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2日訊螞蚱對於不少喜愛美食的人來說是一道特色的美味珍饈,而在德州市慶雲縣常家鎮西柳村支部書記劉歡迎的眼中,這些蹦蹦跳跳的小東西則是實打實的致富利器,更是西柳村產業發展的重要項目。
「擴建的30個大棚就要建好了,建好之後我們就有48個養殖大棚了。」常家鎮西柳村支部書記劉歡迎指著身邊正在四處蹦躂的螞蚱說。
談起螞蚱養殖,西柳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委員李書霞如數家珍,她介紹說:「螞蚱養殖成本比較低,方便管理,市場前景比較廣闊,經濟效益也不錯,現在螞蚱的市場價格每斤可達到15元左右,並且螞蚱的繁育能力較強,生長也很迅速,一年可以養四期。」
據了解,西柳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委員李書霞在德州學習時偶然獲取「螞蚱養殖效益不錯」的信息。通過深入了解,她發現螞蚱養殖在西柳村具有一定的基礎,投資小、見效快、用工少、收益高,是一個「短、平、快」的致富好項目。
「我們的螞蚱主要就是賣到周邊集市、商場,還有就是送到樂陵的孟氏集團加工成食品,賣到市場上去,現在已經帶動六戶村民和我們一起建螞蚱養殖大棚了。」說起自己發現的這個致富商機,李書霞不禁樂開了花。
據悉,螞蚱養殖是30-45天為一個周期,每年可以養三到四個周期,每棚年產1200斤左右,收益在2萬元左右,且螞蚱不易生病,後續投入少,成本回收快。一個螞蚱養殖棚,平均80平方左右,建棚時可利用鋼管骨架,只需購置防氧化紗網、大棚塑料膜等物料即可,每個養殖棚的成本在2600元左右。
由於勞動強度也不大,平時只需割草餵養,一個家庭婦女就能同時看管好幾個螞蚱大棚。為此,村民們把大棚螞蚱養殖形象總結為:大棚螞蚱實在好,不吃糧食只吃草,一把鐮刀一個筐,婦女老人都能搞。
「大棚養殖螞蚱,不用學多少技術,不佔用農忙時間,不耽誤幹活,基本都是利用空閒時間來養殖,經濟收益也很不錯。」西柳村村民張榮峰表示,養殖螞蚱也成了他的一項不錯的「副業」。
看著大棚裡一天天長大的螞蚱,劉歡迎喜笑顏開。他介紹:「今年螞蚱一棚的產量大約有300斤,預計年收入能達到86萬餘元。」談到發展思路,他說,「目前,我們有48個螞蚱養殖大棚,計劃再投資15萬元,再擴建50個大棚,建成螞蚱養殖大棚98個,預計年生產螞蚱117600斤,總收入176萬餘元。」
編輯 範曉燕 張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