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石蘭
在過去的長達一個多世紀時間以來,人們一直將喜馬拉雅狼視為同中國狼一樣的灰狼亞種,有時候也將其稱為藏狼,過去也只在西藏和印度的部分區域有目睹該物種的記錄。然而,研究人員發現,喜馬拉雅狼種群在地球上的現存數量已急劇減少,而且,它們並不是灰狼的亞種,而是一個至少擁有80萬年進化史的古老狼族。
簡而言之,地球上現存的不僅不是灰狼的亞種,更是一種比灰狼還要更早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獨特狼種。一方面,在喜馬拉雅狼的漫長進化歷程中,其遺傳標記也與眾不同;而另一方面,作為亞洲高海拔區域頂級食肉動物的喜馬拉雅狼,擁有其他狼種不具備的可適應高海拔環境的遺傳特質,這讓它們的自然棲息地變成了地球上最後一個完整的荒野地區。
不管是從生態學的角度,還是遺傳學的方面來看,喜馬拉雅狼的確是唯一可適應高海拔地區極端低氧水平的狼種。而且,關於喜馬拉雅狼的自然棲息地,也並不是只有喜馬拉雅山附近,它們同時還存在於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區,以及尼泊爾的部分區域。儘管目前無法統計出現存喜馬拉雅狼的精確數量,而它們的某些具體的行為特徵,以及所處環境的生態現狀如何也並不清晰。
但是,這些還需要時間來解答的問題,都不能改變喜馬拉雅狼已成為一個需要被保護的狼種的基本事實。或許很多人並不清楚,它們生活的這些高海拔土地所擁有的水資源,相當於在東南亞生活的幾十億人共同擁有的淡水資源體量。事實上,喜馬拉雅狼種群數量的減少趨勢,已經發展到需要人為幹涉的地步。因為,從生態系統的角度來說,讓喜馬拉雅狼的數量恢復到正常水平,首先是對當地生態系統中其他野生動植物的數量平衡,其次也是為了穩定人類生活的這個更大的生物圈。
研究人員針對喜馬拉雅狼的研究早在數年之前就已經開始,因為,現有的資料讓大家很難對這個種群的信息有所了解,而當時僅有的稀缺數據,雖然表明了喜馬拉雅狼和灰狼在遺傳上的差異性,但也並沒有進一步的解釋。從研究人員在尼泊爾發現的喜馬拉雅狼群來看,群居習性的它們一般是5匹狼為一群,這個數量比一般的灰狼群體數量偏小。群體的數量偏小,同時也與成年喜馬拉雅狼和幼崽所表現出的強烈排他性表現一致。
倘若我們想知道喜馬拉雅狼的在進化歷程中發生的遺傳和基因變化,包括生活習性和主要食物這些信息都具有重要提示。從研究結果來看,喜馬拉雅狼的主要食物大部分都是野生動物,並存在一定的季節性特徵。而在食物的爭奪中,由於一些牲畜也會食用野生動物,這導致了喜馬拉雅狼和牲畜之間的生死搏鬥。然而,在這樣環境惡劣的地方,牲畜便是當地人維持生計的主要工具。
也正是因為存在這樣的問題,導致了當地社區捕殺喜馬拉雅狼的行為,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這些狼獵殺他們的牲畜。簡而言之,想要保護喜馬拉雅狼群的數量不再持續減少,首先要做的就是打擊獵捕野生動植物交易,讓它們的數量恢復正常,然後才能避免牲畜和喜馬拉雅狼因為爭搶野生動物而爭搶,同時也不會再發生當地人獵殺喜馬拉雅狼的悲劇。目前,喜馬拉雅狼已被認可為一個新的物種,這對於它的保護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正如前文所言,原本喜馬拉雅狼可以說是跟中國狼平起平坐,皆為灰狼的一個亞種。但現在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喜馬拉雅狼的遺傳和基因都表現出了差異性,而中國狼的DNA測序和基因遺傳研究卻表明,灰狼和中國狼擁有共同的祖先。從時間上來說,作為冰河時期倖存者的中國狼,其起源時間大約30萬年前的晚更新世,而被認定為新狼種的喜馬拉雅狼的起源時間,則比中國狼提前了50萬年左右的時間。所以,將喜馬拉雅狼稱為一個古老的狼種,實質上也並沒有什麼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