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列研究:是將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於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為不同的亞組,追蹤觀察兩組或多組成員結局(如疾病)發生的情況,比較各組之間結局發生率的差異,從而判定這些因素與該結局之間有無因果關聯及關聯程度的一種觀察性研究方法。
以上是傳統意義上的有關隊列研究的定義,主要是基於隊列研究用於推斷病因的這種類型。事實上,隊列研究還可用於評估治療措施的療效、評估疾病的預後因素。
比如我們納入一定數量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其中一部分患者具有EGFR基因突變,另外一部分患者無該基因的突變,我們根據是否有EGFR基因突變將這些肺癌患者劃分為兩個隊列,也可以理解為暴露組和非暴露組,觀察兩組患者的預後是否有差異。
再比如,我們將若干體重BMI指數在45以上的肥胖症患者,按照其是否接受過減肥手術將這些患者分為減肥手術幹預組及未做減肥手術組,觀察減肥手術在嚴重肥胖症患者中的療效及這兩組患者的預後。此處也是採用隊列研究的設計用於評估幹預措施的療效及患者預後。
隊列研究根據數據收集的形式差異,可以分為前瞻性隊列研究與回顧性隊列研究。這兩種隊列研究設計類型的區別可參考下面兩張漫畫圖片。
前瞻性隊列研究:為了研究肥胖是否是女性人群的心臟疾病的病因,我們將女性人群按照體重指數劃分為肥胖人群和標準體重人群,這些對象在進入本隊列時未患有心臟疾病,在隨訪10年後,觀察肥胖組與標準體重組心臟疾病的發生風險。示意圖如下: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回顧性隊列研究:輪胎工廠的化學藥品的使用是否增加工人的死亡風險?將某輪胎工廠1985年的在職工人,工齡在5年以上,接觸化學藥品的納入為暴露組,將未接觸化學藥品的非一線工人或一線工人的親屬納入為非暴露組。在2015年時統計兩組人群的死亡風險的差異。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講統計,我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