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生代農民工的故事

2020-12-04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

  「換工作對於我來說是常事,工資主要是我首先考慮的,不過我喜歡自由一點的工作。」11月26日,今年26歲的外賣騎手劉桐說,這兩年換過八份工作,一直在送外賣。沒有一技之長,是他頻繁換工作的主要原因。

  劉桐是重慶雲陽人,家中還有一個妹妹。高中時,因為學習成績不好,他輟學了。當時還未滿18周歲,他只能在家裡幫助母親種莊稼。雖然在村裡生活,但劉桐對大都市的嚮往卻愈發強烈。 

  開始:海裡討生活掙的是血汗錢

  2012年9月,劉桐成年了,滿懷著期待,踏上了去浙江的列車。在親戚介紹下,他來到浙江舟山漁場,當起了捕魚工,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

  「老闆給的工資蠻高的,那會就想著自己終於能養活自己了,內心是蠻高興的。」劉桐決定在漁場好好掙錢。

  然而,第一次出海捕魚之後,他就感受到這份工作的艱辛。「出海後,才真的感覺到害怕,覺得自己幹不了這份工作。」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捕魚過程持續五六個小時,結束後三四個人擠在一間小小的艙房內休息。每一次短暫休息後,劉桐又要起床繼續捕魚,「捕魚工是沒日沒夜的。」

  吃不下飯,暈船,受傷後得不到及時救治,出船時間長,這些都是新捕魚工的日常難題。第一次出船回來後,他意識到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決定離開。「老闆也挺爽快的,還多給了我點工資。」劉桐記得,他的第一份工作持續不到15天。 

  漂泊:工作換得勤,走遍祖國大地

  離開舟山後,劉桐去過很多地方打工,但時間都不太長,平均一兩年就會換一次工作。

  2013年9月,他來到廣東中山一家電器製造廠,「沒有技術,只能當普通操作工,在那裡工作5個月就走了。」這次離開不是劉桐的意願。他所在的電器製造廠,用工旺季是每年10月份到次年5月份,訂單少了,企業就把生產線停掉。

  2015年,劉桐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妻子,婚禮簡單,但卻讓他終身難忘。第二年,寶寶出生了,那一刻,他感受到了家庭責任。

  在家中陪妻子生產後,劉桐跟隨他的叔叔,來到廣東深圳一家電池工廠。流水線枯燥的工作讓性格活潑的劉桐無法適應,但他還是堅持下來,做了兩年的生產工人。

  這一段務工算是持續較長的,劉桐跟他的父輩們不一樣,他還是希望找到一份相對自由、不受束縛的工作。2019年,賦閒在家的劉桐聽說送外賣掙錢多,思來想去他決定來北京當外賣員。 

  未來:盼望穩定生活,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比起在工廠裡面,送外賣感覺更自由,不用反反覆覆做一個動作,雖然辛苦,但工資高,有時候也挺危險的。」劉桐說,有一次他為了搶時間,逆行時剮蹭一輛奔馳車,責任在他,讓他半個多月白幹了。

  「我還幹過建築工、工廠小工、餐廳服務員……」劉桐回憶說,算是走遍了祖國大地,浙江舟山、廣東中山和深圳、新疆庫爾勒、山西太原……

  「有的同事說,穿上外賣騎手的衣服就比別人低一等,我希望能夠得到更多人認可,對我們這群在外打拼的農民工多一些包容。」劉桐告訴記者,相比入行時,外賣員保障水平有所提升,但期待以後更好。

  談到未來,他頓了頓說:「我爸爸就打了一輩子工,他常告訴我,不要惹事,好好掙錢。我希望自己工作能夠穩定,攢些錢,以後回老家做點小生意。」

相關焦點

  • 新生代農民工的數量、結構和特點
    (五)新生代農民工主要是一個未婚群體同時,在全部外出農民工中,新生代農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更高。特別是中專和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新生代農民工明顯高於上一代農民工。因此,即使經濟形勢波動,就業形勢惡化,新生代農民工也很少會返鄉務農。新生代農民工脫離農業生產和向城市流動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
  • 孟德才:關注新生代農民工的婚戀問題
    孟德才:關注新生代農民工的婚戀問題時間:2016-07-09 11:35:21來源:農民日報作者:孟德才編輯:黃曉龍(實習)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然而當前,我國社會上卻存在著一個特殊的婚戀群體——新生代農民工群體。他們的年齡大多在20—30歲之間,正處於婚戀的黃金時期,通往婚姻幸福的道路卻困難重重。
  • 新生代,溫暖從「心」開始——關注城市農民工
    傅新春攝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通訊員傅新春 記者四建磊、葉娟娟)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追求精神生活、就業和發展機會的願望更強烈,而情感和精神的強烈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滿足———近日,滄州市精神病醫院對該市139名新生代農民工做了一次抽 樣 調 查 ,發現24.1%的被調查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    迷茫暴躁理想與現實錯位後
  • 新生代農民工工作生活特徵分析——基於2019年北京農民工市民化...
    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提出新生代農民工這個概念。全國總工會對新生代農民工的界定為: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以後,年齡在16歲以上,在異地以非農就業為主的農業戶籍人口。當前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成為農民工群體的主體。
  • 東部沿海城市少數民族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資源資本化研究
    內容提要:社會資本是少數民族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的一個重要因素。社會資源通過行動主體的應用性實踐而被投資並產生增值的過程即為社會資源資本化。少數民族新生代農民工如何全方位利用社會資源進行資本化轉化,積極拓展社會資本,提升適應與融城能力,成為一個重要話題。  東部沿海城市是少數民族新生代農民工的重要流入地。課題組選擇以山東青島、煙臺、威海三市為調查地,採用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方式開展調查。
  • 網貸消費讓新生代農民工「愛恨交織」 網絡借貸成為備用錢包
    閱讀提示使用網絡借貸平臺支出日常消費成為不少年輕人的消費方式,對新生代農民工來說也不例外。網絡借貸在解決燃眉之急的同時也存在風險,這讓他們對此產生「愛恨交織」的矛盾情感。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發布《新生代農民工生活與心態調查報告》(以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大部分新生代農民工經濟能夠基本自立,但存款較少,理財觀念淡薄,使用網絡借貸比例高。記者採訪多位在城市務工的新生代農民工發現,網絡借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周轉生活窘境,但不受控制的網貸也可能讓他們迷失在高消費的負債陷阱中。
  • 大學生調查同齡農民工現狀:社交少易產生心理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新生代農民工中小時候由父母長期照顧的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為44.55%,而小時候不能由父母長期照顧的心理問題發生的概率為50.88%。同時,小時候家庭美滿的新生代農民工心理問題發生風險為43.06%,而小時候家庭不美滿的新生代農民工心理問題發生率是66.35%。  【解決建議】 可促進農村工作人員就近擇業,從而使子女得到父母共同照顧,可有效降低子女心理問題發生的風險。
  • 活在「夾縫」中的超齡農民工
    這些超齡農民工面臨哪些困境?在老齡化社會到來及勞動力短缺等背景下,如何保障用工單位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工人日報》記者近日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採訪調查。 農民工超齡化日益凸顯 「他年過70,滿口不剩幾顆牙,也不安裝假牙,吃頓飯得半天時間,頭髮也沒多少了。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省出來的錢都給家裡。」這是鄒奎所在項目工地上的農民工王大全的一個寫照。
  • 被誤解的「大回流」:農民工這十年都去哪兒了?
    以上一系列數據充分說明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對農民工的吸引力越來越高,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在中、西部地區務工,農民工向中西部回流已經成為一種顯著趨勢。以上的這些數據基本說明農民工從鄉村到城市,從中西部地區向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流動的趨勢,正在發生逆轉。當然,這一趨勢並不說明所有回流的農民工都回流到了農村。
  • 「理論」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的情境分析與策略抉擇
    深刻認識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的個體需求和現實情境,對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策略進行剖析,無論是在化疫情為轉機的當下時期,還是在全力保障經濟向好發展趨勢、全面提升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長遠階段,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的情境分析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的類型參考。
  • 農民工欠薪投訴留言板--農民工欠薪投訴留言板--人民網
    農民工討薪問題一年又一年上演著,農民工朋友過得好不好,他們的工資能不能及時如數拿到,他們能不能愉快地回家過年,受到廣大網友的關注。尤其到了年尾,這個問題顯得更加突出,農民工要回家過年,農民工要向家人回報,農民工在獲取合法報酬的問題上已經沒有退路。
  • 如何提升農民工就業穩定性
    今年5月我從廠裡辭職,在北京跑了一個月外賣,由於路不熟,訂單超時,後臺老是罰款,到手收入不高,我後來就不幹了。」周光耀告訴記者,目前家中開支主要依靠妻子做小時工的收入。  「潮汐式」用工的背後,在農民工頻繁更換工作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失業現象。失業率不僅僅是一個數字,它代表的是實實在在的民生變化。
  • 衢州市衢江區推進拖欠農民工工資速裁機制試點 打造農民工工資維權...
    今年以來,衢州市衢江區以「設置專業速裁庭建立拖欠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機制」試點工作為契機,開展「創先進、爭一流、促工作」建設,打造處理農民工工資勞動爭議仲裁「綠色通道」,實現「快立、快調、快審、快結」,為處理農民工工資爭議工作的標準化建設提供了衢州經驗。
  • 農民工不再「取之不盡」是件好事
    近日,人社部發布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我國農村在外務工人數僅同比增長1%,農民工不再是取之不盡的勞動力「蓄水池」,人力成本上升趨勢不可逆轉(京華時報8月2日報導)。 當下農民工數量不再是取之不盡,而更為嚴峻的問題是,農民工群體的「質量」轉型和升級,恐怕才是更為迫切的。
  • 農民工在這裡當上了「技術評委」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1日電 「高聰小朋友剛才的交底,我覺得有兩點不足:第一是太緊張,第二是有幾個細節沒有交代清楚……」在中交二航局湖北襄陽東西軸線項目舉行的「三級安全技術交底」技能競賽上,現場作業老把式,勞務分包方的農民工師傅任偉,點評起今年才大學畢業的新員工高聰的技術交底內容。
  • 省級優秀農民工及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表彰名單公示
    省級優秀農民工  鄧陳淦 杭州金星銅工程有限總公司酒店用品工藝組組長  敬大勝 杭州華裕製衣有限公司分廠管理負責人  曾學樹 浙江電力成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車間管理人員  朱登君 杭州之江石化裝備有限公司技術工  江 宏 浙江百瑞國際大酒店餐飲部吧檯領班  馬清勇
  • 8000個農民工「造假畫」28年,卻沒有一個真正的畫家,令人心酸
    在深圳,有一個並不起眼的客家村落,名叫大芬村。據外媒報導世界上70%的油畫都來自中國,然而我國約佔80%的油畫來自這個村莊,它像一個工坊,所以也被人們號稱為「中國油畫第一村」。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個並不起眼的小村莊中聚集了 8000 多名特殊的「農民工」。
  • 省高院裡農民工快樂數錢
    □記者 韓景瑋 通訊員 海清 文  記者 許俊文 圖    本報訊 針對歲末年初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高發這一實際情況,省高院從今年11月21日至明年1月20日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集中辦理」活動。昨日,省高院專門邀請部分農民工兄弟到省高院觀摩庭審,並現場為17名農民工集中發放77.6萬元工資款(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