型類,屬於羊膜卵動物的基幹類群。這次報導的新種被命名為陽泉長壽螈,是已知始椎類化石最「長壽」的記錄,也是到目前為止此類化石在華北板塊乃至東亞的唯一記錄。
  •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國科學院院士俞書宏陽泉行側記
    一夜冬雪過後,陽泉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12月2日上午,頂著嚴寒,冒著風雪,陽泉迎來了一位跨越山水而來的尊貴而特殊的客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納米材料與化學研究部主任、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副主任俞書宏。
  • 古人葬法瞎講究,有個蜻蜓點水穴,你聽過嗎
    因為先人有好的歸宿,後人自然會跟著有福氣,所以但凡有些地位的人家,都會請風水先生選一處風水寶地,位置選好之後,最重要的當屬葬法了,這個也是很有講究的,擇天地之位,人之運數,定下五行歸位的葬法,例如古代的龍淹葬、菊花映月葬等等,當然最有名的還是英叔電影中的蜻蜓點水葬。蜻蜓點水穴,寓意蜻蜓點水,兩頭兼顧,希望後人事事如意,一帆風順。
  • 今天,山西表彰132位功勳企業家,看看他們是誰…
    山西太谷瑪鋼有限責任公司山西邦奧偉業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陽泉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陽泉蔭營煤礦陽泉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陽泉煤業集團安澤登茂通煤業有限公司山西新景礦煤業有限責任公司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二礦陽泉煤業集團華越機械有限公司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責任公司
  • 2018山西功勳企業家名單出爐,振東董事長李安平等132人當選
    山西太谷瑪鋼有限責任公司山西邦奧偉業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陽泉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陽泉蔭營煤礦陽泉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陽泉煤業集團安澤登茂通煤業有限公司山西新景礦煤業有限責任公司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二礦陽泉煤業集團華越機械有限公司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責任公司
  • 央視紀錄片《遠方的家》陽泉篇本月14日15日連續播出
    央視紀錄片《遠方的家》陽泉篇本月14日15日連續播出2015-12-04 20:08:21來源:  黃河新聞網    大型紀錄片《遠方的家》陽泉篇將於12月14日、15日,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的17點15分首播,當日的23點30分重播。
  • 風水師孫立忠釋解喪葬民俗「七不出.八不葬」
    在東北以及很多地區流傳著「七不出,八不埋」(七不葬父,八不葬母)的民俗說法。就是指農曆逢七或八。這個民俗到底是據何而來呢?真正知道的寥寥無幾,今我獨家為您釋解!「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根據「諧音」的寓意而定的,就和我們過年做菜必須有魚一樣,寓意著年年有餘。
  • 明朝崇禎為何可以葬在十三陵,而清朝的溥儀為何沒有葬在清西陵?
    這句話要敲黑板劃重點,因為正是因為這句話,才有了後來崇禎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依然能夠葬入十三陵裡的最主要因素。1644年,當李自成大軍攻破北京城的時候,崇禎本來有機會轉移的,但是他沒有,死也要死在朱家的皇宮裡。於是乎,煤山自縊而亡,這個時候我們要注意啦,崇禎是以一個皇帝的身份死掉的。一個皇帝死了,那跟戰亂時候的普通百姓可不一樣,隨便找個亂葬崗一扔就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