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結石是「吃出來」的,幫你排查體內的石頭

2020-11-27 搜狐網

原標題:很多結石是「吃出來」的,幫你排查體內的石頭

最近,《廣州日報》報導的一則新聞讓熊小知(微信內搜索「生命時報」關注,每周日準時更新)熊軀一震:39歲的蔣女士先後通過兩次手術,取出了200顆膽結石。

除了提醒有密集恐懼的人不要手滑搜新聞圖,熊小知還想告訴大家,別以為結石離你很遠,許多和「吃」、「補」有關的習慣,甚至是每天都在做的事,可能正讓你一步步接近結石。

嘴上出錯,身體悄悄長結石

引起結石的原因比較複雜,其中,膽結石和腎結石等與飲食、服用保健品等有關。

1

不吃早餐

人體的膽囊需要定時排空,否則濃縮的膽汁在其中滯留太久,易析出結石,進而堵塞膽管引發膽囊炎。

正常吃早餐的情況下,膽囊收縮,膽固醇隨著膽汁排出。如果經常不吃早餐,會影響這一過程,增大患膽結石的風險。

目前,長期不吃早餐是臨床上引起膽結石的最常見因素之一,如果你不想和新聞裡長出200顆結石的蔣女士一樣,最好趁早改掉這個壞習慣。

2

愛吃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肝臟及腎臟)含較多膽固醇和嘌呤,長期、大量吃,結石和痛風的風險會增高。

如果健康人喜歡吃動物肝臟和腎臟,建議每月吃一兩次,替代其他肉類,每次不超過100克,選擇正規渠道購買。有心腦腎等慢性疾病的特殊人群,飲食方案建議諮詢醫生或臨床營養師。

所以炒豬肝、烤腰花什麼的,最好別放開了吃。

3

喝水太少

在自然界,一到旱季,江河湖泊裡的水量減少,砂石容易露出水面;人體的情況類似,如果缺水,泌尿繫結石就容易產生。

多喝水、勤排尿就能效預防腎結石。建議多喝白開水,避免喝太多濃茶、咖啡,不要把飲料當水喝。有尿意後及時排尿,以免引起感染和結石。

4

亂補鈣

更年期等特殊階段的女性,以及其他明確需要補鈣者,可諮詢醫生後,適當攝入牛奶等富含鈣的食物,或選擇適合自己的補鈣產品。但如果不需要補鈣卻亂補鈣,或者長期、過量吃補鈣產品,引起的高鈣血症會給腎臟帶來沉重的負擔,增大腎結石的風險。

如果補鈣期間使用頭孢等藥物,也可能增大結石風險,尤其是兒童,用藥前家長一定要和醫生溝通近期的用藥、保健品情況。

此外,長期過量攝入維生素C(主要指過量吃維生素片等產品)、空腹大量吃柿子(尤其是未成熟、帶皮的澀柿子)分別可能增大腎結石、胃結石的風險。

一旦長結石,可能引起疼痛、炎症。膽結石長期不治療,甚至可能引起膽囊癌。如果發現有下面這些症狀,一定要提高警惕,必要時諮詢醫生,判斷是否有結石。

認識膽結石的花式症狀

1

膽絞痛

膽結石急性發作可引起膽絞痛,表現為中上腹或右上腹劇烈疼痛,坐臥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噁心嘔吐,甚至出現黃疸和高熱。

2

打嗝不止

打嗝又稱呃逆,是膈肌痙攣收縮引起的。如果持續出現或頑固難愈,可能預示有消化道潰瘍、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有些患者還可能伴隨腹痛、發熱、寒戰、全身不適等。

弄清打嗝的原因有個小竅門。打嗝在24小時內能夠緩解,且睡著後自動停止的,多不是疾病引起的;超過24小時還在打嗝,且睡著還不停止的人,多與疾病有關,建議諮詢醫生,必要時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

3

沒有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也有症狀不典型,不感疼痛的「無痛性結石」。建議重視定期體檢,一旦發現結石儘早遵醫囑治療。(我知道看到這條你們想打我,可結石就是這麼狡猾,熊小知也沒辦法。)

篇幅所限,這次關於腎結石和其他結石的表現這次先不多說。但預防結石的方法,熊小知必須要告訴你。

三個訣竅防結石

臨床上,雖然有各種方法治療,但很多結石患者還是需要進行手術,才能把體內的石頭取出來。為了找到不那麼痛苦的排石方法,各種研究也在持續進行中。

例如最近,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認為,坐過山車有助排出腎結石,引起了關注和爭議。(要是坐過山車真的能幫助排結石,今後去遊樂園是不是該自帶頭盔,以免被飛石砸中?)

如果不想到長結石、只能做手術那一步,平時的預防十分重要。有幾個不錯的方法,值得大家試試。

早餐適當吃點「油」

不吃早餐容易結石,早餐吃的太素,也有結石風險。饅頭、稀粥是典型的中國是早餐,最好葷素搭配,可選擇雞蛋和幾片肉,或者在小菜裡拌勺植物油,能幫助膽汁排出。

多運動,控制體重

肥胖是膽結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不愛運動、體力活動減少,膽囊的收縮力會下降,為形成膽結石創造了條件。特別是飯後坐在沙發上葛優躺、看電視、玩手機電腦,還吃各種零食,是誘發膽結石的重要原因之一。

適量飲水

這個好習慣對很多疾病都有預防作用,尤其是對結石。需要注意的是,長期喝過甜的飲料也可能增大結石風險,且有心、肺、腎臟疾病的人,喝水的量應諮詢醫生。

這是個是典型的人人都知道、經常沒做到的防病方法……

如果你不想變成一個「石頭人」,千萬記得吃好早飯,改掉各種不良習慣。不然,一旦長出了石頭,想再把它趕走可沒那麼容易了。▲

本期編輯:張瑾 美編:靳豐華

致讀者:每次都是我在這兒講,也不知道你們聽得還滿意不,如果你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問,可以在評論裡留言,票選前列的問題都有機會被我翻牌子哦。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68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結石」多半是吃出來的!這幾類食物儘量少吃……
    >好好的身體為什麼會長石頭?這石頭是不是吃進去的?無論是哪個部位的結石,都與不良飲食息息相關,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多餘的糖、多餘的脂肪、多餘的尿酸、多餘的酒精以及多餘的鹽等等。所以,如果你不注意科學飲食,就很有可能把結石一點一點「吃」出來。
  • 我覺得很多腎結石患者都有一個誤區,吃了排石藥,結石就會出來
    我覺得很多腎結石患者都有一個誤區,那就是吃了排石藥,結石就會出來,這個問題不是這麼簡單的,要分很多種情況來講,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一例孩子的病情。 第一,結石長時間在一個位置,容易被它周圍的黏膜包裹(跟腎臟長在一起了)。靠運動、多飲水是沒法讓結石排出來的。 第二個原因,可能是結石在腎盞裡面,並且是位於腎臟下部的腎盞裡。腎盞就像是個漏鬥,出口很窄,腎臟下部的腎盞開口是朝上的,結石很難從裡面出來。除非通過體位的變化,比如倒立,結石才有可能從腎盞裡出來,從而排出去。
  • 結石是什麼 這樣做竟能減少結石
    結石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大家都知道這是人體內的石頭,那麼結石是什麼?是怎樣產生的呢?本文小編也為大家帶來結石的一種——腎結石,以及腎結石不能吃什麼?腎結石怎麼治最好?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結石是什麼通俗的來說,結石是人體內的一部分消化不了的液體經過轉換等形成的一種固體物質。以腎結石舉例,每個人患腎結石的機率是一樣的,是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而導致的。下面是結石的醫學解釋。結石是人體或動物體內的導管腔中或腔性器官(如腎臟、輸尿管、膽囊或膀胱等)的腔中形成的固體塊狀物。主要見於膽囊及膀胱、腎盂中,也可見於胰導管、涎腺導管等的腔中。
  • 吃出來的「膽結石」怎麼吃回去?
    膽結石,顧名思義就是膽囊或者膽管裡面生了石頭,從而引起腹痛、黃疸、發熱等症狀的疾病。而這個膽結石按照發生的部位我們又可以分為膽囊結石、肝外膽管結石和肝內膽管結石。從我國80年代初全國調查結果來看,膽囊結石發生率約為52.8%,肝內膽管結石為36.2%,膽總管結石為11%。
  • 女子體內取出「活蟲」,只因平時愛吃這道菜……
    可不是嚇唬你的趕緊來看看怎麼回事腹部持續疼痛還噁心嘔吐深圳一女子差點成重症胰腺炎深圳的程女士去年12月就查出了膽囊結石,但一直不當一回事。「又沒啥症狀,不痛不癢的。多喝水等它自己排出來就是了。」本以為隨著時間的流逝結石會自己消失,一天一天過去,就當程女士都忘了有膽囊結石這件事的時候,它毫無預兆地「發威」怒刷存在感。今年3月24日,程女士突然出現腹部疼痛,同時伴隨噁心、嘔吐等表現。持續的疼痛遲遲不能緩解,於是程女士來到了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經過了CT檢查,很快就找出了原因——膽總管卡著一顆大小約4mm的「石頭」。
  • 泌尿系統結石有多痛?比生孩子還痛……
    很多男人鬼哭狼嚎,場面猶如慷慨殺敵。很多人會覺得分娩應該是世界上最難忍受的痛了。但是...博大君要告訴你,有種痛叫做結石痛!!結石「發起飆來」,管你是哪路神仙都讓你痛得天堂沒得路地獄沒得門結石面前大男人都直呼受不了!
  • 農村這種草很常見但是作用很多?它們是結石的天敵?知道是什麼嗎
    我們隨著現在生活越來越好,現在我們的生活飲食方面還是非常不錯的,現在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說在農村都是能夠頓頓吃上肉,就算是現在的很多的好吃的我們也是在走親戚的時候還是能夠吃的,那麼很多男生為了開發自己的業務,很多人是避免不了大魚大肉的那麼這樣的話就會導致我們的營養過盛。
  • 這種中藥被稱為「腎草」,是結石的天然剋星,常吃可以促排石
    這種中藥被稱為「腎草」,是結石的天然剋星,常吃可以促排石。在過去的三十年間,全球患「尿結石」、「膽結石」、「腎結石」等結石疾病的人數有所增加。得了結石疾病,通常會在身體上出現一些異常症狀,比如血尿、腹部或腰部絞痛、發熱、噁心、嘔吐等,具體的表現症狀因人而異,與結石的位置、大小以及是否出現積水、感染等併發症相關。得了結石疾病,除了積極治療之外,還應該在飲食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多加注意。在飲食方面,結石患者不僅要多飲水,可以有效預防結石體積的增長,還可以促進小顆粒結石的排出。
  • 你以為是闌尾炎?NO,NO,NO其實是輸尿管結石!
    經查不是闌尾炎,也沒有穿孔,醫生初步判斷是由於結石引發的疼痛,可是具體情況還要等檢查結果才能有最後的定論。董先生按照醫生的建議做了雙腎三維CT,原來,董先生的疼痛是由於右腎輸尿管結石引起的,隨著結石的下移,董先生的疼痛位置才跟隨發生了變化。
  • 菠菜是補鐵佳品,還是結石禍首?應該如何去吃呢?
    傳言菠菜不能和豆腐一起吃,吃多會得結石,影響鈣的吸收,理論依據是:豆腐+菠菜=大量草酸(=結石)。這個理論看上去「靠譜」,於是很多人不敢這麼吃了。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應該多吃菠菜,菠菜有補鐵的功效,補鐵首選就是菠菜。那菠菜是補鐵佳餚還是結石禍首?到底是吃還是不吃?應該如何去吃呢?
  • 洋機長得結石「飛不起來」 專家稱需多喝白開水
    就這種疾病來說,2毫米的結石確實是很小的,一般人如果發現這樣的小石頭在體內,醫生多建議保守治療,讓石頭慢慢地自然排出。  但是作為飛機師的奧西等不起,從體檢結果出來到手術前,他已經停飛好長時間。  「我很著急,到以前工作過的廣州、深圳的醫院都去看過。有的醫生建議我喝中藥,可是我喝了幾個月都排不掉那個石頭!」
  • 深圳女子體內取出「活蟲」 醫生:因愛吃魚生
    多喝水等它自己排出來就是了。」本以為隨著時間的流逝結石會自己消失,一天一天過去,就當程女士都忘了有膽囊結石這件事的時候,它毫無預兆地「發威」怒刷存在感。今年3月24日,程女士突然出現腹部疼痛,同時伴隨噁心、嘔吐等表現。持續的疼痛遲遲不能緩解,於是程女士來到了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經過了CT檢查,很快就找出了原因——膽總管卡著一顆大小約4mm的「石頭」。
  • 有水垢的水喝多了,會不會得結石?
    更願意喝純淨水和礦泉水,到也不是因為自來水不衛生,只是很多人發現燒烤的自來水裡面,總是會有很多的水垢,不少人擔心經常喝燒開的自來水,會使體內長結石。那麼,燒開的自來水中,為什麼會存在很多水垢呢?能經常喝嗎?喝多了,對身體會不會產生什麼負面影響?
  • 會流血的「石頭」,你吃過嗎?
    就算不能吃的也會想著辦法吃!!!可最近我竟然聽說有人吃「石頭」!!那種石頭長這樣↓↓了解之後才發現,他們吃的這種東西只是長得很像石頭而已~它叫做鋼纖海鞘,別看它像石頭,其實是有生命的!所以在當地它也有一個暱稱叫做「活著的巖石」。
  • 又到冬季吃柿子時候,為什麼有人吃柿子長石頭?一起學習正確吃法
    導語:秋末冬初的時候,柿子樹上的葉子已經掉的差不多,而柿子樹上黃澄澄的柿子真的是非常誘人,柿子口感非常好,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但是因為一些傳言,很多人對柿子敬而遠之了。吃柿子確實有很多避諱,有些人說空腹不能吃柿子,吃柿子就不要喝酸奶,吃螃蟹,而且柿子吃多了還不行,要不然胃裡容易長結石,這些傳言到底是真是假?又到冬季吃柿子時候,為什麼有人吃柿子長石頭?一起學習正確吃法吃柿子真的會長結石嗎?
  • 腎結石不做手術,需要怎樣調理才能排出體內結石?看看醫生怎麼說
    (1)多飲水無論是什麼類型的結石,其最重要的預防措施就是大量喝水。大量喝水可以增加排尿量,避免高濃度礦物質、鹽類物質的聚集,從而防止腎結石的出現。因此,每天飲水量最好保持在在2000毫升到3000毫升,正常成人24小時的尿量應維持在2000毫升以上。
  • 一般人該怎麼取石頭?
    第二,會有脂肪瀉的表現:也就是我們攝入體內的脂肪物質不能夠被消化,以原型的形式排出,大便中出現脂滴,因為膽總管被阻塞,若是阻塞位置比較低,會引起胰液的流通不暢,胰液中的胰蛋白酶、胰脂肪酶不能消化食物造成消化不良。
  • 前列腺有結石,要怎麼排出?這2種方法或許可以來幫你
    幾年前開始覺得疲累時下腹部會悶痛,還伴隨突然的尿急感和夜尿症狀,某次與太太行房時竟然發現精液滲血變暗褐色,嚇得他趕緊就醫,經診斷為急性前列腺炎,遵照醫囑吃了幾個星期的抗生素治療,沒想到接下來一年中又反覆發作4次,最後到醫院就診,才查出竟是前列腺結石搞的鬼。我們常聽說腎結石、膽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而在泌尿生殖系統裡,還有男性專屬的結石,就是前列腺結石。
  • 胃裡長了大石頭,喝了一周可樂,結石居然消失了!
    患者回家後,按照我的建議喝了一周可樂,今天來複查,胃裡面的石頭消失了。是不是很神奇,可樂居然還能治療結石?其實早在2002 年,希臘學者Ladas等人就首次報導了成功應用可樂經鼻導管灌洗治療植物性胃石症。之後Ladas等人再次報導,可樂單獨應用於植物性胃石的溶解成功率可達到 50% 以上,聯合內鏡技術成功率可達 90% 以上。
  • 吃柿子長出結石喝可樂來「消石」真的有效嗎
    現在正是吃柿子的時節,每年這時消化科都會接診一些因為吃柿子而得了胃石症的患者。有時候,醫生會建議患者嘗試可樂療法,這是為什麼呢?柿子含有豐富的鞣質(存在於植物體內的多元酚類化合物)、果膠、樹膠,空腹食用時,消化酶、游離胃酸分泌會增多,使得這些成分發生凝結,並與纖維素膠合後滯留在胃內形成硬塊,即植物性結石。植物性胃結石是常見的一種胃石症。尤其是柿子未成熟時,也就是常說的澀柿子,其鞣質含量更高,在胃酸的作用下,能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易溶於水的鞣酸蛋白,並沉澱在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