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區:水蛭養殖促增收 「吸血蟲」變「軟黃金」

2020-12-06 央廣網

水蛭,俗稱螞蟥,一提起這軟乎乎的生物,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吸血蟲」,讓很多人覺得噁心。但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五星鄉萬橋村村民的眼裡,一條條水蛭成了致富的「軟黃金」。  近年來,隨著水蛭藥用價值的深度開發,其市場潛力也逐步被挖掘,吸引眾多創業者競相加入水蛭養殖行業。

「吸血」變「造血」

安徽省宣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養殖水蛭的公司,成立於2018年11月28日,養殖基地位於五星鄉萬橋村,項目佔地550畝,產值兩個億,由港、滬投資商共同出資,目前已創下全國同行業之最。

9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安徽省宣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水蛭養殖基地,一群黑乎乎、軟綿綿的水蛭正悠閒地生活在池內,有的貼在池壁上,有的在水中不停遊動,基地工作人員不時向池內投餵螺螄……眼下正是一年中水蛭養殖最為忙碌的時期,該公司分管生產的副總趙幫才一直在養殖基地關注水溫的變化,及時做好水質調控。

「我公司養殖的是寬體金線蛭,是不吸血的,喜歡吃螺螄,也是水蛭中藥用價值較高的品種。由於養殖的人少,市場需求大,目前,鮮水蛭收購價每斤100元左右,加工成幹以後每公斤水蛭幹能賣到1300元。」趙幫才介紹道。

由於水蛭幹製品泡製後可作為中醫入藥,具有治療中風、高血壓、清瘀、跌打損傷等功效,近幾年市場價格一直呈上升趨勢。「今年受疫情影響,水蛭的收購價格上漲了30%,等到10月份就可以集中起捕,曬乾賣錢。」趙幫才表示,今年養殖基地產值預計能達到1500萬元。

「小水蛭」帶動「大就業」

有產業才能致富一方百姓,水蛭養殖基地為創業者帶來了滿滿的收穫,也給當地村民帶來了豐厚回報。

「基地土地流轉每畝650元月租,600元給農戶,50元歸村集體,用工高峰時可以帶動周邊40名百姓同時就業,其中還包含兩名貧困戶。」五星鄉黨委書記裴髮根告訴筆者,目前基地正協調當地政府,成立水蛭產業合作社,積極推廣農戶散養,帶動更多當地村民加入水蛭養殖隊伍中,增加村民收入。

據了解,該基地引進成套加工設備,可對基地水蛭及周邊農戶散養水蛭進行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帶動鄉村振興。與此同時,基地還與上海眾多高校與科研單位,進行產學研深度合作,旨將該產業基地打造成挽留高技術人才的重要載體。

「我們正在幫助該基地積極申報省級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申報成功後,省農業專家將會對該基地提供技術支持。」五星鄉黨委書記裴髮根說。

 「生態混養」做成「黃金產業」

目前,水蛭養殖基地共有三大區域,室外養殖、室內高密度養殖區以及水塘養殖區域。

趙幫才領著筆者來到高密度養殖區,高聳的透明廠房隨時調節採光強度,兩側幾十個排氣通風扇隨時調控室內溫度,佔地近百畝的室內產業區,棋盤狀排列著上百個水池,水池邊串聯著水體自循環系統。趙幫才信心十足地說:「整套室內產業區通過操控室內小環境,我們可以實現養殖期內高密度循環養殖。」

據了解,試驗區計劃明年開始推行蛭稻混養,通過建立蛭稻混養共生循環系統,減少農藥化肥用量,實現生態環保,也讓閒置土地「活」起來。如今,推行蛭稻混養的二期項目已完成土地流轉。

「接下來,我們打算將水蛭養殖基地打造成國家規模化、標準化的養殖基地,未來向大健康產業方向發展。」安徽省宣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強說道。

(王珊 朱蔓妮)

相關焦點

  • 天津寶坻:「吸血蟲」變成寶 水蛭成為都市農業新貴
    天津寶坻:「吸血蟲」變成寶 水蛭成為都市農業新貴2015-11-13 09:4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其實螞蟥學名水蛭,是珍貴的藥材,具有治療中風、高血壓、清瘀、閉經、跌打損傷等功效。日前,北方網新媒體記者從寶坻區獲悉,該區依靠良好的生態環境,規模化養殖水蛭,將吸血蟲變成「益蟲」,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績,而高建忠就是其中的養殖佼佼者,他創辦的天津鴻騰水產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為全國首個水蛭規模養殖基地。
  • 正陽縣汝南埠鎮農民張春節利用荒廢坑塘把「吸血蟲」變成「軟黃金」
    螞蟥,又稱水蛭,很多人對它厭惡,唯恐避之不及。但是,這個讓人生畏的「吸血蟲」在正陽縣汝南埠鎮張甲村張春節眼裡,卻成了地地道道的「軟黃金」。他硬是在廢棄窯場改建的10畝水塘裡,把螞蟥養成了致富寶貝。  2008年,退役返鄉的張春節在家中接待一位收購藥材的戰友。
  • 養殖水蛭使螞蟥變「金蟲」
    養殖水蛭使螞蟥變「金蟲」2017-10-16 08:3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大洋網        瀏覽量: 14430 次 我要評論 花田村由清遠市委宣傳部負責對口幫扶後,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村民搞蔬菜種植、苗圃基地建設、水蛭養殖、光伏發電等多個項目,貧困戶由此脫貧。其中最值得稱道的就是水蛭養殖。&nbsp&nbsp&nbsp&nbsp水蛭俗稱螞蟥,這種吸人血的小東西製造過很多噩夢。近年來,隨著水蛭藥用價值的深度開發,其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 何富松的水蛭養殖場,每畝純利潤3萬元
    何富松的水蛭養殖場,每畝純利潤3萬元2017-11-13 09:5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消費網        瀏覽量: 16916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提到螞蟥,大家都知道它是可怕吸血蟲,避之不及。
  • 昔日避之不及的「吸血蟲」,如今搖身一變成「吸金蟲」
    水蛭,又稱螞蝗,提到這個名字,估計勾起了不少人的童年陰影。這種黑黑軟軟的小蟲子,生活在水田、溝渠中,嗜好吸血,令人不寒而慄。但現在,由於它出色的藥用價值,成了藥材市場上供不應求、吸金納銀的珍貴品種,還有地方因為養殖水蛭,走上了致富路。
  • 3畝4分田養殖水蛭第一年純利潤達26萬
    工人們正忙著給孵化池裡的小水蛭投食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投入12萬元利用3畝4分田養殖水蛭,首年純利潤就高達26萬元,創造了湖北潛江養殖界神話。這小東西竟如此「吸金」!30日,筆者帶著好奇來到位於潛江後湖管理區張家窯辦事處的水蛭繁育養殖基地一探究竟。
  • 國內最大規模水蛭養殖基地落戶江蘇連雲港徐圩新區
    ,俗稱「螞蟥」,還有人稱之為「吸血蟲」,聽起來挺可怕的,但其實它還是一種藥用價值極高的中藥藥材。近年來,因為受農藥毒害以及人們無節制的濫採,野生水蛭資源逐漸枯竭,而在徐圩新區,一個集約化水蛭養殖基地則為市場注入了一股清泉。在徐圩新區徐圩街道東陬山村,有一個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水蛭養殖基地,專門用來養殖用作中藥藥材的水蛭。水蛭養殖,對生態環境要求高,不僅要水質好,而且要求地質穩定,土地承載力高,餵養水蛭的食材資源豐富。
  • 水蛭養殖市場前景好,他實現銷售利潤40萬元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說起水蛭,有些陌生;但講螞蟥,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就很熟悉了。如今,這個讓人生畏的「吸血蟲」,在駱仁強的手裡也變成了寶貝。  10日,記者走進嘉魚縣新街鎮王家月村水蛭養殖場,沿著一條鋪滿螺螄殼的小路走進養殖場深處,見到正在挖水池的駱仁強——這家水蛭養殖場的主人。
  •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市場監管局周王所開展冷藏冷凍肉品凍庫排查工作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有效防控轄區內食品安全風險,近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市場監管局周王所聯合地方政府食安辦、衛計辦、公安等相關職能部門積極開展冷藏冷凍肉品凍庫專項排查行動,全力保障轄區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市場監管局周王所開展中藥飲片零售和使用環節...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全面貫徹落實新《藥品管理法》,進一步強化中藥飲片質量安全監管,規範中藥飲片經營行為,近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市場監管局周王所結合轄區實際,開展中藥飲片零售和使用環節專項整治行動。(通訊員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市場監管局周王所 秦芬)
  • 500元/斤,農村常見的吸血蟲變「致富蟲」
    在農村,只要下過水田的小夥伴都見過一種吸血蟲,螞蟥。其實,近些年,螞蟥已經成了新型的致富項目,其幹製品泡製後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市場上的非常名貴的中藥材。3.種苗的選擇水蛭種源引進,應掌握個體大健康有活力,規格要求體重20克/條以上,背部縱紋清晰,呈有淡黃顏色,嚴格掌握種齡一致,用手抓捕即成有力小球,引種時不能盲目,要仔細選擇優良品種。人工養殖時水蛭種源的引進,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
  • 光伏提水工程項目 讓水蛭住進太陽能小屋
    長江鎮(如皋港區)現代農業園區養殖的水蛭,現如今住進了定製的太陽能池子。坐擁「豪宅」的水蛭身價自然不菲。日前,記者帶著好奇來到長江鎮(如皋港區),一睹「土豪們」的風採。進入現代農業園,赫然入目的是蓋有頂棚的長方形池塘。見到農場負責人陳峰時,他正忙著給池裡的水蛭投食。
  • 養殖海沙蠶助增收
    海沙蠶,俗名海蜈蚣,是海上垂釣的優質餌料,有「軟黃金」的美譽。近年來,當地利用優質的自然資源養殖海沙蠶,特色養殖產業助農增收。七、八月份正是海沙蠶的旺發期,海沙蠶收穫迎來了黃金季,挖出來的海沙蠶由於品質好在市場上很是暢銷,主要銷往日本、韓國、歐美國家和國內的山東、福建、大連等地。
  • 讓人聞風喪膽的螞蟥,居然是難得的「軟黃金」!
    大爺賺的是小錢,有人已經大面積養殖水蛭,年收入高達上百萬,他對採訪過他的人說,他養的其實是「軟黃金」!水蛭為什麼會這麼貴呢?因為水蛭有很重要的藥用價值!水蛭製劑對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與抗癌方面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同時水蛭還可以起到抗早孕的作用,所以孕婦朋友們切記不要服用水蛭類的產品。水蛭素有著抗凝血的作用等等。
  • 宣城市宣州區:美了城市 暖了人心
    但在宣城市宣州區鰲峰街道,不僅順利完成了一項項繁重的徵拆任務,而且成功攻破了一個個繁瑣的徵拆難題。蹄疾步穩忙推進大畈楊村村民組土地徵收1274.47畝,丈量土地467畝,協議已全部籤定;梅溪河棚改項目已籤約14戶,商談意向戶12戶。
  • 張春節 養殖螞蟥帶領村民創業
    通訊員範 傑 胡春雷 牛 強螞蟥又稱水蛭,相信很多人對它感到厭惡,唯恐避之不及
  • 網箱養蛭金滿池 ——湖北省荊門市華林公司水蛭養殖基地見聞
    在荊門市牌樓鎮原種場社區的華林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小小水蛭便是致富的法寶。&nbsp網箱養蛭,生態飼料,養草調水,套養鱗魚……養殖基地技術員王豔明笑著說:「別小瞧了這小東西,管理起來可不簡單。」&nbsp8月2日,在華林的水蛭養殖基地,成片的水泥池錯落有致地建在空地上,水池內的網箱壁上密密麻麻地附著水蛭。
  • 洛陽汝陽:養殖水蛭奔小康
    11月10日,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小店鎮關帝村水蛭養殖基地,一位員工正在晾曬水蛭。據該基地負責人李洛洛介紹,今年是該基地第一年養殖水蛭,但總體上收成不錯。按目前市場價每千克約1300元計算,預計總收入在500多萬元。目前該基地已帶動當地貧困家庭70多人就業,下一步將對周邊貧困戶進行培訓,吸納更多人通過養殖水蛭奔小康。據介紹,水蛭俗稱螞蝗,加工成藥品可治療多種疾病,水蛭提取物還可製成療效奇佳的美容藥品。
  • 野生水蛭供不應求,人工養殖前景廣闊
    1 亳州市水蛭養殖基本情況  從2010年開始,亳州市水蛭養殖面積逐年增加,至2016年12月,全市3個縣1個區水蛭養殖面積14hm2,其中在池塘中仿生態養殖面積7.3hm2,半人工網箱(在池塘中設置固定網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