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觀察丨富人「逃離」美國為哪般?

2020-12-07 西部網

兩周前,美國媒體披露,身家190億美元的谷歌前執行長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已獲得賽普勒斯公民身份。然而,這條消息當時被大選新聞所湮沒,並未引起太多的關注。彭博社24日跟進報導稱,美國富人通過投資移民的方式獲得其他國家身份已經出現爆發增長。那麼,這些富人為什麼要「逃離」美國?

美國人對投資移民的需求出現「決堤」般的增長

傳統上,投資移民對美國人來說吸引力並不大,但今年的需求卻出現暴增,讓很多移民中介公司感到大為意外。彭博社用「決堤(Dam Burst)」來形容美國富人的移民熱情,一家移民顧問公司的高管帕迪·布萊沃(Paddy Blewer)表示:「我們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 「決堤(般的需求)實際上去年年底已開始,我們當時並沒有意識到,而且需求還變得越來越強。」

稅收可能並不是富人的第一考慮,彭博社分析認為,目的地國的稅收優惠對美國公民益處不大,因為美國採取全球徵稅(《華爾街日報》稱,美國是僅有的兩個要求公民無論居住在何處都必須提交納稅申報表的國家之一;另一個是厄利垂亞)。

這波少見的移民浪潮早於新冠疫情暴發,但是疫情無疑助推了其增長。由於自身控制疫情不力,美國一直被列入歐盟的旅行禁令清單。要知道,去年有1900萬美國人前往歐洲旅行,但如今,擁有美國護照也難以「暢行天下」。對國際旅行的需要促使一些富人尋求通過移民的方式擁有第二本護照。聖露西亞投資移民部門官員阿爾弗雷德(Nestor Alfred)稱,「美國人都在想:『我希望儘快擁有行動自由的能力,而不是被困住』」。

「國際生活 (International Living)」是一家有四十年歷史、專注於為美國人提供海外養老信息服務的企業。該公司網站數據顯示,從五月份以來,關於「如何搬出美國?(How to Move Out of the U.S.)」的搜索量激增了1676%。「搜索量增長16倍,證明更多的美國人正尋求在國外更好地生活。美國人正在尋求逃離」——該公司如此解讀。在這些以「搬出美國」、「如何離開美國」為前綴的搜索中,增長量最大的目標國是西班牙、貝里斯、哥斯大黎加等,甚至墨西哥也在不少美國人的考慮範圍內。

美國分化加劇帶來的不安全感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Vox的報導認為,移民需求增長部分源於人們對美國政治不穩定的擔憂。

移民諮詢公司Apex Capital Partners對彭博社表示,自本月美國大選投票以來,客戶的諮詢量增加了650%。由於擔心社會動蕩,一些人希望獲得其他國家的護照。Apex創始人努裡·卡茨(Nuri Katz)稱:「他們(美國客戶)說,『我們並不是現在就離開美國,但我們很擔心,想有更多準備,以防萬一』」。

這種不安全感似乎是周期性的,谷歌搜尋引擎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來,美國人關於「如何離開美國」的搜索量有過兩次明顯的高峰,都出現在大選前後,一次是2016年11月,一次是今年的10月。

一方面,美國的兩黨政治極化導致社會高度對立,大選集中放大了對立,從而造成人們的不安全感加劇;另一方面,不容忽視的是,今年的疫情使美國貧富差距、種族差距進一步拉大,導致社會矛盾日趨激烈。

根據「政策研究所(IPS)」等多家機構上周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儘管美國仍未擺脫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但富人的財富卻在暴增。從3月中旬到11月17日期間,美國647位億萬富翁的財富增加了近9600億美元;3月份以來,美國新增億萬富翁33人。

報告指出,就在沃爾瑪、塔吉特、亞馬遜的老闆們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他們僱傭的數十萬員工卻冒著生命危險工作在第一線,為這些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

死結難解

和富人們考慮如何移居國外相比,普通人的需求更為基礎。搜尋引擎數據顯示,美國人關於社會問題的搜索熱詞依次為「失業、醫療保健、犯罪、收入」等,其中,「失業」的搜索量遠超過其他關鍵詞,這背後是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數千萬人失業的殘酷現實;而「給富人加稅(tax the rich)」的搜索熱度在大選前達到了五年來的最高點。

「政策研究所」的學者柯林斯(Collins)認為,美國社會的財富和權力愈發集中,富人利用他們的力量來操縱規則,以獲得更多的財富和權力,這是一種「螺旋式惡化」。而極端不平等可能引發政治反彈,因此要進行醫療、福利等一系列改革,同時漸進式增稅,以減少貧富差距。

然而,這些設想在現實中卻面臨重重阻礙,在大選年體現得尤其明顯。桑德斯等主張對富人加稅的民主黨左派候選人,受到富豪們的一致抨擊,無法邁過黨內初選的門檻。美國很多地方政府也擔心,給富人加稅會冒著「逼走」他們的風險,從而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在信奉自由市場的美國,搞高福利、大政府更被很多人視為極左的危險想法。

面對複雜的政治和社會現實,柯林斯也不得不承認:「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很難以和平方式解開的結。」(央視記者 王逢治)

編輯:張娟

相關焦點

  • 北美觀察丨疫情改變美國:「逃離加州和紐約」,企業和人才湧向低...
    北美觀察丨疫情改變美國:「逃離加州和紐約」,企業和人才湧向低成本地區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顧鄉  2020-12-26 由於遠程辦公日益普及,低成本和稅收優惠地區變得更受企業和人才的青睞。
  • 北美觀察丨疫情改變美國:不平等會殺人
    北美觀察丨疫情改變美國:不平等會殺人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王逢治  2020-12-30 2019年12月,美國芝加哥德保羅大學社會學家德馬約(Fernando De Maio)在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公共衛生領域數十年來的研究已有共識:不平等會殺人(Inequality
  • 北美觀察丨美國分化:5000萬人挨餓,高官卻度假狂歡,節日冰火令人...
    北美觀察丨美國分化:5000萬人挨餓,高官卻度假狂歡,節日冰火令人心寒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2021-01-06 隨著疫情的持續蔓延,美國窮人對免費食物的需求量居高不下。
  • 墨西哥治安環境差富人紛紛移民美國
    央視網(編譯李婉然 報導)在過去,不少墨西哥窮人借鄰國地理優勢非法移民美國。但近來,這一趨勢逐漸被富人取代。由於墨西哥治安環境差、政治腐敗,不少富人不得不選擇投資移民美國。住在達拉斯的墨西哥富豪甚至給自己冠以「草莓移民」的稱呼。「草莓」一詞在墨西哥常被用來形容上流社會。
  • 北美觀察丨前所未有,四年兩次彈劾,美國分裂鴻溝顯現無疑
    當地時間11日,美國眾議院宣布,最早將於1月13日就彈劾總統川普的決議進行投票。目前彈劾條款已正式推出,川普被指控「嚴重危害美國及其政府機構的安全,威脅民主制度的完整性,幹涉權力的和平過渡」。媒體指出,美國歷史上從未有過哪位總統在一屆任期內遭到兩次彈劾。
  • 北美觀察丨「白人特權」遭白人反對 美示威浪潮史無前例
    北美觀察丨「白人特權」遭白人反對 美示威浪潮史無前例 原標題: 美國街頭示威活動爆發以來,人們注意到,許多白人穿上了寫有「黑人的命也是命」字樣的襯衫,舉著自製標語,高喊各種的口號。
  • 兒童口吃為哪般?
    兒童口吃為哪般?心理學家曾對南非約翰尼斯堡的兒童口吃症狀做了一項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在接受單語教育的孩子中,口吃率為1.66%,在說兩種語言的兒童中,其比率則為2.16%。而在被判定為嚴重口吃的孩子中,雙語者幾乎是單語者的3倍。最近美國非營利口吃基金會作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接受雙語教育的孩子通常會使用新的或長的詞彙,或更複雜的語法,或在一個句子中把兩種語言的詞糅雜在一起,這樣使他們的口吃也會變得更嚴重。
  • 美媒稱美國是個漏水大壩:白人富人有船,其他人在水中掙扎
    海外網1月12日電美國廣播公司(ABC)日前發布題為《美國國會衝突又一次提醒人們有「兩個美國」存在》的評論文章。ESPN電臺主持人、芝加哥大學政治研究所和哥倫比亞大學赫辛格研究所前研究員格蘭德森指出,在文化及立法等方面,白人和富人比少數族裔和窮人更受到優待。
  • 理工科留學申請量逐年上升為哪般
    (原標題:理工科留學申請量逐年上升為哪般) 日前,
  • 美國富人的五大理財方式竟是這些!「延遲享樂」的排名你肯定想不到
    美國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擁有至少300萬美元可投資資產的富人在財務管理方面有很多共性,可以概括為五方面的理財方式,包括延遲享樂、慮投資有形資產等。美國財富網站bankrate首席財務分析師格雷格·麥克布萊德說,要想將財富積累變成一件簡單的事情,延遲享樂是我能想到的最佳方法。
  • 解讀:行星衝日為哪般?
    原標題:行星衝日為哪般?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天文館的相關專家,為您詳細解讀行星衝日天象。   衝日時,天體離地球較近,是觀測的好時機   衝日,簡稱衝,是由地球上觀察天體與太陽的位置相差180度,即天體與太陽各在地球的兩側的天文現象。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說:「衝日時,太陽落下西邊地平線時,要觀察的天體就從東邊升起,直到第二天太陽再次升上地平線。」
  • 霍金為何說2032年人類須逃離地球,曾預言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
    網上對於霍金預言這樣解釋:霍金預言指的是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2010年接受美國著名知識分子視頻共享網站BigThink訪談時,稱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而人類要想繼續存活只有一條路:移居外星球。現在看來,按照最近各個國家發生的大事件,霍金的預言不是沒有成真的可能性,但是我們反過來看看我們做了什麼,為了金錢大肆僱傭工人賺錢,隨著富人越來越多,空氣越來越汙染了。
  •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氣溫升高 「開倒車」的美國難辭其咎
    專家們則認為,全球變暖加快,美國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當地時間5月26日,印度首都新德裡最高氣溫達47.6攝氏度,創下十年來5月最高溫紀錄 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預測,未來五年(2020—2024年),每年的全球年均氣溫都有可能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至少高出1°C,且至少有一年高出1.5°C的可能性為20%。
  • 「凍雨」與雪花交替發生為哪般?
    這是為哪般?一般來講,發生凍雨所處的大氣,自下而上呈「冷—暖—更冷」層結,即「過冷卻雨層—暖層—冰晶層」。通常在5000米附近是低於-12℃以下的「冰晶層」,在2000~3000米上空,存在0℃附近或以上的逆溫層,其下1500米到地面,大氣溫度低於0℃,而1500米的氣溫可低達-8℃或以下。
  • 環球深觀察丨疫情加劇美國社會分化 少數族裔在「貧病交加」中掙扎
    環球深觀察丨疫情加劇美國社會分化 少數族裔在「貧病交加」中掙扎 2020-10-04 22:31:16   來源:央視網
  • 現在就考慮逃離地球?太早了吧
    現在就考慮逃離地球,太早了。人類的未來,還是在地球。
  • 盤點全球十大富豪城市和十大富人區
    從地區來看,北美超級富豪人數增加31%,從2006年的55810人增至73100人;亞洲超級富豪人數增加121%,從2006年的20820人增至46080人;歐洲增加17%,從2006年的42610人增至49650人。
  • 北美觀察丨竟與抗議者合影 美國警察什麼情況?!
    2020年,每100萬非裔中,就有34人遭警察槍殺,而這一數字在白人中僅為14人。△《華盛頓郵報》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每100萬非裔中就有34人遭警察槍殺,而這一數字在白人中僅為14人警察與右翼勢力相互支持媒體認為,美國警察與右翼勢力的相互支持,是導致雙標行為的一大主要原因。警方傾向於右翼勢力由來已久。
  • 動畫片《馬達加斯加2:逃往非洲》登頂北美票房
    動畫片《馬達加斯加2:逃往非洲》登頂北美票房 2008年11月10日 10: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本周末北美電影總票房再創今秋以來最佳成績,夢工場出品的動畫喜劇片《馬達加斯加2:逃往非洲》以絕對優勢登上本周末票房排行榜榜首。  儘管美國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但迄今為止,好萊塢電影工業風光依舊, 甚至因禍得福,電影院吸引了更多的美國觀眾。本周末,北美票房總收入高達一點四八億美元,創下今年八月以來的最佳戰績,比去年同期大增三成。
  • 美國一面天堂一面地獄!富人財富激增萬億,小企業遭「斷糧」危機
    來源:金十數據一天之內(12月1日),出現了兩條關於美國的新聞,新聞對象的「處境」卻截然不同,誇張地說,一個處在天堂,另一個處在地獄。處在天堂的是大發疫情財的美國富人,處在地獄的是美國持續倒閉的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