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多數人而言,腐爛的水果、廢棄的蔬菜葉都是沒有利用價值的「垃圾」。但這些「垃圾」經過糖和水一定比例的調配,就變成了環保實用的酵素。
經過溫州樂清市虹橋鎮農業環保酵素推廣志願者團隊多年實踐,農業環保酵素已在我市多個鄉鎮街道推廣使用,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日前,記者來到溫州樂清市清江鎮農業環保酵素試驗推廣基地,酵素達人鄭愛珠正在指導農戶現場製作農業酵素。
51歲的鄭愛珠是溫州樂清清江人,也是虹橋鎮農業環保酵素試驗推廣基地教導員。201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鄭愛珠接觸到了酵素方面的知識,了解到用環保酵素取代農藥化肥,不但可以改良被汙染的土壤,更能夠種出環保安全的農產品。之後她便對環保酵素上了心,自學相關知識,並成功製作了第一桶環保酵素。
清江的果農孔愛香告訴記者,三年前她通過鄭愛珠了解了農業酵素的製作方法和用途,之後便用酵素代替化肥農藥進行果樹種植。
在果園裡,一個個顏色橙黃、大而光滑的「紅美人」柑橘掛滿了枝頭。孔愛香告訴記者,果園發生落果、次果、爛果是不可避免的,採用傳統的深埋處理或堆積漚肥,既浪費資源,又影響環境。將腐爛的果實製作成酵素不但讓果園空氣更加清新,更是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採摘。
環保酵素作為一種酶和生物催化劑,在農業上的應用十分廣泛。近年來,鄭愛珠所在的團隊一直堅持公益推廣環保酵素,在溫州市區、樂清、文成、瑞安等地開展公益課堂科普環保酵素知識,教大家如何製作酵素。
5年來,鄭愛珠還免費提供15萬斤的農用酵素給我市30多個農場使用。她希望通過酵素製作方式的推廣,使果蔬垃圾都能變成寶,讓環境變得越來越好。
截至目前,溫州樂清市虹橋鎮農業環保酵素推廣志願者團隊將近有一百人,分布在樂清的各個片區。下步,團隊成員將繼續探索將廚餘垃圾循環利用途徑,實現循環經濟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