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呆過的小夥伴,肯定見過這種昆蟲—「臭大姐」學名是茶翅蝽,這是一種讓人討厭的昆蟲,外表不討人喜歡,一碰還會噴出讓人難以描述的臭味。 這種臭臭的蟲子,十分喜愛蘋果、桃、杏、李等果木的果實,一旦被它們接觸,被害處木栓化,變硬,發育停止而下陷。果肉變褐成一硬核,受害處果肉微苦,嚴重時形成疙瘩梨或畸形果,失去經濟價值。危害部位:葉片、花蕾、嫩梢、果實
在農村地裡經常見一種黑色的蟲子,尤其是下雨陰天之後最多,經常成群結隊出現甚至連田間的道路都被侵佔。老家裡給這種蟲子叫山蛩蟲,也叫做百腳陸,千腳蟲,篦子蟲,百節蟲等等。單個出現的時候並不顯眼,成群出現的時候密密麻麻鋪滿一層,非常的嚇人。
蠼螋(qúsōu)是一種昆蟲綱革翅目的雜食性昆蟲,別稱夾板子、剪指甲蟲、夾板蟲、或剪刀蟲、耳夾子蟲、二母夾子,盛產於熱帶和亞熱帶,頭部扁而寬,複眼較小無單眼;觸角絲狀,一般由25節組成;口器咀嚼式。常生活在樹皮縫隙,枯朽腐木中或落葉堆下,喜歡潮溼陰暗的環境,如果在家裡一般都會在衛生間。
扁擔鉤,我們也叫做老扁,扁擔,是一種體型較大的螞蚱,很笨,很容易捕捉,捕捉到之後用狗尾巴草串成一串,如何大家把捕捉到的扁擔溝湊到一起用火烤,扁擔溝肚裡面全身黃黃的油,味道特別的香,也是小時候吃過最多的一種昆蟲,現在扁擔溝雖然還有,但是數量已然很少了
秋天棒子地裡,最常見的就是蟋蟀了,大個頭的也多,你扔地上一塊蘋果,偷偷觀察,不一會就會有很多蟋蟀圍過來,爭搶著吃蘋果。 夏天的時候,在草叢裡,河堤旁的土縫裡,都能傳出一陣陣蟋蟀的叫聲,小時候都以為這些聲音是蟋蟀聲帶發出的聲音,後來長大了才明白這是蟋蟀用腿摩擦翅膀發出的聲音,周杰倫有一首歌,好久沒有聽過蟲鳴鳥叫的聲音了,這些蟲鳴就是說的蟋蟀吧
小時候一直感覺螞蚱長相特別的威嚴,儼然一副御林軍的架勢,而且輕功蓋世,人稱「草上飛」,名副其實吧!老年間,鬧螞蚱可是厲害的邪乎,鋪天蓋地的螞蚱飛過來,任你莊稼長的再好,也會被它們啃食一空,美國有一部科幻電影《蝗蟲毀滅日》就很好的再現了螞蚱王國昔日的輝煌。
小時候一直喊這種蟲子叫蜈蚣,其實它學名是蚰蜒,拼音(yóu yán),蚰蜒是百足蟲的一種類型,節肢動物,像蜈蚣而略小與蜈蚣是蜈蚣的近親,體色黃褐,有細長的腳十五對,生活在陰溼地方,捕食小蟲,有益農事。蚰蜒山東農村又叫草鞋底。 蚰蜒白天在腐葉、朽木中休息到了晚上才出來覓食,行動迅速,以昆蟲及蜘蛛為主食,蚰蜒也咬人,但不是很厲害,有毒,爪的頂端有毒腺開口,能分泌毒液,觸及人體皮膚後即可致局部皰疹,令人刺痛難受
天牛一生中,天牛幼蟲在樹體內蛀食生存時間最長(可達到8個月以上),對果樹危害也最為嚴重。雌蟲在產卵前先用上顎咬破樹皮形成刻槽,然後在每個刻槽產一枚卵(也有多枚)。當卵孵化出幼蟲後,初齡幼蟲在樹皮下取食,待齡期增大後,便鑽入木質部為害,幼蟲在樹幹內活動,每隔一定距離便在樹皮上開口作為通氣孔,向外推出排洩物和木屑。
這種蜘蛛叫牆蜘蛛,除了難看,和亂布網外,沒什麼缺點。不咬人,蜘蛛是害蟲的天敵,我是不建議你消滅他們的,因為蜘蛛喜歡捕食新鮮肉食,對家庭中的蒼蠅,蚊子有很大的控制作用。
這種蟲子叫螻蛄,又名拉拉蛄、地拉蛄,特技:上天入地,土屬性,自帶特大號挖土神器,臂力驚人!螻蛄為多食性害蟲,螻蛄成蟲和若蟲在土中咬食剛播下的種子和幼芽,或將幼苗根、莖部咬斷,使幼苗枯死。 螻蛄是一種重要的藥用昆蟲,具有藥用、食用、飼用等多種用途,目前統貨商家售價在40元左右,小夥伴們在老家看到過嗎?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