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如何達到光速的?動力是從哪來的?

2021-01-15 鍾銘聊科學

光是如何達到光速的?動力是從哪來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如果要問宇宙中有什麼是絕對的?

那麼在眾多的答案當中,「光速在真空的傳播速度是物質、信息、能量的最快傳播速度」很可能是最佳的答案。那麼問題來了,光速為什麼是物質、信息、能量傳遞的最快速度?光的動力來自於哪裡?為什麼光可以直接達到光速呢?

相對論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從相對論說起。話說在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狹義相對論。在這個理論中,愛因斯坦破天荒地以「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作為基礎構建起了一座全新的物理學大廈。而通過光速不變原理,我們可以推導出物質、信息、能量的極限速度是光速。

愛因斯坦的這個理論剛提出時,並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只有學術圈裡的幾個人感覺愛因斯坦是水平不錯的科學家,但是他們並不認同愛因斯坦的理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普朗克。

這些科學家之所以無法接受愛因斯坦的理論,是因為這個理論實在是太顛覆三觀了。不過,隨著後來各種實驗對相對論的驗證,使得相對論越來越被科學界所接受,愛因斯坦也逐漸開始名聲大噪,直至被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

可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只是告訴我們,光速是信息、物質、能量傳遞的最快速度,但卻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會是這樣,這好像是冥冥之中註定的一樣的,就好像是宇宙中最底層的屬性。那後來科學家們搞明白這個問題了嗎?

量子力學

如今流傳著一句話「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雖然這句話多少有點嘲諷的意味,但是量子力學本質上就是一種解釋自然現象的思維方式。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都知道,科學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古希臘哲學家在思考「萬物的本原」時,就提出了兩條路徑,一條路徑是研究萬物之所以成為萬物的原因和規律,後來這條路徑被稱為形上學;另一條路徑是研究構成萬物的最小單位,從微觀的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條路徑也被稱為自然哲學,後來演化成了如今的科學。由於科學的叫法是在19世紀初才有的,而牛頓生活在17,18世紀,因此,他的著作才會叫做《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而量子力學走的就是後一條路徑,從微觀的角度來解釋萬物運轉的規律。光速這件事就可以用量子力學的角度來解釋,那具體是如何解釋的呢?

這就需要我們對微觀世界有一定的了解。20世紀中期,科學家利用對撞機撬開了微觀世界的大門,獲取到了許多微觀世界的物理學現象。結果他們大吃一驚,因為他們發現了好多的粒子,如何給這些粒子分類就成了當時科學家極其頭疼的問題。

最終,科學家結合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弄出了一套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在這套理論中,構成萬物的是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分為兩類,一類是費米子(費米子又分為夸克和輕子),一類是玻色子。

費米子可以粗暴地理解成為把物質切到最碎時的「顆粒」,無法再繼續切下去了,它們的存在使得物質都具有一定的體積;而玻色子則是把這些「顆粒」連接起來的基本粒子,它們依靠的是傳遞相互作用,起到了膠水的作用。我們舉個例子,就拿人體中所需要的氧氣來說。

首先,3個夸克(一種費米子)通過膠子(一種玻色子)傳遞的強相互作用結合形成了質子和中子。

而質子和中子通過介質(也就是一種玻色子)傳遞的核力結合形成了原子核,而原子核和電子(也是一種費米子)通過虛光子(一種玻色子)傳遞的電磁相互作用結合形成了氧原子,氧原子直接通過化學鍵(本質上也是電磁相互作用)結合形成了氧分子,一堆氧分子聚到一起也就是氧氣了。

可能你要問了,說了這麼多和光速有什麼關係呢?

科學家發現這套理論有一個硬傷,如果那就是粒子的質量從哪來。科學家通過計算發現,傳遞物質99%的質量來自於傳遞強相互作用的能量(通過質能等價理論可以等價於相對應的質量)。那剩餘的1%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假設了宇宙中遍布著一種希格斯玻色子,它可以賦予粒子質量,通過的方法就是給粒子減速。也就是說,起初所有的粒子傳播的速度都應該是光速,但是絕大多數的粒子都被希格斯粒子給減速了,並獲得了質量。只有光子沒有被減速,因此光子還保持著光速。因此,光的傳播速度是光速,它並不需要動力。這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物質、信息、能量傳遞的速度不可能超過光速。當然,科學家只是做出了理論假設,凡事都要講求證據。

後來,LHC大型粒子對撞機找到了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證據,提出理論預言的科學家還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論才成為了科學家的主流理論,被科學家們所認可。

總結

光子之所以可以達到光速是因為粒子在靜止質量為0時傳播速度就是光速,只是大多數的粒子由於被希格斯玻色子減速從而獲得質量,所以大多數粒子並非光速,而光子並沒有被希格斯玻色子減速,因此,可以保持光速。

相關焦點

  • 光是如何達到光速的?誰給它的動力?
    那麼在眾多的答案當中,「光速在真空的傳播速度是物質、信息、能量的最快傳播速度」很可能是最佳的答案。那麼問題來了,光速為什麼是物質、信息、能量傳遞的最快速度?光的動力來自於哪裡?為什麼光可以直接達到光速呢?
  • 光子靠什麼動力,可以迅速達到光速?
    從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效應可以解釋,光子沒有靜止質量,速度為光速,這意味著時間是靜止的沒有流逝,那也就意味著永恆的壽命。光一直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演化,但人類對它的認識歷史卻很短暫,伽利略是第一個開始系統性測量光速的人,但是光速太大,普通的手段根本難以測量。
  • 光子是用什麼「動力」瞬間達到光速的?
    但是,我們知道,宇宙中信息、物質、能量的最快傳播速度是光速,這是光傳播的速度(真空中約為3*10^8m/s)。但是並沒有什麼給光加速,為什麼光的速度就可以這麼快呢?
  • 光速無法超越,為什麼光出現就能達到光速?
    首先在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夠推翻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理論的前提下,人類是永遠都無法達到或者超越光速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呢?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首先我們要知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認為,只要物體有質量,就無法達到光速,因為當一個物體越接近光速,那麼他的質量就越大
  • 光1秒鐘飛300000公裡,它的動力從哪來的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基礎是光,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進而推導出不論是物質、能量還是信息,他們的極限都是光速。    並且基於此提出的很多理論甚至都推翻了牛頓的經典力學理論。    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來看,光速是極限,而其相關推導也是建立在光速之上的,那麼是否說明光速是宇宙萬物的基礎所在。這時就有人提出問題,光速是如何來的呢?    作為速度極限的光速,動力來源於何處?
  • 光速無法超越,為什麼光出現就能達到光速?什麼力量推動光前進?
    宇宙大到超乎我們的相信    想要在動輒以光年為單位的宇宙中穿梭,就必須要掌握至少是亞光速飛行技術,那麼為什麼不說超光速呢?首先在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夠推翻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理論的前提下,人類是永遠都無法達到或者超越光速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呢?
  • 光既然可以30萬公裡每秒,那麼它的動力從哪來?
    因此也就有人有疑問,真空中光速30萬公裡,那麼它的動力是哪裡來的哪?光應該是宇宙中最常見也是最神秘的存在了,最開始大部分人都認為光是瞬時作用的,就是沒有速度的概念,無論傳播到多遠的距離不需要消耗時間。這種印象也很符合我們的認知,因為只要光一出現瞬間就可以填滿小黑屋。
  • 為什麼只有光子能達到光速?其他粒子為什麼無法達到光速?
    還有光是如何一下子達到光速的?它的動力之源到底是什麼?標準模型關於這個問題,與愛因斯坦同一時代的物理學家就在研究,前前後後上百位傑出的物理學家先是創立了量子力學,緊接著結合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推導出了量子場論,進而得到到了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之所以需要這樣一個理論,很大原因是實驗惹的禍。
  • 光沒有的動力,速度如何達到30萬km/s?科學家:光不快是萬物慢了
    光速是宇宙中攜帶信息與能量的極限速度,在真空中光速約30萬km/s。光為何這麼快,動力源於哪裡?這個問題的解答可以揭露宇宙的一切。光量子,簡稱光子,麥克斯韋的方程光速的解為常數,即光速恆定不變。愛因斯坦基於光速不變原理推導出了改變世界的《狹義相對論》,其中質速關係描繪了靜態質量不為零的物質無法達到光速,靜態質量為零的粒子,只要以光速運動。
  • 光速達到了每秒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是什麼?
    那麼,在物理學當中,有一個東西是絕對的,那就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近似等於30萬公裡/秒。那光為什麼會這樣擁有這樣的速度?它的動力到底是什麼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光不需要動力,基本粒子天生就擁有光速,而光沒有靜止質量,它沒有被希格斯場所減速,而其他基本粒子因為擁有靜止質量,因此被希格斯場所減速,所以達不到光速。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 光速達到了每秒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是什麼?
    那麼,在物理學當中,有一個東西是絕對的,那就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近似等於30萬公裡/秒。那光為什麼會這樣擁有這樣的速度?它的動力到底是什麼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光不需要動力,基本粒子天生就擁有光速,而光沒有靜止質量,它沒有被希格斯場所減速,而其他基本粒子因為擁有靜止質量,因此被希格斯場所減速,所以達不到光速。
  • 基本粒子中,為什麼只有光子能達到光速?而其他粒子無法達到光速?
    我們通過光速不變原理進行推導,就可以得到光速是信息、物質和能量傳播的最快速度,它們都無法超越這個光速(3*10^8m/s)。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光速是宇宙中物質、信息、能量的極限速度,而不是其他的速度?還有光是如何一下子達到光速的?它的動力之源到底是什麼?
  • 基本粒子中,為何只有光子能達到光速?而其他粒子無法達到光速?
    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光速是宇宙中物質、信息、能量的極限速度,而不是其他的速度?還有光是如何一下子達到光速的?它的動力之源到底是什麼?    後來的科學家照葫蘆畫瓢開始用粒子"對撞」來獲得微觀世界的物理學現象。這一「撞」,撞出了上百種粒子,那這些粒子該如何安排的明明白白呢?
  • 光的速度達到了每秒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來自何處?
    大家都知道像光子這種沒有靜止質量的東西,它一出生就只能以光速運動,而且還不需要用外力來維持。光和光速光本質上就是電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看作粒子,又可以看作波。狹義上的光是指可見光,僅佔電磁波譜上很小的一段,而廣義上的光包括紅外光、紫外光、可見光、X光等。
  • 既然光達到了光速,是不是意味著光的質量無窮大?
    但很抱歉光子不存在靜態質量,因此無法用簡單的質增效應來計算!即使是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盡其全力也只能將質子流加速到光速的99.999999%,根據其相對論的質增效應計算後也只能達到7079倍,不過光子我們就不需要那麼麻煩了,任意一個手電打開光子就是光速,其一出發就是光速,沒有加速過程!
  • 光每秒速度達到了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是什麼?
    那麼,在物理學當中,有一個東西是絕對的,那就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近似等於30萬公裡/秒。那光為什麼會這樣擁有這樣的速度?它的動力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光不需要動力,基本粒子天生就擁有光速,而光沒有靜止質量,它沒有被希格斯場所減速,而其他基本粒子因為擁有靜止質量
  • 光子怎樣達到光速
    光子無須「動力」催動,它一出生就是光速。速度越快所需能量越大,動質量就會越大,因此凡有質量的物體,運動速度就會受到限制,無法達到光速,一個電子也不例外。 這是因為物質運動受到質速關係的限制,質速關係公式表達為:M=m/√[1-(v/c)^2] 其中M為物質的運動質量,m為物質的靜質量,v為運動速度,c為光速。
  • 達到光速時間靜止,那光速飛行,能長生不老嗎?
    達到光速時間靜止,那光速飛行,能長生不老嗎?提起時間,人們往往會感嘆它可能是世界上最熟悉,同時也是最不可思議的事,畢竟誰也不知道時間從哪來,又到去往哪裡.在狹義相對論中,速度是時間的快進鍵,光速是時間的暫停鍵。
  • 答:光沒有動力,速度如何達到30萬/
    答:光沒有動力,速度如何達到30萬/km/s?科學家:光不快是萬物慢了。2020年9月7日如果按照外國科學家的思路走,走的一定是死胡同,是永遠沒有解的。所以必須另闢蹊徑,另開思路。要想弄清楚光為什麼能有每秒30萬公裡的運動速度,得先知道光是怎麼產生的。根據光電轉換的物理現象,那不是說光粒子等於電子,電子等於光粒子。
  • 光速每秒是多少公裡,它的動力來源於哪裡?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光速每秒是多少公裡,它的動力來源於哪裡?科學家給出了猜想引言:我們現在知道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光速人類經過很多年的測試來判斷出來的,而且光速也是非常快的,根據科學家的計算,我們能夠得出光速大約是每秒30萬公裡的速度,這個速度對於人類來說已經是天文速度了,畢竟我們人類的速度連光速的十分之一都沒有辦法達到,那麼有很多人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光速的動力是來源於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