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L-C為3.6 mmol/L最合適?BMJ丹麥10萬人回顧性隊列分析

2021-01-08 健康界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病的致病危險因素,因此被稱為壞膽固醇。既往研究顯示,LDL-C水平升高顯著增加未來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但其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並無定論。

12月8日,英國醫學雜誌(BMJ)在線發表的丹麥哥本哈根一般人群研究隨訪近十年的結果表明,LDL-C水平低和高時,全因死亡風險均增加;LDL-C水平為3.6 mmol/L時,死亡風險最低。

多因素分析顯示,LDL-C水平與全因死亡風險之間為U型曲線關係。

與LDL-C水平為3.4~3.9 mmol/L的人相比,LDL-C水平<1.8 mmol/L 以及>4.8 mmol/L 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分別增加25%和15%。

在總人群和未接受降脂藥物治療的人中,LDL-C水平為3.6 mmol/L時,死亡風險最低。

而在接受降脂治療的人中,LDL-C水平為2.3 mmol/L時,死亡風險最低。

其中,男士和女士有差別:LDL-C水平分別為2.7 mmol/L和1.9 mmol/L時,死亡風險最低。

在總人群中,心血管死亡、癌症死亡、其他原因死亡風險最低時,對應的LDL-C水平分別為3.4 mmol/L、3.7 mmol/L、3.5 mmol/L。

該分析顯示,在總人群和未接受降脂治療的人中,隨著LDL-C水平升高,心肌梗死風險逐漸增加。

研究者認為,該研究結果對於理解一般人群中「正常和健康」的LDL-C水平可能有重要意義。

另外,該研究也證實,LDL-C水平越高,心梗風險也越高。

因此,在決定是否用降脂藥物時,要先評估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絕對發生風險,而不是僅根據LDL-C水平升高就啟動降脂治療。

該研究一共納入108 243名20~100歲的成年人,中位隨訪9.4年期間,10.5%的人死亡,其中位死亡年齡為81歲。

來源:Association between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all cause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in Denmark: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本文轉載自中國循環雜誌,作者朱朱

相關焦點

  • 回顧性隊列研究
    隊列研究:是將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於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為不同的亞組,追蹤觀察兩組或多組成員結局(如疾病)
  • 14萬中國人研究:LDL-C低於1.8 mmol/L,癌症風險增加42%
    研究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上該研究的人群來自於中國心血管代謝性疾病和癌症隊列(4C)研究,納入了來自16個省份20個社區中心的137884名受試者,通過調查問卷採集疾病史、用藥史和生活方式等,並對受試者的空腹血糖、OGTT-2h血糖、HDL-C、LDL-C等代謝指標進行了測量。
  • 冠心病患者LDL-C直奔5 mmol/L!降脂治療更要注意安全性!
    2018年發布的《穩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4]就建議,如無禁忌,SCAD患者需依據血脂基線水平首選起始劑量中等強度的他汀類調脂藥物,並推薦以LDL-C為首要幹預靶點,LDL-C目標值為1.8 mmol/L。若LDL-C達標,也不應停藥或盲目減量;若LDL-C水平不達標,可考慮與其他調脂藥物(如依折麥布10mg/1次/d)聯合應用。
  • 時立新教授:推薦中國 T2DM 患者 FBG 目標值設定為 6.1 mmol/L
    結果顯示,大多數中國 T2DM 患者的最佳 FBG 目標值為 6.1 mmol/L,該目標在提升 HbA1c 達標率的同時可最小化低血糖發生風險。 今天,我們有幸採訪到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時立新教授,深入剖析這一研究的臨床價值。
  • Andersen-Tawil症候群的臨床回顧性分析(附1例病例報導)
    入我院後完善檢查:血清鉀離子為3.38 mmol/L,第2天複查鉀離子為4.33 mmol/L,鈉離子為134.38 mmol/L;血常規、肝腎功、電解質、心肌酶、凝血、腫瘤系列、甲功均未見異常。腰椎穿刺結果示,腦脊液初壓為150 mm H2O,腦脊液生化、常規均正常。
  • 1970-1999年間兒童癌症成年倖存者的主要心臟事件分析
    他們分析了1970年至1999年確診的兒童癌症成年倖存者的主要心臟事件。該研究成果於2020年1月15日發表於《英國醫學雜誌》。 當代癌症方案修訂版將心臟毒性治療暴露降至最低並保持長期健康,為了研究該修訂方案對兒童癌症成年倖存者的嚴重心臟預後的影響,研究組設計了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在27家機構對兒童癌症倖存者進行研究。
  • 一項多中心回顧性隊列研究——血漿游離DNA的mNGS檢測,在感染性疾病臨床診斷的應用
    本研究旨在評估mNGS檢測在臨床實踐中的影響,因此僅將治療團隊的決策改變作為對影響的評估,並無專家小組對影響進行回顧性的臨床共識評估和裁定。考慮到同一病人可能需要進行多次mNGS檢測,因此分析主要是針對每個病人的第一次mNGS測試,並對重複檢測進行單獨分析。
  • 達文西機器人與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達文西機器人與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20, 27(3): 279-283. doi: 10.7507/1007-4848.201912063摘   要目的 總結本中心微創縱隔腫瘤切除術的經驗,比較達文西機器人與胸腔鏡手術治療縱隔腫瘤的優劣。
  • 標準血糖值的上限由6.1mmol/L調到7mmol/L了嗎?
    一、標準空腹血糖值的上限沒有由6.1mmol/L調到7mmol/L。如果空腹血糖超過6.1、達到了7,那麼這是不正常的現象。這裡有幾個重要數字和名詞需要理解。二、幾個重要的數字就是6.1、7.0、7.8、11.1,這些數值是下面要說到的正常血糖和三種異常血糖的所涉及到的血糖值。
  • 壞膽固醇應該在0.8 mmol/L以下?
    這也提示,現代人群LDL-C水平在100~130 mg/dl(2.6~3.4 mmol/L)的平均值也非生理值。他們就此間接推測,人類血LDL-C正常生理值可能在50~70 mg/dl(1.3~1.8 mmol/L)左右甚至更低。多高的LDL-C水平即能維持機體生理功能?
  • 廣東學者BMJ發表Meta分析
    分析顯示,在一般人群中,中位隨訪9.8年期間,與血糖正常的人相比,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中全因死亡、心血管複合事件、冠心病和中風風險分別增加13%、15%、16%、14%,絕對風險分別增加7.36/千人年、8.75/千人年、6.59/千人年、3.68/千人年。
  • 14年間做過2次支架手術,LDL-C仍有3.3mmol/L,他該怎麼辦?
    血脂檢測結果如下: 總膽固醇(TC)∶7.4 mmol/L 甘油三酯(TG)∶4.3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3.3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4.1 mmol/L 住院期間,
  • 冬季控糖從空腹血糖開始 最好小於6.1mmol/L
    冬季控糖從空腹血糖開始 最好小於6.1mmol/L發布時間: 2015-12-14 14:40:32   |  來源: 廣州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冬季血糖易波動,除遵醫囑用藥外,飲食上要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並增加晚餐後的活動量  對於糖友來說,長期把血糖控制在良好範圍對於病情控制和減緩併發症的發展意義重大,這一點在多個大型的循徵醫學研究中得到了充分證實
  • SCI 收錄量超過 Meta 分析!回顧性研究才是發論文首選
    他們科室一年就可以發表十幾篇類似的文章,可以說是臨床醫生最容易發表的 SCI 文章類型了。 回顧性研究是臨床醫生最容易發表 SCI 的研究類型! 也就是說 2019 年 Web of Science 每收錄 100 篇文章,其中至少就有 1 篇是回顧性研究。 對比臨床醫生更熟悉的「Meta 分析」檢索結果只有 3557 篇,回顧性研究的發文量比 Meta 分析高出約 43 %,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 專業知識點複習:mmol/L的換算公式(摘錄)
    現多以國際單位制表示,以毫摩爾/升(mmol/L)表示體液中電解質含量。它們之間的相互換算公式如下:(1)由mg/dl轉變成mmol/L:mmol/L=(mg/dl×10) ÷原子量例:已知血鈣值為9.0mg/dl,試將其轉換為mmol/L?
  • AHA 2020丨宋光遠教授:薈萃分析明確降底LDL-C最有效方案
    研究者在Medline資料庫中搜索最新證據(2015年-2020年),綜合分析≥75歲患者中,LDL-C每降低1 mmol/L對主要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或冠脈血運重建組成的複合終點)風險的影響。共納入29項試驗244,090例患者,其中21,492例(8.8%)為老年人,他汀類藥物試驗11,750例,依折麥布試驗6209例,PCSK9抑制劑試驗(包括FOURIER研究)3533例。
  • 血鉀3.5~4.0 mmol/L也該補鉀!中國心衰離子管理專家共識
    處理原則:(1)推薦心衰患者血鉀維持在4.0~5.0 mmol/L,即使處於正常低值血鉀3.5~4.0 mmol/L,也應當補鉀,同時注意補鎂。(2)使用襻利尿劑者,經驗性補鉀可降低全因死亡風險,且小劑量經驗性補鉀((3)同時補鉀、補鎂可降低心律失常的發生風險,且機制協同互補。
  • 少尿、血鉀1.8 mmol/L,敢不敢補鉀?
    患者妊娠6個月,因妊娠劇吐,1天前在外院治療,入院時血鉀2.0 mmol/L。由於患者少尿(24小時尿量不到400 mL),所在醫院24小時僅僅補了1 g氯化鉀(KCl),並給以10 mg呋塞米利尿。第二天複查血鉀降到了危險的1.8 mmol/L,轉送到我院ICU。
  • 來自四大醫學期刊,這些健康研究上榜2019年全球最有影響力論文
    這項研究在14個歐洲國家招募了972對男同性戀伴侶,其中一方的HIV感染為陽性,並接受ART治療以控制病情。另一方則為HIV感染陰性。隨訪期間共報告了76088起無保護性行為,根據感染結果監測與分析,研究人員認為,通過ART治療,HIV病毒的實質感染率可以降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