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縣:害蟲變金蟲 小螞蚱蹦出致富路

2021-01-21 道州新生活

道州人關注道州新生活!

紅網時刻永州8月20日訊(通訊員 尹俊和 周流星)近年來,道縣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增強貧困群眾的「造血功能」。審章塘瑤族鄉松柳村通過引進螞蚱特種養殖項目,讓昔日人見人恨的害蟲,成為農民致富的「金蟲」。

在審章塘瑤族鄉松柳村鴻豐蝗蟲專業養殖合作社的養殖大棚內,工作人員正在給螞蚱準備「早餐」。

養殖螞蚱的設施大棚一個就有70多平方,整個大棚放眼望去,黑壓壓一片,全都是螞蚱,密度非常大。據工作人員介紹,這裡一平方米約有3斤的螞蚱,養殖螞蚱簡單,不需要打藥,不需要防疫,有草就行。目前,市場上未經過加工的生螞蚱在80元一斤,合作社為了增加螞蚱的保質期和價值,對螞蚱進行深加工,開發了一些螞蚱罐頭等附加值高的產品,使螞蚱價格增加了近一半。

經過深加工後的螞蚱產品受到了很多美食者的歡迎,松柳村養殖的螞蚱開始在市場上站住了腳。目前,合作社每年除去工人勞務成本16萬元,通過銷售活體螞蚱、螞蚱蟲卵、螞蚱深加工食品等方式,每年有40至50萬元的利潤。

2015年,扶貧工作隊入駐松柳村,了解到村民蔣秋太有螞蚱養殖技術,為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貧困戶儘早脫貧,工作隊與村支兩委通過調研、研究,決定由村集體投入,聯合本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並帶動受益,成立了鴻豐蝗蟲專業養殖合作社,走規模化、產業化之路。

如今,松柳村的螞蚱,不僅「蹦躂」上了餐桌,「蹦躂」進了市場,也「蹦躂」出了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來源:紅網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找順風車|求職招聘|房屋租售點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德州市慶雲縣常家鎮西柳村,小小螞蚱「蹦」出致富路!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2日訊螞蚱對於不少喜愛美食的人來說是一道特色的美味珍饈,而在德州市慶雲縣常家鎮西柳村支部書記劉歡迎的眼中,這些蹦蹦跳跳的小東西則是實打實的致富利器,更是西柳村產業發展的重要項目。「擴建的30個大棚就要建好了,建好之後我們就有48個養殖大棚了。」
  • 不種莊稼養螞蚱葉縣一對夫婦致富不走尋常路
    「這可不是鬧了蝗災,這是俺發現的致富產業。」陳亞克說。望著四處亂飛的蝗蟲,陳亞克的妻子孫娟娟也高興地說:「今年俺已經賣了兩茬了,第三茬馬上要出籠了,3茬下來就能賣1萬多塊。」網絡配圖蝗蟲在當地被稱作螞蚱,是植食性昆蟲。由於以玉米、大豆等作物的葉子為食,螞蚱成了農作物的天敵,被作為害蟲進行滅殺。然而,螞蚱含有豐富的甲殼素,有暖胃健脾等功效,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每年都有人專門收購螞蚱。
  • 道縣:「以蟲治蟲」 釋放3.2萬個赤眼蜂卵卡防治馬尾松毛蟲
    紅網時刻永州5月24日訊(通訊員 蔣曉國 熊昌勇 郭學遠)5月23日,在道縣陳樹湘烈士紀念園周邊松林裡,道縣林業局森防站工作人員和民工一起釋放赤眼蜂,防治越冬代馬尾松毛蟲。據在場的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以來,道縣林業局分別在梅花鎮、橋頭鎮、萬家莊街道等地,採取人工投放方式,釋放赤眼蜂卵卡3.2萬個,防治馬尾松毛蟲面積5000餘畝。馬尾松毛蟲是以松針為主食的害蟲,輕則影響松木生長,重則導致松樹死亡,遠看就像被火燒過,又被譽為「無煙的火災」。該蟲害是道縣歷史性害蟲,因氣候、地理等特殊原因,而呈現周期性發生規律。
  • 「禁野令」下螞蚱能吃嗎?專家:害蟲能否食用需等官方出細則
    5月6日,據濟南媒體新時報報導,在濟南章丘多個村莊,不少農戶把養螞蚱當成一門「致富經」, 然而今年2月野生動物「禁食令」出臺後,螞蚱養殖戶們集體「慌了神」,今後還能不能售賣和食用螞蚱,目前沒有得到明確的說法。如今,大棚內新一茬的螞蚱即將出棚,數千萬隻螞蚱正面臨「賣不了、放不得」的窘境。
  • 昔日害蟲變「金蟲」 小小蝗蟲促脫貧
    在大興鎮蝗蟲養殖基地,昔日田間害蟲搖身一變,成了「致富蟲」。  蝗蟲俗稱螞蚱,肉質鬆軟,營養含量高,「炸螞蚱」「烤螞蚱」是夏季深受人們喜愛的小吃。「現在蝗蟲市場需求量大,還沒等宣傳,就被周邊縣市的燒烤攤和餐館一搶而空。」大興鎮黨委書記王柱說。  記者採訪時,正值大興鎮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人員進行技術指導,教授養殖戶如何查看生長狀況和控制溼度。
  • 農民依靠養殖螞蚱發家致富,秘訣在哪裡
    養殖螞蚱能賺錢嗎?農民大哥養殖半畝收入24000元,值得借鑑嗎?螞蚱又稱蝗蟲、蚱蜢,在當地農村,螞蚱曾經是農業生產中的一種害蟲。現如今,一些精明的農民卻把螞蚱當寶貝,專門養殖這樣的「害蟲」,並且依靠養殖螞蚱發家致富。
  • 油炸螞蚱,農民撲殺不盡的害蟲,卻也是餐桌上美味菜餚
    螞蚱又叫蝗蟲,雖是害蟲卻也非常好吃,秋天的螞蚱相當肥美,因是吃青草的小蟲炸熟了還有青草香。做菜前,用清水洗乾淨,用鹽水浸泡十分鐘殺菌;鍋內加清水煮開加螞蚱,加料酒去腥,煮三分鐘撈出控幹水分;換乾淨鹽水加蔥段姜辣椒片八角醃上半天,淋幹水分下鍋炸,小火炸透撈出,變大火炸脆色澤黑紅,撈起來控幹油曬涼就更脆了,然後裝進玻璃瓶儲存至冬天,田裡沒有農活了幾個老人們聚在一塊喝點兒小酒,青黃不接的時候沒什麼可以吃的下酒菜,來一盤油炸螞蚱,咔吱一個螞蚱,滋溜一口小酒太美了!
  • 農村菜園裡的「害蟲」,如今成了四大名菜之一,農民靠它致富發家
    對於農民來說,最怕的就是莊稼地裡出現各種害蟲,但實際上這些害蟲卻一直都除不盡,每年都會有一大波的病蟲害問題出現。不管是在果蔬的種植中還是在糧食的生長上,都會有一定的害蟲侵擾。但其實有一些害蟲已經走上了大家的餐桌上,深受城裡人的喜愛。
  • 螞蚱?油葫蘆?
    蟈蟈、螞蚱、蛐蛐這幾種你都清楚嗎?【只是覺著好吃,沒想到還可以治病】螞蚱也是蝗蟲的俗稱,沒錯就是田裡蹦的那個(沒想到好吃的螞蚱是農田害蟲),屬直翅目,包括蚱總科、蜢總科、蝗總科的種類,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我國有1000餘種,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
  • 「禁野令」出臺後 山東數千萬隻螞蚱「賣不了、放不下」
    郝學娟 攝山東數千萬隻螞蚱「賣不了、放不下」養殖戶渴盼出禁食昆蟲名單中新網濟南5月12日電 (郝學娟)山東省濟南市多個村莊的農戶把養螞蚱當成「致富經」,通過養螞蚱脫貧致富。然而,自今年2月全國「禁野令」出臺後,螞蚱養殖戶們陷入兩難境地,今後是否還能售賣和食用螞蚱,目前仍沒有明確說法。
  • 吃油炸螞蚱險丟命 過敏體質少吃昆蟲
    螞蚱在我們的眼中是害蟲,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螞蚱也是一道高蛋白的美味食物。螞蚱的功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的。醫生表示,過敏體質的要謹慎。圖片來源:網易新聞  男子吃油炸螞蚱 嚴重過敏嘔吐險丟命  11月4日晚上,恰逢周末,萬先生和三五好友在上海靜安區中華新路的一家餐館聚餐
  • 農民創業螞蚱養殖,建養殖基地年收入達200萬+
    來自阜陽市潁州區九龍鎮的農民周振峰,靠養殖螞蚱走上了致富路。他的螞蚱養殖基地位於九龍鎮西劉村,佔地約50畝,共有60個養殖大棚。棚內的地上密密麻麻落滿了螞蚱,讓人不敢落腳。見有人靠近,螞蚱立即「驚慌失措」地蹦到大棚的另一頭。
  • 忠析‖秋後的螞蚱為什麼蹦蹬不了幾天了?
    有一句老話大家基本上都聽過,那就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深秋季節,萬物蕭瑟,螞蚱所需要的食物也越來越少以及生存所需要的溫度越來越低,所以離死亡不遠了。「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通常用於警示某些人的不良行為將受到懲罰,正如秋後的螞蚱一樣,沒幾天蹦躂頭兒了。比如,從前的日本鬼子,現在的港獨曱甴。
  • 為了防治害蟲和改善食物的那些年,捉螞蚱是農村常見的活動
    螞蚱學名叫蝗蟲,是一種以植物枝葉為食的害蟲。乾旱年特別多,成群後所到之處的莊稼的枝葉都會被啃食乾淨,一直是農業害蟲的主力軍。近年來農藥的大量使用,使得螞蚱的危害減少了一些。可能是由於以前受災嚴重沒有糧食,也可能是為了防止蟲害,農民們發掘出了螞蚱的食用價值。
  • 防治天牛等害蟲 李滄區連續第二年"以蟲治蟲"
      半島都市報8月11日訊(記者 張同順 實習生 張承程) 對李滄區世園會外圍和臥龍山外圍區域山林的松褐天牛等林業害蟲來說,有一個壞消息,因為它們將迎來數量龐大的天敵——管氏腫腿蜂。
  • 山東1位農民養螞蚱年賣20多噸,看他把螞蚱弄成了啥美食
    致富的路有千條萬條,但有農民靠養螞蚱發了財,你相信嗎?不信我往下看。圖片上這個農民叫馬德景,今年40歲,家住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寨裡河鎮馬家河水村,2012年開始養殖螞蚱,到今年他的螞蚱生意越做越大,除了自己養殖,還收購附近村民養殖的螞蚱,算下來能賣20多噸螞蚱,他說:螞蚱食品近年來很火,自己通過加工把螞蚱變成了大眾化的美食,加工的螞蚱醬一年能賣10萬瓶,收入在三五十萬元。
  • 「螞蚱四」(經典小小說)
    文/李固國(山東 鄄城)村裡有個人,排行第四,都叫他「螞蚱四」。他眼睛長得偏上,而且不是一般的偏上;大嘴巴長得偏下,而且不是一般的偏下;小鼻子趴在長臉的中間,若有若無。還別說,頭部真的像個螞蚱。他的名字來歷,還有一個小插曲。上體育課,立定跳遠。
  • 螞蚱造句和解釋_螞蚱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螞蚱(mà zha)。近義詞有:蚱蜢。蝗蟲的俗稱。也指蚱蜢。[蕭紅《馬伯樂》:「父親的眼鏡不是掛在耳朵上的,而是像螞蚱腿一樣,往兩鬢的後邊一夾。」]螞蚱在教材中的例句:1、還有一種「土螞蚱」,身體粗短,方頭,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 「禁野令」下濟南螞蚱養殖戶「慌了神」,能不能吃盼有說法
    蝗蟲,俗稱「螞蚱」,是農作物的天敵,一直被貼上「害蟲」的標籤。近年來,這一「害蟲」的營養價值被逐漸發掘,或油炸食用,或打碎成為高檔魚禽類飼料,或冷凍之後出口海外,養殖螞蚱成為一種新興產業。在濟南章丘多個村莊,不少農戶把養螞蚱當成一門「致富經」,一年忙碌五六個月,收入能有二三十萬元。
  • 螞蚱雖是害蟲,營養價值很豐富,人工養殖效益高,只要掌握這4點
    螞蚱雖是害蟲,營養價值很豐富,人工養殖效益高,只要掌握這4點說起螞蚱和蝗蟲相信大家都感覺非常熟悉,也都聽過,但是卻很少有人都知道它們兩個其實是同一類東西。而那張也是很多農民都非常痛恨的一種害蟲,對農作物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甚至嚴重的時候會危害到整片農田,會給一些種植戶帶來很大的損失。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螞蚱的養殖卻成為了一種熱潮,因為螞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人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利的,而且炸起來的口感也非常好,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下螞蚱的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