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竹林藏有1種野味,有人1天挖百斤,有人挖兩三個,6元1斤別錯過
文/農夫也瘋狂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馬上就要迎來大雪節氣了,也就意味著距離過年沒多久了。按理來說,在下半年農民是沒什麼農活可幹的了。但是年關將近,手頭沒錢。尤其是對於平時就忙碌習慣的農民來說,閒著不幹活一天都不自在,這可是非常難熬的。於是不少人就去打零工,或者是進山「尋寶貝」。
都說農村遍地是寶,這個也確實不假。農村的山裡都是寶貝,就看識貨不識貨了。其中在農村的竹林裡就藏有一種野味,有人一天挖百斤,有人採挖兩三個。在去年賣到40元一斤,今年卻跌到6元一斤了,但是有農民依然日掙五六百元,家裡有竹林的,可不要錯過哦。
竹林下藏的野味是啥?
古人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子是農村一種常見的樹木,其不但很實用,而且經濟價值很高。而在竹林裡冬天有一種野味,那就是冬筍。
冬筍是南方地區才有的一種野味,它是楠竹在立冬節氣前地下的竹鞭側芽發育而成的一種筍芽,因為還沒有出土,所以非常的鮮嫩,自古以來都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冬筍的價值
冬筍的鮮美程度,相信不用筆者囉嗦,很多人都已經流口水了。冬筍不光是很美味,而且還營養豐富,具有開胃健脾、養肝明目、清熱化痰、解渴除煩、利尿通便等方面的價值。
在去年的時候,因為天氣乾旱的原因,冬筍的產量大減,而物以稀為貴,導致冬筍的價格也一度達到了近些年的新高。最高的時候能賣到七八十元一斤,好多人直呼吃不起。後來即便是集中上市了,價格也是在40元左右一斤,比豬肉價格還要貴。而今年算是風調雨順,自然冬筍的價格回歸正常了。
而今年的冬筍已經上市了,筆者了解到本地的冬筍在市場上才6元一斤。相比於去年是便宜了很多,但是這樣的價格才是正常的。別看現在冬筍6元一斤,可是在農村裡有些人一天光是挖冬筍就能掙五六百元一天,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冬筍如何挖呢?
會挖的一天挖百斤,不會的一天挖兩三個。
這句話真的不誇張,筆者村裡有個挖冬筍的高手,他就是依靠自己幾十年挖冬筍的經驗,一天就能挖近百斤冬筍,兩口子一起努力,最多挖來200多斤。可是普通人,不知道經驗,可能一天挖兩三個也費勁。
這是因為冬筍是在地下,我們是看不到的。要挖冬筍,就得會找冬筍,不然就是白花力氣。有經驗的人,一般都是先先竹鞭。冬筍一般都是在竹葉發黑且又帶有黃葉的老竹林才有,而找到竹鞭之後,如果挖到帶有尖筍芽時,看一看是老鞭還是嫩鞭,碰到嫩鞭的話就繼續往後面挖,而是老鞭則向前挖一定會有冬筍。
如果挖到的是老鞭,並且還有新發的竹鞭,那就從這個開叉的新鞭繼續往前挖,一般80公分處還會有冬筍,這個就是老農挖冬筍的順口溜「老鞭開叉追新鞭,追到十八步邊」。
民間關於挖冬筍的順口溜還有很多,比如「開枝低,竹枝粗,雙開叉竹筍多」,說的是開枝低但是竹枝卻很粗壯,最下層的竹枝雙開叉的大竹子,往往地下長得筍多。另外還有「找不到鞭,春筍洞邊」、「下山鞭,鞭長、節長、筍少,上山鞭,鞭短、節短、筍多」等等。
結束語
冬筍有著「菜中第一品」、「菜中皇后」等美譽,它作為一種高蛋白,低澱粉的美食,除了口感脆爽鮮嫩之外,而且營養方面也是相當豐富的。不過要想挖到它,也並非易事,尤其是沒有經驗的人來說,那是困難重重啊。
但是現在也有專門的探測儀器了,可以快速探測出來哪裡有冬筍,對於沒有經驗又愛吃冬筍的人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各位朋友們,你們會挖冬筍嗎?如果你家有竹林,可不要錯過了這道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