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生活中的物理小知識,為什麼流動的水不易結冰

2020-08-10 芯星點燈

為什麼流動的水不易結冰?

在1標準大氣壓,水的結冰需要溫度降到冰點也就是0℃,但水能結冰是靠水中存在的凝結核和作為水分子剛開始結冰時的小微粒附著物,這些條件滿足後水就會慢慢在凝結核周圍結晶成冰,並逐漸擴散到整個水存在的區域的。但是如果水流動起來,運動中的水就會阻止其他水分子圍繞凝結核有序的凝結成冰,結冰就變得更加困難了。

水在不同大氣壓下表現不同,16500大氣壓下冰要到 60℃才融化,反過來說低於60℃就會結冰。

值得一提的是物質不只有固態、液態、氣態3種形態,還有:超臨界流體、超固體、超流體、費米子凝聚態、等離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等等。

下雨天用智慧型手機打電話不會引來閃電。

閃電產生的原因到現在還只是在合理的理論中,並沒有形成證明。但毫無疑問閃電是雲與雲之間、雲與地之間或者雲體內各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如果閃電擊中地面那可能是雲和空氣產生了一條直通地面的放電通道。因為手機輻射本身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計,不會對閃電的放電通路造成什麼影響,所以下雨天用智慧型手機打電話不會引來閃電,但是閃電這種自然現象還真的跟運氣有關,你無法知道它什麼時候會降下,所以儘量不要在下雨天在屋外打電話吧。

孕婦防輻射服對防電離輻射不起作用


日常生活中電視,電腦,信號塔信號,微波爐都是非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是指能量比較低,並不能使物質原子或分子產生電離的輻射),非電離輻射的例子還包括紅外線,微波和可見光,由於不從原子剝奪電子,因此非電離輻射對人體無害。

而電離輻射是對人體有害的,但是孕婦防輻射服防不住γ射線(是原子核能級躍遷退激時釋放出的射線,醫療上用來治療腫瘤。)和防不住β射線(β射線是一種帶電荷的、高速運行、從核素放射性衰變中釋放出的粒子,一些β射線能穿透皮膚,引起放射性傷害),也許能防止α粒子(α粒子是一种放射性粒子,穿透能力在眾多電離輻射中是最弱的,人類的皮膚或一張紙已能隔阻α粒子)。但α粒子您的皮膚也能防禦。

但有錢還是可以任性的,畢竟如果相信可以的話,也會起到安定心理的作用,心安對胎兒反而更好,花錢圖心安說的就是這樣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流動的水不易結冰?| No.69
    炎熱的暑假小夥伴們都出去遊山玩水大自然的山水之樂給忙碌的心情放了個假潺潺的流水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為什麼流動的水不易結冰呢?靜水中,在達到冰點時,如果水中存在凝結核,水就會慢慢在凝結核周圍結晶成冰,凝結過程正是從這些凝結核開始擴散到整個水存在的區域的。但是如果水流動起來,造成的擾動就會對水分子在凝結核周圍的有序聚集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從而使得冰凍過程變得困難。比較有意思的是,在水缺少凝結核的時候會形成過冷水(低於冰點卻不冰凍的水)。
  • 企鵝身體表面為什麼不易結冰? 看完又漲知識了!
    企鵝身體表面為什麼不易結冰? 看完又漲知識了!時間:2016-11-27 13:59   來源:科學公園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企鵝身體表面為什麼不易結冰? 看完又漲知識了! 企鵝生活在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然而它們身上卻極少結冰,這究竟是為什麼?
  • 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識
    除此之外,我們在廚房裡,若留心看一下其中的爐灶、器皿以及做飯、炒菜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定會發現很多處要用到物理知識。 1. 熱涼粥或冷飯時,鍋內發出」撲嘟、撲嘟」的聲音,並不斷冒出氣泡來,但一嘗,粥或飯並不熱,這是為什麼? 把涼粥或飯燒熱與燒開水是不一樣的。
  • 為什麼80℃的水會比10℃的水結冰更快呢?
    這個標題看起來有點反常識,為什麼高溫的水會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呢?這似乎不符合我們的認知,水結冰的溫度是0℃,10℃與0℃的距離可比80℃與0℃的距離近多了。這或許就是彎道超車吧。高溫的水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這種效應叫做姆潘巴現象。
  • 為什麼80℃的水會比10℃的水結冰更快呢?
    這個標題看起來有點反常識,為什麼高溫的水會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呢?這似乎不符合我們的認知,水結冰的溫度是0℃,10℃與0℃的距離可比80℃與0℃的距離近多了。這或許就是彎道超車吧。高溫的水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這種效應叫做姆潘巴現象。姆潘巴是發現這個效應的一個中學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發現故事吧。
  • 生活中的物理趣事,你都知道嗎?
    還在擔心孩子們不喜歡物理?還在吐槽物理高大上不貼近生活?生活中有很多與物理有關的冷知識,快來看看吧!1、洗衣服冷稀飯是比較稠的膠狀物體,不容易流動,所以它的傳熱性能要比水差得多。當我們把冷稀飯放在火上時,貼火的部分受到高熱,冷稀飯中的水很快就沸騰起來,可是上層的冷稀飯不能很快地吸收和傳導下層稀飯的熱,逼得下層稀飯的蒸汽不得不亂竄。5、火焰
  • 【趣味物理】10個生活中非常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原標題:【趣味物理】10個生活中非常有趣的物理小實驗。在盤子中注入約1釐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4. 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裡水位的變化 講解 1. 四、會吃雞蛋的瓶子 思考 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
  • 【物理揭秘】熱脹冷縮,但為什麼水結冰體積會膨脹?
    都知道「熱脹冷縮」,的確,大部分當物體受冷凍結時(從液體變成固體),它們都會收縮或者變小。這是因為,通常情況下,如果你讓物體變熱,它所含的分子會更頻繁地振動。當振動得更多,分子間就需要更多的空間,所以它就會膨脹。是的,水加熱變成水蒸氣就是這個原理。
  • 生活中,孩子最感興趣的50個物理小常識
    相同火力,壓力鍋可以將水加熱到一百攝氏度以上普通鍋卻不能,即,水的沸點隨壓強增大而增大(通常我們所說的水的沸點是指一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3. 用蠟燭不能加熱水,用煤氣卻可以,即加熱功率大於散熱功率時方可加熱。4. 冬季煮湯窗戶會出現白色的霧氣,即熱空氣遇冷玻璃液化為小水滴。5.
  • 一瓶水,教你做出災難電影中的結冰特效
    在家紋絲不動的你已缺乏鍛鍊,一起來跟飛碟君做個科學小實驗。 3、關上冰箱 這裡注意:水要儘量純淨, 瓶子內部要儘量乾淨。
  • 科學小實驗|滴水成冰,常溫下能讓水瞬間結冰的神奇「魔法」
    說到結冰,我想到一個神奇的小實驗,不用等到冬天也能滴水成冰! 真的嗎?現在的天氣,可以滴水成冰?太神奇了,我們試試看吧! 想知道為什麼動作要又慢又穩嗎?看看這裡,震動一下,水就神奇的瞬間變成了冰。
  • 見過零下幾十度的液態水嗎?這種水只要稍微動一下就會瞬間結冰!
    然而在有些時候,水會表現出比較詭異一面:它的溫度明明已經遠遠低於零攝氏度,但是它就是不結冰,依然保持液體的狀態,但只需要稍加震動,或者其他的一些幹擾,比如說加入冰晶以及其他雜質,它就會迅速的凍結成冰。如下圖所示。像這種溫度遠低於零攝氏度卻不結冰的水,我們稱之為「過冷水」,有些「過冷水」的溫度甚至可以達到零下幾十攝氏度。那為什麼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呢?
  • 【物理科普】熱脹冷縮,但為什麼水結冰體積會膨脹?
    都知道「熱脹冷縮」,的確,大部分當物體受冷凍結時(從液體變成固體),它們都會收縮或者變小。這是因為,通常情況下,如果你讓物體變熱,它所含的分子會更頻繁地振動。常理是這樣,為什麼水卻是個特例呢?水加熱變成水蒸氣,體積會變大,而水降溫成冰塊,體積也會變大。都知道,水凍結後,水分子間的振動肯定會減少,但冰的體積卻仍然會膨脹。
  • 水在零度會結冰,為什麼我們血液不會,而且能在零下22度遊泳?
    大家都知道水在零下會結冰,前不久有個網友私信問到我,為什麼水在零下幾度會結冰,而我們遊泳時候,零下20多度,那我們血液為什麼不會結冰。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這個話題,為什麼零下20度遊泳,水會結冰,血液不會?
  •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3.3水結冰了》微課導引+教學視頻+活動手冊+教案+課本
    >科學3-6年級下冊名師課堂第二單元★3.1溫度和溫度計★3.2測量水的溫度3、水結冰了【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當環境溫度低於0℃,水的溫度下降到0℃時,水開始結冰,從液體狀態變成了固體狀態2、水在結冰過程中,要向周圍放出熱量。過程與方法:1、觀察、記錄冰的特徵,並比較冰和水的相同與不同。2、觀察水結冰過程中的溫度及其他變化。情感、態度、價值觀:1、樂於在實驗觀察活動中保持認真、細緻的態度。2、初次感受、體現物質狀態的變化。
  • 科學家發現反物理現象, 水加熱到105℃反而會結冰
    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地球上71%面積是海水,人體中水分也佔到了60%-70%,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熔點是0℃,沸點是100℃,超過100℃水就會氣化,關於水的特性我們早已熟知。但是科學家發現了水的一個反物理特性,水在105攝氏度的高溫下竟然會結冰,這個結果也讓很多學者跌破了眼鏡。
  • 與水相關的6個你可能不知道的小知識
    地球上的生命是離不開水的,人體甚至包含了70%的水分,從某種角度來看,水就代表了生命。因為每一天的接觸,我們似乎對於水的了解已經足夠多了,因為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獲知許多與水有關的事實。然而,很多傳聞可能不是正確的。這一次,小編就要為你帶來,與水相關的6個你可能不知道的小知識。
  • 有趣的科學知識,讓光像水一樣流動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前多少年都難以有什麼改變的生活,現在幾天不見就感覺有些不一樣,身邊的朋友一段時間不見,再見的時候就會感覺變化很大,生活在不知不覺中被改變著,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們感觸最深的、應用最廣的我想應該就是網絡了,可是大家知道,網絡是依靠什麼科技而能迅速的走進千家萬戶的嗎?
  • 十萬個為什麼,大自然小知識
    為什麼會下雨?因為河水、海洋、湖泊的水,受到陽光照射之後,水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空中,因為天空很冷,水蒸氣遇到冷空氣變成小水滴、小冰晶最後變成雲。組成雲的小水滴受到上下氣流的頂託。雲裡的小水滴、小冰晶在運動中相互碰撞合併,有些水蒸氣直接凝華附著在冰晶表面,小冰晶就會長大,當上升氣流無法託住它的時候,在重力作用下它會下落,形成各種形態的降水(雨、雪、冰雹等)。下降過程中,低空溫度升高,冰晶融化,就成為降雨。有些小冰晶變成了比較大的冰晶時,會直接下落形成冰雹。
  • 為什麼南極大陸的湖泊不會結冰,湖水又是怎麼來的?看完長知識了
    導語:為什麼南極大陸的湖泊不會結冰,湖水又是怎麼來的?看完長知識了南極是地球上距離太陽直射點最遠的地方,在這裡常年都得不到太陽光的照射,全年處在夜晚的時間要多一些,沒有太陽光的照射,所以在這裡常年都是冰雪凍結的,不過在這些地方還是有很多生物在此生存,而且這些動物要生存的話也是需要水的,大家知道在南極大陸上有河流或者是湖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