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蟈蟈、蛐蛐、螞蚱,傻傻分不清

2020-12-07 瀋陽蟲騎士

最常見的昆蟲,除了我們最常見的蝴蝶、蟬、蜻蜓等,應該就是蛐蛐、蟈蟈、螞蚱之類的,可是,這些叫法一點兒都不專業,今天我們就來認認這些蟲子到底是誰。

你能分清它們誰是蟈蟈、蛐蛐和螞蚱嗎?

在具體了解這幾個蟲子不同之處之前,我們先看看它們的共同點:

1、長得像,善跳躍;

2、都經過卵期、若蟲期和成蟲期三個時期的生長;

3、唱歌不用嘴,秘訣是摩擦。

了解完共同點,再來看看它們的不同:

蛐蛐=蟋蟀

蛐蛐

它們分布極廣,一般是棲息在草叢下、洞穴中,不會飛或者最多只能短距離飛行。蟋蟀多數體型嬌小,身體為黃褐色至黑褐色。

蟈蟈=螽斯

螽斯

它是非常有名的鳴蟲,螽斯總科是一個大家族,包括12科1萬多種。螽斯的體型較大,較為兇猛,身體多為草綠色,也有灰色或深灰色。螽斯用翅膀摩擦發聲,後足擅長彈跳,雜食性,葷素都吃。

螞蚱=蚱、蜢、蝗

螞蚱之一蚱:也稱菱蝗,因其從背面看呈菱形,所以叫這個名字。它們體小型,會跳卻不會飛,而且沒有發音器和聽器。

螞蚱之二蜢:蜢總科的昆蟲,是一類較罕見而又較原始的小型昆蟲,也不會發聲。形似蝗,但觸角短於前足股節,也稱為短角蜢。蜢中的大多數種類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灌木叢或林區內,對農作物危害性較小。

螞蚱之三蝗蟲: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蝗蟲體型為中型或大型,全身常為綠色、灰色、褐色。頭大,觸角不太長,後腿的肌肉強勁有力,外骨骼堅硬。

蝗蟲
蝗蟲

另外有一些蝗蟲,並不像東亞飛蝗那樣具有圓圓的「腦袋」,而是「腦袋」尖尖,如同一個大扁擔,因此也被稱為尖頭蚱蜢。例如中華劍角蝗,也叫中華蚱蜢、東亞蚱蜢、扁擔溝或者「老扁」。雖然它們俗稱為蚱蜢,但實際上是蝗蟲。

而我們最為常見的蝗蟲,實際上是最臭名昭著的農業害蟲,也是我國歷史上蝗災的罪魁禍首——東亞飛蝗,主要分布於我國東部平原,因其強大的繁殖能力和群棲遷飛的習性,破壞力極其強大。

最近頻頻出現在新聞和熱搜中的沙漠蝗,就是引發西非、東非和南亞等多個國家暴發蝗災的背後元兇。

歡迎關注、點讚、評論、轉發、收藏

相關焦點

  • 蛐蛐、蟈蟈、螞蚱和蚱蜢…傻傻分不清
    夏天草地裡此起彼伏的蟲鳴吵死人了,不過小孩子就開心嘞,可以抓蛐蛐玩了呢!等等,蟈蟈也可以拿來鬥哇?螞蚱呢?
  • 蟈蟈、蛐蛐、螞蚱、蚱蜢、蝗蟲的區別
    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了超過50%,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最常見的有蝗蟲、蝴蝶、蜜蜂、蜻蜓、蒼蠅、草蜢、蟑螂等,下面我們就一起看一看蟈蟈、蛐蛐、螞蚱、蚱蜢、蝗蟲的區別吧
  • 每日三分鐘 蛐蛐?蟈蟈?螞蚱?油葫蘆?
    臉盲不只局限於人臉,同樣還包括昆蟲!蟈蟈、螞蚱、蛐蛐這幾種你都清楚嗎?
  • 蟈蟈、蛐蛐、金鐘兒傻傻分不清,教你認識夏夜的「歌手」們
    ,卻是一個不能飛的主兒,它們的翅膀早已退化,「走街串巷」都靠自己健壯的腿蹦,移動能力的限制使得蟈蟈遷徙能力差,不同地域的蟈蟈體色和鳴聲都不同。>>>>雄鳴雌不鳴蟈蟈沒有聲帶,鳴叫靠的是摩擦翅膀上的發聲器官,大多數鳴蟲都是雄性才會發出叫聲。在求偶時,雄性蟈蟈依靠摩擦翅膀上的發音器來吸引雌性。
  • 蟈蟈、蛐蛐、金鐘兒傻傻分不清,教你認識夏夜的「歌手」們
    暗褐蟈螽>>>>有翅不能飛別看蟈蟈長著翅膀,卻是一個不能飛的主兒,它們的翅膀早已退化,「走街串巷」都靠自己健壯的腿蹦,移動能力的限制使得蟈蟈遷徙能力差,不同地域的蟈蟈體色和鳴聲都不同
  • 蟈蟈與蛐蛐的區別 蟈蟈是草綠色且不發亮
    喜歡蟈蟈的朋友在選購蟈蟈前或多或少都會碰到一些選購的問題,就比如很多人喜歡蟈蟈,卻選了蛐蛐,其實蟈蟈與蛐蛐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那麼他們具體有什麼區別呢,下面愛寵網的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蟈蟈與蛐蛐的區別。蛐蛐屬於蟋蟀科,但是僅僅是其中的一種。
  • 蛐蛐、蟋蟀、蟈蟈有什麼不同?在古代為何喜歡鬥蟋蟀?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蟈蟈是綠色的,像螞蚱,但較大些。蛐蛐(即蟋蟀)黑色,頂部有長鬚,尾部有針。蟋蟀俗名蛐蛐、夜鳴蟲(因為它在夜晚鳴叫)、將軍蟲、秋蟲、鬥雞、促織、趨織、地喇叭、灶雞子、孫旺,土蜇,"和尚"則是對蟋蟀生出雙翅前的叫法。
  • 科學網—聽蟈蟈 鬥蛐蛐
    夏日的夜晚,如果你湊近草叢去聽一聽,就能聽到蟲鳴,而且可能不只一種蟲鳴,其中就有蟈蟈和蛐蛐。 蟈蟈屬於昆蟲綱螽斯科,是一種短翅的鳴蟲。蟈蟈的體色是綠色或褐色的,看上去有些像蝗蟲。不過二者也比較好區分,蟈蟈的翅膀比身體短,會鳴叫;蝗蟲的翅膀比身體長,不會鳴叫。蟈蟈的鳴叫不是喊出來的,而是靠前翅的摩擦。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蟈蟈都會鳴叫,只有雄性的才可以。
  • 盤點農村山上的野生動物和昆蟲,有螞蚱、蠍子,這也是一道道美食
    本文章由溫柔的小米原創,熱烈歡迎來領略我的文章~農村的小山上一片綠油油,山上有這各種的樹,山腰下有著農田,農田邊上有著泉水,泉水清甜可口 ,而山上樹上的果子也是非常的甜脆,山上的泥土小路也不知道走了多少遍了
  • 夏日裡常見的昆蟲,蟈蟈竟象徵著多子多福,《詩經》裡這樣解釋
    經常見到一句諺語,說:「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確實如此,螞蚱、蝗蟲等昆蟲的壽命通常只有一年,經歷了春夏的生長與喧鬧,秋天的繁殖季節過後,曾被指「生命力頑強」的螞蚱一個個都將終結生命,離開這個世界。
  • 那些年我們養過的蛐蛐、竹蛉、金鐘兒
    在路燈下,隨手就可以逮到大個兒的螞蚱(棉蝗居多)和螞蚱扁兒(劍角蝗),偶爾還能抓到大個兒的撲稜蛾子(樗[chū]蛾)和老杆兒(碧偉蜓♂)。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適合蟲子們生活的荒地越來越少,連曾經數量很多的各種蛐蛐兒,現在常見的僅有迷卡鬥蟋一種了。城市環境的變化是不可逆的,想天黑以後一邊遛彎納涼,一邊聽蟋蟀的鳴叫,已然是沒了條件。不過,小朋友們還可以在家裡養鳴蟲。
  • 青城山發現8cm巨型蟈蟈,和蝗蟲是親戚,一隻極品冬蟈蟈可賣2千元
    前言提到螞蚱、蚱蜢恐怕很多小夥伴都不會陌生,這種陪伴我們70、80、90後度過童年快樂時光的昆蟲。但要說起蟈蟈,不知道你們是否能夠分清蟈蟈和螞蚱的區別,因為它們畢竟是一個家族的兄弟,長的非常相似。然而就在2020年7月30日,一隻體長8釐米的巨型蟈蟈在青城山被發現。可能有人會覺得不就一隻蟈蟈嘛?有啥稀奇的!其實,不然。此次在四川發現的蟈蟈比成都地區常見的各種蟈蟈體型都要大一倍,堪稱是「蟈蟈界的」大哥大,此次發現也自然而然刷新了四川最大蟈蟈的記錄。
  • 血清、血漿和全血傻傻分不清?
    血清、血漿和全血傻傻分不清?如血液不經抗凝處理,讓其自行凝固,則在抽血後的一段時間內,血液會自動在一系列凝血因子的作用下發生凝集,血液首先凝固成一個整體,再經過一段時間或用離心機離心,血液中凝固的部分會與一些清澈淡黃色的液體分離開,這些液體稱為血清。血清與血漿從表面上看似乎沒有什麼不同,但其內在的主要區別是血清中不含纖維蛋白原,是未經抗凝處理過的血液凝固後得到的。
  • 傻傻分不清:陰超?腹超?肛超?
    傻傻分不清:陰超?腹超?肛超?檢查採取的體位多是截石位,它的優勢在於不需要大量喝水,不需要憋尿,檢查圖像顯示較腹部超聲更清晰,常用於孕前監測卵泡,檢查子宮、卵巢是否有異常等。早孕期間看胚囊、卵黃囊、胚芽發育情況,排除宮外孕,陰超優勢明顯。另外,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陰超不會誘發流產!陰超不會誘發流產!陰超不會誘發流產!!!
  • 蟈蟈和蟋蟀的區別 兩者的叫聲是不一樣的
    現在很多人在提到蟈蟈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蟋蟀,而且大多數人都認為蟈蟈就是蟋蟀,其實不然,蟈蟈並不是蟋蟀,蟈蟈和蟋蟀有本質上的區別,那麼蟈蟈和蟋蟀到底有啥區別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蟈蟈和蟋蟀的區別。
  • 此次四川發現的8釐米巨型螽斯,它和普通蟈蟈相比有何不同?
    前言提到螞蚱、蚱蜢恐怕很多小夥伴都不會陌生,這種陪伴我們70、80、90後度過童年快樂時光的昆蟲。但要說起蟈蟈,不知道你們是否能夠分清蟈蟈和螞蚱的區別,因為它們畢竟是一個家族的兄弟,長得非常相似。然而就在2020年7月30日,一隻體長8釐米的巨型蟈蟈在青城山被發現。可能有人會覺得不就一隻蟈蟈嘛?有啥稀奇的!其實,不然。此次在四川發現的蟈蟈比成都地區常見的各種蟈蟈體型都要大一倍,堪稱是「蟈蟈界的」大哥大,此次發現也自然而然刷新了四川最大蟈蟈的記錄。
  • 蟋蟀蟈蟈是不是同一種昆蟲?
    記 者 湯佳駿    昨日快報第5版報導了小女孩「夢幻水晶」的床底下跑進了一隻蟋蟀,她被蟋蟀的叫聲吵得影響睡眠,外公外婆也想不出辦法(詳見快報昨日第5版)。  見報後,有讀者打電話來出主意:「用開水澆一下床底,不管它躲在什麼角落,準燙死。以前也有隻蟋蟀跑到我家裡過,我就是這麼解決的。」
  • k金鉑金傻傻分不清?純乾貨來了
    k金鉑金傻傻分不清?純乾貨來了時間:2020-11-01 00:55   來源:遊戲369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k金和鉑金一樣嗎? k金鉑金傻傻分不清?純乾貨來了 k金和鉑金一樣嗎?螞蟻莊園今天考了大家這樣一個問題,可能許多小夥伴不清楚,白色k金和鉑金是一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