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醫院的麻醉科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A大夫和B大夫分別對10個病人進行了某評分,結果如下。
病人編號
A大夫評分
B大夫評分
1
8
8.2
2
8.3
8.0
3
8.9
9.0
4
9.1
8.9
5
7.9
8.0
6
9.0
8.7
7
8.8
8.6
8
8.9
9.1
9
8.5
8.5
10
8.7
8.8
看到這種場景,某位有想法的大夫,很好奇A大夫和B大夫對這10個病人評分的一致性,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通過什麼來實現呢?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之前好像提過什麼什麼可用於評價不同評定者對同一定量測量結果的一致性或可靠性,對了,就是組內相關係數ICC。
具體怎麼操作呢,數據錄入如下,執行Analyze—Scale—Reliability Analysis,將TestA和TestB選入Item框,點擊Statistics,出現對話框,點選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和ANONA Table的F test,一切就大功告成。
最重要的時刻到了,結果怎麼看?首先是ANOVA的結果,F=0.224,P=0.647>0.05,這時候再看ICC的結果,ICC=0.881,說明A大夫和B大夫系統誤差很小,一致性很好。當然,如果您的結果中P<0.05,而ICC卻高的嚇人,這就需要詳細討論了,最大的可能是評定者之間存在系統誤差,比如,其中一個評定者更傾向於給更高的分數。
大家也許會說,我研究中不只兩位大夫,這個您不必擔心,操作過程和結果解讀是完全相同的。細心的大家會發現SPSS提供了不同的Model供我們選擇,今天的例子中,我們選了Two-Way Mixed,為什麼選這個,又有其他的什麼模型,在什麼時候用呢,稿子已然編輯好,請您靜待下期內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