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最大古代鐵鍋修復 或用於僧人圓寂後沐浴

2021-01-11 華夏經緯網

幾名工人正在給修復後的樂清雁蕩山能仁寺大鐵鍋加設地基。鄭之越攝

  經過文物考古專家為期一個月的修復,浙江省樂清市雁蕩山能仁寺口沿外徑達2.72米的「亞洲第一大鐵鑊」終於告別了「鏽爛破舊」,重現當年風採,迎接過往遊客。當地文物管理部門近日正組織人員環繞鐵鑊修建一條排水暗溝,進一步改善其保存環境,減緩腐蝕速度。

  據史料記載,該鐵鑊鑄於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內深1.45米,能同時容納10餘人。大鐵鑊重18.5噸,口沿寬20釐米,可站人,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鐵鍋。根據鐵鑊內部分可辨清的銘文記載,考古專家初步確定其有兩個用途:一是為僧人圓寂後沐浴用;二是能仁寺對面的火焰峰,上面起伏的叢巖很像燃燒的山火,用浴鑊來盛水,「水克火」,就能「制勝火焰峰」。當地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稱早年能仁寺香火旺盛,有和尚三百,加上遊客,每天吃飯的人上千,需要一口巨型鐵鍋煮飯。

  大鐵鑊於1983年被列為縣重點文物。大鐵鑊自鑄造之日起,一直沒有被移動過。因長期暴露在外,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其底部常年潮溼,腐蝕加快,鐵鑊口沿3處殘缺、鑊身有多處開放性裂隙。能仁寺多次向有關部門提出修復大鐵鑊的要求。當地村民詹先生於2011年前往能仁寺遊玩,看到破敗不堪的大鐵鑊非常痛心,四處奔波,希望得到相關部門重視並予以有效保護。

  修復鐵鑊需要很高的技術,去年7月,樂清市文物管理所邀請全國上百位考古專家前往能仁寺參觀大鐵鑊,尋求保護措施,最終委託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施工。由於鐵鑊重量大、體積大,且不能翻動。該院技術人員攜帶工具到能仁寺現場修復,經過清除鏽蝕、脫鹽處理、鉚接斷裂、整形處理、補全殘缺、緩釋處理、封護處理等多道工序,重點處理了殘缺、變形、裂隙等病害。

  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介紹,此次修復工程在不威脅文物本體穩定性的前提下,對於前人的修補痕跡和一些並不是非要幹預的地方不予處理。同時,修復中使用的多種試劑和材料,大多數具備可再處理的特性,不會阻礙今後更加先進的保護修復技術的使用。 (通訊員劉君眉 記者陸健)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考古專家修復全國最大古代"鐵鍋" 順利通過驗收
    浙江一口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大「鐵鍋」,1月中旬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的巧手下重獲「新生」。  這口大「鐵鍋」,是珍藏在浙江省樂清雁蕩山能仁寺的大鐵鑊。口沿外徑2.7米,深1.65米,內部有清晰的銘文記載:鑄於宋元祐七年(1092年)。是我國現存的最大古代鐵鍋。
  • 世界第一大鐵鍋
    世界第一大鐵鍋 雪地鴻爪 轉載▼ 標籤:旅遊 世界第一大鐵鍋
  • 中國古代世界級科學家,他是一位僧人,也是一名天文學家
    文/濤聲依舊中國古代世界級科學家,他是一位僧人,也是一名天文學家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科學發展歷史其實不算太久遠,直到近幾十年來才得以飛速猛進的發展,這和其他國家有著很多的不同,因此中國的科學實力才會如此的薄弱
  • 高僧2次夢見師祖,97歲「圓寂不火化」,3年後終成「肉身佛」
    大家都知道,僧尼之死稱為「圓寂」,它的意思是指諸德圓滿,諸惡寂滅。對佛教僧人來說,這就是修持的最終目的。還有一部分修道士臨終前,會要求在他們死後舉行一個儀式——坐缸。「缸」是指佛教僧侶在靜坐後,對遺體進行處理的一種方法。修道的主要過程,是坐缸、封缸、開缸,若修道後,僧人仍能保持肉身不腐,則可塑為「肉身佛像」,亦稱全身舍利。
  • 高僧金旺堪布,圓寂後天空出現數條彩虹,得數十顆五彩舍利子
    「虹化」是得道高僧在圓寂時出現的一種神秘現象。據說,修煉大圓滿到很高境界的高僧在圓寂時,其肉身會化作一道彩虹而去,進入佛教所說的空行淨土的無量宮中。而在大圓滿法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也許就要算得上虹化了,所以一個僧人圓寂後如果能夠虹化,無論是自己還是僧界都屬於無上光榮的事情。
  • 魯智深圓寂時說「今日方知我是我」,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在街上碰到一對父女遭人欺負,他聞聽後不依不饒非要去揍人家不可,得虧朋友拖住,便安排這對父女趕緊離開,還掏出銀兩贈送,其仗義行為值得贊誦。估計這對父女已經到達安全地帶,這位魯提轄就不省事了,跑到賣肉的鄭屠夫肉攤邊找事,你說本來事情都結束啦,何必來插這槓子,完全是沒事找事做。
  • 古代和尚頭上的6個點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現在的僧人沒有了?
    其實戒疤的發明並非佛教的傳承,在世界各地的佛教中,只有中國的漢族沿用燒戒疤的方式。並且,在後續的演變中,戒疤已經成為了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一般來說,頭上的戒疤越多,說明這個和尚的資歷越老。剛剃度的小和尚在經過了幾個月的潛心學習後,經過一番測試,合格的人老和尚們會給他們頭上燒傷第一個戒疤叫「清心」,意味著你已經通過了最基本的清心寡欲這一關。
  • 得道高僧圓寂火化,為何會留下大量「舍利子」?科學也無法解釋
    在中國,人死後化為其他物體的記載,還得追溯到開天闢地的盤古。《五運歷年記》中記載盤古「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但盤古的年代畢竟離我們太遙遠,真實性難以檢驗。對比之下,有實物為證的「舍利子」研究性強多了。「舍利子」,在影視劇中常常出現。
  • 中國現存最大淡水魚!現存活化石,但也差點被吃滅絕!!!
    翻開陳舊的筆記,一本本水產書籍,已然滿是灰塵,偶然發現一個命運多舛的淡水魚,故事也算有趣,它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最早起源於白堊紀,和恐龍一起生活過的呢,可是現在卻要靠養殖和保護法才能延續下去,所以我打算將它分享出來。
  • 現存最早人體經脈模型 留名中國醫學史
    掃碼查看現存最早人體經脈模型。     □本報記者吳曉鈴●文物檔案文物名稱:西漢人體經脈漆木模型文物級別:國家一級出土時間:1995年出土地點:綿陽雙包山漢墓收藏單位:綿陽市博物館  中國醫學源遠流長,除了扁鵲、華佗等神醫的傳說和古代醫學典籍之外
  • 生鐵鍋、熟鐵鍋,哪個更健康?日常保養鐵鍋怎麼做?
    就拿生鐵鍋和熟鐵鍋來說,在經常使用的情況下,只要不濫用洗滌劑徹底洗去表面油膜,炒菜後及時清洗,生鐵鍋是不容易生鏽的。而熟鐵鍋就比較麻煩了,它需要在用後洗刷乾淨燒乾水分,或是塗上油膜,否則就很容易生鏽。開鍋也是老百姓的智慧,首先新鍋要除味,加了水和食用油在鍋裡後還要放入茶葉,燒開後用鍋鏟舀油水淋遍整個鍋壁,多淋幾遍。然後用刷子刷洗整個鍋壁。最後倒掉油水,用熱水衝洗一下。除完味之後就是保養了,用肥肉在燒鍋中來回刷,一方面可以去除鐵腥味,沾去鑄鍋的殘留粉末,另一方面可以在鐵鍋內壁形成油膜保護層,防止以後使用過程中容易生鏽。
  • 被盜文物「肉身坐佛」的前世今生:從僧人到俗神
    眼尖的中國文物部門很快認出,這尊展出的「坐佛」從神態、尺寸、高度、重量到坐墊,甚至身上的傷痕,都與十數年前福建大田縣吳山鄉陽春村失竊的「章公祖師像」極為相似。       藏家關注「坐佛」的文物價值,文保工作者關心它能否被追回中國,但大多數人也許不了解,一個在歷史上名不見經傳的僧人,為何在圓寂之後遺體會被塑成金身,並且被尊奉為「祖師」而搬上神壇?
  • 河北這尊千年佛像,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古代銅觀音像…
    河北這尊千年佛像,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古代銅觀音像… 2020-06-05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現存的這8大古建築,展現中華傳統文化魅力,值得研究
    1、頤和園中國現存規模最大與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利用昆明湖和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楊本,汲收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和建造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 中國現存唯一最古老的天文臺,我國古代天文技術超西方300年
    中國最古老的天文臺——河南登封古觀星臺,古觀星臺所在的告成鎮,在登封市東南12公裡,古稱陽城,是夏禹建都的地方,登封古稱嵩陽,因地處中嶽嵩山南麓而得名,在中嶽嵩山地區上千年來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天下之中在中國,中國之中在中原,中原之中在嵩山,天有心,地有膽,天心地膽在告縣,告縣,
  • 中國最大古城牆竟有14公裡,走一圈4小時,方便出入新開14座城門
    《長安十二時辰》的熱賣使西安這座古城成為了年輕人心中的網紅打卡風景區,作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城內依然保持著國內最完整的明代城牆,城牆內是西安古老城牆的位置,是曾經繁榮過的長安城,西安明城牆是國內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古代城牆,現在的城牆建在明洪武十年,明太祖朱元璋親自監督建造的,四周的布局是13.7
  • 用鐵鍋炒菜真的能補鐵的嗎?你知道生鐵鍋和熟鐵鍋怎麼選擇嗎?
    導語:用鐵鍋炒菜真的能補鐵的嗎?你知道生鐵鍋和熟鐵鍋怎麼選擇嗎?相信我們每家每戶都有一口鐵鍋,人們用它來炒菜。從古代開始,鐵鍋就是我們鄉裡鄉親必備的炊具,而且有人傳言「鐵鍋能夠補鐵」,這是真的嗎?你知道生鐵鍋和熟鐵鍋怎麼選擇嗎?我們要用哪種鍋炒菜才最安全呢?
  • 中國古代青銅器都長啥樣?
    5、簋(guǐ)簋是古代中國用於盛放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一般為圓腹、侈口、圈足,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誌性青銅器具之一。觥體為橢圓形或方形,下有圈足或四足,前有寬流,後有鋬手(把手的意思),蓋多作獸首形或長鼻象首形。13、盉(hé)盉是中國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用水來調和酒味的濃淡。一般是斂口、深腹、有蓋、前有管狀流、後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