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I財經社 唐煜
編輯| 梁夜
震驚國人的「太平洋大逃殺案」審判結果法律文書終於公開。
2月8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劉貴奪、姜曉龍、劉成建、黃金波故意殺人、劫持船隻,李承權故意殺人死刑覆核刑事裁定書》。該裁定書顯示,最高人民法院已於2017年3月23日核准該案被告人劉貴奪、姜曉龍、劉成建、黃金波、李承權5人死刑。
山東威海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定,2011年6月17日至7月25日,魯榮漁「2682」號漁船在智利附近海域作業期間,以劉貴奪為首的部分船員劫船返航,途中,先後殺害16名船員,並致6人失蹤。「大平洋大逃殺」的惡名也由此而來。
2013年7月19日,威海中院一審判決被告人劉貴奪、姜曉龍、劉成建、黃金波、李承權5名主犯死刑,其餘6名被告人獲死緩、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最高法死刑覆核刑事裁定書顯示,威海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後,劉貴奪、姜曉龍、黃金波、李承權提出上訴,劉成建在法定期限內沒有上訴。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經依法開庭審理,於2015年1月21日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法覆核確認,2011年6月,被告人李承權作為船長,帶領被告人劉貴奪、姜曉龍、劉成建、黃金波及同案被告人王鵬、馮興豔、梅林盛、崔勇、段志芳、項立山(均已判刑)和其他22名船員等共計33人,隨山東省榮成市鑫發水產食品有限公司所屬魯榮漁「2682」號漁船在東南太平洋秘魯、智利海域進行魷釣作業。其間,劉貴奪及同夥包某(被害人,歿年27歲)等船員認為工作時間長、強度大、收入低,心懷不滿,邀約姜曉龍、劉成建、黃金波、王鵬及同夥雙某(失蹤,時年28歲)、戴某(被害人,歿年21歲)、丁某(失蹤,時年42歲)等人,預謀劫持該船返航回國。

在劫船過程中,被害人夏某(歿年40歲)欲持刀上舵樓營救李承權,在舷梯處把守的被告人姜曉龍朝夏某背部、胸部等處捅刺數刀,被告人劉貴奪朝夏某左大腿、臀部各捅一刀,被告人劉成建持鐵棍擊打夏某腿部,後姜曉龍、劉成建、雙某將夏某拋入海中。
最高法死刑覆核裁定書顯示,漁船返航途中,為防止其他船員反抗,被告人劉貴奪、姜曉龍、劉成建、黃金波和同案被告人王鵬及同夥包某、雙某、戴某等人,以船上的白槽鋼為原料,利用船上的角磨機、砂輪機等工具自製尖刀9把,分別攜帶,後由劉貴奪統一控制。
這場殺戮持續到2011年7月25日。此前,被告人李承權和同案被告人崔勇、段志芳為求自保加入劉貴奪一夥。期間,被告人劉貴奪、李承權組織其他被告人多次開會,編造謊言,訂立攻守同盟,並將船上多餘救生衣、部分作案工具、被害人及失蹤人員的部分用品以及記錄案情經過的日記本等物品綁上鐵錘沉入海中,企圖銷毀證據、製造假象、掩蓋實情,以逃避法律追究。
這樁慘案最初闖進公眾視野,是因為2016年春節期間的一篇特稿《太平洋大逃殺親歷者自述》,刑滿釋放的事件親歷者接受媒體採訪,還原了發生在大海上的這場兇殺。33名船員出海,8個月後,船上只剩下11名船員。歷時近兩年的偵辦和審理,倖存者被控殺害22名同伴……由於文本跌宕起伏,極富戲劇性,不少讀者在感慨人性之惡的同時,形容像是看完了一部驚悚片。
由於稿件當天就創下了1000萬+的驚人閱讀量,這個故事也被不少影視公司瞄上。最終,樂視影業以百萬高價買下了這篇特稿的獨家電影版權。
當時, 手握這個大IP,樂視一開始就確定了多文本開發的定位。2016年12月,樂視率先推出了《太平洋大逃殺》的廣播劇,請來了張譯、姜廣濤等經驗豐富的影視、配音演員獻聲。上線之初,《太平洋大逃殺》播放量就已經超過500萬。但隨著樂視後期生態鏈的崩塌,電影開發的計劃也一直被擱置。
如今慘案終有定論,電影的上映之日卻成為了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