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科學家為何就費米悖論爭論多年?費米悖論中隱含著何種深意?人類為何遲遲找不到理論中存在的外星生命?
在走出地球之前,許多人自信地認為地球是宇宙中最亮的星,地球不僅擁有舒適宜人的環境與豐富的資源,地球還孕育了眾多活潑可愛的生物。如此獨特的星球,人類只找到一個。
而在走出地球之後,人類的視野與眼界一下開闊了不少,不再固執地將地球當作仙境般的存在,慢慢地認為地球其實只是一個普通而又渺小的星球,與宇宙中或是銀河系中其他耀眼星體相比,它不值得一提。即便地球本身便具有巨大優勢,例如環境優美、物資充沛等,可從理論上來說,宇宙中比地球環境優越、資源豐富的星球多得數不清,地球並不特殊。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地球唯一的特殊之處在於地球孕育了生命。
在探索浩瀚宇宙的過程中,有科學家意在找尋神秘的外星生命,有科學家在物色下一個適合地球生命生存與發展的星球,還有科學家在琢磨宇宙文明。在宇宙文明這一方面,有科學家大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宇宙文明可被劃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行星文明、恆星文明以及星系文明。行星文明也被稱為一級文明或初級文明,恆星文明為二級文明或中級文明,而星系文明則是強大的終極文明。
說到這,許多愛好天文的朋友或已猜測,將宇宙文明分為三類的科學家來自蘇聯,名為尼古拉·卡爾達舍夫,他的觀點也被稱作「卡爾達舍夫等級」。在卡爾達舍夫的研究基礎上,科學家對此進行了完善與總結,後將宇宙文明細緻分為七個層次,其中涵蓋星系文明、維度文明、神級文明等。
而不管是以三級分類標準來看還是以七級分類標準來看,人類的文明層次都是處於0.7級。換句話來說,人類文明未達行星文明水平,也就是還沒有達到一級文明水平。既然人類文明只發展到0.7級,還處在較低層次,人類是如何預測或猜想更高級文明的呢?
這要從神秘的「費米悖論」說起,「費米悖論」與「光速恆定理論」及「平行世界論」被科學家看作宇宙三大神奇理論,它們不乏科學性與趣味性,同時也不缺詭異性,科學家至今未能參透這三個理論。
暫不討論其他兩個理論,我們先看著名的「費米悖論」。費米悖論出自科學家費米的一句無心之言,在與旁人討論到與外星人有關的話題時,費米脫口而出,「他們在哪裡」,費米定沒想到自己一句普通詢問竟讓人們爭論多年。
對於「費米悖論」,許多人的解讀是,若外星生命早人類10億年誕生,它們應已登陸地球。但現實情況是,從未有外星生命光臨地球。那麼,猜想估計為何與現實情況形成了有趣悖論呢?
對此,科學家給出三點猜測,第一,宇宙範圍太大,距離阻隔了人類與外星生命的交流,外星生命不願跋山涉水與人類相見,而人類暫未有能力拜訪外星人;第二,外星生命或不存在,人類是地球內唯一的智慧生命;第三,宇宙或是高級生命的傀儡,為維護宇宙秩序,高級生命設下了一些規矩,其中一條便是不同星球的生命不可相見與交流。而不論是人類還是外星生命,都是受操控的木偶,我們只能聽話不能違抗。看到這,你的想法是什麼?歡迎留言與分享你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