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備受科技界關注的「201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曹建明,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何梁何利基金信託委員會主席朱麗蘭出席並講話。何梁何利基金委員會秘書長段瑞春,中央軍委科技委副主任辛毅,科技部副部長黃衛,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等作為大會嘉賓出席會議,並為獲獎科學家頒獎。我校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教授因其在礦山水防控與資源化利用、煤水雙資源型礦井研發技術等研究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資源環保技術獎」。
今年,何梁何利基金收到的推薦材料和有效被提名人雙雙突破700,終評入選率約為13:1至14:1。經過評選委員會嚴格評審標準,優中選優,最終37位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重大發明、發現和科技成果的優秀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8位具有高水平科技成就,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創造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優秀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本次頒獎大會上全國共有56位科技工作者獲獎,其中1人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37人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8人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高校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各有2人獲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湖南大學等10多所知名高校各有1名科學家獲獎。
何梁何利基金是由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共同捐資港幣4億元,於1994年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公益性科技獎勵基金,旨在獎勵取得傑出成就的中國科學家,倡導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激勵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學技術高峰。何梁何利獎共分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三大獎項,其中創新獎又包括「青年創新獎」、「產業創新獎」和「區域創新獎」三個類別。24年來,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以其公正性和權威性,在我國科技界及社會各界享有盛譽,在海外及國際影響與日俱增。截至目前,共有1306位優秀科研工作者獲此殊榮。
來 源/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