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如何去做,才能讓自己有好人緣好關係

2021-01-08 楊永龍心理疏導

俊凌:楊老師您好,我今年都大四了。老師我覺得自己很不善於跟人交往,一直為這些事情覺得很苦惱。

楊永龍:你知道人際交往的基本前提嗎?

俊凌:應該是相互尊重吧!我也看過您寫的幾篇關於人際交往的文章,我覺的在生活中我已經很尊重別人了,但是總覺得不是特別好。

楊永龍:嗯,心情和感受我非常理解。你說我們能掌控、主宰和把握別人嗎?

俊凌:不能的。

楊永龍:對啊,既然不能,那何來的「相互尊重」?

俊凌:只是單方面要求自己麼?

楊永龍:是啊,我們能主宰、把握和掌控的只有我們自己,所以在人際交往之中做要自己所能把握主宰和掌控的就足夠了。你說對嗎?

俊凌:對的,可能是因為我太敏感了。我總是很在意別人怎麼對我、怎麼看我,一點點小事情就會讓我糾結很久。當時覺得,那就是天大的事情。我特別容易看別人的臉色,想控制都很難。

楊永龍:嗯,我能理解。這也是我問你人際交往的基本前提的原因所在。在人際交往中對他人真誠、友善、尊重、有禮貌,不在背後對任何人說別人的是是非非,張口說別人的優點或長處。對於別人的求助,只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就盡最大的努力幫助。自己有了困難,也向別人求助。你說這是不是我們能把握。主宰和掌控的呢?

俊凌:是的!!

楊永龍:我們做好了人際交往的基本前提,你說別人怎麼看、怎麼想、怎麼說我們,我們管得了嗎?

俊凌:管不了。

楊永龍:對,很正確。既然管不了,那麼你說對於別人怎麼想了,怎麼看了,怎麼說了我們,我們該持這麼樣的心態和表現呢?

俊凌:應該不是那麼在意,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事情上吧!

楊永龍:嗯,認識的非常好!那你說是不是就像對待刮過來的風、飄過來的雲一樣來對待呢?

俊凌:是的!可是老師做起來不是那麼容易啊!

楊永龍:只要我們把自己在人際交往之中自己所能把握、主宰和掌控的做到做好了,那麼對別人怎麼想、怎麼看、怎麼說我們。我們是不是抱持一種「看得上就交往,看不上就拉倒」的心態呢?

俊凌:嗯,是的。您這麼一說,我覺的心裡放鬆了好多。

楊永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私的,也是為自己活人的,當然最關注的也是自己,對別人怎麼樣幾乎是不怎麼關心的。你說對嗎?

俊凌:對啊!

楊永龍:我們做好人際交往之中我們能掌控、主宰和把握的,你說是為了別人好呢,還是為了我們自己好呢?

俊凌:當然是為我們自己啦!

楊永龍:既然是為了我們自己好,那我們做了自己所要做的,難道需要別人馬上回應獲回報嗎?

俊凌:不需要的。

楊永龍:認識的非常好。既然不需要,那麼我們堅持做好自己所能掌控、主宰和把握的,是不是就足夠了呢?

俊凌:嗯,是的。

楊永龍:有句家喻戶曉的話叫做「日久見人心」。你堅持把自己所能掌控、主宰和把握的做好了,那麼久而久之是不是就有了好人緣、好關係了呢?

俊凌:嗯,是的。老師我跟您說一說我們寢室的狀態吧。我覺得我很尊重我的室友。我們寢室還有一個同學是那種口無遮攔的,開玩笑很損的那種,他平時總欺負寢室的兩個同學,拿他們開涮。我有的時候還幫助受欺負的同學,可是我發現時間久了,那兩個受欺負的同學覺得我比較好欺負,他們在受欺負的時候,有時候會把矛頭轉向我。

楊永龍:同學之間的打鬧開涮,你不覺得僅僅是玩鬧嗎?

俊凌:嗯,有的時候是。有的時候,那個同學有一次把其中的一個同學欺負哭了。但是我發現,從那以後,被欺負的那個同學跟她關係比以前更好了,而且事事都很關心她。

楊永龍:你把這種玩鬧當做是刮過來的風飄過來的雲一樣,讓其隨便刮或飄,自己不管不顧不理不睬不關注不探究不辯論的做自己該做的事兒,那你說你還能涉入到毫無意義的紛爭之中去嗎?

俊凌:嗯,對的。

楊永龍:其實很多時候的打鬧開涮,也是在尋找相互之間相處的共同點,共同點找到了,那麼必然矛盾也就得到化解了。你不覺得這就像刺蝟之間相互要取暖的的距離調試過程嗎?

俊凌:嗯,好像是這樣的。相互開玩笑,相互開涮,才能玩到一起去。

楊永龍:是啊,我們很多人之所以覺得人際關係不好處理,就是因為目的性太強了——我付出就要得到回報。

俊凌:嗯,您說的很對哈,我好像是這樣的。

楊永龍:在這種很強的目的性驅使之下,我們很多時候就會縮手縮腳而活不出屬於自己的本性來。

俊凌:對的,我就是覺得平時太禁錮自己了。

楊永龍:而且活得非常壓抑、非常的累。

俊凌:對的對的,就是這樣的感覺。

楊永龍:假設像我上面所說的不帶功利和目的的去活人,只管做好自己所能主宰、把握和掌控的,那麼就會讓自己活得輕鬆自由和快樂。

俊凌:哦,原來這樣才可以讓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放鬆心情啊!

楊永龍:是啊,這也是「日久見人心」的意義所在。

俊凌:哦,跟老師聊天覺得茅塞頓開。

楊永龍:我們對別人禮儀周全,我們不在別人後面議論別人的長短、我們手勤腳快、我們善於傾聽,聽到的話我們們這裡為止,那麼久而久之我們就有了好人緣好關係了。

俊凌:想一想我們班的人緣好的同學就是這樣的。

楊永龍:這就是老子所講的「無為而無不為」。也就是我們只做好自己所能把握、掌控和主宰的,別人怎麼樣與我無關。一直的堅持這樣做下來了,該來的就必然來到了。

俊凌:嗯,跟您聊完天,我是真的理解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別人怎麼樣跟自己無關」的意思了。

楊永龍:這就好,希望你在細雨無聲之中擁有自己好的人緣和好的人際關係,也祝你天天開心快樂!

俊凌:非常感謝您,耽誤了您這麼長時間,謝謝老師!也祝老師天天開心!老師再見。

相關焦點

  • 「人際交往距離」是心理學中指導夫妻、親子、婆媳關係最好的概念
    導讀:中國人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夫妻在婚姻生活中感到被對方「捆綁」;孩子覺得父母長輩從來沒有尊重過自己而表現出逆反;婆媳之間總是因為各種瑣事出現矛盾。是什麼影響著親人間的關係?正文:心理學第一門專業課程——《普通心理學》中提到了 「人際交往距離」的概念:人際交往距離是指人與人的交往中,能夠讓個體舒適的空間和心理距離。
  • 人際交往中,有哪些非常有用的「潛規則」?
    小李說:「其實也不是什麼「潛規則」,只是大家平時不注意的細節而已,我在人際交往中有哪些潛規則呢,且容我慢慢道來。」 在任何已運作的部門中,都已經存在了一個主導者,他帶領導著整個部門運行,決定著公司的發展方向,一般都是部門的最高領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人際交往主要就是和主導者的交往,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公司裡的主導者,他一般是公司的核心領導人,並找到公司運行規律,然後按規律辦事就可以了。
  • 關於人際關係的書籍推薦,如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溝通、說服、情商與影響力,這方面的書籍比較推薦《情商必讀12篇》或者《溝通與說服必讀12篇》也可以,12Reads系列的書都不錯,品質最起碼有保障。關鍵要看你自己人際關係能力的短板在哪裡,但溝通和情商一般情況下都是良好人際交往的基礎。
  • 心理學:人際交往的四大法則幫助你變得越來越好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很多時候,人際關係的好壞對工作的提升和生活的質量都有很大的影響。可以說,人際關係好的人會更幸福,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會更順暢。在人際交往中,有一些規律是我們必須遵守的,如果我們在這些方面做得好,我們的人氣會越來越好。
  • 如果你想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不妨看看這些一針見血的原則
    人際交往就像遊戲打怪,對戰略戰術要有精準地把握,組隊也要謹慎挑選,通關晉級講求各個擊破、遊刃有餘。在職場中這些一針見血的原則,能讓你在人際交往這個遊戲領域裡成功「吃雞」。
  • 從「樹冠避羞」看人際交往中的邊界意識
    給人們的啟示是,即使再親近的人,在進行交往的時候也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這樣才能相安無事,並能夠長期交往。一旦過多的介入對方的生活空間,或者讓別人介入自己的生活空間,都會讓讓這種邊界感喪失,最後反目成仇。 現實中,有很多的圈子,這些圈子也存在著一定的邊界。
  • 人際關係交往中,有哪些方法比較實用?
    然而,受家庭教育、環境以及個人經歷影響,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學會科學的人際交往方式技巧,去面對周圍的人。 最常見的就是戀人之間的相處,女方為了讓男方更在意自己,往往會做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舉動,試圖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吸引男方的注意力,可是效果卻非常差,甚至還會導致關係的破裂。
  • 人際交往心理學:為何有些人特別討人喜歡?把握這兩個原則很關鍵
    交互原則 在人際交往中,有著共同的心理學原則。研究發現,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是相互重視和支持,這是人們必須首先遵循的——交互原則。 古語有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人際交往中,喜歡或是討厭,接近或是疏遠,都是相互的。
  • 人際交往的五種思維模式你了解嗎?
    社會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係。心理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繫。人是社會動物,每個個體均有其獨特之思想、背景、態度、個性、行為模式及價值觀,然而人際關係對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對組織氣氛、組織溝通、組織運作、組織效率及個人與組織之關係均有極大的影響。
  • 學會受益一生,人際交往最常用5大心理學定律,個個很實用
    日常生活中,人際交往處處隱藏著心理學原理,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心理現象發現行為規律,從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以下是人際交往中的常用5大理論。交際之中適當給予對方讚美是十分必要的,通過讚美可以讓人幻想覺得,自己的追求已經得到實現滿足,鬼谷子《飛鉗》高度讚揚在人際交往重要性「空往而實來。」
  • 大學生人際交往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大學裡良好的人際關係離不開良好的人際溝通,良好的人際溝通是開啟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的一把鑰匙。其實,人與人在相處的過程中,你尊重別人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樣別人尊重你,你也會更加學會尊重他人,所以,理解信任他人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基石,這樣才能夠達到彼此相互尊重的目的,才能建立比較良好的人際關係。
  • 從日劇《西瓜》,看群居生活的人際交往藝術和情感的維繫及融通
    一、群居生活第一要義:在交往中維護差異,在分歧中實現和解在群居生活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性情觀念均相投的同伴只能是美好的願望。人與人之間總有不同,無法如影隨形。但選擇群居生活,不意味著人們要磨蝕自我的差異化以達成群體的一致性。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就曾在《我不想活得這麼累》裡一針見血,「努力去迎合別人的人,在人生中無法保持一定的方向性。
  • 了解規則而後動,社交潛規則,人際交往的及格線!
    首先,能拉近關係的往往不是你的表達,更多的是你是否能很好的去傾聽。很多人都有一個社交錯覺,就是他們將話語權看得非常重要,這種人往往認為,自己說的如果有道理,其他人一定會被說服,從而順從於我。然而所有人都覺得自己說的才是道理,說服另外一個人,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你在表達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對方是否能夠聽進去你所謂的道理。
  •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是因為你不懂「鄰裡效應」!
    調查時,所有住戶的主人都被問道:在這個居住區中,和你經常打交道的最親近的鄰居是誰?統計結果表明,居住距離越近的人,交往次數越多,關係越親密。在同一層樓中,和隔壁的鄰居交往的概率是41%,和隔一戶的鄰居交往的概率是22%,和隔三戶的鄰居交往的概率只有10%。多隔幾戶,實際距離增加不了多少,但是親密程度卻有很大不同。
  • 2019年兒童社交圖鑑:5個方法提升孩子人際交往能力
    但是蔡少芬沒有說這是其他小朋友做得不對,也沒有指責包子自己做得不夠好。 她告訴包子,只要你做自己,就會有人喜歡你。包子解開了心結,在以後的節目裡,和其他小朋友融入得越來越好。
  • 人際交往中,要學會這三句客套話,否則同事笑你沒情商
    作者:職場探照燈/原創大家好,我是專注職場勵志、職場正能量分享的自媒體作者【職場探照燈】。客套話是人際交往中的潤滑劑。從小長輩就教育我們「客人來家要打招呼」「別人幫助你要說謝謝」「做錯了事要說對不起」等,這些雖是禮貌性的客套話,卻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1、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來找我職場中,情商高的員工與人相處時,都能給人一種舒適感和安全感。他們在同事遇到問題的時候,經常會主動鼎力相助,他們在職場中的人際關係處理的相當不錯。
  • 人際交往中,有這十個低情商的表現
    許多低情商的窮人會立刻表達他們的不滿和憤怒,甚至當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時會生氣和責罵。然而,這些行為只是宣洩情緒,無助於問題的解決。他們盲目抱怨,註定是「窮人」。如果某事必須做或已經做了,不要再抱怨了。你要麼失敗,要麼利用它。再次抱怨不僅沒有幫助,而且可能會失去它應有的好處。3.太直了。
  • 人際交往的四大溝通定律!一旦悟透,不愁沒有人脈,人生越來越順
    人脈術:人際交往的四大溝通定律!一旦悟透,不愁沒有人脈,人生越來越順一、誠信定律相互信任是良好溝通的橋梁。俗話說「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信人者,人恆信之」。缺少信任,就不能通心、知心,溝通就不會有好效果,人脈就不可靠。
  •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互相不必討好,各自都能愉悅
    可是有些人不會拒絕朋友提出的要求,害怕自己會讓朋友失望,失去這個夥伴;有些人在婚姻裡委曲求全,花盡心思去取悅另一半,怕失去這份感情;有的人在工作中謹言慎行,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處處忍讓,做個老好人,怕得不到別人的認可。
  • 多少人敗在「人際交往」上!記住6點技巧,你的人際關係如魚得水
    人際交往能力,是現代人才的重要素質,是衡量一個人能否適應社會的重要標誌。 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主動,去培養自己的社交能力,學習如何在見面的瞬間,掌握對話的主動權,特別是在日常的商務活動中,要懂得,如何隨心所欲地控制對方,如何徹底說服對方, 以佔得先機。 多少人敗在「人際交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