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蕭峰為什麼要自殺?

2021-01-18 陳想書語

《天龍八部》三大男主之一蕭峰,不管是戰力,還是性情,都可以說是英雄中的英雄,男人中的男人。也許每個金庸迷心中,都會有銘記於心的片段。

比如在自傳《平均分》裡說「金庸小說,我極愛之」的康輝,就特別喜愛蕭峰率燕雲十八騎上少林那一段,說「每讀至此,我只覺熱血沸騰,背脊發冷,那吞吐於唇齒間的文字的快感簡直無以復加」。我則特別喜愛聚賢莊一役,熱血賁張於「雖千萬人吾往矣」。相信不同的金庸迷有不同的選擇吧。

那麼,蕭峰為什麼要自殺呢?

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因為身陷兩難。他為了阻止遼軍攻宋,對他的結義兄長、遼國皇帝耶律洪基採取了陣前「挾諫」之法。這無疑是大逆不道之舉,不用說此後兩人不再是兄弟君臣,遼國也是不能再去的了。他當然可以跟從前一樣做宋人,但是他畢竟還是契丹人,胸口有狼首族標,身體裡有契丹血液,又怎能捨棄遼國故土?以武止戰,他成了宋朝的英雄,卻成了遼國的叛臣、背信棄義的兄弟;不以武止戰,他又會深深對不起養育他的宋朝。所以他確實也只有一種選擇,以武止戰,然後自殺謝罪,既避免兵火,又保全忠義。

其次的原因,是已經憋屈太久。江湖自來「快意恩仇」,有怨報怨,有仇報仇,那是爽快之極,但自他被揭為契丹人,「喬峰」變成了「蕭峰」,蕭峰就一直生活在憋屈中。如果說從萬人景仰的喬幫主突然變成了江湖上人人喊打的「契丹狗」尚只是讓他鬱悶;那在尋找「帶頭大哥」也即尋找自己身份的秘密的路上,有太多人因此而死,有的並不直接死於他手,卻也是因他而死,比如他的養父母、師父……而給他製造每一件都能令他萬劫不復的事件的卻又偏偏是他的親生父親,讓他出氣無望;而當他以為找到了帶頭大哥,雷霆一擊之下,死去的卻是他的小阿朱……如果要報仇,不管是他的父親,還是他自己,殺死的都只能是他自己。他之所以沒有死,只是因為沒有得到一個絕對的依據。

再次的原因,是深刻的孤獨。他誤殺了阿朱後,就陷入了徹底的孤獨。他說:「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載,就只一個阿朱。」他是在說他只愛阿朱一個人,同時也是在說他只愛阿朱一個人的原因:只有阿朱真正理解他,能夠給他帶來心靈的安慰和安寧。但是,這樣一個人,卻被他活活給打死了,撇開因此而對他的精神造成的重大打擊不說,更嚴重的是他從此沒有了知心人——阿紫不是,段譽不是,虛竹也不是,其他人那當然就更不用說了。蕭峰不是哲學家,也不是文化人,不會享受那種孤獨的高級感,而只會咀嚼無盡的痛苦。

不知朋友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關注、討論!#天龍八部#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天龍》中有一處情節轉換很不合理,蕭峰絕頂天資卻瞬間變白痴
    (葉七先生第744 期)文/葉七《天龍八部》作為金庸筆下經典之作,被翻拍6次之多,說到主角蕭峰、段譽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然《天龍》一書相比於金老其他小說更有一個巨大的不同,此書乃是採用三大主角三條故事線的方式進行,然後最終合而唯一的寫作手法。也正因為這一寫作手法的變化,使得《天龍八部》一出來便引起了讀者的莫大興趣,廣受好評。然而如此一部曠世巨作卻有一處情節問題巨大,使得作者塑造的絕頂天資的主角——蕭峰瞬間淪為傻蛋白痴,讓人難以理解。到底是哪一處情節出現了這麼大的失誤呢?各位看客別著急,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 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是啥意思?何謂「天龍八部」?
    無論有沒有讀過金庸的小說,你都一定聽說過「天龍八部」。其實,除了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之外,中國古代的很多小說中都提到過「天龍八部」。比如,《西遊記》裡的白龍馬最後就被如來佛祖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那麼,天龍八部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武俠大師金庸是根據佛經內容來寫的。
  • 天龍八部中蕭峰對陣射鵰五絕,誰的實力更強,金庸一句話給出答案
    金庸大師一共撰寫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加一部越女劍的十五部經典武俠名著,為後人構建了完整而又龐大的武林體系,十五部小說中以宋朝為背景的故事最多,其中《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最為出名,兩部小說可謂是格局宏大、情節巧妙、人物紛繁,經過金庸大師的修改,兩部小說人物關係傳承密切,故事延續自然
  • 《天龍八部》之「八部」,其實分別指8組主角,知道的人寥寥無幾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或看到「天龍八部」這4個字時,或許並沒有在意它是什麼意思。但想必絕大多數人都曾有過這樣一個念頭:「天龍八部」跟小說的主題到底有什麼聯繫呢?我們實在想不出「天龍八部」跟小說所講的故事有什麼奇妙的關聯。
  • 《天龍八部》中虛竹對應的是八部之一,他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很多人都有這感覺,作為天龍三兄弟中的虛竹,他的存在一直給人以有點多餘的感覺,畢竟不管是性格還是人生經歷,都與段譽有頗多的重合之處,如果把他的戲份加到段譽身上,只要改下身世,基本上可以無縫銜接,完美整合。金庸先生為什麼會設計出這樣的一個角色呢?
  • 97版《天龍八部》演員重聚,蕭峰長成蕭遠山,阿朱未到原因扎心
    新一季情懷再次升級,節目組請來了97版《天龍八部》的主創演員,妥妥引起了好一波回憶殺,黃日華、陳浩民、樊少皇等人的集體亮相,讓觀眾們激動的淚如雨下,尤其是飾演阿紫的劉玉翠喊著「姐夫」流淚出場的畫面,更是讓年過半百的演員們都忍不住溼了眼眶。
  • 天龍八部之段譽一家人
    「天龍八部」中,我最喜歡的人物莫過於段譽了。 他喜歡多管閒事,痴情,略顯呆氣。 段譽周邊美女一大堆,好笑的是,可當他拎一個女孩回家,他爹就說是他妹妹,又拎一個,還是他妹妹。
  • 《天龍八部》中的這個男人,其實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患者
    要說金庸老先生筆下最悲情的武俠人物,除了《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能排上一個位置之外,另外一個就要數《天龍八部》的遊坦之了。大多數讀者對遊坦之的心情都十分複雜,最初家破人亡覺得他十分可憐,但是他又跟著阿紫為奸作惡,頓時又覺得他可憎可厭,最後看著一往情深的他為阿紫而跳崖,又覺得十分唏噓。
  •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指的是哪八部?分別指哪八個人?
    金庸老爺子已駕鶴西去,留下了14部皇皇經典武俠大作——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射鵰英雄傳》是儒家的正義、《笑傲江湖》是道家的灑脫、《鹿鼎記》是世俗的修煉,而《天龍八部》則是佛家的眾生皆苦。
  • 天龍八部:阿紫眼瞎不怪金庸先生,竟是這人搞的鬼!
    阿紫和丁春秋這就是金庸先生《天龍八部》中關於阿紫眼盲的背景故事,但是金庸先生的初衷是不願意把阿紫眼睛寫瞎的。原來,小說剛開始發布的時候,是連載狀態,作者金庸先生有事要去歐洲一趟,小說發表又不能停,就找到了另外一位鬼馬作家來代筆。這個人名叫倪匡!
  • 金庸《天龍八部》與《水滸傳》結構相比較
    金庸秉如椽巨筆,揮運如風,撰成《天龍八部》一書,其於結構處既有細膩手法,又不乏宏觀氣魄。金庸平生所學,中西並包,其於小說結構上乃有突出體現。勾連諸種因素,匯合一宏大氣場,乃《天龍八部》結構上之最大特色。「人物場」概念之確立,於明晰結構方面功莫大焉。自古小說之中,人物場之設置已有常例在焉,《水滸傳》、《三國演義》與《天龍八部》最為相似,可為印證之資。
  • 東慕容西鳩摩南枯榮北蕭峰中神僧,堪稱天龍五絕!
    和《射鵰英雄傳》一樣,《天龍八部》也有乾坤五絕,這裡說的五個方位的高手是指《天龍八部》出場時的高手,不包括奇遇不斷的段譽和虛竹。而且這五大高手的功力是憑藉自己勤學苦練得來的,並非靠藥物(冰蠶)或吸人內力成功的。
  • 《天龍八部》:鳩摩智貪婪,遊坦之痴狂,一百多人物到底誰最慘?
    《天龍八部》不是金庸先生的早期的作品。從《天龍八部》的思想文化看來,帶有佛性思想的作品和《飛狐外傳》還有《雪山飛狐》的差異確實很大。相比之下,《天龍八部》已經是金庸先生的佛性巔峰了。
  • 天龍中,掃地僧點化了蕭峰父子和慕容博,為何單獨放棄慕容復?
    《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筆下的一部經典武俠小說,也是小編覺得出場高手最多的一部作品。在《天龍八部》中,蕭峰三兄弟非常出彩,蕭峰英雄蓋世,虛竹老實木訥,段譽風流倜儻,在90年代中期的《天龍八部》中,三位演員將三種角色演繹的入木三分,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難得的武俠劇精品。
  • 為什麼說金庸的《天龍八部》是「有情皆孽,無人不冤」
    在金庸先生15部作品當中,《天龍八部》是非常獨特的一部。「天龍八部」本身是一個佛教的用語,屬於佛教中的護法神靈神道怪物。八部者,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 《天龍八部》何以被稱為武俠版《紅樓夢》?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紙鶴仙人讀武俠小說的人,沒有人不知道《天龍八部》。不讀武俠小說的人,也有不少要讀《天龍八部》。因為這部小說被節選入了課本,沒有哪個學生能夠抗拒分數。「天龍+八部」是佛教用語。金庸在小說的開頭特意寫了一章來解釋書名: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這其實就已經為書裡的人物們定下了悲劇的命運:看別人「成佛」,他們自己卻一個也逃不脫。
  • 遊坦之掏心掏肺,阿紫卻不屑一顧,舔狗為什麼都沒有好下場?
    為什麼金庸先生要描寫這段愛情呢?因為其中藏著《天龍八部》的主題。遊坦之是聚賢莊遊氏雙雄的子侄,是遊家二爺遊駒的兒子。遊坦之是富家子弟,雖然自小頑劣,文不成武不就,卻也是逍遙自在。後來聚賢莊大戰,蕭峰大開殺戒,遊驥、遊駒兄弟倆自殺。遊坦之從此孤苦伶仃,到處遊蕩,心中所思所想的,便是要蕭峰報仇。遊坦之的武功,跟蕭峰比起來是雲泥之別,自然無法成功。
  • 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天龍八部》中人物的皆為貪嗔痴愛所困
    《天龍八部》這部小說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金庸的代表作之一,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漫畫及遊戲。其中第四十一回更是入選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讀本中。所謂「天龍八部」是佛經用語,包括八種神道怪物,作者以此為書名,旨在象徵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 《天龍八部》金庸小說裡武功最強盛的,為什麼還被說是武學末世?
    天龍八部中,本因稱書中描述的世代為「武學末世」,其根本判斷依據在於沒有人能夠擁有同時掌握六脈神劍對應六種劍氣的人物出現。當然,不久後即被段譽打臉,這是書中有意的描寫,但同時也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反映,下面我們以關鍵詞的形式加以分析。
  • 《天龍八部》10大最悲劇人物,第一最可恨也最可憐
    陳世驤先生曾用八個字評價過《天龍八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天龍八部》就像一部浮世繪,在大時代的背景下無不敘述著一個個人物的命運,無論是大英雄,還是小人物,無論是正亦或是邪。那麼,如果要給這書列出十個最悲劇人物,你覺得會是哪十個呢?10.王語嫣王語嫣從小鍾情於表哥慕容復,學了那麼多自己不喜歡的武功秘籍,只是為了討表哥歡心,但即便自己最後成了一部移動武學活詞典,最終也沒得到慕容復的愛。她的悲劇在於她愛錯了人,但很多的時候,愛情卻是我們自己都無法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