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新型磁鐵為「凍結」量子材料提供了新的見解

2021-01-11 科技報告與資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美國能源部(DOE)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研究人員在散裂中子源(SNS)處完成了新的14特斯拉磁體的初步調試。這種新的樣本環境使研究人員能夠探索量子物質複雜行為背後的基本物理學。

該磁體還具有一個可選的稀釋制冷機插件,是SNS即將調試的最新低溫樣品環境。這款重達2670磅,高約7英尺的高裝置對於想要學習更多有關表現出量子現象的材料的研究人員來說是一個極好的工具。它強大的磁場迫使量子粒子有序地運轉,從而為科學家提供了在無序的量子系統中定位模式的機會。藉助其可將樣品冷卻至-459.65°F的冰箱,科學家可以從本質上「凍結」材料中的分子振動,這些分子振動在中子散射研究中可能表現為背景噪聲。這允許更精確地測量與量子磁體相關的激發。

ORNL的首席儀器科學家Matt Stone說:「量子系統通常缺乏可辨別的順序。這使得很難理解它們的基本特徵。這種新的示例環境使我們能夠對我們感興趣的這些系統進行排序。」

Stone解釋說,14特斯拉磁體產生的磁場非常適合SNS正在研究的關於量子材料的許多中子散射實驗。但是,他補充說,ORNL的中子散射設施可以處理產生更大磁場的樣品環境。

他說:「一個14特斯拉的磁場使我們能夠通過一個大的散射角開口來散射中子。它是探索各種材料和量子行為(包括量子磁性和自旋液體)的理想選擇。不過,請放心,在ORNL的中子散射設施中已經考慮開發更大的磁場樣本環境。」

Stone花了三年的時間與ORNL和牛津儀器(一家位於英格蘭牛津的科學儀器公司)的同事一起設計和測試14特斯拉磁體。技術人員和工程師又花了三周的時間來組裝磁鐵,磁鐵是從牛津運來的,裝在13個巨大的箱子裡。

「這是一個很大的項目,但是進展非常順利。我們的員工和牛津儀器公司的同事們精心組裝了這個示例環境,而勤奮才使這次組裝如此成功,」該技術的主要技術人員ORNL 的低溫和磁體樣品環境團隊Saad Elorfi說。

中子是研究量子系統的優秀工具。它們沒有電荷,但是它們確實具有磁矩,這使它們對諸如量子磁體之類的磁性材料敏感。

Stone說:「除了對磁性結構敏感之外,ORNL的冷中子儀器中的中子對研究量子現象特別有用,因為它們產生的能量與我們在量子激發中看到的能量相似。」

Stone說,許多研究人員已經與他聯繫,以使用14特斯拉磁鐵進行實驗。磁鐵是可移動的,這意味著它可以安裝在SNS 的許多不同的中子散射儀器上。這些包括SEQUOIA,HYSPEC,CORELLI,ARCS和CNCS。

相關焦點

  • 最新技術為量子計算提供了有前景的材料
    插圖a:三種材料結合形成新材料的圖表圖中導線的長度為2微米= 0.002毫米,厚度為100納米= 0.0001毫米。資料來源:哥本哈根大學微軟量子材料實驗室和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緊密合作,成功地實現了一種用於未來量子計算機的重要且有前途的材料。為此,研究人員必須創造出能夠保存精細量子信息並保護其不被退相干的材料。
  • 物理學家破解了導體,絕緣體的新型量子材料,更好地用於電子設備
    物理學家破解了導體,絕緣體的新型量子材料,更好地用於電子設備。量子材料是一種奇怪的物質,通過我們的iPhone傳導電能的效率可以比常用的導體矽高很多倍 - 如果只有物理學家可以破解這些物質的工作方式。密西根大學的一位物理學家在詳細介紹一種新型量子材料 - 十二硼化鐿或YbB12方面已經向前邁進了一步,並對通過這種材料傳導電能的效率進行了成像。這種材料導電性的證明將有助於科學家了解這些電磁材料中的自旋,電荷和能量流動。YbB12是一種非常乾淨的晶體,它與導體和絕緣體的特性相同。
  • 《自然》:普林斯頓大學在量子拓撲物質研究有重大發現
    量子拓撲物質研究是將量子力學和拓撲學相結合的一門新興研究領域,通過量子力學原理,運用拓撲學數學工具,主要是對物質的微觀基礎機理的研究。由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發現了一種展現出奇異量子效應的拓撲磁鐵,這種新型的磁體具有可擴展至室溫的新型量子效應。
  • 知新速遞:科學家為未來的粒子對撞機推出了更強大的磁鐵
    費米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已經製造並測試了一種更強大的磁鐵,這種磁鐵可能會出現在下一代粒子對撞機中。今天,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是位於瑞士日內瓦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它由一圈26.7公裡的磁鐵組成。當然,更大的對撞機就需要更強大的磁鐵。
  • 科學家在量子計算機的候選材料中發現物質奇異狀態的證據
    在凝聚態物理學中,量子自旋液體(quantum spin liquid,縮寫:QSL)是物質的不尋常相,可以通過相互作用某些磁性材料中的量子自旋來形成。 量子自旋液體的一般特徵是其長程量子糾纏、分數激發和缺乏普通的磁階。
  • 「量子凍結現象」具有普遍性
    原標題:「量子凍結現象」具有普遍性  科技日報北京4月10日電 (記者常麗君)最近,一個由英國、義大利等多國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小組通過詳細的數學論證,證明量子關聯凍結現象普遍存在,也就是說,它與檢測方法無關。他們還據此發現,在特定條件下利用一種球形重新定相隧道,不僅能防止退相干,或許還能逆轉退相干。
  • 無處不在的量子效應!發現固體中對磁量子效應的新見解
    博科園-科學科普:量子力學類利用一種新的計算方法,一項國際合作首次成功地系統地研究了著名的三維熱氯化物海森堡模型中的磁量子效應。這一驚人的發現是:物理量子相位只在自旋很小的情況下形成。在絕對零度附近,晶格振蕩凍結,因此電子自旋之間的相互作用佔主導地位。一個特別有趣的情況是,當自旋不能同時排列以達到最低能量的狀態時。這導致了一個失敗的系統,其中的自旋幾乎是完全無序,因此被稱為自旋液體。立方晶體結構博科園-科學科普:研究三維受挫量子磁體主要模型之一是熱氯化物晶格上的海森堡模型——一種簡單的立方晶體結構。
  • 一種新的量子材料--拓撲絕緣體
    物理所的系列研究成果多次發表在過國際知名雜誌上,並多次得到雜誌的編輯推薦,成為封面文章,為拓撲絕緣材料的發展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理論研究與預言:另外還預測黃銅礦體系中存在著大量拓撲絕緣體材料。圖:理論計算顯示NaCoO2的表面態具有與拓撲絕緣體表面態類似的電子自旋分布,與s波超導體一起可以在界面實現拓撲超導態,為實現拓撲量子計算打下材料基礎。本工作於2011年以Rapid Communication形式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B雜誌上,並被選為編輯推薦的文章。
  • 石墨烯潛的量子潛力——同時具有超導、絕緣和磁性的神奇材料
    伯克利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發掘了石墨烯作為一種可電調諧超導體、絕緣體和磁性器件的潛在才能,以推動量子信息科學的發展。自從石墨烯在2004年被發現以來,科學家們就一直在尋找將這種原子般薄的2D材料投入使用的方法。
  • 二維材料中的新型量子點:為量子電子器件帶來新可能!
    導讀近日,奧地利維也納技術大學、德國亞琛工業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成功地開發出一種新型量子點,它由兩種二維材料: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以及掃描隧道顯微鏡的針尖組成。那麼,量子點到底是什麼?簡單說,量子點(Quantum Dot)是半徑小於或接近於激子波爾半徑的半導體納米晶體,由有限數目的原子組成,是一種大部由Ⅱ-Ⅵ族或Ⅲ-Ⅴ族元素組成的準零維納米材料,其三個維度的尺寸都在1-10nm。
  • 科學家研發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
    科學家研發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 2018-09-26 人民日報 孫振 【字體:大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今日材料》上,為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發展開闢了高效環保的全新材料方向。  量子點顯示(QLED)被認為是繼有機發光顯示(OLED)之後的下一代顯示技術,具有色純度高、色域寬、成本低等優點,易於實現大屏幕、全彩色、柔性顯示,是虛擬增強現實技術和智能可穿戴顯示設備的理想之選。
  • 我國學者成功研發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與器件
    新華社合肥9月28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近期該校科研人員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廣東省科學院合作,首次成功將石墨相氮化碳應用於下一代量子點顯示技術,並成功製備了新型量子點顯示器件。日前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今日材料》發表了該成果。
  • 新型量子光源:為光學量子計算機鋪路!
    導讀據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UM)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物理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以僅幾納米的精度成功地將光源安放在原子薄度的材料層中。這種新方法將帶來許多的量子技術應用,從智慧型手機中的量子傳感器和電晶體到數據傳輸所用的新型加密技術。背景之前,晶片上的電路以電子作為信息載體。未來,以光速傳遞信息的光子將可以在光學電路上完成這項任務。
  • 上海交大:新型「量子點吸附」開闢水汙染治理新領域
    目前國內產業化的重金屬吸附材料主要為活性炭、高分子凝膠或離子交換樹脂等,前兩者利用大的表面積進行物理吸附,存在去除率低,吸附容量小等缺點;而後者處理成本較高,一般用於深度水處理。如何找到一種既快速高效、成本低廉且易操作的重金屬吸附劑,成為一道亟需解決的難題。  隨著一種新型「量子點吸附」的問世,這一難題有望得到解決。
  • 科學家開發出含有十億個小磁鐵的合成材料
    近日,保羅謝勒研究所(PSI)的研究員開發出一種含有10億個小磁鐵的合成材料。
  • 量子科學新見解
    量子科學新見解原創/簡浩文獻、媒體、網絡,把量子力學描述的神乎其神。我認為,世界上沒有人真正懂量子科學、量子意識、量子運動、量子規律、量子力學。為什麼?量子現象掩蓋了量子本質,於是形成四個錯誤理論:量子力學、薛丁格的貓、量子疊加態、量子力學運算。
  • 合肥工業大學研發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
    原標題:合工大研發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記者8月30日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科研團隊首次成功將石墨相氮化碳(g-C3N4)應用於下一代量子點顯示技術。團隊合成石墨相氮化碳(g-C3N4)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並以其作為發光層,製備出全新的量子點顯示(QLED)器件。
  • 「機器學習 + 量子力學」 ,助力探索新材料
    其化學的複雜性意味著,從數學上講,要使用量子力學預測由四元素構成的鉀冰晶石結構在理論上的所有可行組合幾乎是不可能的。| 機器學習助力統計分析依靠現代人工智慧技術,伯爾尼大學化學系 Anatole von Lilienfeld 教授組的博士生 Felix Faber 現在已經成功地解決了這種材料的設計問題。首先,他利用量子力學生成了數千種隨機化學成分構成的冰晶石晶體的預測。
  • 睿泰科技量子點光學膜世界一流的新型顯示材料供應商
    TCL首席技術官:陳光朗國內量子點技術領先量產,不再是行業紙上談兵—睿泰科技世界一流的新型顯示材料供應商,睿泰科技將為Tv行業顯示發光空白區域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自主研發量子點技術,韓國技術團隊!韓國   TCL首席技術官:陳光朗 國內量子點技術領先量產,不再是行業紙上談兵—睿泰科技世界一流的新型顯示材料供應商,睿泰科技將為Tv行業顯示發光空白區域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自主研發量子點技術,韓國技術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