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思院士《Natl. Sci. Rev.》快速獲得高模量1%固含可降解凝膠

2021-01-15 Hydrogel

【背景介紹】

水凝膠,即親水或兩親的高分子通過物理或共價鍵交聯形成網絡,是一類粘彈性材料,按質量計為70-99%的水,保留在交聯的高分子網絡中。無催化快速交聯對共價交聯的水凝膠構建具有非凡的意義。到目前為止,已製備的用於形成共價交聯的水凝膠的反應,例如Michael-加成反應,疊氮化物-炔烴環加成反應和Diels-Alder反應。羰基和N-親核試劑(舉個例子:伯胺,氨氧和醯肼基)之間的縮合反應已很成熟地用於生物醫學及水凝膠領域。

【科研摘要】

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所院士陳學思教授團隊首次報導了N-親核試劑(醯肼,伯胺和氨氧基)與鄰苯二甲醛(OPA)之間的縮合反應以形成水凝膠(固含量低至1%)。將含有OPA的四臂聚乙二醇(4aPEG)與各種以N-親核試劑封端的4aPEG混合時,形成的水凝膠具有超快的成膠速率,高模量和極低的臨界凝膠化濃度(CGC)。結果表明,鄰苯二甲醯亞胺鍵形成的二級速率常數分別比苯甲醛醯腙和肟的速率常數高3000倍與200倍。通過經由OPA與-NH2之間的反應引入帶有-NH2的肽,這樣可以簡易地將賦予水凝膠生物功能性。該研究以題為「A fast and versatile cross-linking strategy via o-phthalaldehyde condensation for mechanically strengthened and functional hydrogels」的論文發表在6月《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

【圖文探討】

1. 功能聚合物合成

作者首先合成了OPA或N-親核試劑端基的各種形式的4aPEG,其中包括了以OPA端基的4aPEG(4P-OPA),醯肼末端的4aPEG(4P-NHNH2),伯胺末端的4aPEG(4P-NH2)和氨氧基末端的4aPEG(4P-ONH2)(圖1)。

圖1.(A)用於水凝膠形成的結構單元的結構。(B)由A中的材料形成水凝膠的示意圖。(C)OPA(或PhCHO)與摩爾比為1:1的各種N-親核試劑之間形成鍵的推定機理。

2. 膠凝原理討論

作者為理解4P-OPA凝膠的交聯機理,核磁氫譜發現分配給OPA水合物的化學位移分別是6.44和6.15 ppm(圖3A)。另外,用紫外光譜評估了鄰苯二甲醯亞胺形成的動力學(圖3B)。混合OPA與氨基甲酸乙酯5 mins後,核磁氫譜顯示該混合物由水合物和IHBA(5.67和5.45 ppm)組成,其中水合物/IHBA的摩爾比為53:47(圖3C和D)。因為殘留的醛基團進行親核攻擊,導致了環化產物2-(ethoxycarbonyl)-1,2-dihydro-phthalazin-1-ol產生(圖3E)。

圖2.(A)在D2O / DMSO-d6中,核磁氫譜分析OPA與甲胺反應時間的依賴性。(B)紫外譜儀監測鄰苯二甲醯亞胺形成。(C)核磁氫譜監測OPA與氨基甲酸乙酯反應時間的依賴性(D)核磁氫譜積分計算化合物的百分比。(E)2-(ethoxycarbonyl)-1,2-dihydro-phthalazin-1-ol氫-碳光譜。

3. 生物降解研究

OPA與N-親核試劑的強反應活性為獲得各式各樣水凝膠(天然的和合成的)給予了廣泛通用性的方法。另外,作者研究了4P-OPA和其他含N-親核試劑的化學反應(圖4A)。將4P-OPA與所有聚合物混勻後,導致試劑瓶測試與流變學測量(掃描時間)論述了其可在15 秒至300秒內合成水凝膠,這將取決於含N-親核試劑的聚合物類型以及高分子的濃度(圖4B)。隨著增加高分子濃度,成膠的時間將降低,同時明顯增強了水凝膠的模量(圖4C–G)。摻雜多種高聚物(天然的或合成的)可使水凝膠具有調節生物降解的特性(圖4H-I)。

圖4.(A)4P-OPA與各種含N-親核試劑高聚物(天然的和合成的)反應的合成方案。(B)不同高聚物濃度的混合成膠時間。(C-G)A中流變學測量(掃描時間)各種組合成膠的過程。(H-I)分別為4P-OPA/HA-ADH和4P-OPA/BSA水凝膠的溶脹和降解曲線。

4. 生物體外活性測試

作者在pH 7.4(生理pH)和4.0(可催化碳氮雙鍵水解的酸性條件)下,評估了基於4P-OPA的水凝膠在PBS中的溶脹和降解行為。 5%4P-OPA/4P-NHNH2水凝膠在pH 7.4下顯示9周的良好水解穩定性(圖5A)。相比之下,相同的水凝膠在pH值為4.0的前8周中溶脹率明顯增加,這可能與在酸性條件下含鍵的連續水解引起的交聯密度逐漸降低有關。如圖5B展示了當以濃度高達1000 mg L-1的所有基於4aPEG的大分子單體培養48 h時,細胞活力保持超過90%,表明水凝膠前體聚合物沒有細胞毒性。為了研究摻入c(RGDfK)後水凝膠的細胞粘附特性的變化,將NIH 3T3成纖維細胞接種到水凝膠表面12 h後觀察其粘附和鋪展形態。在經過c(RGDfK)修飾的4aPEG水凝膠上,在帶有肌動蛋白束的成纖維細胞的前緣觀察到絲狀偽足和片狀脂質過氧化物(圖5E),表明細胞健康黏附和擴散。此外,如細胞計數試劑盒8(CCK-8)分析所顯示,發現細胞粘附在水凝膠表面並在5天內增殖(圖5F)。相比之下,幾乎沒有細胞粘附或散布在未經c(RGDfK)修飾的4aPEG水凝膠上。因此,結果清楚地證明了OPA化學作為將生物活性肽或蛋白質摻入水凝膠的直接方法的潛力。

圖5.(A)分別在pH 4.0和7.4的PBS中5% 4P-OPA/4P-NHNH2水凝膠的溶脹和降解曲線。 (B)通過MTT測定法測定的與端基修飾的4aPEG孵育48小時後L929細胞的生存力。(C)封裝在2%4P-OPA / 4P-NHNH2水凝膠中的L929細胞的活/死細胞染色圖像。(D)通過OPA和氨基之間的反應用帶有胺的生物活性肽對4P-OPA / 4P-NHNH2水凝膠進行功能化的示意圖。(E)水凝膠上NIH 3T3細胞的共聚焦雷射掃描顯微鏡(CLSM)圖像(F)通過CCK-8方法測定的RGD修飾的4aPEG水凝膠上NIH 3T3細胞的增殖。

【觀點總結】

作者提出了一種超快成膠方法。與傳統的苯甲醛/N-親核試劑反應相比,OPA/N-親核試劑交聯的4aPEG水凝膠在生理條件下展示更高效的成膠速率。據悉,這是首次利用OPA/N-親核化學作為水凝膠形成的交聯方法。快速的凝膠動力學使細胞可以輕鬆地封裝在水凝膠中進行三維培養。而且,可以利用OPA與軟組織蛋白質中的氨基有效的反應來製備用於傷口閉合的水凝膠生物粘合劑。考慮到OPA化學的顯著優勢,筆者認為這種快速的無催化劑交聯策略為構建廣泛的生物醫學應用的水凝膠具有巨大的潛力。

【通訊簡介】

陳學思,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研究員、博導,中科院生態環境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學委會副主任。陳院士1982年本科畢業于吉大化學系;1988年研究生畢業於應化所並留所工作;1993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1997年獲得早稻田大學博士學位;1997-1999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9年回應化所工作,先後擔任研究員、博士生指導教師;2004年獲得獲傑青;2013年入選科技部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和萬人計劃;2016年入選國際生物材料與工程聯合會會士;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目前主要從事生物降解醫用高分子材料、組織工程和藥物緩釋、聚乳酸等方向的研究與開發工作。

原文連結:

https://academic.oup.com/ns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sr/nwaa128/5856590

版權聲明:「水凝膠」是由專業博士(後)創辦的非贏利性學術公眾號,旨在分享學習交流膠體類材料學的研究進展。上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科學不妥之處,請予以下方留言更正。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繫作者修正。商業轉載請聯繫編輯或頂端註明出處。感謝各位關注!

相關焦點

  • 陳學思院士課題組2019年研究成果集錦
    陳學思研究員從要從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領域的研究,尤其是在手性聚合化學領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研究思想,提出了「分子內多核協同」催化與「生物可降解導電高分子」等概念。具體研究領域包括高分子基因載體、藥物緩釋、電活性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設計與合成、智能高分子水凝膠的製備,及其在藥物控制釋放與組織工程中的應用。
  • Sci:用於亞單位疫苗持續共遞送的可注射水凝膠增強體液免疫
    然而不幸的是,由於各種原因,針對很多傳染性疾病的疫苗很難開發,這些原因包括抗原免疫原性差、針對快速突變的抗原靶標的保護範圍差或免疫保護的持久性差等。為了獲得持久的保護性抗體反應,疫苗必須在正確的時間和空間與適當的細胞相互作用。在自然感染的情況下,免疫系統暴露於抗原中往往長達1-2周,而單次注射大劑量亞單位疫苗產生的作用僅持續1-2天。
  • JACS:光調控水凝膠降解、蛋白質釋放方式和速率
    (B)由含NB水凝膠的光降解及水降解。(C)通過SPAAC反應在PEG-4-DBCO和NB疊氮化物聚合形成三唑鍵,以此合成水凝膠。(D)在紫外光(365nm)照射下,NB光裂解導致水凝膠降解。(E)水凝膠在水性環境中降解的能力。
  • Rev.》擠出生物油墨凝膠可印刷性的物化因素
    (B)在溫度轉換下製備的水凝膠的可逆溶膠-凝膠轉變的示意圖。(C)通過簡單的傾斜在低溫(4°C)和溫暖(37°C)條件下對UNONU和NON聚合物溶液進行膠凝測試。(D)在37°C下水凝膠的動態應變振幅循環試驗(γ= 0.5%和200%),顯示出快速的自愈特性。(E)水凝膠的頻率依賴性(在1%應變下)振蕩剪切流變學。(F)水凝膠的粘度測量(插圖:在室溫下水凝膠的注射測試)。
  • Rev.》擠出生物油墨凝膠可印刷性的物化因素
    (B)在溫度轉換下製備的水凝膠的可逆溶膠-凝膠轉變的示意圖。(C)通過簡單的傾斜在低溫(4°C)和溫暖(37°C)條件下對UNONU和NON聚合物溶液進行膠凝測試。(D)在37°C下水凝膠的動態應變振幅循環試驗(γ= 0.5%和200%),顯示出快速的自愈特性。(E)水凝膠的頻率依賴性(在1%應變下)振蕩剪切流變學。(F)水凝膠的粘度測量(插圖:在室溫下水凝膠的注射測試)。
  • 名人堂:新晉院士陳學思 SCI他引2W+ 授權專利260餘項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陳學思,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學委會副主任,2019年新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Science》子刊:高強度、高韌性、可快速回復的水凝膠
    這主要是由於具有高強度和高韌性的水凝膠要求交聯劑的解離速度慢和應力下活性勢磊高,而水凝膠的快速回復性能則要求交聯劑是動態的,且解離和締合速率快。這種矛盾使得很難合成同時具有高強度、高韌性和快速回復的水凝膠。
  • 2019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揭曉 杜江峰院士等十人上榜
    中新網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 杜燕)「2019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結果正式揭曉,杜江峰、賀賢土、王小雲、陳學思、肖國青、馬衍偉、陳徵、陳天石、彭壽、唐文斌10人當選。本屆評委會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珍擔任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履謙和陳冀勝,中國科學院院士匡廷雲、歐陽自遠、劉嘉麒、嚴加安、歐陽鍾燦、劉雲圻、周忠和等多位院士擔任評委。
  • 中科院陳學思教授Prog. Polym. Sci:電紡聚合物生物材料
    近日,中科院陳學思教授等人在《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上發表題目為「Electrospun polymer biomaterials」的綜述,該綜述主要介紹了電紡絲聚合物生物材料的最新進展,包括不同的結構、表徵、應用和發展前景。圖1 可用於生物醫用的電紡纖維。
  • 經典回顧|《Science》:CRISPR智能響應水凝膠!譚蔚泓院士點評
    同時,譚蔚泓院士等在《Science》上發表評述:該體系可用作便攜,快速和定量的生物傳感器,用於檢測危險病毒病原體的特定菌株,區分病原菌、人類DNA的基因型,體外鑑定無細胞腫瘤DNA突變等。(C)負載的功能性酶可被足量釋放,利用HRP assay 在幾分鐘內可檢測到酶活性。(D)Cas12a活化以及螢光團的釋放(t=8 h)是由dsDNA序列和gRNA的互補識別控制的。(E)PEG水凝膠的交聯密度影響負載物的釋放效率。(F)相互匹配的寡核苷酸與ssDNA預雜交選擇性地降低負載物的釋放效率(觀察時間:1.5h)。圖2.
  • 仿生水凝膠材料可在數十秒內使傷口快速癒合
    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模仿細胞外基質(即由蛋白質等分子組成的網絡)構成的凝膠,能在紫外光照射下迅速固化。在實驗室開展的初步動物實驗中,這種水凝膠能夠快速封閉豬肝臟上的大面積創口;隨後,研究人員又通過一組豬外科手術表明,這種水凝膠也能讓豬心臟的穿透創口在無需縫合的情況下快速閉合併停止出血。
  • Rev.》綜述:貽貝啟發的水凝膠,從設計原理到應用
    正如預期的那樣,與傳統的同類產品相比,貽貝類水凝膠在許多方面都表現出許多優勢(圖1)。首先,在以貽貝為靈感的構建基塊中,基於鄰苯二酚的動態鍵很容易斷裂,從而有效地耗散了能量,從而可以設計出具有出色韌性和可拉伸性的水凝膠。而且,動態鍵在損壞時可以可逆地構建,從而賦予水凝膠以快速的自愈能力。第二,與僅存在特定且單一相互作用的常規材料相反,貽貝啟發性構建基塊具有多種相互作用。
  • 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委會2019年年會在京召開
    2019年12月19日,由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主辦的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委會2019年年會暨生物基材料與降解塑料技術和應用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塑協理事長朱文瑋,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王玉忠,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學思,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教授朱美芳,國家發改委環資司主任科員樓鵬康,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資源環境處副調研員李景平
  • 助劑含固量(固含量)的檢測方法
    含固量(固含量)是印染助劑常用的檢測指標之一,通常情況下可以可以體現助劑的有效含量,一方面可以作為多種助劑對比的一個參考指標,也可以作為批次助劑對比檢驗之用
  • 《Science》子刊:高強度、高韌性、可快速回復的水凝膠
    這主要是由於具有高強度和高韌性的水凝膠要求交聯劑的解離速度慢和應力下活性勢磊高,而水凝膠的快速回復性能則要求交聯劑是動態的,且解離和締合速率快。這種矛盾使得很難合成同時具有高強度、高韌性和快速回復的水凝膠。
  • Rev.》貽貝水凝膠最新綜述
    在這篇綜述中,作者討論(1)天然貽貝和貽貝啟發性材料中溼粘附的基本相互作用機理;(2)利用貽貝啟發的結構單元之間的相互作用,獲得工程水凝膠的關鍵途徑;(3)貽貝類水凝膠的新興應用,特別是在柔性電子學和生物醫學工程領域;(4)該多學科領域的未來前景和未解決的挑戰
  • 可快速並完全降解裡奧纖維
    可快速並完全降解裡奧纖維 2006-12-14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國產裡奧纖維投入使用
  • 【測試】助劑固含量(含固量)的測試方法
    (2)測定步聚① 取三個稱量瓶,於(105±2) ℃的烘箱中乾燥1.5h後,在乾燥器中冷卻30min後稱量,記為m1。② 稱取1~2g(精確至0.0001g)試樣於乾燥過的稱量瓶中,記為m。(3)結果的計算試樣的含固量以質量分數X計,數值用(%)表示,按式(1)計算: m2 - m1X= ×100% (1) m 式中: m——試樣質量的數值。
  • 《Nature Materials》強彈性可降解生物明膠用於軟機器人電子產品
    【科研摘要】最近,奧地利林茨大學Martin Kaltenbrunner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多用途的基於明膠的生物凝膠,該凝膠具有高彈性,但在處置後會完全降解。明膠可自粘,可快速治癒,完全來源於天然和食品安全成分。作者將所有有利的屬性合併到一種材料中,該材料易於複製和擴展,並且在環境條件下的生產成本較低。
  • 康奈爾大學馬明林《化學.綜述》1型糖尿病新興技術中的水凝膠
    從那時起,水凝膠因其可調節的物理性能,可控制的降解性以及易於製造而在生物材料的設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水凝膠含有大量的水(約70–99%),因此它們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並具有將親水性藥物(例如胰島素),細胞和其他材料包裹在其基質結構中的能力。還可以調整交聯網絡,以限制外部蛋白質的滲透,從而保護生物活性治療劑免受向內擴散酶的降解。因此,在基於水凝膠的治療劑遞送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