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盲不只局限於人臉,同樣還包括昆蟲!蟈蟈、螞蚱、蛐蛐這幾種你都清楚嗎?
【只是覺著好吃,沒想到還可以治病】
螞蚱也是蝗蟲的俗稱,沒錯就是田裡蹦的那個(沒想到好吃的螞蚱是農田害蟲),屬直翅目,包括蚱總科、蜢總科、蝗總科的種類,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我國有1000餘種,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
螞蚱的食物為綠色植物。它的外形觸角呈短鞭狀,擁有強而有力的後腿,可利用彈跳來避開天敵。體色有綠色和褐色,根據生活環境形成的天然保護色。
而且螞蚱是集食用、藥用、滋補於一身的昆蟲。它不僅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磷鐵鋅錳等多種元素,還是治病良藥,能治療破傷風、小兒驚風、發熱平喘等…
【從古至今都是人們把玩的對象】
現在到了蛐蛐,蟈蟈,油葫蘆!好了,聲明一下,蛐蛐和油葫蘆都是蟋蟀的別稱,所以,它倆算是同一個昆蟲,就是夏天用來鬥的那種。
蛐蛐是蟋蟀的別名,蟋蟀亦稱油葫蘆、夜鳴蟲、將軍蟲……等。蟋蟀是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發展至今,還是人們玩鬥的對象。它是雜食性昆蟲,不過主要以植物的嫩芽、嫩葉及根為主,特別喜歡吃各種蔬菜及果實。
蟋蟀的體色大多為黑褐色,體型多呈圓桶狀,有粗壯的後腿,比身體還要長的細絲狀觸角。腹部末端有兩根長尾絲,如果是雌蟲,還有一根比尾絲還長的產卵管,在分辨雌雄還還有一招,就是觀察翅膀有無明顯凹凸花紋,有的是雄性,沒有的是雌性。
【吃貨的最高境界】
最後,來說說蟈蟈,蟈蟈就是那個被關在小竹籠子裡的那個被養著的。對對,就是冬天,隔壁大爺從懷裡掏出來的那個!
蟈蟈是短翅鳴螽,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螽斯科鳴螽屬。公蟈蟈叫聲洪亮,深受廣大鳴蟲愛好者的喜愛。而且,在中國已有幾百年的編籠捕蟈蟈的歷史了。
蟈蟈的成蟲體色翠綠,少數淡褐。它的觸角發達有60mm,有2隻複眼,3隻單眼。前胸背板寬大,背板下緣有黃色邊。在胸部腹板各具1對錐狀刺,後胸的刺最大。
與之前的不同,蟈蟈是雜食昆蟲,以捕食其它昆蟲為主,而且在飢餓時,也會毫不留情的自相殘殺(真是吃貨的最高境界),不過一般雌蟲吃雄蟲較多。
這三種昆蟲是否也困擾了你多年,
如今終於可以分清了!
來分享下那些年被人錯的動物吧!
(最後感謝昨天指正朋友們!)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