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改性複合材料制塑膠袋可緩解全球變暖問題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這個就是我們公司用生物(BIO-PE)改性複合材料所生產的塑膠袋、餐具。」在浙江華發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工作人員張劍鋒向記者展示了公司用新型材料所生產的環保產品,「綠色生物(BIO-PE)改性複合材料的出現能緩解全球變暖等環境問題。」

生物(BIO-PE)改性複合材料採用的BIO-PE原料來自於非穀物甘蔗生產出的乙醇。由此而來的綠色BIO-PE跟傳統石油基塑料相比性能相似,綠色生物(BIO-PE)改性複合材料的出現能緩解全球變暖等環境問題。公司所生產的塑膠袋、餐具等一次性用品,遠銷日本、美國、墨西哥等國家,具有綠色、環保等特點。

張劍鋒介紹,目前塑料製品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它在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方便的同時,「白色汙染」也對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廢舊塑料包裝物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將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在陸地或水體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很難處理,填埋處理將會長期佔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適用於堆肥處理,分揀出來的廢塑料也因無法保證質量而很難回收利用。而且,其原料主要來源於石油類不可再生資源,這勢必將引起能源和人類生存危機。

自2006年成立以來,華發生態公司借著綠色環保的東風,積極搶佔行業先發優勢,邀請國內外多家知名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加盟,投資逾億元開始打造生物質可降解材料和製品的專業生產及科研基地,其生產的產品受到國內外客戶的青睞。然而,如果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只有研發更多的新材料和新產品,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生物(BIO-PE)改性複合材料的開發技術項目,首先要研究建立BIO-PE-澱粉共混體系,確定各主要成分的合理比例,研究多相體系中各組分含量、增韌劑種類與樹脂衝擊強度、熱變形溫度、流變特性的關係,在保證材料力學性能的基礎上,儘可能提高澱粉比例,以最大幅度的降低成本,使之效益最大化;其次在確定共混體系的各組分比例後,研究加入不同比例澱粉後對複合材料力學性能及熱變形溫度的影響,並最終確定所加的澱粉比例;最終通過以上實驗,尋找到最適合的包括高混、擠出、吹膜等加工工藝,製備出生物(BIO-PE)改性複合材料。

在以往的研究中,絕大多數都只考慮用聚乳酸等生物基材料來進行各種研究,但聚乳酸跟BIO-PE的性能還是有很大差距,在很多類型的應用上受到限制,華發生態的BIO-PE-澱粉複合材料兼具了綠色環保和性能優良應用廣泛的優點。

張劍鋒介紹說,隨著世界各國對環境保護的逐漸重視,大力推動各種生物塑料的發展,目前國際上對完全生物來源的複合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以美國陶氏化學公司、日本合成化學工業、德國巴斯夫公司、義大利novanmont為代表的國際生產企業,雖然已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能力,但還屬於發展階段,遠遠滿足不了當地的市場需求。因此華發生態的生物(BIO-PE)改性複合材料在全球市場上潛力巨大。


相關焦點

  • 禁用非生物降解塑膠袋信息二則
    巴黎負責商業事務和環境及廢物問題的官員在去年11月舉行了會議,他們稱巴黎市建議從今年起在零售點禁用非生物降解塑膠袋,否則將要等到2010年1月1日,屆時國家立法禁用令生效。    根據國家立法,從2010年起,由生物可降解塑料製成的塑膠袋應被允許繼續使用,但巴黎市計劃2007年消除來自石油基的不可降解塑膠袋,只有來自可再生材料製成的塑膠袋將會允許使用,而不是來自石油基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該市的聲明稱不可降解塑膠袋已成為廢物生產的一個符號,其環境影響不可接受。
  • 生物燃料緩解全球變暖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曾發布報告表示,如果氣候變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預計全球氣溫在2030年至2052年間就會比工業化之前水平升高
  • 水滑石改性環氧樹脂納米複合材料的研究進展
    水滑石的片層由單一的金屬氫氧化物八面體組成,而其他層狀黏土的矽酸鹽片層由四面體和八面體兩種晶體結構組成,這樣加入等量的納米粒子時,水滑石改性複合材料的剝離結構將含有比其他層狀黏土改性複合材料更多的片層。(4)水滑石價格低廉、實驗室易得、純度高、化學結構易調控。
  • 納米雲母改性聚丙烯複合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HS-3000A系列拉力試驗機適用於尋求材料力與形變關係的實驗,可對金屬,非金屬的原材料、加工件、成品進行拉伸、彎曲、剝離、壓縮、壓陷、附著力、撕裂等多項力學實驗及分析。納米雲母改性聚丙烯複合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 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中化新網訊 7月15日,中國化工報記者在河南省南樂縣國家生物基材料產業園裡發現,河南龍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瀰漫著濃濃的玉米香味。令人驚訝的是,從生產線下來的並非美味的食品,而是白色的塑膠袋。「這種塑膠袋的原料提取自玉米澱粉,使用後埋在地下3~6個月即可全部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汙染環境。」該公司技術人員說。  「生物基材料產業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原料可再生等優勢,不僅可從根本上解決白色汙染問題,還可大量減少石油消耗,緩解石化資源壓力。」南樂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 哈爾濱研製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上市啦
    龍頭新聞訊(記者 張立)2日,記者從哈爾濱新區平房片區獲悉,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研發並生產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工作。目前,該企業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已陸續投放市場,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
  • 新區平房片區企業生產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日前,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研發生產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工作。 據悉,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使用生物基材料,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原料可再生等優勢,不僅可從根本上解決白色汙染問題
  • 稻田土壤施肥可緩解全球變暖—新聞—科學網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土壤固碳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稻田土壤約佔我國總土壤固碳潛力的40%,因此,探討稻田土壤碳循環和固碳機理對於減緩全球變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土壤固碳的能力一般是通過考察碳庫變化、團聚體形成、腐殖質形成等過程來評估,但鮮有研究表徵團聚體之間和內部的碳通量。
  • 高新技術改性PP的新進展
    據報導,全球茂金屬PP消費量將以年增65%的速度增長。目前工業化或半工業化生產茂金 屬PP的公司只有三家,正在開發這項技術的公司至少有16家。有信息表明,2001年世界茂金屬PP佔市場供應總量的10%-20%,到2010年將達到 60%-70%。
  • 矽溶膠/有機矽改性丙烯酸樹脂複合材料的製備
    有機矽中的矽烷偶聯劑是一類分子中同時含有兩種不同化學性質的基團的矽烷[7],其中含有矽氧烷鍵的一端很容易與矽溶膠表面作用,因此,可通過有機矽的架橋作用將無機相的矽溶膠接枝到丙烯酸樹脂上,製備出無機–有機改性丙烯酸樹脂複合材料,可提高丙烯酸樹脂的硬度、附著力、耐衝擊力等性能。
  • 種植樹木能夠緩解全球變暖,可科學家卻警告:莫把沙漠變綠洲?
    綠色植物能夠防止水土流失之外,還能淨化空氣,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緩解全球變暖的趨勢。相信不少人都在支付寶上種過樹木。這也是一種倡導大家種植樹木保護環境的做法。在數億人們的努力之下,很多地區的環境都有所改善,甚至有不少沙漠正在變成綠洲。
  • 聚乙烯醇(PVA)改性的五種方法
    聚乙烯醇(PVA)是一種無色、無毒、無腐蝕性、可生物降解的水溶性有機高分子聚合物。目前除了作維綸原料之外,PVA在紡織漿料、塗料、粘合劑、乳化劑、薄膜等工業領域中應用日趨廣泛。但PVA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羥基,導致PVA耐水性、穩定性比較差,從而影響其應用。在化纖工業應用中,PVA存在結皮、起泡以及對纖維的粘附性不足等缺點。因此目前普遍採用化學改性方法使其耐水性得到改善。
  • 四色環保垃圾袋上市|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袋上還配有分類標識和分類說明,這就是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它的面市可以更好地助力垃圾分類工作。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使用生物基材料製成,可在一定的條件下被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如細菌
  • 生物基複合材料大規模生產關鍵技術獲得突破
    同時石化產品在自然環境中無法分解,造成嚴重的垃圾問題,垃圾焚燒處理會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導致溫室效應,填埋處理又會破壞土壤環境。如由塑料和高性能纖維製成的複合材料廣泛應用於輕量化結構設計,但玻璃纖維、碳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廢棄處理仍是全球性難題。
  • 可降解塑膠袋配方首次公開!科學指導塑膠袋變「綠」之路
    已經商品化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包括:聚乳酸(PLA)、再生纖維素、澱粉塑料、聚羥基脂肪酸酯類聚合物(PHAs)等。已經商品化的石油基生物可降解塑料包括: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內酯(PCL)、聚乙醇酸(PGA)、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一般指二氧化碳和環氧丙環的聚合物PPC),以及一類共聚酯,例如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AT)、聚己二酸/丁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A)。1. 塑膠袋如何變「綠」?
  • 解決全球變暖最具潛力的技術
    全球變暖的公益海報。我們要拯救地球,拯救自己……  「除非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得到顯著減少,地球的未來只能有賴於具有潛在危險、未經驗證的地球工程學技術。」英國皇家學會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將早已備受爭議的地球工程學技術定義為遏制全球變暖的「下下策」。
  • 科學家又要頭疼了,全球變暖還沒解決,人類又迎來大問題!
    科學家又要頭疼了,全球變暖還沒解決,人類又迎來大問題!地球每天都在不停運轉,有規律可循。不難發現,每年的溫度隨著月份的增加發生變動,所以才有了四季交替。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春天和秋天,太陽不燥熱,夜晚也不冷,最適宜旅遊了。
  • 有效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7個簡單應對方法
    全球變暖將給地球和人類帶來複雜的潛在影響,其中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例如隨著溫度的升高,副極地地區也許將更適合人類居住;在適當的條件下,較高的二氧化碳濃度能夠促進光合作用,導致植物生長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產效應,這是全球變暖的正面影響。
  • 限塑令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紙製品24小時滿負荷生產 上遊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著問題,分別從最熱的替代品——可降解塑料、紙等入手,採訪行業專家、一線企業,描繪出一幅「限塑令」風口下的行業百態圖。  記者調查發現,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
  • 科學家又要頭疼了,全球變暖還沒解決,人類又迎來大問題
    在自己的認知範圍中,對地球開始無止境的索取,一度的破壞,地球正在苟延殘喘,過度的亂砍亂伐,很多動物無家可歸,全球氣候變暖致使冰川融化。塑料垃圾的出現,還害死不少海洋生物,這些都是人類行為造成的後果,人類卻絲毫不為所動,一直在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可殊不知這是對地球最大的打擊。科學家又要頭疼了,全球變暖還沒解決,人類又迎來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