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富松的水蛭養殖場,每畝純利潤3萬元

2021-01-12 水產養殖網
何富松的水蛭養殖場,每畝純利潤3萬元2017-11-13 09:5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消費網        瀏覽量: 16916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提到螞蟥,大家都知道它是可怕吸血蟲,避之不及。其實螞蟥學名水蛭,是珍貴的藥材,具有治療中風、高血壓、清瘀、閉經、跌打損傷等功效。在泌陽縣楊家集鎮的水蛭養殖戶何富松的眼裡,一條條水蛭成了致富的「軟黃金」,跟養魚相比,利潤高出很多倍。

  至今,民間還流傳治療高血壓的偏方——把幹水蛭碾成粉末,用白水送服。

  隨著水蛭藥用價值的深度開發,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不少養殖戶。目前,國內市場上每年對水蛭幹品的需求缺口是300-500噸(7-8斤鮮活的溼品出1斤幹品)。儘管市場前景好,但是人工養殖難度巨大。據了解,野生水蛭對生長環境要求近乎苛刻,所以,單純依靠捕撈野生水蛭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走規模化養殖才能解決對這種「軟黃金」的需求。

&nbsp&nbsp&nbsp&nbsp在學習中瞅準商機

  現年67歲的何富松痴迷中醫藥學。年輕的時候,他經常在外地從事藥材收購,見多識廣。上世紀90年代,他在湖北宜昌收購野生螞蝗,當時,生螞蝗市場價1.25元一公斤,曬乾後120元一公斤,市場供不應求。他從中看到了商機,打算回泌陽老家搞人工養殖,但當時苦於找不到技術人員,這個願望就被擱置。直到幾年前,經過一個南陽從事藥材批發的朋友介紹,何富松才從湖北引進人工養殖水蛭技術和種苗,開始了人工養殖。

  經過多次試驗,他在塘裡養殖大量水葫蘆和觀賞蓮,一來給水蛭遮光,二來可當作「網」,把水葫蘆一提,水蛭盡在其中,效率大大提高。

  水蛭的養殖周期在半年左右,每年春天時購來種蛭產卵,到五六月份水蛭孵化出來,10月長大的水蛭就可以銷售了。餵養水蛭的餌料就是螺螄和河蚌。

免費向村民傳授致富技術

  何富松說,目前,鮮水蛭收購價每公斤100多元,幹製品賣到1000多元一公斤,且有人上門收購,不愁銷路,每畝純利潤3萬元。

  除養水蛭外,老何還在自己家的地裡種了艾蒿、花椒、仙鶴草、商陸、二花等,僅艾葉一項去年畝均收益就有一萬多元,他成為鄉親們眼中的「何能人」。

  由於老何精通中醫藥,南陽藥材市場讓老何當顧問,有時還請他為前來實習的大學生講解中草藥,他成為學生口中的「何教授」。

  老何還是一個熱心的人,他主動為前來學習的周邊村民免費傳授養水蛭的技術,希望更多的人通過養殖水蛭致富。

相關新聞:

濟寧小夥養殖水蛭勇闖致富路&nbsp"吸血蟲"變成搖錢樹

  日前,記者在喻屯鎮的水蛭養殖合作社基地看到,兩名工作人員正在巡視水塘,觀察水蛭生長情況,只見一個個排列整齊的吊箱中,漂滿了浮萍,部分水面還有睡蓮。水蛭又被不少濟寧人稱為螞蝗,本身長得雖然並不好看,但是卻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

  據技術人員薛爽介紹,其實,水蛭只是統稱,細分起來很多品種,他們養殖的是寬體金錢蛭,不吸血只吃肉,能夠治療中風、高血壓等病症,是水蛭中藥用價值較高的品種。

  談起這條創業路,薛爽說,他們之前只是收購然後再轉賣,後來看中了水蛭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在觀望了一段時間後,才萌發了養水蛭創業的念頭。為此,他們多次去外地考察學習水蛭養殖技術,了解相關的注意事項,做足了創業前的各項準備。

  萬事俱備之後,信心滿滿的年輕人在喻屯鎮承包了30多畝土地,建起了水蛭養殖基地。野生水蛭多生活在稻田、溝渠、淺水坑塘等處,所以薛爽等人選擇用土塘養殖模擬野生水蛭的生長環境,更有利於其生長,加上土塘散熱好可降低水溫,而且成本低。

  水蛭耗氧量不大,對水的溶氧量要求不高,上半年雨水較足,基本不用換水,下半年每15-30天加水一次。「養殖塘最好選擇在水源較好,抽水方便的地方,便於換水。只要做好培苗和調水工作,養殖過程其實並不是太難。」薛爽說。

  雖然養殖水蛭的時間不長,但薛爽儼然成了一名水蛭專家,他一邊忙碌一邊介紹,水蛭飼養對環境要求比較高,環境越好,成活率越高。他告訴記者,「每年四五月育苗,九月十月成熟,活體市場價每斤在80元左右,晾乾的在950左右一公斤。螞蟥的種苗價格會更高一些,一斤活體的價格在130元左右,因為一條種苗可以出兩到三個卵,一個卵裡會有30—60條小螞蟥,但這時候的成活率比較低。」

  記者了解到,水蛭屬冷血環節動物,生長適溫為10-40℃,但在15℃以下就停止攝食,30℃以上也會影響生長,所以冬天是無法養殖的。薛爽撈起水蛭告訴記者,「寬體金線蛭的投苗期在每年5-6月,每平方投放100條左右的種苗。我們養殖螞蟥主要是以螺肉為食物,它的生長速度很快,一般經過4個月的養殖就可以上市。目前這個養殖基地的水蛭不少已經長成,到了9月底10月初,還會有更多的水蛭進入市場。」

  「我們不愁銷路,濟寧當地就有藥廠來收。」薛爽說,他們下一步計劃擴大養殖規模,為周邊村民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育種苗服務,帶動大家共同發展,一起走上養殖致富路。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養殖寬體金線蛭 水蛭養殖畝產值10-15萬元
    其實,水蛭只是統稱,細分起來很多品種,會吸血的菲牛蛭只是其中一個品種。由於水蛭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水蛭養殖行列,養殖量較大的是以螺肉、河蚌等為食物的寬體金線蛭,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而菲牛蛭僅在兩廣地區有養殖。土塘養殖餵福壽螺  野生水蛭,多生活在稻田、溝渠、淺水汙穢坑塘等處。在江浙、安徽等地區人工養殖的水蛭有不少人利用網箱或是搭砌水泥池。
  • 「吸金」小水蛭
    湖北日報訊 記者 陳鵬 通訊員 尹玲瑕投入12萬元,利用3畝4分田養水蛭,首年純利潤高達26萬元。昨日,潛江後湖管理區張家窯辦事處水蛭繁育養殖基地,記者見到了「吸金」的小水蛭。北主溝路兩旁,分布著大片大片罩著網紗的池塘。池塘旁,24個蓋著黑色遮陽薄膜的水蛭孵化池依次排開。養殖戶李華東正忙著給孵化池裡的小水蛭投食。
  • 水蛭養殖市場前景好,他實現銷售利潤40萬元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說起水蛭,有些陌生;但講螞蟥,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就很熟悉了。如今,這個讓人生畏的「吸血蟲」,在駱仁強的手裡也變成了寶貝。  10日,記者走進嘉魚縣新街鎮王家月村水蛭養殖場,沿著一條鋪滿螺螄殼的小路走進養殖場深處,見到正在挖水池的駱仁強——這家水蛭養殖場的主人。
  • 3畝4分田養殖水蛭第一年純利潤達26萬
    工人們正忙著給孵化池裡的小水蛭投食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投入12萬元利用3畝4分田養殖水蛭,首年純利潤就高達26萬元,創造了湖北潛江養殖界神話。這小東西竟如此「吸金」!30日,筆者帶著好奇來到位於潛江後湖管理區張家窯辦事處的水蛭繁育養殖基地一探究竟。
  • 深度:2017年,水蛭還能讓大家「蛭富」嗎?
    1.3 水蛭連番漲價,帶動生產無序發展  轉眼,2015年的春季水蛭種苗產新期間,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股水蛭養殖熱。各類網際網路搜索詞條「水蛭養殖」,呈現出來的相關信息層出不窮。其中也不乏有一些不法商販乘虛而入,通過交錢賺排名來誇大宣傳養殖水蛭的經濟效益是如何豐厚。
  • 桐鄉市河山鎮水蛭養殖助推農民致富
    在考察了河北安國、江西漳樹、安徽亳州等藥材市場後,兄弟倆於2002年投入20餘萬元,承包了該鎮包頭村38畝農田,從江蘇某中醫研究所一個實驗基地以2.4元一隻的價格引進了5.5萬隻水蛭,辦起了欣龍特種水蛭養殖中心。
  • 看,常州經開區東風村特種水產水蛭別樣「致富經」
    時值初冬,東風村的亞豐水蛭養殖場內卻已看不見水蛭的身影。「今年養殖水蛭收成好,已全部售出,為了不讓養殖場出現空檔期,這個季節就養鱖魚了。」養殖場負責人張亞亮高興地說道。2018年,張亞亮投資100萬元,流轉村內土地13.5畝,蓋了32個大棚,實際水蛭養殖面積10畝。「7月1日投苗,9月24日收工。
  • 養殖水蛭使螞蟥變「金蟲」
    花田村由清遠市委宣傳部負責對口幫扶後,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村民搞蔬菜種植、苗圃基地建設、水蛭養殖、光伏發電等多個項目,貧困戶由此脫貧。其中最值得稱道的就是水蛭養殖。&nbsp&nbsp&nbsp&nbsp水蛭俗稱螞蟥,這種吸人血的小東西製造過很多噩夢。近年來,隨著水蛭藥用價值的深度開發,其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 鱘魚養殖畝純利潤3.5萬以上,新手入門必讀秘籍
    鱘魚的人工養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我國還是個新興的產業,由於鱘魚身體各部分均能食用,其味道鮮美獨特,另外,鱘魚也是稀有的觀賞魚,這些決定了鱘魚人工養殖的高效益,每畝養殖純利潤目前可高達3.5萬元以上。
  • 水蛭養殖利潤高,為什麼你進場卻血本無歸
    萬元。而今年水蛭鮮貨的價格更是一路走高達到100元/斤以上,利潤可想而知。就算以2018年的價格來算,一個養殖戶養個10畝水蛭。從5月份幹到10月份,半年時間輕鬆賺個20多萬,是不是想想都很興奮?然而,事實是否真的如此?至少,水蛭養殖行業發展這麼多年,你並沒有看到全國遍地都是水蛭養殖場。
  • 網箱養蛭金滿池 ——湖北省荊門市華林公司水蛭養殖基地見聞
    出處:農村新報        瀏覽量: 4085 次 我要評論 水蛭,又稱螞蟥,是中成藥市場的俏貨,畝產效益可達3萬元以上。這些水蛭體型略呈紡錘形,長約十公分,寬約兩公分,背面呈暗綠色,全身光滑。&nbsp王豔明介紹,「現在市場上水蛭幹製品的價格每斤高達500元左右,鮮活的水蛭也要每斤80元左右,可謂是軟體黃金。」
  • 宣城市宣州區:水蛭養殖促增收 「吸血蟲」變「軟黃金」
    水蛭,俗稱螞蟥,一提起這軟乎乎的生物,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吸血蟲」,讓很多人覺得噁心。但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五星鄉萬橋村村民的眼裡,一條條水蛭成了致富的「軟黃金」。  近年來,隨著水蛭藥用價值的深度開發,其市場潛力也逐步被挖掘,吸引眾多創業者競相加入水蛭養殖行業。
  • 水蛭人工養殖注意事項螞蝗人工養殖注意事項
    池塘寬3米,深1-1.2來,長度可根據場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漿,以不漏水為原則,池對角設進、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於排灌。池塘周圍用富含腐植質的疏鬆沙質土壤,以便於水蛭(螞蝗)產卵。池塘中間建高於水面O.2米的平臺一個,保持溼潤,池底放些石塊和樹枝供水蛭(螞蝗)棲息。
  • 陶山人創辦魟魚養殖場 每條幼魚價值萬元
    ,賺取第一桶金後,開始經營養殖場和水族館。如今,他家養殖場裡的魟魚存活率高達99%。說起未來規劃,他說,希望大力發展家鄉的生態農業,打造一片生態教育基地,建一座青山綠水間的農業觀光園。據了解,魟魚是一種卵胎生魚類,每條價格高達萬元以上。這種稀奇魚種長什麼樣?日前,記者來到徐啟多的養殖場一探究竟。
  • 水蛭價格歷史新高 價格為什麼越來越高
    【天地網訊】         水蛭市場上清水貨已經到1300元左右的高價了,水蛭從2007年170-180元一直上漲到現在的1300元,漲價漲了6倍以上。在水蛭高價的刺激下,種苗市場人氣火爆,欣欣向榮的景象,吸引大量商家關注。           水蛭漲了,為什麼漲厲害?
  • 野生水蛭供不應求 安徽亳州水蛭養殖業逐漸興起
    1&nbsp亳州市水蛭養殖基本情況從2010年開始,亳州市水蛭養殖面積逐年增加,至2016年12月,全市3個縣1個區水蛭養殖面積14hm2,其中在池塘中仿生態養殖面積7.3hm2,半人工網箱(在池塘中設置固定網箱)養殖面積5.3hm2,利用浮式網箱在河溝中養殖水蛭面積1.3hm2,浮式網箱240箱。
  • 水蛭養殖方興未艾:承載了很多年輕人的創業夢
    水蛭繼續俏銷  近幾年來,野生水蛭幾乎絕跡,人工養殖的水蛭開始走俏中藥材市場,產品供不應求。  目前國內人工養殖的水蛭仍然主要有兩個品種,即吸血的菲牛蛭和不吸血的寬體金線蛭,其中菲牛蛭不耐寒,只有在南方才有養殖。兩種水蛭都是在每年的5、6月份開始投苗。
  • 水蛭在國外醫學界的運用
    水蛭的天賦就在於能製造出一個出血達教小時之久的傷口。水蛭的唾液中含有的一些物質可以麻醉傷口、擴張血管和阻止血栓的形成。水蛭療法非常簡單:用針刺破因血液淤積而青紫腫脹的皮膚,把暗黑的血液放出後,放上飢餓的水蛭開始吸血,一直到患者血液循環恢復正常為止。
  • 亳州市水蛭養殖業逐漸興起
    水蛭從古至今一直是重要的中藥材,同時也是亳州藥材大市場的重要藥材之一。多年來,亳州藥材大市場的水蛭主要來源於漁民的天然捕撈。但近幾年,隨著水蛭天然捕撈量大幅減少與市場需求量增加,人工養殖水蛭規模逐年擴大。水蛭養殖是現代水產行業的新生事物,作為中國藥都的亳州市水蛭養殖和市場銷售前景更為廣闊。