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雨林中一種金色的蟾蜍,有著青蛙外形,其卵孵化成蝌蚪僅需一天

2020-12-03 六維自然

在青蛙和蟾蜍的關係中,所有的蟾蜍都是青蛙,青蛙不一定是蟾蜍,青蛙的皮膚比較光滑,而蟾蜍一般體表有許多疙瘩,蟾蜍沒有青蛙那麼好看,但在巴拿馬的熱帶雨林地區,有一種長著青蛙的外形,且是金色的蟾蜍——巴拿馬金蛙。

巴拿馬金蛙是巴拿馬雨林中獨有的物種,外形極為耀眼,體長4~5.5釐米,吻很尖,特別是皮膚光滑,體色呈鮮豔的黃色,是一種長相很漂亮的兩棲動物。

巴拿馬金蛙有著苗條的身軀和修長的四肢,加上皮膚很光滑,從外形看,很多人不相信這是一種蟾蜍,實際上巴拿馬金蛙的學名是澤氏斑蟾,所以巴拿馬金蛙是一種蟾蜍。

巴拿馬金蛙讓人更驚奇是其繁殖生長速度非常快,卵孵化成蝌蚪僅需一天,很多種類蟾蜍卵的孵化期一般為6-7天,一個星期後才孵化成蝌蚪,在孵化期間,要辛苦雄性蟾蜍,但在巴拿馬有一種蟾蜍,卵孵化成蝌蚪僅需1天,即24小時,也許是孵化最快的蟾蜍。

在大自然中,鮮豔的顏色是一種警告色,蟾蜍一般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等,而巴拿馬金蛙是一種蟾蜍,顏色有那麼鮮豔,也是一種毒性猛烈的蟾蜍,毒素足夠劇烈,警告其它獵食者不要輕易吞食它。

巴拿馬金蛙繁殖速度那麼快,毒性又那麼劇烈,本應有著很好的生存條件,實際上巴拿馬金蛙已是一種瀕危蟾蜍,棲息地被破壞、氣候的改變和疾病是造成族群下降的主要原因,特別是遭遇到壺菌病危機,壺菌病是一種兩棲類的傳染病,是由一種稱為蛙壺菌的非菌絲游離孢子真菌所引起的疾病,甚至會導致兩棲類完全滅絕,正是壺菌病傳染病導致澤氏斑蟾大幅減少,同時全球變暖加速了壺菌病的擴散及令兩棲類的數量下降!

巴拿馬金蛙種群瀕危程度已列入極危,為了保護這巴拿馬的特有種,已列入華盛頓公約第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加強其棲息地的保護,同時不能進口也不能飼養該品種等等!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蟾蜍養殖之蝌蚪的孵化
    每當開始一項新項目之前,都會謹慎的先從小規模的進行嘗試,養殖蟾蜍也是一樣,最初可以先從一畝地開始試養,慢慢熟練一系列的技術難點,當這一切都順利之後,就會開始擴大規模,那麼繁殖環節就變得十分重要,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如何孵化蟾蜍的卵
    蟾蜍卵很多客戶在了解蟾蜍養殖項目時會問到養殖的初始規模,種苗的投資成本,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先養2-3千隻,等到技術熟練了。可以利用學到的孵化技術自行孵化,擴大規模,節省成本。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蟾蜍卵到小蝌蚪的孵化過程和必備條件。蟾蜍卵的孵化是指受精卵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發育到出膜成為蝌蚪的過程。一般家庭養殖可用網箱或者孵化框,這裡主要介紹規模養殖需要用到的孵化池方式。①首先清理孵化池內的雜物及淤泥,用清水衝洗乾淨後,對孵化池進行消毒處理,等到藥性消失後,在池內注人經日光曝曬過的水,水底鋪墊 10釐米左右厚的泥沙,水深15-20 釐米。
  • 以為捧起的青蛙卵,其實是讓你噁心的蟾蜍卵
    很快就到四月了,大約在每年四月中下旬是青蛙繁殖的時間,一般每隻雌蛙一年能產卵幾千顆,所以到時池塘小河邊能看到很多小蝌蚪
  • 動物的卵(二):野外怎麼區分蛤蟆和青蛙的卵和蝌蚪?
    當然,玩水過程中撈蝌蚪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啦。從外表區分青蛙和蟾蜍,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容易的事情了,青蛙和蟾蜍都屬於無尾目不同科的兩棲動物,青蛙屬於蛙科,蟾蜍屬於蟾蜍科。  孩子們撈到蝌蚪後往往都會聚在一起爭辯一翻到底是青蛙的小寶寶還是蟾蜍的乖孩子,它們都是黑色的,有一個大大的頭部、細長的尾部,靈活自在地在水裡遊來遊去。這到底怎麼區分啊?
  • 春暖花開 捉小蝌蚪回家 小心捉到的是有毒蟾蜍幼蟲
    在網絡上,記者也發現,外地曾有市民誤食蟾蜍卵中毒而被送醫急救的事故。也有的網友表示,曾用小蝌蚪餵魚而導致小魚死亡的事情。記者向兩棲爬蟲愛好者李先生請教,李先生介紹,青蛙產的卵是一團一團地懸浮在水中;而蟾蜍的卵像一串長長的珠子似的,纏繞在水草中。蟾蜍的繁殖季節大多在2月份前後,而青蛙產卵則在4月至7月之間,這個季節恰好是小蟾蜍即將完成蛻變,準備上岸生活的時間。
  • 從野外捕獲的蝌蚪長成青蛙後,如何正確放生?
    青蛙屬於雌雄異體,體外受精的動物,雖然,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青蛙在4-5月份「抱對」(雄蛙爬在雌蛙的身上),但是這並不是一種交配行為,而是雄性青蛙刺激雌性排卵的一種行為。科學家曾經在青蛙的繁殖期做過實驗,如果沒有這個抱對的行為,雌性是不會排卵的。當青蛙完成抱對之後,雌性先將自己的未受精卵排入水中,此時雄性會立即將自己的精細胞排入其中,完成受精的過程。
  • 青蛙和蟾蜍都是蛙類,那麼怎麼分辨它們呢
    春季,當你漫步在溪流、水塘邊時,經常會看到水中有黑色的與高粱粒大小差不多的顆粒包裹在膠狀物質中構成的帶狀物或塊狀物,這些就是蛙類產的卵帶或卵塊。蛙類把它們產在水中,在水中孵化成蝌蚪。蝌蚪就在水中生活,以植物為食。蝌蚪的形態像魚,用鰓呼吸,尾擺動產生運動,蝌蚪在水中生活一段時間後,先長出後腿,再長出前腿,尾巴逐漸消失變成小蛙,就能到陸地上生活了。
  • 教你三招,辨別青蛙和癩蛤蟆的蝌蚪
    如果春遊過程中能碰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小孩子也會非常興奮。有趣的動物有很多,蜜蜂、蝴蝶、蚱蜢等。不過這些小動物不能帶回家養,如果能帶回家養那是最好不過了。其中一種小動物小朋友們肯定比較熟悉, 那就是小蝌蚪,因為從小父母就會給小朋友們講《小蝌蚪找媽媽》故事。很多小朋友在野外發現了小蝌蚪,也許會抓幾條回去養在水裡,希望小蝌蚪能長成小青蛙。
  • 蛙餐廳火爆全國,您一定想了解的青蛙卵孵化技術
    一、搭建溫棚孵化1.1&nbsp溫棚網箱在三月中旬,氣溫回暖時,就會有部分的青蛙抱對產卵,但是此時的天氣很不穩定,很不利於青蛙卵的孵化,所以有養殖戶通過搭建溫棚來構建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來孵化蝌蚪。溫棚的大小一般根據孵化的卵量來調整,一般都在4m×12m。
  • 紅眼樹蛙受精卵能提前孵化成蝌蚪 幾秒內逃脫捕食者「虎口」
    青蛙胚胎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 在卵膜中完成胚胎發育,從細胞囊分裂分化為發育完全的蝌蚪通常需要七天時間。
  • 青蛙吃什麼食物
    內容提要: 青蛙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
  • 搬運蟾蜍卵塊的注意事項
    目前已經到了南方地區蟾蜍產卵的季節了,打算擴大規模的養殖戶需要將蟾蜍產的卵收集起來,集中放到孵化池中孵化,那麼這一過程就有一些注意事項。如果沒有注意到,很可能導致蝌蚪成活率降低。蟾蜍的卵帶是有正反面之分的,在搬運和放置時不能顛倒卵塊的方向。
  • 現在抓來的蝌蚪,你以為會養成青蛙?癩蛤蟆啦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孫燕 通訊員 馮新恩 葉晶 陳潔虹「池塘裡的水越來越暖和了,青蛙媽媽生下的卵,慢慢地活動起來,變成一群大腦袋、長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幾乎每個孩子都讀過。
  • 最獨特的青蛙,不需經蝌蚪階段就能成蛙,且聲音不像蛙聲更像蟲鳴
    在青蛙種類中,已知的蛙類大約有4800多種,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並且大多數青蛙都是在水草上產卵,蛙卵慢慢地變成蝌蚪,蝌蚪是黑色的,圓圓的身體,有一條長尾巴,蝌蚪一天天長大,先長出後腿,再長出前腿,尾巴漸漸地縮短退化,最後變成青蛙。
  • 眾所周知青蛙是吃害蟲的益獸,但是你知道青蛙的看家本領嗎
    我們都是聽著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長大的,故事講述了「池塘裡的小蝌蚪慢慢長大,在其他動物的幫助下尋找自己媽媽的故事。這個故事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故事大家都聽過,道理大家也明白。青蛙作為一種常見的益獸,為了能吃害蟲,還具有很多本領。
  • 國內有一種長鬍子的蟾蜍,嘴唇上有多條角質刺,中國特有珍稀蛙類
    在青蛙種類中,蟾蜍也屬於蛙類中一種,現在已知的蟾蜍科有300多種蟾蜍,分布在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等地區,而在國內有一種體態奇特的蟾蜍,被稱為是「長鬍子的蟾蜍」——崇安髭蟾,是因為其雄崇安髭蟾的嘴唇緣每側各有5-8枚角質刺。
  • 一種神奇的青蛙,沒有繁殖器官,卻能直接生出蝌蚪,突破人類認知
    我們要知道,作為兩棲動物的青蛙大部分是沒有生殖器的,所以無法完成體內受精,所以一般而言,青蛙都是將精子和卵細胞排出體外,在水環境下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卵在體外完成一系列胚胎發育過程後發育為蝌蚪,再變態發育成為幼蛙。
  • 小蝌蚪在家養不活 留它在大自然裡吧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在河裡,還是在公園池塘裡,都有許多小蝌蚪,不少小朋友拿著漁網捕撈它們回家養。殊不知,這一個個「小黑豆」成活率很低,大概100個裡也只有2個能夠長大……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在河裡,還是在公園池塘裡,都有許多小蝌蚪,不少小朋友拿著漁網捕撈它們回家養。
  • 如何養殖青蛙?青蛙的高效養殖技術
    2.孵化池:孵化池面積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釐米,水質清新,pH6-8,並含充足的氧氣即可,也可以用長橢圓形的大臉盆代替。  3.蝌蚪池:蝌蚪池面積3-8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釐米,pH6-7,水陸比2∶1,需遮光飼養,每池飼養一群同樣規格的蝌蚪為好。
  • 有一種青蛙,長得像生氣的牛油果,叫聲也很獨特
    黑雨蛙是南非特有的一種青蛙。雖然背部長有細小的顆粒不平滑,但是它們屬於青蛙,而非蟾蜍。黑雨蛙天生就是嘴角向下的哭相,皮膚的顏色和質地都很像熟透了的牛油果,所以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生氣的牛油果」。與其它種類的青蛙不同,黑雨蛙住在洞穴裡,而不是開放的水域裡。它們生活在南非南部海岸海拔高達1000米的地區,棲息在灌木叢或者森林的邊緣地帶。黑雨蛙會挖洞,巢穴有15釐米深。它們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涼爽潮溼的沙灘上挖洞,晚上出來覓食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