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三大男主之一蕭峰,不管是戰力,還是性情,都可以說是英雄中的英雄,男人中的男人。也許每個金庸迷心中,都會有銘記於心的片段。
比如在自傳《平均分》裡說「金庸小說,我極愛之」的康輝,就特別喜愛蕭峰率燕雲十八騎上少林那一段,說「每讀至此,我只覺熱血沸騰,背脊發冷,那吞吐於唇齒間的文字的快感簡直無以復加」。我則特別喜愛聚賢莊一役,熱血賁張於「雖千萬人吾往矣」。相信不同的金庸迷有不同的選擇吧。
那麼,蕭峰為什麼要自殺呢?
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因為身陷兩難。他為了阻止遼軍攻宋,對他的結義兄長、遼國皇帝耶律洪基採取了陣前「挾諫」之法。這無疑是大逆不道之舉,不用說此後兩人不再是兄弟君臣,遼國也是不能再去的了。他當然可以跟從前一樣做宋人,但是他畢竟還是契丹人,胸口有狼首族標,身體裡有契丹血液,又怎能捨棄遼國故土?以武止戰,他成了宋朝的英雄,卻成了遼國的叛臣、背信棄義的兄弟;不以武止戰,他又會深深對不起養育他的宋朝。所以他確實也只有一種選擇,以武止戰,然後自殺謝罪,既避免兵火,又保全忠義。
其次的原因,是已經憋屈太久。江湖自來「快意恩仇」,有怨報怨,有仇報仇,那是爽快之極,但自他被揭為契丹人,「喬峰」變成了「蕭峰」,蕭峰就一直生活在憋屈中。如果說從萬人景仰的喬幫主突然變成了江湖上人人喊打的「契丹狗」尚只是讓他鬱悶;那在尋找「帶頭大哥」也即尋找自己身份的秘密的路上,有太多人因此而死,有的並不直接死於他手,卻也是因他而死,比如他的養父母、師父……而給他製造每一件都能令他萬劫不復的事件的卻又偏偏是他的親生父親,讓他出氣無望;而當他以為找到了帶頭大哥,雷霆一擊之下,死去的卻是他的小阿朱……如果要報仇,不管是他的父親,還是他自己,殺死的都只能是他自己。他之所以沒有死,只是因為沒有得到一個絕對的依據。
再次的原因,是深刻的孤獨。他誤殺了阿朱後,就陷入了徹底的孤獨。他說:「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載,就只一個阿朱。」他是在說他只愛阿朱一個人,同時也是在說他只愛阿朱一個人的原因:只有阿朱真正理解他,能夠給他帶來心靈的安慰和安寧。但是,這樣一個人,卻被他活活給打死了,撇開因此而對他的精神造成的重大打擊不說,更嚴重的是他從此沒有了知心人——阿紫不是,段譽不是,虛竹也不是,其他人那當然就更不用說了。蕭峰不是哲學家,也不是文化人,不會享受那種孤獨的高級感,而只會咀嚼無盡的痛苦。
不知朋友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關注、討論!#天龍八部#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