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國成:美德是一種智慧 澤後長遠 和諧人際

2021-01-13 中國文明網

    閱讀提示

  ●利己主義者的智慧是一種小聰明,雖然可以暫時得利,但這種利總是有「害」相跟隨

  ●有美德的人,是在愛人中愛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眾人快樂中獲得自己的快樂

  ●「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費的。使美德成為每一個人的操守,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

  美德蕩然不存,「智者」只能是叢林中的狐狸與狼

  說美德是一種智慧,很可能有一些人不同意。他們或許會認為,有美德的人是可愛的,甚至是令人敬佩的,但不一定是智慧的。

  「智慧」是什麼?在有些人看來,智慧要靠這樣的結果來檢驗:能否賺錢賺到大款,做官做到大官,做學問做到名家。做大款的智慧,就是如何在非常安全的前提下搶先佔有優勢資源,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潤。正所謂「賺錢不費勁」是也。做大官的智慧,就是建好自己的人際關係網,幹好面子工程,不惜任何手段以最快的速度升遷,最後還要能佔盡公家的便宜。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是也。做學問的智慧,就是不一定自己吃苦鑽研,但一定要善於佔用別人的研究成果,還要善於藉助機會給自己造勢成名。正所謂「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是也。

  「美德」是什麼?在有些人看來,就是埋頭傻幹而不計報酬多少,與人交往而甘願事事吃虧,不考慮個人得失而時時奉獻。你傻幹,正好可以讓我多歇一會兒;你願意吃虧,正好可以讓我多佔點便宜;你願意奉獻,正好可以讓我來享用。你講美德,你喪失的是好處;我不講美德,我賺到的是錢財。到頭來,你仍是窮光蛋一個,我卻成了千萬甚至億萬富翁,看看別人瞧得起你還是瞧得起我?因此,講美德在計劃經濟時代可以,在市場經濟時代則似乎行不通了。誰如果在市場經濟時代還講犧牲、講奉獻,那他就是個地地道道的傻瓜。「智者」只不過是把美德在口頭上講講,或者當做口號裝裝門面而已,沒有誰是真想實行的。把美德說成智慧,讓人講美德,嘿嘿,不過是糊弄老實人罷了!

  上述想法,讓我們想到了熱帶叢林中的狐狸和狼。這種所謂的智慧,不過是叢林之中狐狸和狼的智慧。這種對美德的看法,也不過是沒有任何感恩之心的「小人」的內心獨白。對狐狸和狼來說,甚至對只圖利益的「小人」來說,美德確實什麼都不是。但是,我們到底是要把市場經濟下的社會建設成一個美好的人類世界,還是要把它變成一個熱帶叢林?

  那些所謂「智者」的行動原則,就是搶先得到實際的好處和利益。正是他們時時處處都不擇手段地「搶」,就把我們的社會變成一個越來越崇尚「搶」的世界。在交通路口,我們看到了搶著闖紅燈的行人、自行車和汽車,在凡是排隊的地方,我們看到總有試圖加塞的人,使得隊不成形,老弱病殘只能無助地嘆息。在醫院看病、送子女入學……「智者」們積極地用錢開道,好像沒有辦不了的事。「智者」們要把我們的社會變成一個講「搶」的叢林,大家能不累嗎?

  在大家都講規則、講秩序的時候,「智者」們的「搶」是能佔便宜的;當大家都奮起「搶」的時候,「智者」有時也不得不望洋興嘆了。強者搶不過更強的,人少搶不過人多的。俗語云:「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在叢林之中,沒有誰永遠都是強者,即使老虎獅子也不例外。當那些信奉叢林規則的「智者」成為「更智者」爪下的一塊肉時,他的智慧在哪裡?

  美德澤後長遠,有德則人心坦蕩,人際諧和

  在美國波士頓「二戰」猶太人蒙難紀念碑上,刻著德國新教牧師馬丁·尼莫拉留下的銘文:

  在德國,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沒有出來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出來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此後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出來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後來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出來說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最後他們奔我而來,那時卻再也沒有人能夠站出來為我說話了。

  這是從血的教訓中得出的箴言。在那個法西斯主義處於強勢、毫無正義可言的時候,任何人都無法獨善其身。所謂的「智者」可能會為了眼前的利益選擇去做法西斯的幫兇和奴才,雖然可以苟安一時,但總歸是法西斯主義者的俎上之肉。

  孟子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利己主義者的智慧是一種小聰明,雖然可以暫時得利,但這種利總是有「害」相跟隨。因為佔了別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時得意,但當被千夫所指的時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再了。前樂而後苦、開始得意而日後途窮的智慧,無論如何也不能說是一種高妙的智慧。

  擁有美德,也就擁有了人生的智慧。

  其一,美德是對利己欲望的一種超越。在有德之人看來,有損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種利,反而是一種害。正如孔子所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避開了不符合道義的利益,也就避開了它可能導致的害。愛好美德的人,善於約束自己,上不愧於天,下不怍於人,心裡坦坦蕩蕩,安寧舒暢。能使自己愉悅幸福一生的,莫過於美德。愛美德的人,才是真正愛智慧的人。

  其二,美德是對人際對立的一種超越。有美德的人尊道而貴德,一事當前,先問是否合於道義,而不以一己之好惡對待人和事。有美德的人講仁講義,樂於助人,樂於成人之美,這有助於消融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對立,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合作。與鄰為壑與互助合作之間,哪個更為智慧,是不言自明的。

  其三,美德是立於不敗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愛人中愛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眾人快樂中獲得快樂。因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勢武力;因為他愛人利人,故能把自己與大眾連為一體。因此,孟子才說「仁者無敵」。

  其四,美德是可以惠及整個社會和子孫萬代的精神財富。孔子曾提出「惠而不費」的君子智慧。在他看來,「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費的。如果我們能把孔子思想發揮一下,使美德成為每個人的操守,社會將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兒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樣,每個社會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會是一個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我們這一代能夠講美德,下代人潛移默化,也會崇尚正義和美德。如此善善相因,「富二代」和「富三代」的問題就不會出現。美德澤後長遠,如果真想讓社會更美好,那就把美德看成永恆的智慧來追求吧!(焦國成/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相關焦點

  • 希臘神話(四十七):美德與惡德 - 對立的雙胞胎女神
    主要譜系之外也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神明,美德與惡德這對雙胞胎女神就是代表。阿瑞忒美德女神,雙胞胎中的姐姐。她是美德與美好的化身,象徵作戰英勇、精神無畏,能夠給人們的內在自我帶來積極促進的力量,促使他們走向至善至美的崇高境界。這位女神在神話中被描繪為一位氣質高貴、身穿白衣的女性。她與團結和諧女神荷摩諾亞形成搭檔關係。
  • 焦國成:資本自由與社會良知
    焦國成(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   自由本來指稱的是人作為主體所具有一種屬性、權力和狀態。資本作為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作為能夠支配人並且吸吮人的活勞動的「怪物」,在某種意義上也具有主體的性質和特徵,因此,資本也有自由的特質。資本的自由只不過是一種擬人化的說法。   資本的自由具有多重蘊含。
  • 勞動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基因印記
    人類從非洲大草原走出來,就離不開勞動,尤其是直立行走後,騰出的雙手,就是為勞動而準備的。勞動,主要是指體力活動,但同時,也指智力活動。勞動,是在人類基因中就已經寫好的密碼。人類從小嬰兒起,就知道手拿各種工具,去探索世界。
  • 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指明了方向,也為全球生態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中國智慧。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 誠信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
    誠信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源源不斷的財富,誠信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誠信如此珍貴,我們應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誠信的種子在我們的心目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星期六中午,好朋友小強叫騎車去公園玩。天氣晴朗,鳥語花香,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高興極了。我和小強騎車剛來到公園門口,只聽「咣鐺」的一聲,我的輪胎破了,心裡著急,怎麼辦?
  •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三重意蘊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論述強調「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體現了對馬克思關於人與自然和人與人關係思想的創新性發展。   二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論述是對中華文明積澱的生態智慧的繼承與創新。
  • 佛教的和諧思想及其服務於和諧社會的途徑
    道生在《法華經疏》中說:「聞一切眾生,皆當作佛」,因此平等觀念不僅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觀照法門,也是明心見性後的一種真實體驗。平等的觀照,就是要捨棄一切差別相,而體悟萬物平等的「共相」,乃至達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有了這樣的平等觀,就有了「六和敬」這種民主平等的僧團生活組織原則。就有了充分體現佛教僧團內部平等性、民主性的「羯磨」制度。
  • 20款酷路澤4000 越野精神的一種升華
    提起越野車大家肯定會想到牧馬人、大G、以及豐田旗下的霸道,酷路澤等等,牧馬人和大G造型方正,外觀的吸引力不必多說,而酷路澤雖然外觀方面要比它們柔和一些,但在越野性能方面卻絲毫不差,甚至有著其它車型無法比擬的優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20款酷路澤4000。
  • 蘇格拉底人際交往中從不說「不」?網友:學到了,不愧這麼有智慧
    蘇格拉底很少說不,或者說他的人際交往之中從來不會輕易對別人說不,這其中其實有很大的智慧。《人性的弱點》一書中記載著這樣一句諺語:輕履者行遠。「輕履」在指的是減輕思想負擔,從容上陣。這句話完整的意思是指我們想要達成某一種目的,在有的時候可以選擇適當的放下目的,從一種輕鬆舒適的條件下出發,讓自己在輕鬆,也讓別人在愉快的情況下,逐漸達到這種目的。
  • 又一種致命病毒出現人際傳播,症狀與伊波拉類似
    研究人員提出,在玻利維亞發現的致命病毒——查帕雷病毒已在醫療機構中發生人際傳播。圖片來源:Pexels在當地時間 11 月 16 日舉辦的美國熱帶醫學與衛生學會(ASTMH)會議上,研究人員提出,在玻利維亞發現的致命病毒——查帕雷病毒(Chapare virus)已在醫療機構中發生人際傳播
  • 每天認識一種龜:歐洲澤龜
    歐洲澤龜是典型的中小型水棲龜類,分布在非常廣大的範圍,涵蓋了西歐、南歐、西亞、北非等地中海周邊區域,目前在美國有商業性的繁殖,一般市面上的幼龜多數是人工個體
  • 心理學:人際交往的四大法則幫助你變得越來越好
    在人際交往中,有一些規律是我們必須遵守的,如果我們在這些方面做得好,我們的人氣會越來越好。相互作用原理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結論:「人們只會喜歡那些喜歡他們的人。」也就是說,人們往往同時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如果有的人有一些讓你感到厭惡的習慣,那麼你就不會接近這個人,這個人也不會接近你。我們自然而然地接近我們喜歡和認同的人,反之亦然。
  • 人際交往的五種思維模式你了解嗎?
    社會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係。心理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繫。了解人際交往中每個個體的思維方式是促進人際交往的重要能力,總結下人的交往思維,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種情況:1、贏/輸(win-lose)只顧全自己的利益,只想自己贏,別認輸,他們把成功建立在別人的失敗上,攀比、競爭,追求地位及權利慾主宰了他們的一切。
  • 20款豐田FJ酷路澤 復古硬派經典元素
    新車的內飾配備了各種現代而先進的硬體和功能,而且使用方便、靈活,自動防眩目內後視鏡、大燈自動關閉功能、方向盤多功能控制鍵、巡航定速、倒車雷達等配置給駕乘者帶來更高的舒適性。      「我想開創一種能夠吸引年輕人的越野車型,所以,將豐田經典越野車型的FJ40的元素融入到設計當中,獲得一種外形設計非常獨特
  • 易經中最智慧的3句話,你若能參透1個,就不是平庸之輩
    易經中最普通3句話,蘊含著大智慧,能參透一個,就不是平庸之輩。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其內涵博大精深,易經的思想貫穿於中國古代所有文化之中,無所不包,無所遺漏。它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和樞紐。被視為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 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郇慶治認為,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將環境治理的目標與路徑同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階段性提升和綠色轉型結合在一起;以「十四五」規劃實施綱要為實踐規約,發揮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目標的更強約束性作用,合理設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推動能源資源高效利用和汙染科學防治,推動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轉型,確保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得以實現。
  • 澤美2018年丙烯油畫作品鑑賞
    澤美簡歷澤美,原名郤偉慶,79年8月出生,靈念藝術畫家,畢業於江西藝術學校後進修於北大學中文系,家鄉是湯顯祖王安石故裡,江西撫州市。畢業後,在當地搞過個人畫展,作品《飛向光明》青年藝術大賽金獎,到國外燻燻,受益匪淺。
  • 笛卡爾:無知與美德
    笛卡爾對道德的理解使他足以發現,沒有人擁有我們過一種理想生活所需要的全部知識。無論我們具備怎樣的道德,它都總是「臨時性的」。斯多葛主義者當然意識到,甚至最有智慧的人,正如他們所理解的那樣,也不會擁有完備的知識。不過,就像其17世紀的追隨者那樣,他們重視描繪完善的聖人可能會過的生活,要遠勝於對我們如何克服自己不可避免的無知提出建議。相對來說,笛卡爾對德性圓滿的生活卻談得很少。
  • 「不用賠」彰顯「得理饒人」美德
    車主趕來後,女孩向他哭著道歉,連聲說對不起,稱攢夠錢就賠償。一位路人站出來解釋了事情經過,還和交警一同對女孩進行安慰。小轎車的主人沒讓女孩賠償,並提醒她注意安全。  整個事件中,路人的熱心幫助,警察的耐心安慰,車主的大度體諒,共同展現出陌生人之間的和諧畫卷,讓人動容。尤其是車主,他雖心系愛車,卻選擇原諒女孩的過失,不要求賠償,可謂「得理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