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1月16日報導,火車票預售在近幾日進入高峰期。近兩年,使用第三方平臺加價搶票的現象非常盛行,那通過這種服務真的能買到回家的車票嗎?中新經緯近日用6款軟體同時搶購某趟動車車票,居然全部落空,短短兩天,上述平臺均搶購了數萬次以上,有平臺更是搶了十幾萬餘次,但依舊沒能成功出票。同時,去哪兒、途牛、驢媽媽出售火車票時,還默認勾選意外險,已涉嫌搭售。
觀察:平臺聲稱不買加速服務 搶票成功率低
按照春運火車票提前30天網售的機制,近幾日正是搶票大戰最激烈的時候。一些第三方購票平臺聲稱可以快速搶票,而市面上流行的搶票平臺至少二十幾個。其中,一些平臺在近兩年開始為搶票服務加收數額不等的服務費,據稱金額越高搶票的成功率越大。
中新經緯13日下午在攜程旅行APP上看到,該平臺共推出4個價位的「搶票加速」服務。在選取了2月12日(臘月二十七)北京—武漢的G529車次二等車座後,攜程上顯示,在不選擇「搶票加速」、選擇10元、30元、40元、50元套餐5種情況下,搶票的成功率分別為37.4%、42.2%、58.3%、71.9%和78.7%。
攜程旅行APP顯示,不購買加速服務,為低速搶票。
攜程表示,若不購買搶票加速服務,則為「普通網絡,搶票成功率較低」、「搶票人數過多時,需要排隊」。
其他多個第三方購票平臺,與攜程的模式類似,服務費越高,搶票速度越快,成功率則越高。多數平臺上的加速服務費最高為50元/份,去哪兒旅行APP則可以增加「加速包」,最高服務費可達100元/份。數個平臺還推出會員服務,聲稱開通會員後,成功率還可以提升。此外,平臺建議旅客增加備選車次、分享給好友獲得加速,以增加成功率。
中新經緯發現,第三方購票平臺提供的「搶票加速」服務,多數為默認勾選選項,旅客稍不留神,很可能在無意間購買了加速服務。經常使用「訂票助手APP」購票的仝先生稱,該平臺默認勾選30元的「加速包」,而在車票不緊張的時候,不用「加速包」也能順利買到票。因此,他平常購買車票時十分留意,付款前會取消加速服務。
測試:光速搶、加備選、提前付 搶票15萬次依然買不到
為測試第三方平臺的搶票效果,12日下午,中新經緯選用了攜程、同程、去哪兒、高鐵專家、訂票助手、智行火車票等6款APP,搶購2月10日(臘月二十五)上海虹橋—重慶北的D952次二等座車票。
2月10日出發的該趟列車的放票時間為1月12日下午2點30分。放票前,中新經緯在上述6個平臺上勾選D952次列車,並選擇多個備選車次,購買了上述平臺40元/份或50/份的加速服務,提前支付車票票款。
選定後,平臺將會在車票發售後自動搶票,一旦搶到,用戶就會收到通知。車票發售前,上述平臺顯示,已經進入了極速或光速搶票中。
1月12日下午2點30分,D952次列車車票如期發售,中新經緯第一時間登陸12306官網,網站顯示,尚有為數不少的餘票可以購買。此時,沒有任何一個平臺提示車票已經搶到。
接著,中新經緯嘗試在12306網站購買車票,但反覆幾次,均未成功。幾分鐘後,包括D952次在內多個上海—重慶的列車車票被銷售一空。而6個第三方平臺都沒有成功搶到。
同程旅遊APP顯示,兩天時間裡,已經搶票8萬餘次。
截止1月14日,上述平臺公開數據顯示均已搶票上萬次,同程的搶票次數超過8萬餘次,攜程更是達到了15萬餘次,但依舊沒能成功出票。
那各平臺是如何為乘客搶票的?攜程的客服人員對中新經緯表示,在沒有票的情況下,搶的是其他旅客退改籤後的餘票,因此無法保證100%搶到。其他平臺也都表示,不能保證一定能出票。
金山毒霸安全專家李鐵軍對中新經緯表示,用戶在其他平臺登錄自己的12306帳號後,平臺通過託管實現對火車票餘票的實時監測,背後的技術並不難。但由於用戶的需求在春運期間集中爆發,搶票的成功率也打了折扣。
留心:去哪兒、途牛、驢媽媽默認勾選意外險 涉嫌搭售
中新經緯發現,多個在線旅行平臺出售火車票時,都存在默認勾選意外險等行為,專家認為,這已經涉嫌搭售。此前,相關部門已要求限制這一行為的存在。
去哪兒網站默認勾選30元/份的意外保險。
在去哪兒網,中新經緯隨機選擇了一趟北京南—上海虹橋的高鐵二等座車票,票價為553元,該網站默認勾選了30元/份的意外保險,訂單總額達到了583元。在去哪兒APP,同樣默認為旅客選擇「購保險極速出票30元份」。
途牛旅遊網默認勾選30元/份的意外保險。
同樣,途牛旅遊網也默認勾選30元/份的意外保險。驢媽媽旅遊網站和APP,不僅默認勾選了20元/份的意外險,還增加了18元的酒店優惠券,加上553元車票,總訂單額增加到591元。
驢媽媽旅遊網默認勾選意外險和酒店優惠券。
在攜程旅行APP,雖然沒有默認選擇意外險,但卻勾選了30元的優惠券套餐,該套餐包含70元租車券、7x24小時代購服務、簡訊提醒等5項服務。
北京市世紀律師事務所高道智對中新經緯表示,在線旅行平臺默認勾選意外險等收費項目,屬於搭售行為,違反公平交易原則,侵犯了消費者的利益。他建議,消費者協會和價格主管部門出面予以幹涉,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
1月8日,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門在北京召開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進行工作部署,會議要求,進一步採取價格約談等手段,限制大幅加價購票、搭售購票等服務行為。
討論:加價搶票引爭議 12306提示第三方平颱風險
火車票。中新經緯 張澍楠 攝
通過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為用戶搶購火車票,這種方式一經推出,就備受爭議。有人認為加價或變相收費導致不公平,也有人稱物有所值。
常年乘坐火車的鄭飛(化名)告訴中新經緯,春運火車票本來就緊張,第三方平臺加價賣票,並沒有讓火車票增多,只是讓出價更高的人買到了,這就不公平。前兩天剛剛通過智行火車票APP買到車票的柴女士則認為,第三方平臺提供了服務,收取一些費用,也合情合理。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解志勇認為,火車票在中國屬於特殊的商品,尤其是在春運期間,公共屬性更強,加價搶售火車票,非常不妥,官方應該予以禁止。但現行的鐵路售票等方面規定,對網際網路搶票行為的界定比較模糊,很難對加價售票行為進行打擊。他建議,及時修改相關規定,給出明確態度,保證旅客公平購買車票。
對於第三方平臺的售票行為,12306反覆提醒乘客不要通過第三方代購網站和手機客戶端購票,避免因代購方冒用他人信息導致無法在網上辦理退票、改籤,影響出行。12306的客服人員也表示,它們與第三方平臺沒有合作關係,通過其他平臺購得車票若出現問題,將不予受理。
李鐵軍表示,用戶使用12306帳號在其他平臺購票,確實存在信息洩露等隱患,應當注意保管好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