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斌故意殺人案被列入最高法典型案例

2021-01-19 青瞳視角

5月11日,最高法發布8件人民法院依法懲處涉醫犯罪典型案例。

其中有2件死刑案例,即員明軍故意殺人案(甘肅蘭州殺醫案),孫文斌故意殺人案(北京民航總醫院殺醫案)。

另外6件案例是:柯金山尋釁滋事案(疫情期間案件),李蘇穎尋釁滋事案(疫情期間案件),李廣偉尋釁滋事案,曹會勇尋釁滋事案,李發才等故意傷害案,李紅軍等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案。

孫文斌,男,漢族,1964年12月23日出生,無業。

2019年11月12 日,被告人孫文斌之母(95歲)因患哮喘、心臟病、腦梗死後遺症等疾病到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治療,同月22 日出院。其間,醫院曾下達病危病重通知書。同年12月4日,因孫母在家中不能正常進食,孫文斌聯繫999急救車將孫母送至北京市民航總醫院。孫母經急診診治未見好轉,被留院觀察。孫文斌認為孫母的病情未好轉與首診醫生楊某(被害人,女,歿年51歲)的診治有關,遂對楊某懷恨在心。同月8日,孫文斌返回其暫住地取了一把尖刀隨身攜帶,揚言要報復楊某,並多次拒絕醫院對孫母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同月24日6時許,楊某在急診科搶救室護士站向孫文斌介紹孫母的病情時,孫文斌突然從腰間拔出尖刀,當眾持刀反覆切割楊某頸部致楊某倒地,後又不顧他人阻攔,再次持刀捅刺楊某頸部,致楊某頸髓橫斷合併創傷失血性休剋死亡。孫文斌作案後用手機撥打110報警投案。

本案由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最高人民法院對本案進行了死刑覆核。

法院認為,被告人孫文斌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孫文斌因母親就醫期間病情未見好轉,歸咎並遷怒於首診醫生楊某,事先準備尖刀,預謀報復殺人,並在醫院急診科當眾持刀行兇,致楊某死亡,犯罪動機卑劣,手段特別殘忍,性質極其惡劣,社會危害性極大,罪行極其嚴重,應依法懲處。孫文斌雖具有自首情節,但不足以對其從輕處罰。據此,依法對被告人孫文斌判處並核准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罪犯孫文斌已於2020年4月3日被依法執行死刑。

最高法方面稱,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職責使命,但醫學不是萬能的,醫療效果並不總能滿足患者和家屬的期待。患者和家屬首先應當積極配合醫院進行治療,同時也要正確認識病情和治療效果,不能簡單因病情未好轉便歸咎於醫院和醫生。

本案是一起患者家屬因患者病情未見好轉而預謀報復殺害醫生的典型案例,2019年年底案發後產生巨大且惡劣的社會影響。被告人孫文斌在將其年邁並患有多種嚴重疾病的母親送到醫院治療期間,多次拒絕醫院對其母進行檢查和治療,卻認為其母病情未見好轉與首診醫生的診治有關,經預謀後在醫院當眾殺害首診醫生,犯罪性質極其惡劣,手段特別殘忍,罪行極其嚴重。人民法院依法對孫文斌判處死刑,體現了堅決懲治暴力殺醫犯罪的嚴正立場。

數據顯示,自2019年至今年4月,法院共計一審審結殺醫、傷醫、嚴重擾亂醫療機構秩序等涉醫犯罪案件159件,判決生效189人。

去年年底以來,一些地方相繼發生暴力殺醫、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造成惡劣社會影響。今年年初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醫務人員不顧自身安危,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貢獻。但個別地區卻發生了撕扯醫生防護服、毆打、挾持醫務人員等案件。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孟亞旭

相關焦點

  • 最高法發布8件涉醫犯罪典型案例 員明軍、孫文斌殺醫案入選
    【新民晚報·新民網】最高法今天發布8件2019年以來人民法院審結的涉醫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員明軍故意殺人案(甘肅蘭州殺醫案),孫文斌故意殺人案(北京民航總醫院殺醫案)入選。最高法指出,這些案例從多個角度闡述了人民法院對涉醫犯罪「零容忍」的態度和立場,體現了人民法院服務保障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服務保障民生的責任和使命。據了解,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有關部門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取得良好效果。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在全國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持續增長的情況下,醫療糾紛數量總體下降,醫療秩序有所好轉,醫患雙方滿意度提升。
  • 孫文斌,維持死刑判決!
    2月14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公開開庭審理發生在北京民航總醫院的孫文斌故意殺人上訴案並當庭宣判,依法裁定駁回孫文斌的上訴,維持原判,對孫文斌的死刑判決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20年1月16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孫文斌故意殺人案進行一審公開審理並當庭宣判,認定孫文斌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一審宣判後,孫文斌不服,提出上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審理認為,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遂依法作出上述裁定。
  • 今日,故意殺人犯孫文斌被執行死刑
    此案件中,行兇者孫文斌手段之殘忍,性質之惡劣,給社會帶來惡劣影響。2019年12月24日是聖誕節前一天。原本12月24日平安夜,是一個平安祥和,家庭團圓的日子。對於北京民航總醫院的楊文醫生來說,卻是生命的最後一天。當天早上六點多,正在值班室值班的楊文醫生,被行兇者孫文斌從身後突然抓住頭髮。孫文斌拿著提前備好的匕首,狠狠地扎刺、切割楊文醫生的頸部。楊文醫生頓時血流如注,倒在血泊中。
  • 【法律周報】一周重大政策立法、典型案例全面梳理(3.30-4.5) |...
    典型案例、大案、要案一、最高法發布第二批8個依法懲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二批8個依法懲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此次發布的案例聚焦疫情期間涉及防疫物資的刑事案件,包括非法經營、銷售偽劣產品、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招搖撞騙、詐騙等犯罪。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2020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編者按:  「6•26」國際禁毒日即將到來,為充分昭示人民法院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場,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從全國法院範圍內收集、整理了10件2019年以來審結的毒品犯罪和吸毒誘發次生犯罪的典型案例。
  • 最高法發布2020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中新網6月23日電 據最高法網站消息,「6·26」國際禁毒日即將到來,為充分昭示人民法院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場,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從全國法院範圍內收集、整理了10件2019年以來審結的毒品犯罪和吸毒誘發次生犯罪的典型案例。
  • 最高法發布的這些典型案例發人深思
    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記者羅沙)最高人民法院15日發布第三批依法懲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聚焦疫情期間因故意隱瞞出入境或疫情高發地區旅居史又拒不執行隔離規定,造成疫情擴散重大風險的刑事案件。
  • 最高法:近五年毒品犯罪案件的年均重刑率為22.37%
    中國最高法:近五年毒品犯罪案件的年均重刑率為22.37%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電 (記者張素)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毒品犯罪案件中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年均重刑率為22.37%,各年度的重刑率均明顯高於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
  • 最高法司法案例研究院舉辦「案例...
    12月12日下午,由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主辦,中國醫師協會承辦的第十三期「案例大講壇」在中國醫師協會舉行,本次研討會以近期發生的「北大第一醫院醫鬧」事件和各地發生的醫療、醫鬧糾紛典型案件為樣本,研討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及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法律適用問題。
  • 擊退疫情之後「民航醫院殺醫案」罪犯孫文斌被執行死刑
    今年4月3日當天上午,依照最高人民法院下發的執行死刑命令,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蓄意殺人犯孫文斌法定程序執行死刑。案發現場錄像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清,2019年12月4日,被告孫文斌及親屬將其母孫魏氏送至民航總醫院醫治。孫文斌因抗議主治醫生楊文對其母的醫治,心存芥蒂、意圖報復。
  • 最高法:10起環境資源典型案例納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資料庫
    7月30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5年來百餘件環境資源典型案例的總體情況。紅星新聞從發布會上獲悉,最高法先後發布15批共135件環境資源典型案例。最高法從歷年發布的環境資源典型案件中選取了10起案例,已經翻譯成英文,納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資料庫。
  • 最高法評「2017十大案件」:推出典型案例,推動良法之治
    經過近一個月的評選,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於歡故意傷害案,王力軍無證收購玉米被宣告無罪案,簡陽市政府被訴公告違法案,王老吉加多寶紅罐裝潢糾紛案,全國首例「毒跑道」公益訴訟案,全國首例電商平臺打假案,奢侈「包包女」拒不執行判決被搜查案,以及「百名紅通」1號楊秀珠回國受審案和盧榮新無罪釋放案等十個司法案例成功入選,成為「2017年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
  • 最高法發布典型案例回應
    未來網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 謝青)水汙染防治、土壤汙染治理、大氣汙染防治、林業資源保護等領域,涵攝大氣、水、土壤、林草、湖泊、自然保護區等環境要素和自然資源,今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環境資源審判保障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十大典型案例。
  • 今天,孫文斌被執行死刑,明天清明祭掃可以告訴楊文醫生了
    014月3日上午,執行死刑4月3日上午,民航醫院殺害醫生楊文的兇手孫文斌被依法執行死刑。這次死刑由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下達的執行死刑命令,於今天上午執行完畢。這一惡性殺醫案的審判經歷了一審訴訟、二審訴訟,直到今日兇手被執行死刑,一共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這是法律公正審判的結果,法律在充分保障孫文斌各項基本權利的基礎之上,給受害者、受害者家屬以及社會大眾給了一個交代,實現了法律維護公民權利的公平與正義。
  • 最高法公布指導性案例:驢友攀巖時打巖釘,損毀名勝古蹟被判刑
    1月12日,最高法發布第26批指導性案例。其中包括一起故意損毀名勝古蹟案件。最高法在裁判要點中指出,對核心景區內的世界自然遺產實施打巖釘等破壞活動,嚴重破壞自然遺產的自然性、原始性、完整性和穩定性,綜合考慮有關地質遺蹟的特點、損壞程度等,可以認定為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蹟「情節嚴重」。據介紹,該案系因損毀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而入刑的案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最高法典型案例回應爭議:依法獨立判案 排除輿論壓力
    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題:最高法典型案例回應爭議:依法獨立判案 排除輿論壓力「進而言之,法官審理案件,應當依據證據、依據法律做出自己的判斷,排除社會輿論的壓力。」
  • 揭秘最高檢發布十批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背後的故事
    典型案例「十連發」:釋放哪些法治信號——揭秘最高檢發布十批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背後的故事「史無前例!」「非常時期的法治引領!」這是很多檢察系統人士和專家學者對最高人民檢察院涉疫情典型案例「十連發」作出的一致評價。
  • 最高法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向家庭暴力說不_新聞中心...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最高法網站25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此次十大案例由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和中國女法官協會首次聯合發布,旗幟鮮明地向社會表明了多方合力、聯合治理家庭暴力,向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態度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