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盧姿
血小板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凝血及止血過程中伴有重要角色,其計數可輔助診斷一些疾病和作為是否外科手術的前提。若血小板計數不能被正確檢測,可導致一些疾病的誤診,以致延誤、錯誤的治療。
在病例報導中,血小板假性減少的病例較常見。本文報導了1例因白細胞偏低、貧血而行骨髓細胞形態學檢測,但骨髓片提示血小板少見而與血常規血小板計數在正常參考範圍不符合的病例,分析原因後考慮為血常規血小板計數假性正常。現報導如下:
個案經過
患者,女,55歲,因「頭暈、乏力」,於2019-01-02日在我院就診。
用邁瑞5390血細胞分析儀檢測血常規,結果顯示白細胞偏低、中度貧血、血小板計數在正常參考範圍內,如圖1所示。因血象二系低下進一步進行骨髓細胞形態學檢測。骨髓檢測顯示,巨系增生活躍、以顆粒巨為主,骨髓片與血片血小板均少見,如圖2所示,這與血常規血小板計數在正常參考範圍內結果不相吻合,由於觀察到成熟紅細胞形態大小明顯不一、可見呈中央淡染區擴大、可見小紅細胞、畸形紅細胞,結合血常規RDW升高,MCV、MCH、MCHC均降低,紅細胞直方圖左移,血小板直方圖異常等,因此小紅細胞及畸形紅細胞可能是血小板假性正常的原因。
建議採用邁瑞6900血細胞分析儀光學法通道復檢血小板,結果顯示血小板計數31*109/L,PDW、MPV、P-LCR、PCT等均檢測不出,如圖3所示,這與骨髓提示血小板減少符合。
圖1:電阻抗法測血小板,血小板計數在正常參考範圍內。
圖2:骨髓報告提示血小板少見,可見小紅細胞、畸形紅細胞。
圖3:光學法測血小板,血小板計數減低,與骨髓檢查符合。
討論
邁瑞5390血細胞分析儀在紅細胞/血小板檢測通道採用鞘流電阻抗法,其原理為根據顆粒的體積大小識別血小板和紅細胞,血小板計數範圍為2~30。冷聚集、藥物、EDTA等因素,可引起血小板聚集,致使血細胞分析儀檢測不到而假性減少[1-4]。小紅細胞及紅細胞碎片等,因其大小與血小板相似而被儀器當做血小板檢測,使得血小板計數偏高。
我們在實踐工作中,血常規報告提示小細胞低色素貧血,紅細胞直方圖左移,血小板計數明顯升高且血小板直方圖異常時,很容易引起檢驗工作者的注意,考慮血小板升高可能為小紅細胞引起而採用光學法復檢、製作血塗片顯微鏡下觀察。而文中病例血小板計數在正常參考範圍內,血小板參數PCT、MPV、PDW及LCR有數值,即使提示存在小紅細胞,也很容易被檢驗工作者忽略,致使血小板假性正常。
另我們在工作中,發現一些缺鐵性貧血的患者,血常規亦提示小細胞低色素貧血,血小板計數在正常參考範圍內,骨髓檢查雖可見小紅細胞及紅細胞碎片,但巨核細胞計數和分布正常,血小板散在或小簇易見,這與血常規報告符合。因此,小紅細胞及紅細胞碎片等對血小板計數的影響,何種情況下產生的差異有意義,值得我們以後收集更多的病例資料探討。
光學法測定血小板的原理是半導體雷射流式細胞檢測,即前向散射光提供血小板體積信息,側向螢光提供血小板RNA和DNA成分信息進行鑑別計數。這種方法對根據體積無法與血小板區分的紅細胞碎片及小紅細胞等進行螢光染色,可進行有效鑑別,血小板計數不被這些因素幹擾,使結果更為準確。
本文患者血液中有紅細胞碎片、小紅細胞,電阻抗法會把這些因素誤認為是血小板而引起血小板假性偏高,利用光學法通道復檢後,可排除紅細胞碎片及小紅細胞的影響,測得血小板計數真正減少。患者骨髓中紅系增生明顯活躍,佔72.5%,偶見發育異常,不能做出診斷性意見,應尋找血細胞減少的原因,結合染色體等檢測,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待排。
綜上所述,白細胞偏低,小細胞不均一性貧血,血小板計數在正常參考範圍時,應換光學法通道復檢血小板,同時製作血塗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各系細胞,以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避免血小板計數假性正常現象的發生,為臨床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Kurata Y,Havashi S,Iouzaki,et al.Four cases of pseudothrombocytopenia due to platelet cold agglutinins. Rinsho Ketsueki,2006,47(8):781-786.
[2] Kinoshita Y,Yamane T,Kamimoto A,et al.A case of pseudothrombocytopenia during antibiotic administration. Rinsho Byori,2004,52(2)120-123.
[3] Wills T B,Wardrop K J. pseudothrombocytopenia secondary to the effects of EDTA in a dog.J Am Anim Hosp Assoc,2008,44(2):95-96.
[4] 盧姿,胡敏.5例血小板假性減少原因分析.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5,22(6)508-510.
編輯:小白 審校:R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