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大學建設中「開放式」教學內涵探析

2020-11-29 光明網

當前國內許多著名高校在制定發展規劃時,都不約而同地以「綜合性、開放式、研究型」作為學校的發展定位,並逐漸成為高水平大學建設內容中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其中,對「綜合性」、「研究型」內涵的認識已經形成了較統一的觀點,甚至有了公認的判斷標準,而「開放式」的內涵則不甚明確。因此,在高水平大學建設過程中,有

必要從教學理念的視角來探析「開放式」的內涵。

一.面向社會的開放

大學對社會的開放,主要是大學教育職能在量和質上的開放。量的開放即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依靠國家意志和統一政策,這一開放通過大學擴招、學歷多層次化等得到了很好的實現;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量變必然要求教學工作的質變,即由單純關注科學知識內在邏輯轉為在專業和課程設置上對社會需求表現出高度敏感,教學職能與服務職能的關係更加直接和密切,大學教學更多地注重服務於社會需求,服務於學生需求,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方面使學生對全面發展知識的要求和社會對加快知識創新的要求得到滿足。這便是高等教育大眾化帶來的大學外在環境和內在教學行為的變化,直接影響並促成了大學教學理念的深刻變化。

需要強調的是,面向經濟社會的開放並不等於完全以經濟社會或市場為導向,而放棄大學自身的學術道德立場。大學的教學功能不僅不能一味地追隨社會變化、迎合市場需要,相反要實現對經濟社會的引導和塑造,不僅在知識、技術上引導,更在倫理道德、價值觀和時代精神上進行引導、塑造,這才是大學教學工作面向社會開放的核心價值所在。面向社會的開放式大學教學必然要將教學職能向服務社會的職能延伸,實現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與引導、塑造社會健康發展的完美結合――一種主動服務的開放。

二.面向世界的開放

大學教學面向世界的開放並不完全等於教育國際化,但國際化肯定是開放式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國際化辦學模式是個寬泛的概念,包括培養目標的國際化,教學課程的國際化,人員交流與合作的國際化以及師生互換、聯合辦學等形式的國際性交流與合作,體現在辦學理念、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管理等多個方面,其中在教學領域的國際化,是大學教學面向世界開放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高校與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在人員、科研、會議上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已十分頻繁,相比之下教學層面的開放程度仍然不夠。而加強大學教學工作面向世界的開放,要從增設國際教育課程和學生互換等方面入手,豐富和融合雙邊文化,加強互相交流,擴大學校國際影響,豐富大學的教育內涵。

國際化是大學教學面向世界開放的一個重要特徵,但並不是其全部內涵,「開放式」教學在面向世界的同時,還有一個立足本國的內在前提。國際化與本土化是現代高等教育的兩個維度,大學教學國際化是我國高水平大學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增強國際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我們只有在對本國傳統和外來模式進行雙重「揚棄」的過程中,才能創建富有時代氣息、國際意識並有中國特色的大學教育體系。因此,面向世界的開放式大學教學內涵,是指在理念、方法、模式上形成國際化,同時堅持立足和服務於中國國情的本土化――一種以我為用的開放。

三.面向教學過程的開放

本世紀初我國高校的大規模合併實現了很多高校由單一學科結構向多學科結構的跨越,奠定了向高水平綜合性大學邁進的基礎。合併後的高校都面臨著一個深度融合的任務,不僅體現在學科專業、管理模式上,同樣也體現在教學模式及其評價體系上。單一的教學及其評價模式勢必要被打破,轉而提倡和鼓勵在教學方法上的創新,容納不同教學方法的共存和爭鳴,以開放的心態、開放的環境,形成教學模式的「生態多樣性」。

教學模式開放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從封閉的教學過程向開放的教學過程轉化。第一,是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由重教轉向重學。把學生看作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使他們不僅成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更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究者和創造者。第二,以往先在學校學習,快結業時再去實習的封閉式的教學程序已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辦高水平大學要求學校、企業、社會聯成一體,學生隨時有動手的機會,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培養領導能力、交流能力、首創精神和合作態度。第三,開放的教學過程應使學生有機會了解社會,向社會學習。因此,面向教學過程的開放式大學教學謀求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實施教學和實踐――一種實現自由學習的開放。

四.面向未來的開放

大學教學必須有敏銳的對未來的認識能力、把握能力和創造能力,必須領先於社會其他領域實現對未來的自我革命,才能在知識爆炸和全球化的急劇變化中拓展出開放性的發展道路。終身教育觀念已成為21世紀教育的一個核心觀念,也是最具革命性的觀念,大學教育將不再被視為終結性教育,而是成為終身教育的一環。因此高水平大學必須強化繼續教育和推廣教育的職能,特別是注重研究從終身教育觀念出發應該培養學生具備什麼樣的態度和能力,在教學工作中採用啟發式教學、實踐式教學、自主式教學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我評價能力,選擇信息、判斷信息、綜合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而核心就是培養終身學習能力。

現代科技給教學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網絡信息技術不僅使傳統的黑板、粉筆教學「進化」為多媒體教學,更使課堂空間無限擴大,教學資源無限擴大,受眾範圍無限擴大,實現了全球資源的真正共享和個人教育的充分自由。現代知識的交叉重組使大學教學不應再單純追求某一學科知識的全面性和完備性,而應更加強調學科的綜合性和整體性。這種趨勢要求大學教學組織形式改變傳統的以學科、專業和系來劃分的相互割裂的縱向教學結構,創造跨越科學和人文鴻溝,超越單一學科背景的開放式的教學結構,滿足學生跨越專業和系科獲得更具綜合性的知識。我們認為,面向未來的開放式大學教學,將具有不斷推動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和教育水平飛躍的革命性力量――一種發展永無止境的開放。(作者單位:湖南大學

相關焦點

  • 臨沂大學獲批4個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
    (群)名單中,臨沂大學4個專業(群)獲得立項。   臨大獲批的4個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中,地理科學獲批重點專業立項,小學教育、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物流管理3個專業(群)獲批培育專業立項,4個專業群涵蓋了25個本科專業。   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建設專業(群)立項建設是我省「十三五」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與教學質量提升工程的重要內容,旨在促進高校轉型發展、特色發展,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 「西遷教授談教學」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上線
    西安日報訊(記者姜泓)昨日,西安交通大學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愛課程中心舉辦了「西遷教授談教學」MOOC(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上線暨「高校教學傳承」項目啟動儀式。由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牽頭,在愛課程中心中國大學MOOC平臺的支持下,開展了「西遷教授談教學」系列視頻專訪,以期挖掘西遷老教授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等寶貴資源,通過在線平臺與全社會共享。
  • 黃山學院:聚力青春建設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
    黃山學院:聚力青春建設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 2020-12-04 11:33:02   來源:安青網
  • 山東理工大學新年獻詞:全面開啟高水平大學建設新徵程
    元旦期間,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悅讀大學」欄目推出新年獻詞系列,聚焦省內大學的新年展望與奮發姿態。學校:山東理工大學2021年新年獻詞:全面開啟高水平大學建設新徵程2020年12月31日,山東理工大學發布新年獻詞。新年獻詞指出,紅日初升,其道大光。伴隨著新年嘹亮的鐘聲,2021年載著夢想和希望奔騰而來。年華似水,歲月如歌。
  • 教育部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
    辦好我國高校,辦出世界一流大學,人才培養是本,本科教育是根。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必須堅持「以本為本」,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培養大批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高素質專門人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2.準確把握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形勢要求。
  • 暑期教學發展工作坊舉辦 解讀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辦「2014人大暑期教學發展工作坊」,來自全國高校的60餘名教師對大型開放式在線課程(MOOC)展開交流探討。大型開放式在線課程(MOOC)主要通過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提供免費的教育資源與完整的學習體驗。近年來,基於MOOC模式的在線教育在世界範圍內引起關注,被認為有助於大學面向社會大眾推廣優質教育資源以及推動教學模式的創新。
  • 西安翻譯學院開放式教學平臺實現第二課堂網絡化教學
    近日,由西安翻譯學院網絡繼續教育學院在原有網絡教學平臺基礎上搭建的英語「學習園地」專欄面向全院師生開放,邁出了開放式教學的重要一步。  據悉,為進一步加強校園信息化建設,構建開放式教學模式,滿足廣大師生課餘進行英語第二課堂學習的需求,該院從2012年4時間開始,不斷研究探索,著力搭建一個能實現網絡化教學的綜合性學習專欄平臺。
  • 寧波將再添一所「高大上」大學 國科大寧波材料工程學院開工
    寧波將再添一所「高大上」大學 國科大寧波材料工程學院開工 2019年01月24日 08:29:47來源:寧波晚報  昨天,依託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建設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材料工程學院(簡稱「國科大寧波材料學院」)正式開建。
  • 開放式辦學激活「一池春水」
    新校區建設以前,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雖然擁有50多年辦學歷史,但是,學院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在於校區太小,辦學規模難以擴大,內涵建設缺少更大的平臺。當時我們的校園佔地面積僅217畝,是全國水利類高職高專院校校園面積最小的,也是廣西37所高職高專院校中校園面積最小的學院之一。基於這種情況,我們審時度勢,及時啟動了新校區建設項目。
  • 資源庫:高水平專業群的建設基礎、要求和表徵
    資源庫既是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基礎,也是建設要求,更是建成的表徵,必將引領職業教育的共建共享、信息化建設和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為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貢獻力量。建設高水平專業群的目的之一就是支持一批率先發展,起引領示範作用。同時,高水平專業群的優質資源要輻射到全國同類專業,起到資源共享的作用,建設專業群資源庫是「雙高計劃」專業群的使命所在。從專業群建設的內部環境來看,組群邏輯就是要實現群內資源優勢互補,目前專業群內資源不平衡現象明顯,覆蓋面小,現有127 個資源庫覆蓋200 餘個專業,在全國770 個高職專業中佔比25.97%。
  • 陝西科技大學榮獲8項省級教學成果獎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杜楊)近日,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表彰2019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的通報》(陝政辦函〔2020〕137號),陝西科技大學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獎8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獲獎數量和獲獎質量均創學校歷史最好成績。
  • "合作課堂"模式盛行廣西 學校走向"開放式教學"-廣西新聞網
    「合作課堂」模式在廣西盛行越來越多的學校從「填鴨式」教學走向「開放式教學」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蔣曉梅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引領下,「填鴨式」教學逐步被「開放式教學」取代,廣西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將「合作課堂」模式運用到課堂教學    1、30多所學校嘗試「合作課堂」    19日上午,一場合作課堂的「盛宴」正在五一中路學校悄然進行著。
  • 淺談初中語文開放式閱讀教學
    因此,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可能限制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教學方法,儘可能多的給予學生閱讀空間與條件,使學生閱讀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進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的使用開放式閱讀教學方法。
  • 省教育廳高水平運動隊評估組來南華大學檢查指導工作
    12月21日湖南省教育廳高水平運動隊評估專家組一行6人,蒞臨南華大學體育學院,對我校高水平排球隊建設工作進行檢查評估。我校副校長龔學餘教授、學校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體育學院院長譚志剛教授、副書記廖衛紅以及各教研室正副主任、高水平運動隊的女子排球隊教練組出席了評估工作會議。
  • 吉林外國語大學加強新文科內涵建設 啟動《走進地球村》實踐教學活動
    10月14日,吉林外國語大學《走進地球村》實踐教學活動啟動儀式在學校國際語言文化實踐教學中心——地球村中國村舉行。《走進地球村》實踐教學活動啟動儀式為實現學校應用型、複合型、外向型人才培養目標,打造品牌化、特色化的專業實踐活動,突出「專業+外語」的國際化教學模式。
  • 南方醫科大學怎麼樣?低調、奢華、有內涵!
    它坐落在素有「花城」之稱的廣州,學校學科實力、師資力量、就業率遠超同級別高校,用一句網絡流行語來形容就是「低調、奢華、有內涵」,這就是廣東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高校——南方醫科大學。上世紀50年代,抗美援朝序幕拉起。為適應形勢,從軍隊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總體要求和部隊的實際需要出發,南方醫科大學應運而生,時名東北軍區軍醫學校,這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
  • 教育部:雙一流建設將重點支持這類大學
    其中明確提出,著力加強醫學學科建設,在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中,加大醫學及相關學科建設布局和支持力度,並將推進「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到2021年建設600個左右醫學本科一流專業建設點。  (七)加快高水平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提高公共衛生教育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定位,依託高水平大學布局建設一批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加強培養體系建設,強化預防醫學本科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加強醫學院校與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醫院的醫教研合作,3年內建設30個左右公共衛生實訓示範基地。
  • 安徽理工大學:加強學科建設 全面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
    【摘要】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精神,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新階段,安徽理工大學2011年...
  • 致力高水平省部共建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南華大學
    致力高水平省部共建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南華大學
  • 2017雲南省大學教學質量排行榜 雲南大學第一
    原標題:校友會2017雲南省大學教學質量排行榜,雲南大學第一   雲南省哪所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學質量、畢業生質量最高?哪些大學人才培養水平、教師水平最高?哪些大學是2017年全國高考優秀考生報考雲南省高校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