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哲學著作,《周易》蘊含了豐富、深邃的哲學思想,既有對宇宙萬物產生原因的追問,也有對宇宙萬物變化過程的求索,既有對自然萬象的沉思,也有對社會人生的思考,由此形成了比較系統、相對深入的哲學觀念。現下,筆者為大家介紹其宇宙論觀點,願皆有所獲。
太極論可以認為是《周易》的宇宙論。哲學宇宙論是指研究宇宙起源、構成、演化的學說,比如,水是萬物的本原(泰勒斯),理念是真實的世界(柏拉圖),原子和虛空是世界的本原(德謨克利特)等。這些是西方古希臘哲學代表性的宇宙論觀點。那麼,《周易》的宇宙論主要觀點是什麼呢?
《周易》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繫辭上》)
何謂太極?解釋不一,孔子穎達言:「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為一,即是太極一也」。(《周易正義》)因為後面是「兩儀」,「兩儀」即陰陽二氣,所以太極即「氣」,是陰陽混為一體的氣。「四象」即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分別對應春、夏、秋、冬。在《周易中》,天地即乾坤,即陰陽,由此看來,《周易》的宇宙起源是太極,也就是氣,即陰陽二氣混合之物,其最基本的構成因素也就是氣(太極)。因而也可說陰陽二氣的矛盾變化,化生出複雜的宇宙萬物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
人們由八卦可以知道事物的吉兇利害,並因為能知道事物的利害而創造宏偉的事業。這樣,對於《周易》而言,宇宙起源和基本構成因素都有了,那麼,這個宇宙世界是怎樣化生出來的呢?《周易》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序卦》)這是《周易》對宇宙生成的經典性論述。在這 個論訴中,由天地到萬物到男女,再到夫婦、父子,君臣,再到上下等級、禮儀制度,描寫了由物到人再到人倫再到社會制度秩序,就是說,清晰地描述了由物質到人文世界的演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象傳上》)
可見,太極是《周易》的哲學核心範疇,宇宙萬物的源頭就是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