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病的致病危險因素,因此被稱為壞膽固醇。既往研究顯示,LDL-C水平升高顯著增加未來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但其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並無定論。
12月8日,英國醫學雜誌(BMJ)在線發表的丹麥哥本哈根一般人群研究隨訪近十年的結果表明,LDL-C水平低和高時,全因死亡風險均增加;LDL-C水平為3.6 mmol/L時,死亡風險最低。
多因素分析顯示,LDL-C水平與全因死亡風險之間為U型曲線關係。
與LDL-C水平為3.4~3.9 mmol/L的人相比,LDL-C水平<1.8 mmol/L 以及>4.8 mmol/L 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分別增加25%和15%。
在總人群和未接受降脂藥物治療的人中,LDL-C水平為3.6 mmol/L時,死亡風險最低。
而在接受降脂治療的人中,LDL-C水平為2.3 mmol/L時,死亡風險最低。
其中,男士和女士有差別:LDL-C水平分別為2.7 mmol/L和1.9 mmol/L時,死亡風險最低。
在總人群中,心血管死亡、癌症死亡、其他原因死亡風險最低時,對應的LDL-C水平分別為3.4 mmol/L、3.7 mmol/L、3.5 mmol/L。
該分析顯示,在總人群和未接受降脂治療的人中,隨著LDL-C水平升高,心肌梗死風險逐漸增加。
研究者認為,該研究結果對於理解一般人群中「正常和健康」的LDL-C水平可能有重要意義。
另外,該研究也證實,LDL-C水平越高,心梗風險也越高。
因此,在決定是否用降脂藥物時,要先評估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絕對發生風險,而不是僅根據LDL-C水平升高就啟動降脂治療。
該研究一共納入108 243名20~100歲的成年人,中位隨訪9.4年期間,10.5%的人死亡,其中位死亡年齡為81歲。
來源:Association between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all cause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in Denmark: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本文轉載自中國循環雜誌,作者朱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