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將重啟建設 可觀測「第二地球」

2020-12-0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導日媒稱,世界最大級天文望遠鏡「30米望遠鏡」(TMT)的建設預計將重啟。

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29日報導,該望遠鏡能夠觀測位於太陽系外的「第二地球」和宇宙最早誕生的星體,有望創造出諾貝爾獎級成果。

報導稱,TMT是30米口徑的超大型望遠鏡,超過目前最大的美國凱克望遠鏡(口徑10米)和日本昴星團望遠鏡(口徑8.2米),集光能力達到現有水平的10倍以上,解析度達到3倍以上,可觀測更遠的黑暗天體。

除了美日外,還有加拿大等共計五個國家將合作在夏威夷島冒納凱阿火山附近海拔4012米的高地上建設TMT。夏威夷州州長位下豐2019年7月宣布重啟建設。

相關焦點

  • 撫仙湖太陽觀測站將建世界第二大太陽望遠鏡
    來源:玉溪網8月28日,市政府召開澄江撫仙湖太陽觀測鏡項目推進座談會,記者在座談會上獲悉,澄江撫仙湖2米環形太陽望遠鏡(2mRST)項目將在老鷹地撫仙湖太陽觀測站落地,2mRST將是世界第二大太陽望遠鏡。
  • 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紮根智利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4月26日報導,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的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該天文臺決定耗資10億歐元,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一座海拔3060米的山上,建造迄今世界最大的光學天文望遠鏡(E-ELT),科學家希望藉助「這隻世界上最大的眼睛」,看到更多宇宙奧秘。
  • 歐洲將配備兩臺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
    「個頭」不一般 ALMA的製造已經初具雛形,這臺巨型天文望遠鏡實際上是由66臺射電望射鏡組成的集群觀測網。在這個天文望遠鏡的矩陣中,有54臺望遠鏡體積尤為巨大,單機重量就高達120噸,主天線的直徑長達12米。
  • 史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哈勃望遠鏡
    史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哈勃望遠鏡最大的天文望遠鏡遙遠的古代,人們用肉眼來觀察宇宙,能足度相當有限。後來,天文望遠鏡幫助天文學家們獲得了一批又一批寶貴的觀測資料、使人們能更加深人地探索宇宙。隨著人們探素欲望的不斷增強、天文望遠鏡也是越做越大。
  • 貴州建成世界最大口徑天文望遠鏡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是2012年為止建設的世界最大口徑天文望遠鏡,建設臺址位於貴州省平塘縣的喀斯特窪地,主要用於天文觀測與研究等領域,預計2016年建成,建成後將領先國際技術水平二、三十年,為提高中國天文學領域研究水平和國際地位具有重大意義。
  • 探秘亞洲最大射電望遠鏡 可觀測百億光年外天體
    作為我國目前口徑最大、波段最全的一臺全方位可動的高性能射電望遠鏡,其總體性能僅次於美國的110米射電望遠鏡、德國的100米射電望遠鏡和義大利的64米射電望遠鏡,為亞洲最大、世界第四。  儘管這臺望遠鏡剛剛投入使用,但早在建設階段,就已經引起世界天文學界的關注。
  • 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7年後將在我國貴州建成(圖)
    目前中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直徑40米的鍋狀天線展開面積相當於四個籃球場大。該項目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南仁東研究員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天文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上表示,與世界現有最大口徑100米望遠鏡相比,其觀測能力提高了10倍,並且將在未來20~30年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南仁東認為,「精良裝備的FAST將為新的科學發現和突破天體物理學前沿熱點問題提供獨一無二的手段」。
  • 貴州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主體合龍
    經過5年的艱苦努力,2013年的最後一天,位於貴州省平塘縣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主體圈梁合龍,這標誌著世界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全面進入設備安裝階段。1995年,我國天文學家提出了在喀斯特窪地中建造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設想,並選址於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的大窩凼窪地。
  • 解密在建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 清晰度是哈勃十倍
    自從伽利略將望遠鏡攝向茫茫太空,人們對宇宙的認識不斷加深。目前,中國正在參與建設一個直徑達30米的天文望遠鏡,如同一隻巨眼,探索宇宙的秘密。它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是否會顛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
  • 世界天文望遠鏡盤點,貴州的這個口徑最大,前途無量
    這四項發現都與射電望遠鏡有關。拓展眼界、探知秘密,這是人類追求更大更強天文望遠鏡的原因。今年來我國陸續建成了6座射電望遠鏡。而未來還將建設更多。下面就來盤點那些讓世界震驚的射電望遠鏡。綠岸望遠鏡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從事射電天文研究的機構,總部位於維吉尼亞大學,在位於西維吉尼亞州綠岸的國家無線電寧靜區內建有世界最大的全可動射電望遠鏡——100米口徑的綠岸望遠鏡。
  • 揭秘全球十大最大天文望遠鏡
    最初的望遠鏡非常簡單,是由非常小的鏡片組成,放在一個手臂長的內空木管中。然而,400年之後的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則要求建造在高聳的山脈上,數噸的鋼鐵用於支撐巨大的鏡面,從而使科學家能夠觀測太空中廣袤的區域。2008年6月,在召開的一次天文學家討論發言會議上,戴衛·索貝爾(Dava Sobel)宣稱,通過望遠鏡觀測太空是人類作為一種生命體形式完成最傑出的成就之一。
  • 青海「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建設項目正式啟動
    中新社青海德令哈7月23日電 (孫睿)23日,青海「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建設項目正式啟動。當日下午,「2020年度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建設項目籤約儀式」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紫金山天文臺臺長常進介紹,當今天文研究的重大發現都依賴於先進的觀測設備和望遠鏡終端,天文學的創新水平是各國科技實力的綜合體現和重要標誌。
  • 世界第二大太陽望遠鏡將落地撫仙湖畔
    (2mRST)項目將在老鷹地撫仙湖太陽觀測站落地,2mRST將是世界第二大太陽望遠鏡。2010年撫仙湖太陽觀測站建設完成,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科學成果。觀測站1米真空太陽望遠鏡被評價為全球太陽高解析度觀測的三大前沿系統之一,是我國附近8個時區內唯一能對太陽進行高解析度觀測的望遠鏡,在全球最近十年的太陽活動地基觀測中獲得的有效數據超過全球高解析度數據總量的1/3。國內外學者利用該望遠鏡的數據,在太陽物理前沿研究領域取得一批原創性研究成果。
  • 我國將參建全球最大天文望遠鏡
    據美國媒體昨晨報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天文望遠鏡的建造者之一,將承擔這臺巨大的望遠鏡的光學系統、雷射引導星系統和科學儀器系統等關鍵技術研製任務。項目由中、美、日、加、印五國合作。這直徑30米的望遠鏡預計在2018年建成,造價約10億美元。
  • 揭秘十大天文望遠鏡:最大射電望遠鏡陣設計完成
    6日,從SKA第17屆董事會傳來消息,經過SKA 11個成員國(包括中國)及全球一大批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努力,SKA第一階段(SKA1)建設方案已最終確定,並獲得董事會通過。這標誌著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陣向建設階段邁出了關鍵一步。SKA1建造費用共計6.5億歐元。
  • 天文望遠鏡
    射電望遠鏡的每一次長足的進步都會毫無例外地為射電天文學的發展樹立一個裡程碑。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於1946年建造了直徑為66.5米的固定式拋物面射電望遠鏡,1955年又建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可轉動拋物面射電望遠鏡;  六十年代,美國在波多黎各阿雷西博鎮建造了直徑達305米的拋物面射電望遠鏡,它是順著山坡固定在地表面上的,不能轉動,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射電望遠鏡。
  • 科學家將設迄今最大天文望遠鏡 精度是"哈勃"10倍
    原標題:科學家將設迄今最大天文望遠鏡   巨型麥哲倫望遠鏡效果圖還有沒有像地球一樣宜居的星球?這些都是天文學家探索清單上的問題。現在,為了找到這些終極問題的答案,他們要「鳥槍換炮」了。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天文學家正計劃在位於智利的坎卡納天文臺安裝一個大型天文望遠鏡——巨型麥哲倫望遠鏡(GMT)。這將是地球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它的建成將帶來深太空探索的新時代。
  • 如此「鏡界」 盤點天文望遠鏡的世界之最(圖)
    TMT這個直徑達30米的光學望遠鏡受光面積將是目前人類使用最大口徑光學天文望遠鏡的9倍,空間解析度則是哈勃空間望遠鏡的12倍,其強大的宇宙洞察能力必將引發天文學研究的飛躍發展。  雖然TMT有其巨大優勢,但能夠與TMT匹敵的另外兩架大型光學天文望遠鏡也在籌建中。
  • 世界最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裝上第一根主索
    原標題:世界最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裝上第一根主索   正在建設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7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FAST工程團隊提供)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17日上午,隨著第一根主索的安裝,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反射面索網製造與安裝工程正式步入實施階段。   FAST是由中國天文學家提出建造的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它坐落在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的「大窩凼」窪地,於2011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
  • 冷湖天文觀測基地首臺科學級光學望遠鏡成功實現科學觀測
    在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的核心,海拔4200米的賽什騰山C平臺上,冷湖首臺科學級光學望遠鏡50Bin成功實現科學觀測。首幅圖像測量顯示,星象的半高全寬是0.68角秒,與選址設備DIMM給出的視寧度測量值高度一致,證明賽什騰山完全具備了世界一流光學天文臺址的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