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國人即將研製出用海水灌溉的水稻」刷屏,你千萬別當真...

2021-01-09 騰訊網
媒體報導截圖。很顯然,該媒體把世界自30年代以來、中國自50年代以來的耐鹽水稻研究的既往成果全盤抹煞,只留下了一位具體研究價值尚待確認的「陳日勝先生」。事實上,陳日勝並不是最先發現抗鹽鹼野生水稻之人。
查證過程種在鹽鹼地、用鹹水灌溉的耐鹽水稻,上世紀三十年代末就已經出現了

所謂「海水稻」,學術上一般稱作「抗鹽水稻」、「耐鹽水稻」。

1、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起步是比較落後的。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學者王明珍、宋景芝80年代末的一份報告介紹:

「早在30年代末期,東南亞一些國家就開展了培育耐鹽水稻品種的研究。斯裡蘭卡在1939年就繁殖了耐鹽水稻品種『Pokkali』,並在1945年予以推廣。印度也是較早開始培育耐鹽水稻的國家,在1943年,馬哈拉施特拉邦就推廣了耐鹽水稻『Kala Ratal-24』和『Bhura Rata 4-12』,現在印度幾乎各邦都發展了適合於當地的抗鹽水稻品種。國際水稻所成立以來,設立了『國際水稻耐鹽(鹼)觀察圖』,將水稻品種的耐鹽性作為對品種資源遺傳評價的內容之一。」②

2、中國培育抗鹽水稻的零星試驗,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

在1959年出版的《植物生態學》一書中,植物學家何景介紹道:

「根據我們的調查和了解,福建沿海各縣就有許多抗鹽水稻品種,抗鹽力高到可以直接在新開星的海灘上種植。例如我們在廈門附近金定鄉找到的『青骨子』抗鹽水稻,在新開墾的海灘上,非常粘結的粘土中,用鑿穴插秧的方法,還可以得到每畝400斤的產量(一熟),而且米粒飽滿,米質很好。我們曾經用不同濃度的食鹽平衡溶液來試驗其發芽率,在0.8%的食鹽溶液中,全部發芽而且還很整齊,生長茂盛。其後由於培養液水分的蒸發而濃度達到1.2%,生長還是很好。在1.4%的食鹽溶液中,依然能發芽……可惜由於設備關係,沒有能長期培養,也未能進行大田栽培。」③

水稻在不同生長周期的耐鹽程度是不同的。何景的試驗觀察到的僅是「發芽率」。同樣的鹽濃度下,水稻是否能順利成長,這方面的資料付諸闕如。

3、中國官方立項的較大規模的「選育耐鹽水稻品種的工作」,開始於1976年。遠落後於國際科學界。

據生物學家方宗熙等人1983年合寫的一份報告介紹,當時:

「從事耐鹽育種工作的主要有: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Davis實驗室、國際水稻研究所、美國鹽土實驗室、印度中央鹽土研究所等。這些機構獲得的若干重大研究成果主要有:能在全部海水灌溉(45.8 mΩ/cm)條件下正常生長、平均產量為1082 kg/hm2,高產為1500 kg/hm2的大麥;能在50%海水、50%淡水灌溉條件下結實的春小麥;能在70%海水、30%淡水灌溉條件下正常結實的西紅柿;能在不同生育期分別耐0.25%~0.73%鹽濃度的水稻等。」④

王明珍、宋景芝等人也承認,「我國對作物品種資源耐鹽(鹼)性的研究工作起始較晚」,1979年才「將稻麥品種的耐鹽性列為遺傳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並建立專題進行系統研究」。在第六個五年計劃期間(1980-1985),中國農業科學院曾「組織有關單位協作,對2994份水稻資源進行了篩選鑑定,篩選出103份中度耐鹽的品種(系)。」,其試驗採用「淡水育秧」,移栽後「鹹水灌溉」,並保持田間灌溉水的鹽度相對穩定,其中「鹽水濃度高,土壤肥力低」,篩選條件很苛刻。結果得到了三個「確已證明其抗鹽性強,豐產性好,適應性強,是有希望可以直接推廣利用的耐鹽水稻品種」,另外,「如81-210、蘭勝、美國稻三個品種已在江蘇濱海縣等地推廣種植數萬畝。」⑤

媒體報導截圖。讀者需要注意的是:「引起袁隆平的關注」,並不等同於「袁隆平認可海水稻可直接用海水灌溉」
直接用海水灌溉水稻?袁隆平也未曾誇這樣的海口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有的耐鹽水稻,只能在程度較輕的鹽鹼地(含鹽量0.3%左右)進行規模化種植,並不能用海水直接灌溉(海水平均含鹽量3.5%左右)。即便2000之後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法被應用於水稻耐鹽性研究之中,培育出來的水稻仍不足以在海水中直接生長。如「馮桂苓等(1996)利用逐漸增加培養基中鹽濃度的方法,多次繼代,獲得了在0.3%含鹽土壤上種植能正常生長的4個水稻耐鹽株系。」「盧德趙等(2003)利用農桿菌介導法和基因槍法將……獲得了具有一定耐鹽性狀的轉基因植株。在0.5%NaCl鹽濃度下生長良好。」「王慧中等(2000)利用農桿菌介導技術……轉基因T1代植株能夠在0.75%NaCl脅迫下正常生長、開花和結實。」⑥

即便是近日由袁隆平領銜成立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也尚未將「用海水直接灌溉水稻」提上日程。據媒體報導,該中心的研發方向之一是:

「耐鹽鹼高產水稻,在現有自然存活的高耐鹽鹼性野生稻的基礎上,利用遺傳工程技術,選育出可供產業化推廣的、鹽度不低於1%鹽度海水灌溉條件下、能正常生長且產量能達到300kg/畝的水稻品種。」⑦

也就是說,海水的鹽濃度是3.5%左右,而中國「可供產業化推廣的」的耐鹽水稻,其抗鹽能力目前還尚未突破1%的鹽濃度。自然,更不必說什麼「用海水灌溉」了。

至於陳日勝的「海水稻」,據羊城晚報2015年的報導:

「陳日勝對『海稻』下過自己的定義:種子來自海邊野生,經過他近30年的培育、選種,成了生長在含高鹽分海邊灘涂地裡的『常規稻』。畝產雖只有75至150公斤,但有不需施肥、抗病蟲、耐鹽鹼三大特性,是海稻區別於其它水稻的最大優點。陳日勝稱種子發現於1986年,最終他將品種取名為『海稻86』。」⑧

從這個定義來看,該水稻「生長在含高鹽分海邊灘涂地裡」,似非用海水直接灌溉(海水直接灌溉多須近海沙地,否則土壤將進一步鹽漬化);較之自80年代以來即在江蘇濱海的鹽鹼灘涂地規模化種植的耐鹽水稻,也並無多少優勢,其耐鹽性可能確實如陳日勝自己所言較高,但目前尚無正規的學術論文可資參考與證實(自2014年陳日勝成名至今),且產量過低也缺乏規模化種植的價值。

圖註:媒體援引對袁隆平的訪問來「證實」陳日勝「海水稻」的重要性。其實就截圖內容來看,袁隆平除認為陳日勝等人的所發現的水稻「耐鹼性強、抗病性強、生命力強」之外,也指出了「產量不高,推廣性不強」的問題。而具有這類特性和問題的野生耐鹽水稻,自80年代至今,不但國內發現者頗多(如吳榮生1989年在太湖流域發現的韭菜黃、老黃稻等,中國水稻研究所篩選出的毛稻、大芒稻、高粱稻等),中國農科院等機構還自國外引進相當數量的耐鹽稻種進行了篩選。目前並無任何研究能夠證明陳日勝發現的野水稻,較其他學者的發現更具優勢,且將在袁隆平接下來的研究中居於核心地位。
海水灌溉農業,中國並未走在世界前列

最後,有必要指出的是:不論是具體的水稻耐鹽性研究,還是整個的海水灌溉農業、鹽土農業,中國學術界從一開始就落後於國際學術界,時至今日也並未走在世界前列。目前世界最知名、最成功的全海水灌溉經濟作物「畢氏海蓬子」,乃是美國Arizona大學與以色列Neher大學Dov Pasternak研究室合作,自1978年開始,歷時18年,耗資2000餘萬美元,所獲得的成果。除海篷子外,同項研究還從800多種鹽生植物中培育出20多種生存能力強、產量高、品質優良的喜鹽植物。其中的「畢氏海蓬子」,經選育馴化後,耐鹽極限濃度可高達5%,遠超出了海水的鹽濃度。其種子含油量30%,含蛋白質量35%。已在墨西哥、阿聯、蘇丹、印度、以色列等國規模化種植。1998年,「畢氏海蓬子」自美國引入中國雷州半島,種植成功。⑨

在水稻的耐鹽性研究方面,中國學術界也得益於國際學術界甚多。國內學術界承認:「國際上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開始培育耐鹽水稻品種的研究。如斯裡蘭卡的強耐鹽地方品種 Pokkali;印度推廣的水稻耐鹽品種KalaRata 1-4和 BhuraRata 4-10;孟加拉的耐鹽水稻品種 BRI、BR203-26-2、Sail等。1970年以來,國際水稻研究所從9000份水稻品種和家系中,鑑定出10份耐鹽品種,包括Pokkali、Getu和 NonaBokra等材料,為水稻耐鹽性品種選育提供了技術儲備。」江蘇省農科院篩選出的耐鹽水稻品種80-85,就是與國際水稻所合作的成果;中國農科院篩選出的103個耐鹽品種,也是源自2808份外引水稻。⑩

相關焦點

  • 厲害了 我的中國水稻!黃海之濱鹽鹼地裡竟能種出大米
    跟菜湯一樣鹹的「不毛之地」上,神奇地種植出了水稻!與此同時,中國新培育的一種新型水稻品種,能夠「聰明」地拒絕有害重金屬——鎘的汙染,讓大家吃得更加安全。兩種新型水稻,都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銜的技術團隊培育出來。此前,袁隆平曾培育出超級雜交水稻,增產約20%,幫助中國多養活7000萬人。
  • 土壤水勢儀制定的水稻種植灌溉方法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
    打開APP 土壤水勢儀制定的水稻種植灌溉方法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 tpyn2020 發表於 2020-11-20 14:19:51
  • 水稻高產栽培的灌溉方式要注意哪些方面?
    水稻種植過程中,水分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措施。科學的水分管理可以壯根、壯稈、抗倒伏、提高結實率。不科學的管理則有可能增加倒伏的機率、增加無效分櫱的數量,還會影響水稻的結實率以及其他的產量性狀。
  • 【擴散】近期毒性隱翅蟲頻出沒,千萬別用手拍!切記!
    每年的9月份,都會有許多隱翅蟲咬人的新聞報導。
  • 中國十大領先世界科技:人造角膜研製成功,全球千萬失明患者得救
    袁隆平爺爺培育的雜交水稻不管是對於中國還是世界都有著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意義。雜交水稻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過去中國人吃飯的問題,後又成為很多困難國家解決人口飢餓的最好法寶,就連西方世界都稱其為「東方魔稻」。三、中國超級計算機近年來,我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發展迅速,已經躋身世界先進水平的國家中。
  • 「被哈佛大學研製出的霸氣「金屬氫」刷屏?其實國內可能早就有了...
    」的科技新聞刷屏了眾多材料人的手機。小編帶你一探究竟!此外,針對兩則科技新聞,還有犀利的獨家點評附送......幾個研究團隊一直在競相研製金屬氫,它因可能成為一種超導體而極其珍貴。目前,用於核磁共振成像儀等機器的超導體都必須用液態氦來保持極低的溫度,費用高昂。該研究報告作者之一、哈佛大學物理學家艾薩克·西爾韋拉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高壓物理學領域的聖杯。」他還說:「這是地球上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金屬氫樣本。所以在面對它的時候,你看到的是以前從未存在過的東西。」
  • 2021國考常識積累之海水稻是什麼?
    海水稻   海水稻學術上叫做「抗鹽水稻」、「耐鹽水稻」、「耐鹽鹼水稻」,指能在鹽(鹼)濃度0.3%以上的鹽鹼地生長、單產可達300kg/畝的一類水稻品種,不能直接用海水灌溉。   海水稻具有耐鹽鹼的水稻,抗澇、抗病蟲害、抗倒伏等特點的水稻。
  • 中國人在非洲又幹成一件大事,意義超出你想像!
    中國人在非洲又幹成了一件大事。最近,中國農業技術專家在馬達加斯加種植的水稻取得巨大成功。抽樣測產數據顯示,在當地種植的5公頃雜交水稻,每公頃產量達到10.8噸。而當地一般水稻產量只有每公頃3噸。3倍多的差距是怎麼實現的?難度有多大?對非洲國家影響有多少?
  • 千萬別猶豫!
    千萬別猶豫!可千萬別用手去碰!海灘上可能致命的「塑膠袋」它有點像一個塑膠袋~更像一個氣球~甚至,看上去還挺可愛?但實際上它是一種有強烈毒性的水母——僧帽水母!千萬別摸!萬一觸碰到了怎麼辦如果你一旦被水母蜇傷及時搶救是求生的第一要務受傷後應立即遠離水母所在海域儘早登船或上岸送醫如果離醫院較遠,應就近用海水清洗,切勿用淡水清洗,因為淡水可促進毒液釋放,加重傷情。
  • 袁隆平為雜交水稻算三筆帳 將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
    「日本農業很先進,水稻每公頃產量在6.8噸,而我們的超級雜交稻每公頃產量達到10噸以上,比他們增產30%以上。」在9月7日開幕的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上,作為主旨演講嘉賓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以「海洋科技與糧食安全」為題,現場算了三筆帳,為將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現身說法。
  • 海水取之不盡,用來灌溉沙漠會怎樣?原來真有人這麼做!看看結果
    ,但是現在隨著環境的變化,沙漠面積已經佔陸地面積的20%左右,為了改善土地沙漠化,各個國家也想出了很多辦法,甚至有人提出,海水取之不盡,那麼引入到沙漠會怎樣?,可不可以把海水引入到沙漠裡,然後讓沙漠生長出一些綠色的植物呢?
  • 水的導電率是多少才適合種植水稻呢?
    在農業上,用磁化水浸種育秧,能使種子出芽快,發芽率高,幼苗具有株高、莖粗、根長等優點;用磁化水灌田,可使土質疏鬆,加快有機肥分解,刺激農作物生長。通過實踐人們發現,常澆磁化水的大豆、玉米等農作物和蘿蔔、黃瓜等蔬菜,產量可提高10~45%,水稻、小麥、油菜等作物可增產11~18%。
  • 挺入大沙漠,種進鹽鹼地,這種水稻是如何化腐朽為神奇的?
    海水稻:沙漠變綠洲的先鋒戰士海水稻,是耐鹽鹼水稻的形象化統稱,因其能夠在海邊灘涂等「海水經過」的鹽鹼地生長而得名。只聽名字,可能會有人以為海水稻是生長在大海裡的水稻,其實,海水稻只是不懼怕海水的短期浸泡。
  • 海水取之不盡,用來灌溉沙漠會發生什麼?看看國外進行的「後果」
    中東地區臨海,有人就想,海水取之不盡為什麼不將海洋中的水用來灌溉沙漠呢?實際上中東國家在早前已經進行了一場海水灌溉沙漠的巨大工程。中東朋友一位只要沙漠裡的海水被蒸發後就能形成大量的水蒸氣,勢必會引起降雨,到時候就會有大量可用雨水了。
  • 2020上半年,你被哪些熱點事件刷屏了?
    在過去的上半年,依然有不少品牌給我們帶來了印象深刻的刷屏案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快手品牌大片點讚可愛中國 1月4日,快手的品牌大片《在快手,點讚可愛中國》在央視《新聞聯播》結束後首次亮相。
  • 發展「海水農業」 實現「耕海種洋」
    在國際上「藍色圈地」愈演愈烈的大環境下,在新一輪「大國崛起」的洪流中,中國人正展現出勇立潮頭,劈波斬浪的颯爽英姿。  2011年,圍繞發展「藍色經濟」,國務院批准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廣東海洋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個藍色經濟試點。在此基礎上,又批覆了舟山海洋新區和青島西海岸新區。這麼多「海洋經濟新區」、這麼多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使海洋經濟發展真正步入了歷史的快車道。
  • 這5句客套話,如果你當真了,別人就會說你傻,不懂事
    在人際交往中,你一定要聽懂一點客套話。不然你就會人被人說情商低,被人看不起。所謂客套話,就是你有時候要反著聽。有時候說是,其實是想說不,有時候說不其實是想表達是。如果你沒有聽出來,那就說明你的人生閱歷還是不夠,別人就會覺得你這個人沒有眼色。
  • 海水那麼鹹,我們只能「望洋興嘆」嗎?
    圖2 海水魚的水鹽平衡 (圖片來自網絡)受到此機制的啟發,科學家們研製出反滲透海水脫鹽淡化裝置。圖4 簡易蒸餾法裝置 (圖片來自網絡)要是更加不走運,你在戶外既沒有火源也沒有鍋,難道就只能下輩子見了嗎?彆氣餒!
  • 朋友圈刷屏!泉州上空出現罕見天象,你看到了嗎?
    朋友圈刷屏了!今天不少地方的朋友都被天空神奇的一幕震驚了日、月暈的出現,就意味著風雨天氣即將到來。當然,醫學專家也提醒,雖然日暈景觀奇特,但千萬不能因為好奇而盯著看,因為陽光強烈,可能會灼傷眼睛。你今天看到日暈了嗎?快來曬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