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在金庸先生15部作品當中,《天龍八部》是非常獨特的一部。「天龍八部」本身是一個佛教的用語,屬於佛教中的護法神靈神道怪物。八部者,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大概長這樣……
金庸先生這裡從佛教裡面借鑑出來,用來泛指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皆有所遇有所求卻又逃不脫茫茫天意,從名不見經傳走向繁華世界或者從巔峰又走向落寞。從作品的名字就可以看的出,有別於金庸先生的其他作品,《天龍八部》意圖描繪的是人物的群像,而不是單獨某一個人物的生存軌跡。本作當中光有名有姓有事跡的人物就有上百個,臉譜多樣性格迥異。而且與以往作品更大的不同是主角有三個,喬峰,段譽和虛竹三兄弟,而且故事情節齊頭並進,段譽先出場,其次是喬峰,最後是虛竹,三人一個頭磕在地上成了結義兄弟。
憑藉在獨特的人格魅力,喬峰是天龍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個人物,即便是跳出天龍,在金庸筆下的眾多英雄人物當中,喬峰也是最能體現「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種俠義精神的人物之一。(另一個老漁以為是郭靖)喬峰首先是一個悲情人物,一方面武功極高,憑藉著雄渾掌力的降龍十八掌和長久的對戰磨練他在整部作品中罕有對手(除了掃地僧這種屬於BUG,而莫容博和他老爹則屬於開了作弊器的),而另外一方面呢又擔負著國讎家恨,而偏偏國讎家恨又一分為二互相矛盾,要給老爹報仇又想遼國和宋不發生戰爭。所以作為一個大俠他比我們以往看到的任何一位大俠境界都要高,而同時承擔的責任都要大,所遭受的苦難都要多得多。正因為如此才草就了喬峰這個悲劇性得人物,正因是悲情人物所以更惹人憐惜。三國的諸葛亮,關羽關雲長,南宋的嶽飛,水滸裡的林衝,為啥這些英雄人物讓人印象審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悲劇性的收尾。而喬峰的悲劇同樣在於此,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他在跟自己的註定的命運抗爭,而最終的結果一定是抗爭不過命運。喬峰的命運是什麼,明明是一個契丹人卻是被漢人養大,教他武功教他做人。處在兩個民族鬥爭的最前沿,而恰恰又成為了左右這場戰爭的關鍵人物。他能怎麼選擇,又能何去何從?一邊是父母之邦,一邊是養育自己的家國,怎麼選?這種就是老天爺做好了扣等你,一個無解的死結!帶著這種宿命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與天抗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最後以自己的犧牲來換取契丹和漢族兩個民族之間的片刻寧靜。
有人說《神鵰俠侶》是金庸先生的情書,《連城訣》是金庸的一本壞書,而《天龍八部》呢,則是金庸先生的一本冤書。從頭到尾,這部書無不透著一個大寫的冤字。有人概括為「無人不冤,有情皆孽」,整本書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大概說幾個人:
阿紫,你聽老先生給人起的這個名字,紫是啥,奪朱之正。本身就不是啥正經顏色,金庸開始寫這個人物的時候就帶著點憎惡的色彩,愛上的那個人卻是自己的姐夫。而蕭峰呢,被裝進那麼大一個口袋裡面,胡漢恩仇,不可調和。一輩子就愛了阿朱一個人,卻又因為自己的仇恨陰差陽錯本來想殺段正淳卻失手打死了自己心愛的女人,可以說冤透了。
再說說本書的孽緣,更是俯拾即是。李秋水和天山童姥,兩個人都愛上了無崖子,可無崖子卻愛上了李秋水的妹妹,三人之間因為這個打的不可開交,而最終天山童姥和李秋水都因此雙雙殞命。這還不算是最虐的,到了段正淳這裡就更加作孽了。處處留情,恨不得跟半部書上的女人都有關係,生下了那麼多孩子。最直接的影響到段譽這裡,孽緣就多了。木婉清,鍾靈,王語嫣,愛上一個,原來是妹妹;又愛上一個,還是妹妹。有人說後來不是好了嗎,證明段譽不是段正淳兒子,跟王語嫣可以得償所願啊。可是你要知道,他們倆結果的代價卻是段譽母親刀白鳳的一段孽緣。
一部天龍,幾乎把人世間的孽緣寫盡;男女之間的感情糾葛也好似寫盡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