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元/斤,農村常見的吸血蟲變「致富蟲」

2020-12-04 新農人學社

在農村,只要下過水田的小夥伴都見過一種吸血蟲,螞蟥。其實,近些年,螞蟥已經成了新型的致富項目,其幹製品泡製後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市場上的非常名貴的中藥材。

1.市場前景

由於生態環境的變化,野生螞蟥如今已經匱乏,價格大幅度上漲,人工養殖螞蟥將成為市場的有力補充,這幾年價格一直呈上漲趨勢。

以一畝田地養殖100斤螞蟥來計算,場地、種苗的成本在1.5萬元,每畝的產量大概是500斤,平均每6斤新鮮螞蟥可風乾為1斤幹螞蟥。

新鮮的螞蟥價格在70元/斤左右。新鮮的螞蟥平均每6斤才能風乾為1斤幹螞蟥,因此風乾的螞蟥價格比較高,市場上的幹螞蟥價格都有所不同,一般的在500元/斤左右。

螞蟥養殖有很多因素需要注意,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螞蟥養殖的要點。

2.養殖場選址

選擇面南背北、避風向陽處,要求排灌方便,陽光充足,池塘寬3米,深1-1.2米,長度可根據場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漿,以不漏水為原則,池對角設進、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於排灌。

池塘周圍用富含腐植質的疏鬆沙質土壤,以便於螞蟥產卵。池塘中間建高於水面0.2米的平臺一個,保持溼潤,池底放些石塊和樹枝,供螞蟥棲息。

水源是螞蟥生存的重要條件,因此環境和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螞蟥(螞蝗)的生長、發育和繁殖。

因人工養殖的螞蟥密度較大,在飼養過程中需要經常換水井,防止化肥、農藥的汙染,尤其是7-8月的高溫季節,更要保證進出水口暢通,水質清新、有一定的溶氧量。

3.種苗的選擇

水蛭種源引進,應掌握個體大健康有活力,規格要求體重20克/條以上,背部縱紋清晰,呈有淡黃顏色,嚴格掌握種齡一致,用手抓捕即成有力小球,引種時不能盲目,要仔細選擇優良品種。

人工養殖時水蛭種源的引進,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因水蛭有二種不同習性:「家性」與「野性」,對於野生水蛭自捕或購買進來作種源,進行人工自繁是完全可以,但必須經過周期性馴養、培育。首先要從體外消毒,精選種齡,強化馴養,要求達到家養習性一致,種齡整齊一致,水體深淺適應環境一致,這樣才能適應人工養殖。

4.孵化

螞蟥一般在11℃以上可以繁殖產卵,經16-25日孵出幼蛭,產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靜,以免驚動產卵油螞蟥,造成空卵繭。孵化期要避免在平臺上走動,以兔踩破卵繭。

孵出的幼蛭3天後可自行採食河蚌、螺螄的血液,因此要投放充足的飼料,一般為每千條螞蟥投放20公斤螺螄、河蚌,每星期投餵一次禽畜的血塊,供其自由採食,但要注意隨時清理血渣及其他剩餘食物,以保持水質的清潔。

5.日常管理

①定期投餵鮮螺,投餵前,要對螺螄進行消毒。

②根據氣溫調節池水深度;

③嚴格控制水草,避免水草瘋長

④對水質要求雖不嚴格,但高密度養殖,水質要保持清潔,要有一定的溶氧量,7~8月份的高溫季節,要不定期換水。調節水質,防止PH值過高,還可以促進攝食與消化。

⑤寬體金線蛭只能吸食螺螄的1/3(主要是消化道等軟體部位),剩餘的肉會腐爛,壞底,造成水蛭大量死亡,定期改底,尤其是在7月後期高溫期間,在泥底,更要保證良好底質。

6.越冬管理

螞蟥的耐寒能力較強,一般不易被凍死,自然條件下,氣溫低於10℃時就會停止攝食,鑽入泥中越冬。人工養殖可在池塘四周遮蓋稻草保暖,協助螞蟥自然越冬。

這種方法省時省力,適合大面積商品螞蟥養殖,也可以將育種螞蟥集中在塑料薄膜棚內越冬,半月投餵一次飼料,這樣做可以保證螞蟥正常生長和活動,待溫度稍有回升,即可交配產卵。

水蛭適應性強、發病率極低,目前還未發現爆發性疾病和傳染病。水蛭常見的病有乾枯病、吸盤出血、腹部結塊等。水蛭天敵有青蛙、蟾蜍、水鳥、鴨子等。因水蛭生害主要是環境不適合造成的,因此只要給水蛭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一般是不會發病的。

螞蟥的養殖前景整體還是很不錯的,各位養殖戶在決定養殖之前,最好能找到相關銷路,會對後期有很大幫助。

相關焦點

  • 昔日避之不及的「吸血蟲」,如今搖身一變成「吸金蟲」
    但現在,由於它出色的藥用價值,成了藥材市場上供不應求、吸金納銀的珍貴品種,還有地方因為養殖水蛭,走上了致富路。嬌生慣養「吸血蟲」 金邊螞蟥(水蛭),主要分布在廣西和貴州周邊區域,在壯藥中主要用於血液和心腦血管疾病。5年前,廣西陸川縣的周聖凌將自己家的6畝耕地,以每年1200元租金,流轉給了養殖合作社,開始學習養殖水蛭。
  • 它是農村常見綠色植物,平時不起眼,經過昆蟲處理,100元1斤
    它是農村常見綠色植物,平時不起眼,經過昆蟲處理,100元1斤 這種農村常見植物,經過昆蟲處理後,100元1斤供不應求 導讀:在農村有很多藥用植物,小時候我們農村的集市上經常會有一些收購的商販前來收購,比如過去我們常見的
  • 宣城市宣州區:水蛭養殖促增收 「吸血蟲」變「軟黃金」
    水蛭,俗稱螞蟥,一提起這軟乎乎的生物,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吸血蟲」,讓很多人覺得噁心。但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五星鄉萬橋村村民的眼裡,一條條水蛭成了致富的「軟黃金」。  近年來,隨著水蛭藥用價值的深度開發,其市場潛力也逐步被挖掘,吸引眾多創業者競相加入水蛭養殖行業。
  • 農村常見害蟲「洋辣子」,已賣到百元/斤,甚至成為盤中美味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農村常見的洋辣子,其「身價」已達到百元/斤,更是成為盤中美味,深受許多人的歡迎。為何「洋辣子」成為重口美食,達到百元/斤其實這裡所說的洋辣子,並非直接去食用洋辣子,而指的是洋辣子的幼蟲,也被稱為「洋辣罐」。
  • 正陽縣汝南埠鎮農民張春節利用荒廢坑塘把「吸血蟲」變成「軟黃金」
    但是,這個讓人生畏的「吸血蟲」在正陽縣汝南埠鎮張甲村張春節眼裡,卻成了地地道道的「軟黃金」。他硬是在廢棄窯場改建的10畝水塘裡,把螞蟥養成了致富寶貝。  2008年,退役返鄉的張春節在家中接待一位收購藥材的戰友。戰友看到他家村邊有一個廢棄的窯場,隨口說了句如果將其改建成池塘養殖螞蟥一定不錯。
  • 道縣:害蟲變金蟲 小螞蚱蹦出致富路
    審章塘瑤族鄉松柳村通過引進螞蚱特種養殖項目,讓昔日人見人恨的害蟲,成為農民致富的「金蟲」。在審章塘瑤族鄉松柳村鴻豐蝗蟲專業養殖合作社的養殖大棚內,工作人員正在給螞蚱準備「早餐」。養殖螞蚱的設施大棚一個就有70多平方,整個大棚放眼望去,黑壓壓一片,全都是螞蚱,密度非常大。
  • 農村收購打屁蟲300元一斤,收去是幹什麼用的?
    農村每年都有人下鄉高價收購打屁蟲,價格從300~500元/斤不等,有的人緊急需要,價格會更高。他們收購這些帶有非常臭味的蟲子究竟是幹什麼的?椿象蟲體長大約1.7~2.5釐米,身體顏色為黑褐色,頭部背側後方具有一對微小的橙黃色斑紋,或橙褐色縱斑紋,觸角最末一節的末梢2/3部分為橙黃色或橙褐色,有一部分椿象的個體在第二、三節上有一段橙黃或橙褐色斑紋,前胸背板外緣有一枚尖銳的突刺部位,中央有一條橫向的弧形橙黃色或橙褐色細斑紋。
  • 這種樹不值錢,農民當柴燒,用來養蟲卻很貴,350元1斤
    曾經在一段時期,在我們農村很流行承包荒山種植各種樹木,主要以果樹和一些比較昂貴的綠化樹為主。像在筆者家鄉這邊,人們很喜歡種植一種名為「對節白蠟」的名貴綠化樹,一株可以賣幾千元。 不過,不同的地方人們的種植喜好不一樣,在四川、雲南等地,人們更愛種一種名為「白蠟樹」的樹木。
  • 農村有種野草,人稱「蛇不見」,就是蛇見了就怕,現在1斤100元
    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在農村的田間地頭,山林之中。都生長著很多野生的動植物。他們各自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性。以及價值之所在。有的被大家當作野草視而不見。有的則受到大家熱烈追捧!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達,人們對於大自然的不斷探索。越來越多的動植物得到了很好的發掘。是原來很多不知名的野菜。
  • 重慶老人家中挖出大魚泉,每天最多吐魚500斤,一家人因此致富
    重慶老人家中挖出大魚泉,每天最多吐魚500斤,一家人因此致富 魚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食物,它的烹飪並不是特別的複雜,簡單的炒制就能成為一道美味佳餚,一位重慶老人家中就挖出了大魚泉,每天最多吐魚500斤,一家人因此致富,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麗水農村隨處可見的東西 賣3千元一斤
    在麗水農村,這些隨處可見的東西,現在居然都身價暴漲,最高賣到3000元一斤!不知你是否在田裡見過這種蟲。>一般在水田裡,春耕、秋耕的時候土行孫比較多,每逢到那個時節,小孩們總會去抓,但最近聽說它們將要面臨「滅頂之災」了,據多家外地媒體報導,這種以前在麗水農村常見的蟲子
  • 《方舟:生存進化》吸血蟲馴養心得分享
    《方舟:生存進化》中的吸血蟲是很有用的生物,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應該怎麼才能馴養吸血蟲,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未未未來丶-」分享的吸血蟲馴養心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來看看吧。吸血蟲馴養心得分享需要準備物品(抽血器(血袋),降落傘,弩,抓鉤(建議帶套鐵甲武器不然裸跑有可能死路上))它刷新一般在森林75.75左右的樹上,我們需要攜帶血袋(一個血袋100疊加半個小時腐壞)到達坐標後有些低處的會拉你上去這個時候我們就不用管可以讓它盡情的吸血直到馴服
  • 農村常見的5種昆蟲,圖3奇臭無比,被賣出200元一斤
    磕頭蟲,學名稱作叩頭蟲,由於這種昆蟲在人捉住的時候會不斷磕頭而得名。在農村地區較為常見,體型也只有黃豆般大小,屬於害蟲的一種。而在八九十年代,這種害蟲卻是人們最喜愛的昆蟲之一。雙尾蟲,我國農村常見的害蟲之一,其外形和中華蛩蠊十分相似,但兩者的保護級別卻有著天壤之別,中華蛩蠊是我國兩種一級保護昆蟲之一,而雙尾蟲則是令人難以防止的害蟲之一。臭屁蟲,學名稱椿象,是一種廣泛分布在我國農村地區的昆蟲,這種昆蟲因在遇到威脅的時候可以放出奇臭無比的氣體而得名。
  • 「80後」陳振國及其團隊紮根海灘致力沙蟲產業化帶領鄉親致富
    一直以來,採挖沙蟲幾乎是純手工,一般熟手一小時能挖2斤。目前1斤鮮沙蟲收購價約為40元,其中包含10元的採挖成本。要想實現產業化,規模化生產和降低成本是繞不過的坎。    為了攻克採收技術難關,陳振國帶著他的技術團隊天天泡在海灘上做試驗。研發投入已超過20萬元,目前已有研發成果,已經申請專利。由於仍處於技術完善中,所以這臺機械還未公開亮相。
  • 農村一種長了蟲子才值錢的樹,看起來像下雪一樣,農民靠它致富
    在農村地區,很多家庭的分工模式都是男主外,女主內,丈夫外出務工掙錢,負責養活一大家子人,妻子則留在農村照顧老人和孩子,老人們則負責種地,總之掙錢的方式比較單一。其實,在有的農村,農民們還有著與眾不同的掙錢方式,比如到山裡找蜈蚣、挖珍貴的野生植物等。
  • 農村常見的10種昆蟲,最後1種賣40元1斤還要搶,你肯定見過
    在農村呆過的小夥伴,肯定見過這種昆蟲—「臭大姐」學名是茶翅蝽,這是一種讓人討厭的昆蟲,外表不討人喜歡,一碰還會噴出讓人難以描述的臭味。 這種臭臭的蟲子,十分喜愛蘋果、桃、杏、李等果木的果實,一旦被它們接觸,被害處木栓化,變硬,發育停止而下陷。
  • 這種常見的野果,客家人稱它「黃狗領」,最便宜時60元1斤!
    這種常見的野果,客家人稱它「黃狗領」,最便宜時60元1斤!農村這個地方雖然不怎麼發達,反而還有點落後,但是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好處,而農村裡面雖說很多東西都還沒有進過來,但是也就是因為這一點,農村的很多資源都沒有被開發,所以農村的寶貝相對來說是多一點的,而且農村的大山裡面更深隱藏著許多的「稀世珍寶」。
  • 北海街及農村樹上常見的這兩東西,有人賣300塊一碟!你敢吃嗎?
    北海街及農村樹上常見的這兩東西,有人賣300塊一碟!你敢吃嗎?今天給大家來點兒好玩的整點小時候的記憶農村的孩子對這貨肯定不陌生斤出錢還不一定買的到現在合浦街邊的龍眼樹都開花了除滿樹的花,還有滿樹的臭屁蟲哈哈哈哈哈據一些地方媒體報導介紹現在正是龍眼、荔枝開花季節使得臭屁蟲的價格水漲船高賣到了450元一斤不等的「天價」臭屁蟲在荔枝、龍眼樹上特別多
  • 這種野草植物農村很常見,市面上1斤3元,遇到請珍惜,你見過沒
    這種野草植物農村很常見,市面上1斤3元,遇到請珍惜,你見過沒。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都是很注重飲食健康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於食物的挑選是很講究的,不能只吃大魚大肉,而是要多吃蔬菜和水果,這樣才可以達到一個飲食的均衡。
  • 吃貨的力量:農村常見的害蟲「洋辣子」已經賣到200元/斤
    秋冬季人工挖蟲繭燒毀。  2. 幼蟲群集為害時,摘除蟲葉,人工捕殺幼蟲,捕殺時注意幼蟲毒毛。  3. 在成蟲發生期,利用燈光誘殺成蟲。  4.幼蟲3齡前選用生物或仿生農藥,如可施用含量為16000IU/mg的Bt可溼性粉劑500至700倍液,1.2%苦煙乳油800至1000倍液,25%滅幼服懸浮劑1500至2000倍液,20%米滿懸浮劑1500至2000倍液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