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美食達人快樂敏姐,這次我們來聊聊【菠菜】這個食材。傳言菠菜不能和豆腐一起吃,吃多會得結石,影響鈣的吸收,理論依據是:豆腐+菠菜=大量草酸(=結石)。這個理論看上去「靠譜」,於是很多人不敢這麼吃了。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應該多吃菠菜,菠菜有補鐵的功效,補鐵首選就是菠菜。那菠菜是補鐵佳餚還是結石禍首?到底是吃還是不吃?應該如何去吃呢?
先來說說「菠菜豆腐容易結石」的事情吧!菠菜富含草酸,豆腐富含鈣,草酸和鈣結合會產生草酸鈣沉澱,所以吃菠菜豆腐容易在體內形成結石。這句話前半段是對的,但後面的結論卻不對。
菠菜中的草酸確實與結石的形成有關,但結石的形成不是菠菜和豆腐簡單的相加,否則人體可能會充滿結石。結石形成的關鍵還要看「原料」是否充足、比例是否合適。菠菜中的草酸在烹飪加熱過程中會大量減少,不必過於擔心會產生結石。科學實驗顯示,菠菜在開水中焯60秒後可以去除80%的草酸。
例如大豆也是草酸含量比較高的食物,不過在製成豆腐等豆製品時,草酸已所剩無幾了。豆腐在製作時要添加滷水(氯化鎂)或石膏(硫酸鈣),這個過程不僅減少了草酸,鈣和鎂的含量也大幅上升。有數據表明,鎂對於預防腎結石十分有利。食物中的鈣也是有利於預防結石的物質(指的是天然食物中的鈣,而不是鈣片等補鈣產品),能夠與草酸結合,從而減少人體對草酸的吸收,起到預防腎結石的作用。
因此諸多科學數據表明,「菠菜不能配豆腐」是一個極大的錯誤觀念。
接下來再聊聊「菠菜補血」吧!其實菠菜的補鐵效果並不好,因為菠菜中所含有的鐵是非血紅素鐵,人體對這種鐵的吸收利用率很低。
膳食中的鐵分為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血紅素鐵容易被人體吸收,主要存在於動物紅肉、肝臟血液中。植物性食物和豆類、穀類、蛋類中的鐵,一般都是非血紅素鐵,不太容易被人體吸收。從理論上說菠菜中鐵的吸收率,由於草酸等物質會影響鐵的吸收,所以菠菜補鐵效果並不好,沒有多大的意義。還不如吃些紅棗、赤豆來的有效。
菠菜應該焯水後再吃。大家在烹飪菠菜時應先在水中焯一下,這樣就可以完全不用再顧慮草酸的問題了。作為一種蔬菜,人們不必忌諱吃菠菜,不管搭配豆腐還是其他食物。雖說菠菜補鐵效果跟人們的想像差的很遠,但是它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C對於鐵的吸收具有促進作用。因此,大家也不必去嫌棄和排斥菠菜。不同的蔬菜都有它們各不相同的營養和功效。
最後,小編想問一下平時在家,〖你是怎樣烹飪菠菜的〗?有沒有用菠菜燒豆腐湯吃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您的見解和看法。喜歡敏姐這篇關於菠菜這樣食材見解的,請給敏姐點個讚,或是收藏加轉發。你的支持和鼓勵就是敏姐創作的動力,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