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的五種思維模式你了解嗎?

2020-12-03 科創進化論

社會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係。心理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繫。

人是社會動物,每個個體均有其獨特之思想、背景、態度、個性、行為模式及價值觀,然而人際關係對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響,

甚至對組織氣氛、組織溝通、組織運作、組織效率及個人與組織之關係均有極大的影響。

了解人際交往中每個個體的思維方式是促進人際交往的重要能力,總結下人的交往思維,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種情況:

1、贏/輸(win-lose)

只顧全自己的利益,只想自己贏,別認輸,他們把成功建立在別人的失敗上,攀比、競爭,追求地位及權利慾主宰了他們的一切。

特質:多數人持此種思維、強權作派、憑藉地位,權利,資歷,財力或做人技巧去「贏」

2、雙贏(win-win)

為自己著想的同時也不忘照顧他人的利益。雙贏思維的人會花時間去尋求兩全其美之策。

特質:尋求共同利益、鼓勵合作而非競爭、善於傾聽,加強溝通,用於表達。

3、輸/贏(lose-win)

選擇自己輸而讓別人贏,雖然表現出體諒他人,但缺乏勇氣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屈服於強權,特別希望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好感,並從中尋求慰藉和力量。

特質:沒有衡量標準,沒有追求,對別人不抱任何希望、喜歡巴結奉承、壓抑真是的感受。

4、輸/輸(lose-lose)

缺乏勇氣與對他人的體諒,妒忌或者批評別人,損人不利己。

特質:是高度依賴的心理模式、因無人獲利,所以跟「沒有贏」一樣,是贏/輸,輸/贏的長期結果。

5、贏

只想得到他們所想要的,雖然他們比一定要對方輸,但他們卻一心求勝,不顧他人的利益,就算在相互依存的關係下,他們也無視他人的要求,只想獨善其身。

特質:以自我為中心,萬事「我」為先,具有「匱乏心態」。

以上五種是典型的人際交往思維方式,我們不難看出這五種心態裡面只有雙贏心態才是符合當下的潮流方式,雙贏心態者往往是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態的人,我們希望生活中這樣的人多一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必定會更加融洽和諧。

相關焦點

  • 看透人性,驅使人性背後的力量與人際交往的本質是什麼?
    很多有野心的人會拼命想要更多的掌握這三種力量,而要想掌握這些力量,必須了解人性,研究透徹。如何了解人性本質呢?要知道,人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內心的反射,這是人最容易被迷惑的地方。糾纏於表象,無法挖掘事實本質,從而透過假象看到真相。其實在每一個行動背後都有一個巨大的動機,那些對你抱怨、誹謗他人的人都渴望得到你的支持。
  • 大學生人際交往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大學裡良好的人際關係離不開良好的人際溝通,良好的人際溝通是開啟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的一把鑰匙。其實,人與人在相處的過程中,你尊重別人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樣別人尊重你,你也會更加學會尊重他人,所以,理解信任他人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基石,這樣才能夠達到彼此相互尊重的目的,才能建立比較良好的人際關係。
  • 如果你想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不妨看看這些一針見血的原則
    人際交往就像遊戲打怪,對戰略戰術要有精準地把握,組隊也要謹慎挑選,通關晉級講求各個擊破、遊刃有餘。在職場中這些一針見血的原則,能讓你在人際交往這個遊戲領域裡成功「吃雞」。
  •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是因為你不懂「鄰裡效應」!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是因為你不懂「鄰裡效應」!如果其他條件大致相當,人們會喜歡與自己鄰近的人交往。處於物理空間距離較近的人,見面機會較多,容易熟悉,產生吸引力,彼此的心理空間就容易接近。常常見面也便於彼此了解、促進相互喜歡,我們經常說「遠親不如近鄰」,是因為我們和鄰居接觸多,而與相隔較遠的親戚接觸少。接觸得多的人,我們會有一種親密感,而接觸得少的人,我們會感覺到生疏。
  • 了解規則而後動,社交潛規則,人際交往的及格線!
    很多人惆悵與自身的社會交往能力,即人際關係。然後他們看很多書,看很多教學節目。不是的,其實人際關係中,包含著一些不需要明示的潛規則,當我們了解這些潛規則後,我們就可以根據對方的言語,或者根據這些潛規則的為依據,來選擇我們的處理方式,這樣做,不代表你可以成為人際關係的強者,但是它會影響你人際關係的下限。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我們追求的是社交禮節而已。所以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否知曉這些潛規則,並很好的利用它們就決定了一個人的社交能力。
  • 物業管理師考試輔導:影響人際交往的因素
    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步是進行信息的溝通,即藉助於交往雙方都能理解的符號系統互通情況。第二步是社會知覺與歸因層次。社會知覺是交往雙方根據對方提供的信息而產生的,就是對人的知覺,也就是對交往對象的認識與了解。歸因是指通過交往對象的言語舉止而對其心理活動以及產生這種心理活動原因的一種推斷,這種推斷帶有感情色彩,形成對交往對象的初步印象,是喜歡、同情或是厭惡等等。
  • 與人交往,用「1種高情商思維」待人,人生會走得很順暢
    文 | LF·藍澈夫人圖 | 網絡著名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把握人際交往的關鍵,這一篇章種指出:「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了解別人心裡想些什麼的人,永遠不用擔心未來」為何我們在與人交往時,不深思熟慮了解對方的需求,然後告知對方如何獲得呢?比如說,你在一家公司工作,月薪只有2000塊錢,而你時常埋怨工資低、待遇不好,可是,你是否想過你能為公司帶來什麼呢?大多數公司希望的是,員工能力強、做事積極、能為公司帶來有價值的東西,這些你莫不具備,那麼低工資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 心理學:人際交往的四大法則幫助你變得越來越好
    在人際交往中,有一些規律是我們必須遵守的,如果我們在這些方面做得好,我們的人氣會越來越好。相互作用原理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結論:「人們只會喜歡那些喜歡他們的人。」也就是說,人們往往同時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如果有的人有一些讓你感到厭惡的習慣,那麼你就不會接近這個人,這個人也不會接近你。我們自然而然地接近我們喜歡和認同的人,反之亦然。
  • 學會受益一生,人際交往最常用5大心理學定律,個個很實用
    日常生活中,人際交往處處隱藏著心理學原理,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心理現象發現行為規律,從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以下是人際交往中的常用5大理論。1、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主要應用在對人的讚美上,人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可分為五種,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 人際交往中如何去做,才能讓自己有好人緣好關係
    老師我覺得自己很不善於跟人交往,一直為這些事情覺得很苦惱。楊永龍:你知道人際交往的基本前提嗎?俊凌:應該是相互尊重吧!我也看過您寫的幾篇關於人際交往的文章,我覺的在生活中我已經很尊重別人了,但是總覺得不是特別好。楊永龍:嗯,心情和感受我非常理解。你說我們能掌控、主宰和把握別人嗎?俊凌:不能的。
  • 「人際交往距離」是心理學中指導夫妻、親子、婆媳關係最好的概念
    正文:心理學第一門專業課程——《普通心理學》中提到了 「人際交往距離」的概念:人際交往距離是指人與人的交往中,能夠讓個體舒適的空間和心理距離。在西方世界,人們都很尊重人際交往距離,認為隨意的越界是一種粗魯的行為,在普通朋友或陌生人間如是,在家庭成員之間更是如是。德國是西方科學心理學的發源地,我有一個關係很好的研究生同學,畢業沒多久去了德國發展,後來嫁給了一個德國人。
  • 人際交往中,要了解一個人的性格特點,看他說話方式就知道
    我們與人交往時,很難通過一面之緣來判斷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但是,我們能從對方的談話語速、談話方式中快速掌握這個人的性格特點。在商業界流傳一個經典:聯想的創始人柳傳志能根據對方談話的語速來判斷這個人是否出現異常。
  • 關於人際關係的書籍推薦,如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關鍵要看你自己人際關係能力的短板在哪裡,但溝通和情商一般情況下都是良好人際交往的基礎。人際關係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對於職場人士而言更是如此。人門通常習慣把專業技能稱為「硬能力」,而把人際關係能力及情商等稱為「軟技能」,要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軟技能」比「硬能力」還要重要。因為每個人的智力水平其實都差不多,就算有所缺陷,也能通過後天的努力而獲得,因此,知識水平總是可以習得的。
  • 你的舉止形態決定了你的人際交往氣場
    如果你和別人打交道時畏畏縮縮,那麼別人所感受到的氣場就是弱的,如果你和別人打交道時眼神閃爍,那當然別人所感受到的氣場就是不舒服的,如果你和別人打交道時舉止大方,眼神堅定,行動從容,那麼別人感受到的氣場就是舒服的,自然就想要和你進一步的交流。
  • 多少人敗在「人際交往」上!記住6點技巧,你的人際關係如魚得水
    人際交往能力,是現代人才的重要素質,是衡量一個人能否適應社會的重要標誌。 多少人敗在「人際交往」上!記住6點技巧,你的人際關係如魚得水!
  • 鍛鍊思維能力、開發智力的7種簡單方法
    依據大腦思維放射性特點,英國人託尼巴贊發明了思維導圖。它利用色彩、圖畫、代碼和多維度等形式來增強記憶效果,也使思維過程更有創作性,特別有利於調用信息。它使人們注意的焦點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圖形上。下面是七種開發:思維潛能、智力的方法:人的智力有七種:空間智力、音樂智力、運動智力、自我認識、邏輯智力、語言智力、人際交往等。
  • 6條人際交往中的潛規則,你都知道幾個?
    6條人際交往中的潛規則,你都知道幾個?1. 送禮物時,不要選擇護膚品或是化妝品。2. 使用語音或是視頻聊天時,最好先問問對方:你現在方便嗎?3. 跟人約會時,寧早勿晚。但如果提前到得太早,也別急著告知對方。4. 借人錢時,要主動想著還。
  • 心理測:你從負空間圖片中看到了什麼?測出你的思維模式
    因此你分析問題往往顯得會比較的主觀性多一點,你也因此而能夠有不少好朋友支持你。你骨子裡的天性就是隨和的人,與他人交往中不會為難他人,總是想辦法讓對方不要太彆扭。你最欠缺的自然就是一種公事公辦的能力,所以你的工作更適合與人打交道,而不是流程化的工作。但是由於你缺乏邏輯性,講話的時候往往不知從何說起,話太囉嗦而不著邊際。
  • 青少年人際交往焦慮敏感想得多——合肥芝麻開門心理諮詢案例分析
    諮詢問題呈現:小邱同學,無論見到熟人還是陌生人,每次都會提前花很長時間想好跟這個人要怎麼說話,然後說什麼,才不會讓對方反感自己,與人交往精神壓力非常大。通過分析,本人了解到,自己平時性格就有些內向,在人際交往上並不是很擅長,但對自己的期待過高,不利於自己的信心培養。建議小邱可以讓自己先去接納那些不擅長的地方。當我與別人交往的時候,以一個學生的姿態出現,這樣對自己來說,要求降低了,自然就會放鬆一些,允許自己出錯,接納自己的太擅長。
  • 人際交往中,要學會這三句客套話,否則同事笑你沒情商
    客套話是人際交往中的潤滑劑。從小長輩就教育我們「客人來家要打招呼」「別人幫助你要說謝謝」「做錯了事要說對不起」等,這些雖是禮貌性的客套話,卻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1、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來找我職場中,情商高的員工與人相處時,都能給人一種舒適感和安全感。他們在同事遇到問題的時候,經常會主動鼎力相助,他們在職場中的人際關係處理的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