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陶哲軒有多牛?都來看看網友怎麼說

2021-01-08 子路愛學習

數學家陶哲軒有多牛?都來看看網友怎麼說。

網友一:

首先得說,當今這個世界,有資格評價陶哲軒的人寥寥無幾。我們也只能以一種仰望的態度去看待他和他的工作。

陶哲軒(Terence Chi-Shen Tao)出生於1975年。在濃厚興趣的驅使下,7歲的陶哲軒開始自學微積分。開明的校長又在他父母的同意下,主動說服了附近一所中學的校長,讓他每天去該校聽中學數學課。之後,陶哲軒分別在10歲、11歲、12歲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分別獲得銅牌、銀牌、金牌。他還未滿13歲時已贏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至今還無人打破這一記錄。之後,16歲的陶哲軒又獲數學學士學位,僅僅一年之後再獲數學碩士學位。17歲時,他來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師從沃爾夫獎獲得者斯坦因(Elias Stein),21歲便獲得博士學位。24歲時陶哲軒被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聘為正教授,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在2006年,陶哲軒獲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從這些我們就可以看到,陶哲軒的數學天賦絕非一般高,而是天才中的天才,這也就是他為什麼被稱作「數學界的莫扎特」的原因。

網友二:

陶哲軒,男,1975年7月17日出生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華裔數學家,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數學系。他的研究領域有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解析數論等,被稱為數學界的莫扎特,可以說是一名才華橫溢的數學家。陶哲軒是獲得菲爾茲獎的第一位澳大利亞人,也是繼1982年丘成桐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 。

網友三:

陶哲軒取得的成就無疑是巨大的。首先天分很重要,更要有興趣,良好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陶哲軒兩歲時,父母就發現了他在數學方面的天賦。七歲開始自學微積分, 八歲他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內容是用BASIA語言計算完全數。父母也為他提供了相當優質的教育。

一些頂尖的專家教授對他的評價非常之高。

網友四:

他的工作還體現在對數學的教育和普及上。

《陶哲軒實分析》強調嚴格性和基礎性, 本書從分析學的源頭數系的結構及集合論開始, 然後引向分析的基礎(極限、級數、連續、微分、Riemann積分等), 再進入冪級數、多元微分學以及Fourier分析, 最後到達Lebesgue積分, 幾乎完全是以具體的實直線和歐幾裡得空間為背景的。適合數學專業的大學生及研究生閱讀。

《陶哲軒教你學數學》也是他寫的,這本書體現了數學的趣味。正如解題成長----快樂這三個主題詞所講。這本書適合中學生作為進階的讀物來閱讀。

網友五:

陶哲軒在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解析數論等重要數學研究領域內作出了很多重要貢獻,這也正是他獲得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的原因。其中他與Fields獎獲得者Gowers的學生B. Green證明了著名的Erdos-Turan猜想: 「素數序列包含任意長的等差子序列」。這應當算是陶哲軒目前為止最出色的工作。在張益唐給出一種弱化孿生素數的證明後,陶哲軒迅速便改進了這個證明。

網友六:

陶哲軒是一個非常樂意與他人合作的數學家,截至他獲得菲爾茲獎的時候,他已經和30多個不同領域的數學家合作並研究出成果。與他合作過的數學家都感到陶哲軒是一個平易近人的數學家,而不是恃才傲物。這一點到非常像以前英國的哈代與李特伍德,他們的合作正是數學界千百年來的典範。

同時,陶哲軒也是多產的作家,他從十幾歲就開始著書,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成果,也匯集成一本本教材,像《陶哲軒實分析》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他還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大家交流學習。

大家對此有何想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宇宙中最耀眼的腦袋」——天才數學家陶哲軒--中國數字科技館
    比如,他有愛咬原子筆筆頭的壞習慣,有時會發脾氣,常常丟三落四。他的一位老師說:「小哲軒過去常常剛學了閱讀和拼寫課程之後,就跑過來上數學課。他在一個個教室之間跑來跑去的,經常在每處都落下點什麼。一天他跑過來,兩手空空,這回可是丟了不少東西。這孩子幾乎要哭出來了:『我什麼東西都找不著!』」在父母的幫助下,他克服了很多「壞毛病」,老師的諄諄教導也讓他受益匪淺。
  •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之父:這個天才沒被拔苗助長
    那一天,400多人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個會堂擠得水洩不通,有35人在隔壁一間教室通過視頻聆聽講座,還有80人因為實在沒有地方安置,被打發走了。     那天的演講人就是該校數學教授陶哲軒。他溫文爾雅,說話帶點澳大利亞口音。他說,儘管素數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現在仍然有許多的事情要做。這仍然是個激動人心的領域。」
  •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之父:這個天才沒被"拔苗助長"
    那一天,400多人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個會堂擠得水洩不通,有35人在隔壁一間教室通過視頻聆聽講座,還有80人因為實在沒有地方安置,被打發走了。     那天的演講人就是該校數學教授陶哲軒。他溫文爾雅,說話帶點澳大利亞口音。他說,儘管素數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現在仍然有許多的事情要做。這仍然是個激動人心的領域。」
  •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獲菲爾茨獎
    新華網馬德裡8月22日電(記者方長平)四年一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22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開幕,有著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茨獎評選結果水落石出,內萬林納獎、高斯獎等數學獎項也名花有主。    菲爾茨獎是著名的世界性數學獎,專門用於獎勵40歲以下年輕數學家的傑出成就,每4年頒發一次,每次獲獎者不超過4人。
  • 曾是數學神童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獲"數學界諾貝爾獎"
    新華社/法新    1975年出生於澳大利亞的華裔數學家陶哲軒曾是一位數學神童,他21歲於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4歲成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鑑於在調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他同時榮膺本屆菲爾茨獎得主。
  • 華人數學家再取得素數研究突破 陶哲軒等人證明愛多士關於素數間隔...
    就在去年,華人數學家張益唐在孿生素數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據新浪科技24日報導,包括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天才華裔數學家陶哲軒在內的研究小組目前正取得素數間隔問題的研究突破,這將最終影響加密算法的研究,對信息安全領域有巨大貢獻。
  • 這項偉大的成就裡有中國數學家的貢獻
    「陶哲軒是作出最偉大成就的最好數學家之一,這個全世界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這項工作與中國有關,因為他的論文裡引用了中國人在40年前的工作——陳氏定理,也就是陳景潤'1+2』的論文。這表明中國與世界上最重要、最尖端的成就有關係。」
  • 面對數學史上最簡單的未解之謎,陶哲軒給出了幾十年來最重要的證明
    如果是奇數,將其乘以3再加1,然後重複這個過程,最後結果都是1。 這個問題就是著名的「克拉茨猜想」。它幾乎可以說是數學史上未解問題中表達形式最簡單的一個,也因此成為數學這棵參天大樹上最誘人的那顆果實。 不少資深數學家警告稱,這個問題簡直有毒,堪稱魅惑十足的「海妖之歌」:你走進來就再也出不去,再也無力做出其他任何有意義的成果。
  • 數學史上最簡單的未解之謎,陶哲軒給出了幾十年來最重要的證明
    不少資深數學家警告稱,這個問題簡直有毒,堪稱魅惑十足的「海妖之歌」:你走進來就再也出不去,再也無力做出其他任何有意義的成果。密西根大學數學家、克拉茨猜想問題專家Jeffrey Lagarias表示:「這是一個危險的問題,很多人為其如痴如醉,但目前看真的不可能解決。」但不信邪的人總是有的。
  • 陶哲軒:被數學照亮的精靈
    記者與陶哲軒的邂逅,也正是在這一天。上午10點,清華大學主樓報告廳舉行的第二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頒獎典禮即將開始,蜂擁在陶哲軒周圍的學生「粉絲」們依然不願散去。紛紛跑來合影的人,把坐在陶哲軒身旁的丘成桐教授都擠到了主席臺與座席之間的過道中無法落座。而陶哲軒則面帶微笑,謙遜地配合著每一位前來索要籤名和要求合影的人。當記者的鏡頭對準他時,他甚至轉過頭來扮了個鬼臉。
  • 與陶哲軒「共舞」的一個周末 | 數學家發現紀實
    原創: 丁玖 返樸編者按雖然近來陶哲軒和三位物理學家發現了一個新公式的事情終究是一場烏龍,但這場小波瀾仍舊激發了數學家的探索。與對這一公式慣有的解讀和詮釋不同,文本記載的數學家發現的經歷是我們很少能讀到的。
  • 那些頂級數學家到底有多「恐怖」?網友:都是大神
    常量數學到變量數學再到現代數學,不乏歷代頂級數學家們驚豔的歷史性創造,天賦異稟加上對數學近乎狂熱的追求是常人無法想像的,甚至可以用「恐怖」來形容。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頂級數學家到底有多「恐怖」?1.「數學王子」高斯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就是在課堂上輕鬆的用數列求和的方法解決的了老師提出的從一到一百自然數求和的問題。
  • 陶哲軒:一個華裔數學天才的傳奇
    但在許多數學家看來,陶哲軒的獲獎並無懸念。「我並不驚訝,」洛杉磯加州大學物質科學學院院長、數學教授陳繁昌(TonyChan)說,「像他這樣的人數十年才出一個。他解決了幾個數學領域中困擾別人多時的重要問題。」
  • 科學網—陶哲軒:不只是「最強大腦」
    若要用「帥、年輕、絕頂聰明、華裔、菲爾茨獎」這幾個關鍵詞來解一道謎語,猜出一位國際頂尖數學家,想必不少人能夠脫口而出他的名字
  • 這學習法開掛了吧,最牛華裔數學家的求學之路|百家故事
    這學習法開掛了吧,最牛華裔數學家的求學之路。說到高智商,大家第一反應基本都是:史蒂芬-霍金: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IQ160。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著名物理學家,IQ200。下面我們要說說,目前全球智商最高(IQ230)的華裔鬼才數學家,陶哲軒開了掛的求學經歷。3歲時,大神陶德軒已經能和6歲的孩子比拼讀寫和算術能力了。三歲半他就進入了小學,但是和其他比他大的孩子玩不到一塊,他退學回到了幼兒園。
  • 陶哲軒,當今數學界唯一的莫扎特
    託爾斯泰說過一句經典名言: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如果放在陶哲軒這裡,那就應該被改成:數學家的人生都是相似的,而不同段位的數學家各有各的不同。父親陶象國和母親梁慧蘭均畢業於香港大學,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這樣的家庭應該算得上是高級知識家庭了。
  • 第4232回:華裔數學家陶哲軒,組合數學陸家埋沒
    這個饒有趣味的遊戲在一些數學家的介紹、研究和推廣下很快在許多國家流傳開來。科克曼本人給出了一個解,後來發現,科克曼給出的解並不是他所提出問題的唯一答案。但由於當時信息不靈,他們並不知道英國的數學家對此問題已先行一步。早在1844年,就有數學家已提出了B(3,1,v)的情形,而科克曼已於1847年證明了賴斯在12年後才得到的那個結論。由於這一原因及斯坦納當時的聲望,B(3,1,v)一直被稱為斯坦納三元系,並將一般的B(k,1,v)稱為斯坦納系。。。
  • 當代華人數學界未被翻越的三座高峰,除了丘成桐和陶哲軒,還有他
    之前有朋友問了這樣一個問題,華人裡面有哪些世界級的數學家? 世界級的數學家華人裡面還是有很多的,比如今天不二給大家介紹的這三位。 丘成桐的老師是華人著名的數學家陳省身先生,陳省身先生不止是一位著名的數學家,還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數學教育家,可以說,當代中國大部分數學家,都受到過陳省身先生的影響。
  • 為什麼殺牛的時候牛會流眼淚,是因為牛有靈性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想必大家對牛並不陌生吧?在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在以前,科技並不是那麼發達的時候,每個村裡都會有幾頭牛的,在需要耕耘的時候,它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大家知道嗎?殺牛的時候,牛會流眼淚的,那個場面看起來非常的感人。那麼牛為什麼流眼淚呢?讓我們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 華裔天才數學家陶哲軒:31歲獲菲爾茲獎,熱愛和堅持比聰明更重要
    菲爾茨獎獲得者、華裔數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二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總決賽的面試主考官……如果說出這一連串的名號與榮譽,你的腦海裡會浮現誰的身影?沒錯,一定是陶哲軒,這位年少成名、橫空出世的數學天才。年少有為,陶哲軒體內流淌著的數學天賦。陶哲軒出生在澳大利亞的一個華裔家庭,父母是香港大學的畢業生,因而他所誕生的家庭也具有十分良好的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