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第二大!撫仙湖畔將建2米環形太陽望遠鏡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在座談會上獲悉,2米環形太陽望遠鏡(2mRST)項目將在撫仙湖畔老鷹地撫仙湖太陽觀測站落地,該項目要建的望遠鏡將是世界第二大太陽望遠鏡。2010年撫仙湖太陽觀測站建設完成,該站的1米真空太陽望遠鏡雖然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太陽望遠鏡,但其偏振測量能力不能滿足研究小尺度磁場的需求,為此需要建設新型太陽望遠鏡。此次要建的2米環形太陽望遠鏡將是世界第二大太陽望遠鏡,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撫仙湖太陽觀測站在世界天文領域的先進地位,推動雲南在主動光學、光電探測、精密製造和數字產業等高新技術領域創新發展。項目計劃2022年試觀測。
-
撫仙湖畔將建全球第二大太陽望遠鏡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記者8月31日從雲南省科技廳和玉溪市政府獲悉,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將投資3000餘萬元,在澄江撫仙湖太陽觀測站建設全球第二大太陽望遠鏡——2米環形太陽望遠鏡。項目建成後,將與該觀測站原有的1米太陽觀測鏡配合,成為全球太陽觀測的重要基地。 據悉,兩米環形太陽望遠鏡採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性設計,克服了太陽望遠鏡面臨的兩大技術難題,建成後,在磁場測量精度上可比肩西方正研製的4米太陽望遠鏡。為深化合作,玉溪市政府與雲南省科技廳、雲南省天文臺近日舉行了項目推進座談會。
-
撫仙湖太陽觀測站將建世界第二大太陽望遠鏡
來源:玉溪網8月28日,市政府召開澄江撫仙湖太陽觀測鏡項目推進座談會,記者在座談會上獲悉,澄江撫仙湖2米環形太陽望遠鏡(2mRST)項目將在老鷹地撫仙湖太陽觀測站落地,2mRST將是世界第二大太陽望遠鏡。
-
谷歌首次在量子計算機上模擬化學反應;我國將建全球第二大太陽望遠鏡丨科技早新聞
圖源:新華網●記者從國家衛健委了解到,2020年9月1日是第14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9月1日至9月30日國家衛健委將開展202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活動。本次宣傳主題為「健康要加油,飲食要減油」。
-
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將重啟建設 可觀測「第二地球」
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導日媒稱,世界最大級天文望遠鏡「30米望遠鏡」(TMT)的建設預計將重啟。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29日報導,該望遠鏡能夠觀測位於太陽系外的「第二地球」和宇宙最早誕生的星體,有望創造出諾貝爾獎級成果。報導稱,TMT是30米口徑的超大型望遠鏡,超過目前最大的美國凱克望遠鏡(口徑10米)和日本昴星團望遠鏡(口徑8.2米),集光能力達到現有水平的10倍以上,解析度達到3倍以上,可觀測更遠的黑暗天體。
-
牛頓的蘋果如何落地——萬有引力定律
他向學生介紹哥白尼、克卜勒、伽利略和笛卡爾等人的先進思想、科學理論以及研究方法,使牛頓大開眼界。巴羅發現牛頓的才華,舉薦牛頓為研究生,讓他繼續在劍橋深造。1665年秋季到1667年春季期間,倫敦市區瘟疫流行,各校停課,學生被遣散回家。牛頓也回到農村老家住了18個月。
-
南京天光所研製的光學和近紅外太陽爆發監測望遠鏡通過鑑定
這是一臺總體性能國際先進,部分性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具有突出特色的地基太陽望遠鏡,對發展我國太陽物理觀測研究和空間天氣監測具有重大意義。」 ONSET太陽望遠鏡由南京大學發起,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負責研製,安裝在我國雲南撫仙湖畔的澄江太陽山觀測基地。
-
「大視場巡天望遠鏡項目」落地青海
新華社西寧4月21日電(記者白瑪央措)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同籤署協議,建設「大視場巡天望遠鏡項目」,項目落地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鎮賽什騰山天文臺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副院長、項目總設計師孔旭介紹,大視場巡天望遠鏡採用國際先進的主焦光學設計,提供大視場、高精度和寬波段巡天能力,性能先進。配備大面陣7.5億像素拼接CCD探測器,具備強大的巡天能力,能夠每3夜巡測整個北天球一遍。
-
大視場巡天望遠鏡落地青海
【來源:人民日報】本報合肥4月20日電 (記者田先進、賈豐豐)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同籤署了《關於「大視場巡天望遠鏡項目」合作協議》,標誌著大視場巡天望遠鏡(簡稱WFST)正式落地青海省海西州冷湖賽什騰山天文臺址。
-
世界第二大射電望遠鏡遭受嚴重破壞被迫停運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報導,日前,位于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世界第二大射電望遠鏡陷入了麻煩。佛羅裡達州中央大學報告稱,受颶風影響,當地時間8月10日凌晨2點45分左右,支撐望遠鏡金屬框架的輔助電纜斷裂並掉落從而導致在其尾端留下一個大洞。
-
大視場巡天望遠鏡(WFST)項目落地青海茫崖冷湖
(原標題:大視場巡天望遠鏡(WFST)項目落地青海茫崖冷湖)
-
世界第二大射電望遠鏡坍塌,曾給外星人發消息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周瑞峰 編譯當地時間12月1日,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眾多天文學家和科學界的其他人士都對此表示惋惜。今年8月和11月,該望遠鏡就有兩根電纜斷裂,這些電纜原本是用來支撐一個900噸重的科學儀器平臺,該平臺懸掛在望遠鏡反射碟的上方。第一根電纜從插座中滑出,甩傷了反射碟的邊緣;第二根電纜的崩斷,則在反射碟的中央部分撕開了巨大的裂口。坍塌之前 來源Nature坍塌之後。
-
西南山嶺中的「中國天眼」 讓全球科學家大開眼界
來源:第一財經西南山嶺中的「中國天眼」 讓全球科學家大開眼界作者: 錢童心這是一臺射電望遠鏡的悲劇,卻意外令全球科研人員收穫驚喜。去年11月,由於年久失修經費不足,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宣布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退役。
-
看見宇宙邊緣:「中國天眼」讓全球科學家大開眼界
中國天眼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截至2019年8月28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132顆優質的脈衝星候選體,其中有93顆已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衝星。2020年1月11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投入正式運行。
-
世界第二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滿滿,像個廢棄垃圾場
文/行走天涯世界第二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滿滿,像個廢棄垃圾場說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麼則一定要說到我國在2016年建成,並順利投入到運行當中的中國天眼了,中國天眼的口徑達到了500米
-
世界第二大射電望遠鏡被砸壞,未來數個月都無法恢復運作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世界第二大,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上周不知是因為老舊還是維護不佳,一條纜繩由固定的插口中掉出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天文臺還在評估受損情況當中,在這之前阿雷西博就已經長時間面臨著經費不足的困境,前兩年瑪莉亞颶風過境更是造成了不小的損傷,將阿雷西博天文臺更推向了破產的邊緣。
-
未來出行將有什麼變化?周末來這裡大開眼界吧!
浙江將以本次博覽會為新的起點,謀劃布局交通新基建,打造蕭山綜合交通產業示範區等一批重大平臺,培育一批領軍企業和世界級產業集群,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全力構建綜合交通產業新高地。確定參展的122家企業中,突破卡脖子技術企業10家,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51家、「隱形冠軍」和創新企業34家、產業鏈配套企業19家,前沿科技和先進產品的集中展現將為參展觀眾帶來一場交通領域的視覺盛宴。
-
太陽望遠鏡選址為何要用4年
太陽望遠鏡選址為何要用4年新聞中心-中國網 news.china.com.cn 時間: 2012-09-06 發表評論>> 第二看臺 編者按 據新華網8月21日報導,我國科學家正為設計中的巨型太陽望遠鏡選址。
-
大開眼界,太陽望遠鏡拍攝高清照片,看看太陽的真面目
Inouye)太陽望遠鏡,傳回第一批太陽表面高解析度的照片,揭露其神秘面紗。太陽的日冕比表面還熱,日冕為攝氏100萬度,而表面約為攝氏6000度。綜合外媒報導,來自世界上最大的太陽望遠鏡——丹尼爾·k·井上太陽望遠鏡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望遠鏡,坐落於夏威夷毛伊島哈萊阿卡拉天文臺。拍攝了它的第一張太陽圖像,這是迄今為止我們的恆星解析度最高的圖像。
-
曾經世界上最強大的望遠鏡,中國「天眼」一出,只能屈居第二!
文/濤聲依舊曾經世界上最強大的望遠鏡,中國「天眼」一出,只能屈居第二!我們都知道望遠鏡是人類觀測宇宙的重要方式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的望遠鏡已經越來越先進了,而中國的「天眼」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望遠鏡之一,但是你們知道天眼之前最厲害的射電望遠鏡是哪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