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敗在「人際交往」上!記住6點技巧,你的人際關係如魚得水

2021-01-15 騰訊網

人際交往能力,是現代人才的重要素質,是衡量一個人能否適應社會的重要標誌。

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主動,去培養自己的社交能力,學習如何在見面的瞬間,掌握對話的主動權,特別是在日常的商務活動中,要懂得,如何隨心所欲地控制對方,如何徹底說服對方,

以佔得先機。

多少人敗在「人際交往」上!記住6點技巧,你的人際關係如魚得水!

一、打招呼時,先下手為強

當走在街頭,或乘車時,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不算太熟的人,這時我們往往會猶豫,「是否該打招呼呢」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般會想「要是我冒昧地上去打招呼,也許,對方會覺得很奇怪,那多不好意思啊」,或會想「該和他聊些什麼呢」。猶豫的同時,你就會錯過了打招呼的機會,或者下意識地改變自己的路線,不打招呼就溜走了。

在這裡,請大家記住,如果認識對方,就一定要主動上去打招呼。有句話叫「人脈帶來商機」,只有平時就主動和他人寒暄與交流,才能更快地,擴大你的人脈和商機。

二、握手要注意技巧

在一般的商務業務往來,握手時,要讓對方感覺到你的氣勢,想讓對方聽你說話,或是,想傳達「我是負責人」的信息時,握手時,手掌應該向下。這樣,就顯示了「你的地位比我低」的氣勢。

此外,握手時間,稍微保持長一點,也能讓對方感覺到你的氣勢。因為,這在無形中,傳達一種「我已經控制了你」的信息。

對那些順利成為高層管理者的人,有一項這樣的調查,採取這種握手方式的人,能夠更快取得成功。

如果想和對方建立平等的關係,那麼,應該用和對方相同的力量,去握對方的手。如果對方伸過來的手,十分有力,那麼,你也應該,同樣有力地去握對方的手。要是,對方只是輕輕一握,那麼,你就同樣輕輕地握對方的手。這樣,就傳達了一種,「我和你相互配合」的意思。

三、通過對話獲得主動

如果,你想在和對方的談話中佔上風,就應該提前準備很多,估計對方根本回答不上來的問題,連續向他發問。對方回答不了,證明你已佔得上風。

有一些研究者認為,這種類似連珠炮似的發問,就像「蜜蜂振動翅膀,發出的令人煩躁的聲音」,人們把它叫做「蜂音技巧」。這是一種,用讓人心煩的聒噪聲,來駁倒對方的戰術。

假如,對方一下子就回答出來,那你就繼續追問,「除此之外,你還能舉出什麼例子嗎?」等問題,直到對方啞口無言。到最後,對方不一定能回答出來。

又譬如,可以故意問對方,你知道的事情,也許,這會被認為是不懷好意,但是,問題攻勢的目的,是使對方喪失氣場,所以,你絕對不要心軟,大可儘量使用這個辦法。

如果談判的對手,閱歷比你豐富,學歷比你高,你可能會覺得,非常沒有自信。在這種己不如人的場合下,就可使用蜂音技巧。當看到對方,面露難色時,你就能平靜下來,恢復自信。

四、打探真實想法時給對方壓力

談話過程中,如果問題一下子觸及核心部分,就會給對方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因此,在開始時,最好先提些表面性的問題,然後再逐步靠近核心。一般來說,與關係個人隱私的問題,都很難打聽出來。比如,不光彩的經歷等。如果不慎聊到了這些問題,對方也很可能會馬上閉緊嘴巴,不願意聊下去。

相反,如果對於電影、工作、家庭成員、夢想等問題,人們相對比較容易回答。因此,可以從這些無關痛癢的問題開始。談了一段時間後,人們就會希望,說些更深層次的心裡話——和一些擅長提問的人聊天的時候,人們往往有這種感覺。

五、這樣奪取「發言權」

為了讓談判,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你應該儘可能地奪得發言權。從談判能力來看,主動說話的一方,具有更大的優勢,被動去聽的一方,只能處於下風。因此,要堅決避免,被對方搶去發言權。

如果,對方是一個喋喋不休的人,他是不會體諒你的心情的,雖然,對方不是故意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不主動奪回發言權的話,談判就會徹底失衡,結果,往往使你失去先機。

有一本介紹推銷技巧的書,書中這樣說:「在客戶佔有了發言權說個不停時,為了打斷對方的話,換個話題,就故意掉落一枚硬幣。」其實除了硬幣,其他的如,筆、手裡拿的資料,都可以。讓它們掉到地上,讓對方嚇一跳,從而中斷對話。

對話一旦中斷,你就說:「對不起。對了,關於這件事情……」這樣,發言權就順利轉移到了你這邊。

六、能站著說話就別坐著

站著說話,比坐著說話,更能表現出氣勢。

站立的姿勢,可以給人一種威懾力,這在華盛頓大學的巴裡教授的實驗中,得到了證明。在實驗中,巴裡教授拿著兩張分別以「坐姿」和「站姿」拍攝的照片,去徵求周圍人的意見:哪種姿勢,更具有威懾力?結果所有人中,有59%的人覺得「站姿」更具有威懾力,僅有41%的人覺得「坐姿」更具威懾力。

但是,我們還必須注意一點:站立的姿勢,會增加雙方的緊張感。作為人際交往的技巧,站姿的優點是,可以增加對方的心理壓力,但如果想要營造輕鬆的氣氛,或消除對方的緊張情緒,就應該先請對方入座,然後自己也坐下來。總之,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目的,選擇使用坐姿或站姿。

- The End -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關於人際關係的書籍推薦,如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溝通、說服、情商與影響力,這方面的書籍比較推薦《情商必讀12篇》或者《溝通與說服必讀12篇》也可以,12Reads系列的書都不錯,品質最起碼有保障。關鍵要看你自己人際關係能力的短板在哪裡,但溝通和情商一般情況下都是良好人際交往的基礎。
  • 人際關係交往中,有哪些方法比較實用?
    1 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每個人內心的願望,也是許多人夢寐以求、想要達到的狀態。然而,受家庭教育、環境以及個人經歷影響,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學會科學的人際交往方式技巧,去面對周圍的人。
  • 大學生人際交往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進入大學,很多人對大學的憧憬「破滅」了,複雜的人際關係,讓很多大一新生,交際能力差的學生來說無所適從,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大學裡良好的人際關係離不開良好的人際溝通,良好的人際溝通是開啟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的一把鑰匙。其實,人與人在相處的過程中,你尊重別人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樣別人尊重你,你也會更加學會尊重他人,所以,理解信任他人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基石,這樣才能夠達到彼此相互尊重的目的,才能建立比較良好的人際關係。
  • 內斂不懂社交,學會這3個人際關係技巧,讓你人見人愛
    人生最大的財富就是人際關係,它是開啟你每個能力的必需,可以讓你不斷的成長,不斷地為社會做貢獻,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懂得如何建立好人際關係。既然人際關係對我們來說如此重要,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和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
  • 人際交往的五種思維模式你了解嗎?
    社會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係。心理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繫。人是社會動物,每個個體均有其獨特之思想、背景、態度、個性、行為模式及價值觀,然而人際關係對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對組織氣氛、組織溝通、組織運作、組織效率及個人與組織之關係均有極大的影響。
  • 心理學:人際交往的四大法則幫助你變得越來越好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很多時候,人際關係的好壞對工作的提升和生活的質量都有很大的影響。可以說,人際關係好的人會更幸福,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會更順暢。在人際交往中,有一些規律是我們必須遵守的,如果我們在這些方面做得好,我們的人氣會越來越好。
  • 20條人際交往潛規則:沒人明說,但很重要
    人與人之間交往,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相互給予彼此所需要的。就像小孩子玩蹺蹺板,想要保持平衡,那麼彼此的付出和回報就一定要對等,否則,蹺蹺板便會向一方傾斜而失衡。02異性朋友相處,如若沒了距離,最後的結局往往都是不歡而散。三毛曾說:「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為熟,結果反易生隔離。」
  • 人與人交往就看這五個方面,記住了,你的人際關係將越來越好!
    人與人交往,有時候沒我們想的那麼複雜,當然也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只要把握好以下五個方面,你和大家的關係就會越來越好,你的人緣就會越來越廣泛,你的人脈質量才會越來越好。不管通過任何方式和渠道,與別人建立起了聯繫,你們之間產生聯繫的基礎,一定是有相關性,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如果你和別人之間沒有產生相關性,你告訴我別人憑什麼給你交往?所以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和身邊的人產生相關性,這樣才能夠有後續加深感情的動作。
  • 看透人性,驅使人性背後的力量與人際交往的本質是什麼?
    因此人與人之間的交際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條件。工地老闆會請工人,企業會請員工,學生要請老師等等,那人類是怎樣互相驅使他人的呢?其實世界上所有人都被三種力量所控制:一:利益以前,看到很多微商經常在朋友圈裡發受到某某名人、明星接待合影。
  •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是因為你不懂「鄰裡效應」!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是因為你不懂「鄰裡效應」! 我們常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的確如此,感情需要建立,更需要培育。而在培養感情的時候,人們通常會傾向於與自己熟悉的人接近和交往,因此,空間距離的相近使得人與人之間更容易發生關係,鄰居當然是與自己空間距離最近的人了。 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上被叫做「鄰裡效應」。心理學家曾作過一個關於「鄰裡效應」的實驗。
  • 共情式溝通:如何讓你的人緣越來越好,請記住這十個實用溝通技巧
    她說,當時其實已經在心裏面都與父親和解了,也很愛他,但是都沒有一次說過「爸爸,我愛你」,這成了她一輩子的遺憾。我們想做到更好地與人溝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可是我們卻不知道該如何「共情」心理諮詢師古宮昇指出,會共情的人都有一些共性,例如懂得給予,懂得示弱,坦誠自己的缺點,傾聽別人,等等。
  • 人際交往中如何去做,才能讓自己有好人緣好關係
    老師我覺得自己很不善於跟人交往,一直為這些事情覺得很苦惱。楊永龍:你知道人際交往的基本前提嗎?俊凌:應該是相互尊重吧!我也看過您寫的幾篇關於人際交往的文章,我覺的在生活中我已經很尊重別人了,但是總覺得不是特別好。楊永龍:嗯,心情和感受我非常理解。你說我們能掌控、主宰和把握別人嗎?俊凌:不能的。
  • 人際關係中,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往:請記住一個關鍵要點
    人際關係在某種意義上是屬於一種人脈資源,擁有良好的關係網是成大事的重要因素,一個良好的關係網意味著路子寬,好辦事,在生活中是很利於自己成長和獲益的。在人際關係中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往,最關鍵是學會一個重要標準,雙方能否相互滋養,這是決定彼此交往與連接的關鍵。
  • 物業管理師考試輔導:影響人際交往的因素
    人際交往是建立人際關係的途徑,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進而發生共鳴或衝突行為的過程。具體講交往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藉助於語言符號(語言文字)和非語言符號(目光、姿勢、聲調、面部表情和動作等)系統,進行溝通、理解和產生相應行為的過程。  交往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 人際交往中,有哪些非常有用的「潛規則」?
    但也有些同事覺得,小李工作上一帆風順,愛鑽營,喜歡說好聽的,使用了比如:送禮,拍馬屁等「潛規則」,和領導的人際關係處理得好,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大家羨慕小李的進步速度,就請小李說說用了哪些「潛規則」,把人際關係處理得這麼好,大家也都想學習一下。
  • 《人際關係心理學》:讓你人緣好到爆的五大心理學定律
    什麼是《人際關係心理學》?我們與他人之間,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續,在人際交往中,有人總是邁不開交際這一步,一開口就能把天聊死,而有的人似乎是天生的「外交家」。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原因就在於我們在處理人際關係上的差異,當我們懂得運用心理學定律,去掌控談話的藝術,人際交往就能遊刃有餘。《人際關係心理學》一本教我們學會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應用心理學讀物,本書梳理了人們在社區活動中的言行特徵,深入分析了各種行為背後的心理活動,針對許多人際交往中的難題提出了簡單易學的解決方法。
  • 社交恐懼的你,如何跨出改變的第一步?
    以上3點只是人際交往心理障礙中的簡單三個方面,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方面的問題,比如說自卑、幹涉和敵視, 幾個提高社交能力的小技巧 如今的社會,社交非常重要,但是研究發現,有一些人似乎天生就不具備社交這一項技能。如果想要提高我們的社交能力,就要通過一些技巧來培養鍛鍊。
  • 人際交往中,有這十個低情商的表現
    禁忌的話題並不忌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禁忌,如果你說話的時候碰到了「雷區」,肯定會讓別人不高興。如果你不會說,那就儘量別說。因為粗心的言行而使人難堪,把事情搞得一團糟,這是絕對不明智的。很多窮人喜歡這樣說話,這很讓人沮喪。5.
  • 了解規則而後動,社交潛規則,人際交往的及格線!
    很多人惆悵與自身的社會交往能力,即人際關係。然後他們看很多書,看很多教學節目。那麼是不是就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我們人際關係上的缺陷呢?不是的,其實人際關係中,包含著一些不需要明示的潛規則,當我們了解這些潛規則後,我們就可以根據對方的言語,或者根據這些潛規則的為依據,來選擇我們的處理方式,這樣做,不代表你可以成為人際關係的強者,但是它會影響你人際關係的下限。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我們追求的是社交禮節而已。
  • 為什麼你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因為你還沒有掌握這三個交往原則
    人際關係是非常複雜的,很多人都處理不好,掌握這三個交往原則,你的人際關係會越來越好!1.要弄清楚你自身的價值大家有沒有發現,有些人非常喜歡參加酒局,商業聚會,為的就是結交人脈,他們以為手機通訊錄裡的人越多,自己的人脈就越廣,殊不知這根本就不是人脈,這只是普普通通的聯繫方式罷了,任何人都可能會有。你拿到的也不是人家的私人號,也許只是工作號而已。什麼叫人脈,人脈是指有多少人願意給你幫忙,願意為你提供價值,跟你認識多少人沒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