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何以被稱為武俠版《紅樓夢》?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2020-12-04 紙鶴仙人

重拾閱讀的溫度,不一樣的角度看江湖。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紙鶴仙人

讀武俠小說的人,沒有人不知道《天龍八部》。

不讀武俠小說的人,也有不少要讀《天龍八部》。

因為這部小說被節選入了課本,沒有哪個學生能夠抗拒分數。

「天龍+八部」是佛教用語。

金庸在小說的開頭特意寫了一章來解釋書名: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這其實就已經為書裡的人物們定下了悲劇的命運:看別人「成佛」,他們自己卻一個也逃不脫。

陳世驤先生用八個字評《天龍八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這部小說裡的所有人;包括看似風光無限的主角們,都逃不脫悲劇的命運。

天地為爐,造化為工,陰陽為碳,萬物為銅。

在書中那個婆娑世界裡,誰也逃不開造化的蹂躪作弄。

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這佛家「八苦」,糅合在國讎家恨之中,在角色們身上往來交織。

苦海無邊,回頭無岸。

命運無常,不可抵抗。

所有人都離自己的心中所求越來越遠,被沉重的命運無情改變。

凡是心中有所求者,都超不脫凡塵俗世,逃不開萬丈紅塵,只能在無邊苦海中苦苦掙扎沉淪。

心中所求的得不到,命中注定的逃不掉。

自己夢寐以求的,他人根本不想要。

他人棄若敝履的,自己竭盡全力還是得不到。

在強大而又蠻橫的命運面前,無論怎樣掙扎反抗,最終都只是徒勞的。

01

在大理國,沒有人不知道鎮南王的世子段譽是未來的皇帝。

因為他的伯父皇帝段正明沒有子嗣,他的父親鎮南王段正淳,也只有他這麼一個兒子。

段譽天生就是皇帝的命。

但他所追求的,卻恰恰是人身的自由和個性的舒展。

這兩者對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是最不值一提的東西,然而卻恰恰不能屬於皇帝。

「皇帝」這個職業帶來無上的權力和榮耀的同時,也是一道沉重的枷鎖。

一個好的皇帝要老成持重,要公平公正,要像個雕像一樣,活成一種象徵。

他可以擁有一切,唯獨不能擁有自由和個性。

那富麗堂皇的皇宮,在帶給他榮黃富貴,錦衣玉食的同時,也是一座華麗的牢籠。

無數人夢寐以求的皇位,偏偏落到了段譽這個想做隱士的人屁股底下。

相比之下慕容復費盡心機,機關算盡,就是為了「興復大燕」當個皇帝。

然而即使他最後發了瘋,還是不能得償所願。

可是對慕容復來說可有可無的王語嫣,卻又是段譽甘願付出尊嚴和性命的「女神」。

命運跟段譽和慕容復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給了他們兩個人不想要的,卻又給了對方他們想要又得不到的。

他們兩個人的結局,實際上來說也並無太大的不同。

慕容復想當皇帝發了瘋。

但是段譽也被迫進入「皇權」的「牢籠」,為他所厭煩的國事,操勞半生。

段譽清醒的壓抑和慕容復瘋癲的快樂,到底哪一個更加幸福,這個其實也很難說的清。

02

契丹人的身份,是貫穿蕭峰一生的痛。

他曾經擁有著一切,但隨後就飄散如煙。

他跨越山川河流,穿過人山人海,卻尋不回當初的那一份愛。

在蕭峰還是嗷嗷待哺的嬰兒的時候,他的母親就被人害死了。

因為她母親是一個契丹人。

在他當上丐幫幫主,風頭一時無兩的時候,他被人污衊成了「殺人犯」。

而證據就是,他是個契丹人。

大宋的武林人士害死了他的母親,又把他教的對自己的母邦遼國充滿仇恨。

但對他依人還是不放心,就連他最信任的師父汪劍通,對他依舊懷有戒心,留下了一封可以用來將他毀掉的書信。

因為他是契丹人。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儘管對於大宋武林人士來說,蕭峰才是是他們暴力行為實打實的受害者。

但他們依舊覺得蕭峰才是危險的施暴者。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是契丹人。

在宋遼相爭的時代背景之下,雙方你罵我「遼狗」,我罵你「宋豬」,極力的散播仇恨,將對方妖魔化。

即使蕭峰從小就接受大宋的教育,被宋人撫養長大。

「契丹人」的身份,在大宋武林人士眼裡,依舊是他洗不掉的「原罪」。

最終蕭峰在雁門關外,看到宋兵燒殺搶掠無辜的契丹人的時候,終於明白了。

人的好壞不能以種族劃分,哪一個種族都有好人和壞人。

所以他擔任遼國南院大王之後,只想消弭宋遼兩國的紛爭,維護兩國之間的和平。

但由於時代的原因,他的努力註定不會成功。即使是他用自己的生命,也無法撼動兩國人互相仇恨的隔閡之門。

03

虛竹的父親是和尚,母親是無惡不做的惡女人。

他的出生是一個並不美麗的錯誤,是情慾和冤孽的產物。

所以他很醜。

好在他也很溫柔。

虛竹的命運,就是一個純潔無辜的赤子,被外界汙染的過程。

他在剛出場時,喝水都要念一遍「淨水咒」,超度水裡的八萬四千蟲。

做一個持戒精嚴的有道高僧,就是他最初的夢想。

然而自從他踏入江湖之後,在各種陰差陽錯之下,接連違反各種戒律。

從開葷,到殺生,直到最後跟西夏公主「一夜情」。

他在江湖上闖蕩的時間越久,得到的東西越多,就在不知不覺中,離自己最初的本心越來越遠了。

當逍遙派掌門人,靈鷲宮主,西夏駙馬這些身份一一落到他的頭上的時候,他幾乎已經完全在慾海中沉淪,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他本來純潔無瑕,但卻不能被那個婆娑世界所容忍。

幾乎所有的人,不分好意還是歹意,都在用各種方式汙染他那顆曾經純潔的赤子之心。

虛竹看似美好的一切,其實都並不他自己想要的。

他想做的是一個超脫凡塵的僧人,但卻在紅塵孽海中越陷越深。

以至於到了最後,他不得不還俗,到萬丈紅塵中打滾。

虛竹得到了一切,代價是丟棄他的本真。

當他蓄起長發,當慣了西夏駙馬,再回過頭去看那個喝水前要念「淨水咒」,普度八萬四千蟲的小和尚。

他會怎麼想呢?

相關焦點

  • 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天龍八部本是佛教術語,指的是佛教的八種神道怪物,金庸用這一術語來為自己的武俠小說做書名,富含深意,包含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同時也有佛法的無邊與超脫,如果想了解佛教,不妨從天龍八部這個窗口入手,所看到的是佛學的無邊境界,金庸把「無人不冤,有情皆孽」作為全書的主旨,本就詮釋了佛學的六道輪迴普度眾生的上層境界
  • 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天龍八部》中人物的皆為貪嗔痴愛所困
    《天龍八部》這部小說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金庸的代表作之一,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漫畫及遊戲。其中第四十一回更是入選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讀本中。所謂「天龍八部」是佛經用語,包括八種神道怪物,作者以此為書名,旨在象徵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指的是哪八部?分別指哪八個人?
    金庸老爺子已駕鶴西去,留下了14部皇皇經典武俠大作——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射鵰英雄傳》是儒家的正義、《笑傲江湖》是道家的灑脫、《鹿鼎記》是世俗的修煉,而《天龍八部》則是佛家的眾生皆苦。
  • 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是啥意思?何謂「天龍八部」?
    無論有沒有讀過金庸的小說,你都一定聽說過「天龍八部」。其實,除了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之外,中國古代的很多小說中都提到過「天龍八部」。比如,《西遊記》裡的白龍馬最後就被如來佛祖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那麼,天龍八部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武俠大師金庸是根據佛經內容來寫的。
  • 《新天龍八部》嘉年華上演夢幻汴京,武俠經典引十四年國韻無雙
    十四年的武俠經典,《新天龍八部》開啟了汴京大門《天龍八部》堪稱國產武俠網遊中的元老級常青樹,2007年4月上線後,以精良的美術畫面、還原原著描寫的劇情和副本設計、創新的珍獸等系統玩法迅速贏得了玩家的喜愛,根據官方數據,遊戲在2009年3月時的同時在線人數就已經突破了80萬,成為國產自研網遊的一座裡程碑
  • 天龍八部之段譽一家人
    「天龍八部」中,我最喜歡的人物莫過於段譽了。 他喜歡多管閒事,痴情,略顯呆氣。 段譽周邊美女一大堆,好笑的是,可當他拎一個女孩回家,他爹就說是他妹妹,又拎一個,還是他妹妹。
  • 為什麼說金庸的《天龍八部》是「有情皆孽,無人不冤」
    在金庸先生15部作品當中,《天龍八部》是非常獨特的一部。「天龍八部」本身是一個佛教的用語,屬於佛教中的護法神靈神道怪物。八部者,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 都看過《天龍八部》,但很多人卻不知其劇名的真正意思!
    「八部天龍」,又稱為天龍八部。電視劇是翻拍於著名小說家金庸的曠世巨作《天龍八部》,至今為止,已經被翻拍成好幾部版本的電視劇,每次翻拍作品出來,都是人們津津熱議的話題,並且還能取得很高收視率,也是很多製片商爭相拍攝的題材。
  • 天龍八部:當喬峰成為英雄,當人間少卻一人
    《天龍八部》是我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從1963年開始創作,歷時4年完成。 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 作為武俠小說中的代表作品。
  • 被《長安十二時辰》消解的大唐盛世:有情皆孽,無人不冤
    劇裡有賀知章,有李白,有岑參這些正值盛年或者即將登上或即將退下歷史舞臺的大詩人,但整體而言,它的基調卻讓我想一個人。我不知道這個人會不會在劇中出現。他就是杜甫。這部劇看到29集,它的氣氛是杜甫式的。劇中長安,繁華無比,崔器愛極了這裡,他覺得生活在此處,真的是太有趣味了。
  • 你錯了,虛竹是天龍三主角中最慘的!
    這次談虛竹,我還是得借用一下陳世驤先生評價天龍八部的八個字:無人不冤,有情皆孽。有情皆孽我覺得用在虛竹身上尚可,但無人不冤可以說完全為他量身定做了。當所有人都在認為虛竹是那個開了主角光環的天選之子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你所謂的主角光環在他看來,無一不是噩耗連連。
  • 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天龍八部中的無奈
    身為丐幫幫主,卻是契丹人;段譽不願學武,卻身兼北冥神功與凌波微步兩大絕學,喜歡王語嫣,卻是心魔作祟;虛竹一心向佛,卻無佛緣,身為靈鷲宮之主,卻也不得不受制於人(李清露);慕容復一心復國,卻落得個發瘋的下場;遊坦之一身內功,卻為情所累,跳崖自盡
  • 《重生》十集,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可能少數人還記得,2017年《人民的名義》大火之後,曾經有傳一部《國家行動》即將拍攝完成,那是一部講四川打黑的故事,本來對那部劇充滿憧憬,期待著在電視上看到文強、劉漢、張君乃至袁寶璟那段天風海雨般的塵封往事重見天日,期待著張譯黃志忠陳寶國的正面硬槓,可後來那劇便不知所蹤,像很多人很多事一樣,沒曾想這次的《重生》讓人們有機會在劇裡再睹張譯再見山城,這該算是失蹤的《國家行動》對人民群眾的一次精神補償吧
  • 金庸一生中最好的作品,有情皆孽,無人不冤,眾生皆是如此!
    《天龍八部》是金庸老先生最好的一部武俠作品,很多人小時候看這部劇的時候,可能都會想電視劇為什麼叫「天龍八部」,是這部劇一共要拍八部嗎?所以大結局後,很多跟小編一樣的觀眾就一直在期盼第二部的到來,然而直到長大後,才明白「天龍八部」的含義。
  • 《天龍八部》一對私奔小情侶,原能遠走高飛,卻因害段譽丟了命
    《天龍八部》開頭,有對私奔的江湖兒女,叫做幹光豪、葛光佩。兩個人都是無量劍門下的弟子,出場不多,臺詞也很有限。無量劍是整部書最早出現的門派,他們的地盤就是無量洞。段譽就是在這裡遇到了鍾靈,開始了自己的江湖之旅。無量洞下面是無崖子與李秋水曾經居住的琅嬛福地。
  • 金庸《天龍八部》與《水滸傳》結構相比較
    自來長篇佳構,非胸中有大丘壑者莫能為也,譬如《紅樓》中之大觀園,賈政引眾清客飽覽秀色,每至一處便有一處之精妙。金庸秉如椽巨筆,揮運如風,撰成《天龍八部》一書,其於結構處既有細膩手法,又不乏宏觀氣魄。金庸平生所學,中西並包,其於小說結構上乃有突出體現。勾連諸種因素,匯合一宏大氣場,乃《天龍八部》結構上之最大特色。「人物場」概念之確立,於明晰結構方面功莫大焉。
  • 《天龍八部》10大最悲劇人物,第一最可恨也最可憐
    陳世驤先生曾用八個字評價過《天龍八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天龍八部》就像一部浮世繪,在大時代的背景下無不敘述著一個個人物的命運,無論是大英雄,還是小人物,無論是正亦或是邪。這部書裡每個人的結局都有好有壞,但借用金老先生曾說過的一句話:人生總是悲苦的,活得如何顯貴光鮮,也終逃不過命運的劫數。那麼,如果要給這書列出十個最悲劇人物,你覺得會是哪十個呢?
  • 《天龍八部》中虛竹對應的是八部之一,他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很多人都有這感覺,作為天龍三兄弟中的虛竹,他的存在一直給人以有點多餘的感覺,畢竟不管是性格還是人生經歷,都與段譽有頗多的重合之處,如果把他的戲份加到段譽身上,只要改下身世,基本上可以無縫銜接,完美整合。金庸先生為什麼會設計出這樣的一個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