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小小縫紉機 「踏」出村民致富路
近日,記者來到英吾斯坦鄉裁縫村喀什市姑麗拉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看到,十幾臺擺放整齊的縫紉機正在「嗒嗒嗒……」地不停運轉,員工們正在趕製的是幫扶幹部在喀什市公交公司爭取到的2000套計程車司機工作服訂單。
合作社創辦人阿依帕夏·艾薩二十年前在村裡開了家裁縫店,經營的還不錯,長期以來積累了不少經驗和資金。隨著政府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2016年她萌發了創辦一家縫紉合作社的想法,不僅可以實現自己的「老闆夢」,還可以帶動村民一起走上致富路。但是,創辦合作社需要幾十臺縫紉機、場地、前期資金投入和員工僱用等諸多現實問題使她愁眉不展,好在通過幫扶幹部的溝通、協調,村委會為她免費提供創辦場地,村民們也紛紛為她出點子。在大家的努力下,很快合作社順利成立,並投入生產。
合作社運營以來,幫扶幹部一直幫忙聯繫客戶,為合作社增加效益、擴大生產規模出謀劃策。由於合作社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今年資金運轉不過來,幫扶幹部了解情況後,給她介紹了銀行的免息貸款,以緩解資金運轉的緊張局面,目前申請的5萬元免息貸款已通過審核,正在發放中。
合作社員工海熱尼姑麗·玉蘇甫說:「我家以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耕地少,經濟收入低,日子過得緊,現在政府介紹我到這家合作社上班,每個月可以拿到1600元左右的工資,不僅如此,我丈夫也在村委會的推薦下,到深喀公司上班,每月也有2000元的收入。家裡有了穩定的收入,日子也越過越好了,生活水平比以前好多了,我相信『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只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就能實現最美的期待。」
脫貧攻堅,不僅靠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和積極引導,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廣大的農戶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提高挖窮根、奔小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藉助政府扶貧政策的力量,因家制宜、因人制宜,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奮鬥出幸福美好的生活。
阿依帕夏·艾沙說:「我們村的幫扶幹部積極作為,對我們合作社發展很關心,從合作社規劃、創辦、運營到擴大規模,幾乎全程參與,不僅幫我們聯繫訂單,而且幫助我們辦理免息貸款,定期開展國家扶貧政策宣傳講座,這大大地激發了員工的致富自信心。」(記者:合斯來提 玉米提 賽米江)
喀什市融媒體中心
編 審:邵 華
責 編:包雪蓮
編 輯:續文靜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